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7)
2023(9488)
2022(7547)
2021(6925)
2020(5893)
2019(13569)
2018(13714)
2017(26973)
2016(14992)
2015(17088)
2014(17537)
2013(17428)
2012(16210)
2011(14648)
2010(14954)
2009(14169)
2008(14315)
2007(13387)
2006(11874)
2005(10763)
作者
(44896)
(38318)
(37898)
(36221)
(23780)
(18293)
(17266)
(14971)
(14281)
(13487)
(12996)
(12552)
(11990)
(11935)
(11906)
(11814)
(11778)
(11077)
(10970)
(10903)
(9609)
(9543)
(9414)
(8757)
(8738)
(8706)
(8659)
(8362)
(7834)
(7800)
学科
(68826)
经济(68769)
(46675)
(46299)
管理(35017)
农业(30456)
方法(27086)
(25675)
企业(25675)
数学(24196)
数学方法(24017)
业经(19254)
中国(18734)
地方(14925)
(14524)
(13582)
(12931)
贸易(12928)
(12877)
(12596)
(12124)
农业经济(10291)
(10239)
银行(10212)
发展(10072)
(10057)
(9808)
(9736)
(9724)
(9417)
机构
学院(222654)
大学(218454)
(94903)
经济(92962)
管理(82668)
研究(77257)
理学(71105)
理学院(70359)
管理学(69118)
管理学院(68727)
(60730)
中国(60072)
科学(48297)
农业(46845)
(45928)
业大(40883)
(40779)
(40448)
中心(37017)
研究所(36990)
(35565)
财经(31929)
(29209)
(28962)
师范(28934)
农业大学(28713)
经济学(28705)
北京(28447)
(27618)
经济学院(26181)
基金
项目(144362)
科学(112116)
研究(106907)
基金(102692)
(89457)
国家(88620)
科学基金(74484)
社会(67468)
社会科(63441)
社会科学(63420)
(58577)
基金项目(54970)
(47821)
教育(47636)
自然(46331)
编号(45886)
自然科(45177)
自然科学(45163)
自然科学基金(44338)
资助(40793)
成果(36979)
(34110)
(33365)
重点(32480)
(32199)
课题(30672)
(29476)
国家社会(27703)
创新(27599)
科研(27565)
期刊
(111512)
经济(111512)
(64378)
研究(62535)
中国(45008)
农业(43333)
学报(37761)
科学(34040)
(30457)
大学(28676)
学学(27300)
管理(24630)
业经(24526)
(23830)
金融(23830)
(21137)
教育(20779)
技术(18863)
问题(16852)
经济研究(15707)
财经(15422)
农村(14503)
(14503)
农业经济(14157)
(13688)
(13216)
世界(13024)
经济问题(11906)
技术经济(11821)
资源(10876)
共检索到334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建平  孙艳飞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迟滞是影响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顺利转型的一大基本问题。本文从二元制度、农民工自身禀赋条件、社会歧视、社会资本、制度变革成本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迟滞的主要原因。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东芝  
重庆是地处长江上游典型的内陆城市。从1876年的《中英烟台条约》到1890年的《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再到1891年重庆开埠,重庆开始了城市近代化的历程。从其走上近代化道路的时间上看,比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城市要晚,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历史条件、特殊地理环境、国内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褚琳  
农民工作为介乎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一个层次,客观上包括四元结构。同时,农民工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流动人口、失地农民存在着一定联系,但也有着很大区别。由四元走向一元,面对不同的群体,因为市民化的内容不尽相同,因而制度的供给也应该有所差别。当前,倡导城镇内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有违于"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极有可能使得改革又回到城镇偏向政策的老路,因此应从宏观上设计"农民市民化"的路径,而不是站在城镇这个中观层次上仅仅强调"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农民市民化",既要从生产方式方面着手,更要从生活方式方面着手,但是最为关键的则是实现农民的知识化,进而稳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粟娟  孔祥利  
运用VAR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实证考量1978~2010年间消费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动态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消费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有较大影响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对市民化率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正向冲击效应持续时间长且强度大。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对农民工市民化率有正负双向冲击,短期对农民工市民化有负向冲击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向效应逐渐显著。鉴于此,关注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消费差异,扩大农民工消费对中国经济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强  
1.以强化劳动保护为先导逐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一直以来,福利供给与户籍制度相互捆绑的政策安排是导致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障难以得到满足的体制性原因,而剥离二者之间的连带关系,使更多的资源向农民工倾斜,应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的前提,也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政策导向。但是,由于城市资源相对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黎晓杰  何靖波  唐雪漫  
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造就了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壮大。2011年,我国农民工达2.5亿多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近1.6亿,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了农民工的主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通过改革来科学破解农民工问题并使之更加持续健康发展,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局性、战略性和历史性影响。为此,本文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以及农民工市民化变迁过程等基本理论分析出发,对当前和未来时期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变动特征和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梳理,与此同时,特别分析了重庆——作为我国新兴直辖市和中国的一个缩影,在"农民工变市民"过程中所面对的一系列最为重要或最为直接内在动力的客观诉求——并由此针对性地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召勇  张广宇  李德洗  
本文基于河南省569份城镇务工农民工调查数据,全面系统分析了农民工在市民化待遇期盼、市民化意愿和定居城镇类型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由此得出教育、就业和医疗保险是进城农民工最希望获得的市民化待遇,在城镇务工时间较长、文化程度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强烈的市民化意愿,他们最希望定居的城镇类型是县城或县级市。据此,笔者提出了尊重农民工需求和市民化意愿,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重点加强中小城镇建设,完善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就近就地市民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建华  
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找寻与进一步释放新的增长动力。该文基于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转移进城这一国情实际,顺沿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源,分解经济增长作用渠道与路径,发现农民工"半城市化"严重抑制了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带来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有益于提振消费拉动效应,强化劳动力要素效应,放大城市化效应,将在很大程度上主导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烜  程名望  
本文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数据所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市民化和农民工就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民工市民化与就业满意度显著相关,市民化程度越高就业满意度也就越高;户籍制度和农民工自身素质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变量;农民工对市民化既有一定诉求和向往,又存在一定的恐惧和鸿沟,其诉求不是表现在经济收入方面,更多地表现在基于政策因素的社会保障、权益平等、城市融入等方面。因此,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政策取向是消除政策不平等,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农民工平等享有基本权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健  陈湘满  袁旭宏  
采用我国2000—2014年31个省市区的宏观数据分析了区位、经济社会因素和政策对地区市民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发现:沿海省份与直辖市的市民化进程表现出区位优势;控制区位因素后人均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外资水平之外的因素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非农产业发展有利于地区市民化,其中第三产业发展显著促进沿海地区市民化水平,在中西部的影响并不显著;地区就业率、金融发展对沿海省份市民化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农村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中西部市民化,在沿海地区却表现为抑制作用;房价水平与中西部地区市民化呈倒"U"型非线性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易毅  
加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以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转变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共同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涉及政府主体和非政府主体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和基本社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利益关系,农民工市民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主体在博弈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满足政府主体的利益是农民工市民化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政府主导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增进农民工和城市原居民等非政府主体的利益,直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稳定城市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在实践中面临着突出的主体互动非均衡矛盾,不仅影响到了市场效率、社会公正,还制约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农业现代化。从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生活的交换性出发,分别从市场、社会及社会结构的维度探讨发现,农民工市民化非均衡格局是由市民化资源垄断供给、市民化主体权力不对等以及现代化转型发展的背景等原因形成的。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在公共管理上需要凸显城市群建设的路径、农民工发展的主题与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本研究可能的贡献,一方面,就非均衡现象提出了一个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换分析框架,并以之分析农民工市民化非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金秀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产生了一支特殊的工人队伍。他们普遍是由农业人员组成或者来自农村地区,而且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并没有具备相关的高级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是目前我国的一支庞大的队伍——农民工。中央也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更,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新生代农民工",而我国政府针对这一现象也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这一概念,据了解,这在加速城市发展进程和速度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成功地解决我国目前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三农问题"。而本文就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利益以及弊端上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健  陈湘满  袁旭宏  
采用我国2000—2014年31个省市区的宏观数据分析了区位、经济社会因素和政策对地区市民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发现:沿海省份与直辖市的市民化进程表现出区位优势;控制区位因素后人均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外资水平之外的因素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非农产业发展有利于地区市民化,其中第三产业发展显著促进沿海地区市民化水平,在中西部的影响并不显著;地区就业率、金融发展对沿海省份市民化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农村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中西部市民化,在沿海地区却表现为抑制作用;房价水平与中西部地区市民化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国企比重越高不利于沿海省份市民化进程,外向型经济有利于提高中西部地区市民化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慧  
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工市民化经过两个步骤:农民转化为农民工,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农民工在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多情况下国家政策的导向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不完全的市民化,他们依然面临着经济权利没有保障、政治权利边缘化、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缺乏等问题。实现真正的农民工市民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