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3)
- 2023(12426)
- 2022(9958)
- 2021(9223)
- 2020(7455)
- 2019(16985)
- 2018(16917)
- 2017(32506)
- 2016(18108)
- 2015(20682)
- 2014(21331)
- 2013(20856)
- 2012(19174)
- 2011(17269)
- 2010(17668)
- 2009(16501)
- 2008(16741)
- 2007(15790)
- 2006(13936)
- 2005(12669)
- 学科
- 济(76777)
- 经济(76707)
- 业(53692)
- 农(47585)
- 管理(45063)
- 企(32629)
- 企业(32629)
- 农业(31415)
- 方法(29329)
- 数学(25604)
- 数学方法(25313)
- 中国(22000)
- 业经(21851)
- 财(17747)
- 地方(17112)
- 制(16279)
- 学(14847)
- 贸(13876)
- 贸易(13870)
- 易(13482)
- 发(13386)
- 银(12153)
- 银行(12123)
- 理论(11832)
- 行(11520)
- 体(11431)
- 策(11049)
- 发展(10926)
- 展(10897)
- 融(10883)
- 机构
- 学院(266353)
- 大学(259380)
- 济(106590)
- 经济(104104)
- 管理(96075)
- 研究(89070)
- 理学(81832)
- 理学院(80942)
- 管理学(79364)
- 管理学院(78893)
- 中国(69434)
- 农(64602)
- 科学(55607)
- 京(55026)
- 农业(49763)
- 财(48010)
- 所(46370)
- 业大(46060)
- 江(43754)
- 中心(43166)
- 研究所(41704)
- 财经(37481)
- 范(35862)
- 师范(35473)
- 州(34481)
- 北京(34354)
- 经(33827)
- 经济学(31869)
- 院(30987)
- 农业大学(30776)
- 基金
- 项目(169438)
- 科学(130608)
- 研究(128089)
- 基金(117800)
- 家(102107)
- 国家(101111)
- 科学基金(85033)
- 社会(78333)
- 社会科(73634)
- 社会科学(73609)
- 省(69872)
- 基金项目(62479)
- 教育(59062)
- 划(56777)
- 编号(56148)
- 自然(52551)
- 自然科(51212)
- 自然科学(51196)
- 自然科学基金(50235)
- 资助(47101)
- 成果(45686)
- 发(39036)
- 课题(38709)
- 重点(38286)
- 部(36925)
- 农(35663)
- 创(34928)
- 性(32870)
- 创新(32590)
- 科研(32032)
- 期刊
- 济(128510)
- 经济(128510)
- 研究(75884)
- 农(67305)
- 中国(57299)
- 农业(45271)
- 学报(43343)
- 科学(38354)
- 财(37940)
- 大学(33301)
- 教育(32497)
- 管理(31447)
- 学学(31352)
- 业经(27471)
- 融(27358)
- 金融(27358)
- 技术(26002)
- 业(22104)
- 问题(18683)
- 经济研究(18000)
- 财经(17942)
- 版(16023)
- 经(15436)
- 农村(15106)
- 村(15106)
- 农业经济(14650)
- 世界(13516)
- 技术经济(13509)
- 图书(13146)
- 经济问题(13124)
共检索到405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竹林
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市民化的目标包括总体进程的速度目标,外部制度因素变革和创新目标,以及微观层次的农民工素质提高、居住条件,经济生活、社会关系、政治参与、心理认同等市民化目标。科学的目标设计是准确测度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科学制定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依据,只有采取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增强城市化的动力基础,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以优化制度环境,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以赋予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整合多重行为以形成市民化的支持力量,才能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目标,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华明 汤秋芳
2010年中央1号文件特别提出要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本文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顺利、彻底地市民化。因此,积极探讨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并尽快制定和完善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各项制度和政策措施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约束 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菲 孙宾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视角,文章提出运用现代治理理念,全面深化改革户籍制度,架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性合作机制,多元投资降低市民化成本以及拓宽新生代农民工的参政渠道等措施,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使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协同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艳春 王延涛
农民工进城务工成为新市民亦即市民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是加速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的重要途径,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制度壁垒、体制缺陷、保障匮乏等因素的制约,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还面临诸多困境。当前,站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时代语境下,从保障体系构建、财政体制改革、集体经济管理模式转型等层面探索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路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有效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咸怡帆 杨虹
从物回归到人是新型城镇化的价值所在。文章立足中国农民工市民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解析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时代意蕴,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价值意义以及当前的现状和困境。文章认为,应从认识、主体、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层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体而言就是政府的管理理念要由物本观念向人本观念转变;尊重农民工的主体地位,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增强农民工主体意识;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良好的、宽容的社会环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创造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条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 市民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强
1.以强化劳动保护为先导逐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一直以来,福利供给与户籍制度相互捆绑的政策安排是导致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障难以得到满足的体制性原因,而剥离二者之间的连带关系,使更多的资源向农民工倾斜,应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的前提,也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政策导向。但是,由于城市资源相对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文恩
解决农民工市民化是促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主要有制度性因素和实践性因素;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何在?创新多元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建立城乡对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全覆盖的公共服务机制。进而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实现市民化。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柯元 柯华
城市社区是农民工市民化的过渡转换场域,农民工要融入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离不开城市社区这个社会化组织载体。从目前来看,农民工社区融入状况不尽人意,其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即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当前,我国具备了构建农民工社区融入机制的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扎扎实实地搞好社区建设,通过转变社区管理理念、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健全社区服务和保障功能,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培育社区农民工组织,重视社区社会工作,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融入文化等路径完善社区融入机制,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全美
依据ERG需要理论,把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发展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其发展需要的体现,是新生代农民工迫切需要满足的需求。在县域城镇范围内,市民化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最现实的路径选择,应放开县域城镇户籍制度、在县域实行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保障政策和就业培训制度。
关键词:
ERG需要理论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易善武
随着代际交替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面临着户籍、住房、心理、权益保护、知识技能等障碍,这需要政府、社会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等多方面建立支持系统,以突破融入城市的障碍,确保其在城市"呆下去",从而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良性互动的局面。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障碍 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丹 李玉凤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当前重大社会问题,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需求与驱动力对于促进其主动市民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就是其在城镇就业、定居进而构建并不断提高生活满意程度的过程,因而生活满意度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质驱动力。利用四川省成都市的实地调查数据与实证分析,基于296份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经济收入、社会福利、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等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追求平等、发展与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其生活满意程度取决于经济收入、社会福利、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等方面与城市人的横向比较结果。最后...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生活满意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晓红
女性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她们在身份上获得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最明显的标志是获得所在地的城市户口及相应的社会权利。但是,和谐社会构建中女性农民工市民化障碍重重,存在着思想障碍、制度障碍、政策障碍、组织障碍、女性农民工自身素质障碍、文化传统障碍等方面的限制,制约了女性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女性农民工 市民化 障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建荣
让进城农民工享受同等公共服务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义所在。《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农民工市民化是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对于江苏各级政府而言,未来农民工转变为市民过程中新增公共服务成本规模考验着政府财政能力,是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而目前对于江苏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的研究有所缺失。该文讨论了2013-2020年江苏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认为未来江苏每年农民工人均市民化公共成本为48910元,政府累计需投入1462亿元,为政府把握公共服务投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市民化 公共服务成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熊景维 钟涨宝
农民工市民化僵持是我国城镇化进程滞后的现实根源。城市门槛要求农民工在完成向市民的蜕变以前具备较完备的内外部要件。基于系统分析方法对农民工市民化实现要件进行了宏微观考察,为理解市民化的现状提供了新的视野,从而为市民化政策设计找到路径和方向。经济发展阶段的持续演进、城乡公共服务体制的包容特征、人力资本积累的整体跃升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宏观结构性要件;职业和市场优势、公民身份待遇和城市安居型住房是其市民化的微观结构性要件。要提升农民工市民化工程的整体绩效,应从政府责任定位、瞄准优先推进群体与领域、重建城乡福利分配体系、实施市民化梯度转移等路径上进行战略因应。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战略 要件 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仕波 陈开江
1.构建覆盖农民工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第一,须对城市住房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积极推动覆盖农民工群体的城市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构建,以此改变农民工只能通过婚嫁、投资和技术移民等在城市落户定居的方式,推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定居的进程。具体来说,可由政府制定相应政策,使公租房、廉租房的申请不再受户籍的限制,使在城市具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可享有租住公租房、廉租房的福利。第二,鼓励和支持雇佣农民工数量较多的、具有经济能力的企业在符合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