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0)
- 2023(10132)
- 2022(7964)
- 2021(6923)
- 2020(5563)
- 2019(12038)
- 2018(12067)
- 2017(23809)
- 2016(12600)
- 2015(14005)
- 2014(14110)
- 2013(13963)
- 2012(12882)
- 2011(11977)
- 2010(12209)
- 2009(11528)
- 2008(10995)
- 2007(10325)
- 2006(9689)
- 2005(8862)
- 学科
- 济(83756)
- 经济(83601)
- 农(45379)
- 业(38731)
- 农业(30228)
- 管理(29304)
- 方法(23761)
- 业经(22041)
- 地方(21549)
- 中国(20220)
- 数学(19500)
- 数学方法(19428)
- 企(19311)
- 企业(19311)
- 发(13505)
- 学(12711)
- 地方经济(12570)
- 制(12528)
- 财(11249)
- 发展(11021)
- 展(11010)
- 农业经济(10350)
- 体(10299)
- 环境(10061)
- 策(9871)
- 和(9548)
- 融(9432)
- 金融(9431)
- 贸(9368)
- 贸易(9362)
- 机构
- 学院(192472)
- 大学(187106)
- 济(98078)
- 经济(96510)
- 管理(71440)
- 研究(69761)
- 理学(61761)
- 理学院(61163)
- 管理学(60279)
- 管理学院(59945)
- 中国(53923)
- 农(48510)
- 财(39399)
- 科学(38734)
- 京(37565)
- 农业(36474)
- 所(34767)
- 中心(32070)
- 经济学(31536)
- 业大(31426)
- 财经(31393)
- 研究所(31217)
- 江(29762)
- 经(28523)
- 经济学院(28248)
- 范(24518)
- 师范(24368)
- 经济管理(23515)
- 院(23200)
- 北京(23093)
- 基金
- 项目(123609)
- 科学(98943)
- 研究(94514)
- 基金(91126)
- 家(77919)
- 国家(77157)
- 社会(67088)
- 科学基金(66696)
- 社会科(62386)
- 社会科学(62366)
- 省(48730)
- 基金项目(48135)
- 教育(40463)
- 划(38565)
- 编号(38408)
- 自然(37972)
- 自然科(37094)
- 自然科学(37087)
- 自然科学基金(36449)
- 资助(35184)
- 成果(30316)
- 发(29958)
- 农(29134)
- 国家社会(28634)
- 部(28109)
- 重点(27297)
- 发展(25588)
- 课题(25513)
- 展(25224)
- 创(25082)
- 期刊
- 济(122703)
- 经济(122703)
- 研究(61242)
- 农(54089)
- 中国(39949)
- 农业(36308)
- 财(27828)
- 学报(27342)
- 科学(26860)
- 管理(23993)
- 业经(23815)
- 大学(22503)
- 融(21903)
- 金融(21903)
- 学学(21687)
- 经济研究(18946)
- 问题(17334)
- 财经(16665)
- 业(16543)
- 技术(15963)
- 教育(14554)
- 经(14546)
- 农村(14101)
- 村(14101)
- 农业经济(13987)
- 世界(13973)
- 经济问题(12237)
- 技术经济(11641)
- 版(10133)
- 社会(9548)
共检索到300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栾贵勤 孟伟 周雯瑜
进入"十二五",将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而农民工市民化将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意在应用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解释农民工的产生、农民工就业与三次产业的相互关系,以及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为更好地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
农民工 农民工市民化 经济社会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晓抒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下的一个产物,他的形成与我国的制度有着脱不开的联系,他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是,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演变、农民工问题的根源以及农民工问题的解决途径做了相关的简单探讨。
关键词:
经济社会学 农民工问题 历史演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延明 李春萌
农民工为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越来越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问题也就变成了焦点。本文以广西的实际情况为例,探讨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对于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技能 培训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建华
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找寻与进一步释放新的增长动力。该文基于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转移进城这一国情实际,顺沿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源,分解经济增长作用渠道与路径,发现农民工"半城市化"严重抑制了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带来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有益于提振消费拉动效应,强化劳动力要素效应,放大城市化效应,将在很大程度上主导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延辉 龚紫钰
文章基于"社会质量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问卷数据,从社会质量视角审视我国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数据分析发现,厦门、深圳、苏州、东莞四城市农民工总体市民化进程指数为0.563,达到"半市民化"水平,而包含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增能四个维度的社会质量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具体影响方式上,社会经济保障水平越高,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就越高;社会越是团结,即农民工社会信任水平越高、越是具有利他主义倾向,其市民化水平就越高;社会包容程度越高,即农民工感知到的社会歧视越少,社团参与越积极,其市民化进程就越快;社会增能水平越高,即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和相信依靠后天努力能够改善生活的预期越积极,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就越高。文章据此提出了推动农民工有序实现市民化的路径构想。
关键词:
社会质量 农民工 市民化 社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智雷 朱明宝
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落地生根"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命题。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构建了社会保护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利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项调查数据检验了农民工所拥有的社会保护对其在城市中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在克服了异方差、多重共线性和内生性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结果显示,和其他因素相比,社会保护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因素;城市社会保护对农民工市民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社会保护对农民工市民化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保护对弱势群体的市民化作用更为明显;在农民工群体内部,文化程度或者职业地位越低,社会保护对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兴华 蔡万焕 陈明
以城市调查数据为样本,测算了城市市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邻避效应,并重点探讨了城市市民社会经济地位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邻避效应的影响作用及其传导路径。结果表明:(1)城市市民对新生代农民工存在18.4%的社区邻避效应广度。(2)具备女性、有婚姻经历、有生育经历(特别是孩子尚未成年)、当地城市籍贯、年龄更大和在城市居住时间更长这六个社会人口学属性的城市市民,会拥有更高的社区邻避效应发生概率。(3)城市市民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总收入、工作单位稳定程度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等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总体上会显著提升社区邻避效应的发生概率。(4)城市市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部分评价在其社会经济地位对社区邻避效应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通过积极的交往和必要的帮扶,提升城市市民在个人品质评价和社会贡献评价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看法,是破解城市市民高社会经济地位与高社区邻避倾向之间正相关关系的关键所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兴华 蔡万焕 陈明
以城市调查数据为样本,测算了城市市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邻避效应,并重点探讨了城市市民社会经济地位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邻避效应的影响作用及其传导路径。结果表明:(1)城市市民对新生代农民工存在18.4%的社区邻避效应广度。(2)具备女性、有婚姻经历、有生育经历(特别是孩子尚未成年)、当地城市籍贯、年龄更大和在城市居住时间更长这六个社会人口学属性的城市市民,会拥有更高的社区邻避效应发生概率。(3)城市市民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总收入、工作单位稳定程度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等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总体上会显著提升社区邻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琦 肖皓 赖明勇
文章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并考虑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职业依赖"特征,在多元劳动力转移矩阵中引入了农民工和城市非熟练劳动力的流动机制,设置了分阶段农民工市民化模拟场景,运用实际与拟合数据评估其动态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城市非熟练劳动力和农民工"替代效应"引致的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的变化,直接改善了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并通过不同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的变动促进了城市非熟练劳动力向熟练劳动力的升级,实现了整个就业市场的结构优化;在供给方面,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带动了不同行业的资本存量积累,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型;在需求方面,国民收入的改善促进了长期消费增长,而劳动力要素成本的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国胜 陈瑛
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满足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权益保护等需求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成本。这种成本根源于农民工劳动的制度性贬值与基本权利缺失,并具有动态累积的特征。面对社会成本的巨大挑战,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构建一个成本分摊机制。这就需要以培育农民工具有城市经济适应能力分摊私人成本、矫正经济主体的行为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公共财政分摊不可内部化的外部成本为思路,"循序渐进"地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创新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制度与户籍制度等,以及"平行推进"制度创新的相互协调与政策衔接等。
关键词:
社会成本 分摊机制 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刘世锦 陈昌盛 许召元 崔小勇
本文分析我国现行城市化模式制约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渠道,建立区分农村居民、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三类居民的理论框架,证明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会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市规模和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等渠道,推动我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用CGE模型模拟了这些作用机制及影响,结果显示:每年多市民化1000万人口(700万农民工加上其抚养人口)可使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约1个百分点;而且农民工市民化将促进居民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可以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经济结构,因此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是促进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经济增长 CGE模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峰
该文认为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生产的增长还包括消费的增长。科技创新是生产增长的源泉也是消费增长的动力,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中国与西方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国处于工业化的起始阶段,是学习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逐步提高工业化水平的时期,该时期是短缺经济时期,不存在消费饱和的问题。改革开放后30年,主要是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中国仍然有巨大的国内需求潜力尚待挖掘。中国城市化是未来30年甚至更长时间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收入差距、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而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适宜...
关键词:
可持续增长 国内需求 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经济的加速转型及城市化进程的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农民工的方式向城市大规模转移,正在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一支庞大的就业大军。这支大军在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进程中,仍然障碍重重,步履维艰。本文从发展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外经验,力求找出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经济 农民工 市民化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永波
农民工对于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对农民工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这是因为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上,实现城乡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是主要的出路,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格局必须要做出调整,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就需要农民工市民化迅速发展起来。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拉动内需,扩大劳动力市场,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的同时,推动我国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扩大内需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粟娟
在消费领域,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效应比城市化率低,说明市民化速度低于城市化速度。因此,应以提高农民工的消费能力、改善消费预期和消费环境为目的,从完善其"四位一体"的收入体系入手,增加其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加快构建涵盖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以户籍改革为核心的体制机制,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
消费视角 农民工 城市化 市民化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