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9)
2023(6694)
2022(4879)
2021(4541)
2020(3648)
2019(7857)
2018(8228)
2017(16125)
2016(8986)
2015(9999)
2014(10113)
2013(9933)
2012(8698)
2011(7835)
2010(7940)
2009(7536)
2008(7624)
2007(7283)
2006(6619)
2005(6008)
作者
(24997)
(21595)
(20974)
(20164)
(13153)
(10275)
(9492)
(8340)
(8190)
(7437)
(7296)
(6986)
(6748)
(6740)
(6548)
(6327)
(6294)
(6088)
(6077)
(6029)
(5484)
(5345)
(5326)
(5000)
(4971)
(4960)
(4906)
(4527)
(4338)
(4287)
学科
(44231)
(40073)
经济(40031)
(34313)
农业(29398)
管理(20554)
业经(15030)
(13929)
企业(13929)
中国(12452)
方法(10790)
(10213)
农业经济(9896)
数学(9599)
数学方法(9522)
地方(9425)
(8966)
发展(8959)
农村(8958)
(8954)
(8872)
(8861)
土地(7359)
(7178)
人口(7143)
(7143)
(6786)
劳动(6786)
收入(6625)
及其(6523)
机构
学院(126953)
大学(120895)
(56081)
经济(54994)
管理(47845)
(44274)
研究(44270)
理学(41332)
理学院(40991)
管理学(40179)
管理学院(39992)
中国(35907)
农业(33339)
科学(26399)
业大(26320)
(25140)
(22896)
(22711)
中心(21811)
(20782)
研究所(20402)
农业大学(20186)
财经(17724)
经济管理(16969)
(16302)
(16282)
(16194)
(16098)
师范(16060)
(15932)
基金
项目(83316)
科学(65576)
研究(64387)
基金(59670)
(51750)
国家(51196)
科学基金(43532)
社会(41689)
社会科(39012)
社会科学(39004)
(34177)
基金项目(31599)
编号(28351)
教育(27162)
(27135)
(27061)
自然(25973)
自然科(25322)
自然科学(25316)
自然科学基金(24843)
资助(22962)
成果(22146)
(20165)
(18589)
重点(18449)
课题(18371)
国家社会(17501)
(17370)
(16922)
(16838)
期刊
(70889)
经济(70889)
(51187)
研究(35347)
农业(34517)
中国(29581)
学报(19951)
科学(19019)
业经(18808)
(17349)
大学(16308)
(15777)
学学(15650)
(15471)
金融(15471)
农业经济(13555)
农村(13359)
(13359)
管理(12814)
教育(11368)
问题(11003)
技术(10638)
世界(9191)
(9133)
农村经济(8910)
经济研究(8551)
经济问题(8435)
财经(7970)
资源(7272)
社会(7177)
共检索到196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俏彬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将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各级财政将会为此发生巨量支出。本文计算了将现在已经在城市居住的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按现行政策财政必须新增的资金数额。结果表明,以2011年不变价格计算,为将现有15 863万已在城市居住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将新增支出18 091.58亿元。如果将计算范围扩大到现有的2.6亿农村转移人口,则计算结果将增大到29 651.76亿元。文章认为,尽管资金量浩大,但只要精心进行时间、空间分布设计,注重全国范围内均衡启动、进行相关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调整,并从"钱"、"地"、转移支付等方面进行机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银  
到2030年,中国需要将4~5亿农民工市民化。在现有经济发展条件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需要依赖农民工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内在地提升市民化能力;政府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提升。中国应该走内生主导外生推动的市民化道路。基于各省差异化进城农民工比率的实证结果显示,城市政府承担的教育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住房保障支出5项市民化成本占本省一般预算支出比率平均为2.7%,城市政府具有市民化的财政能力可行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姚毅  明亮  
农民工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其根本问题在于使农民工能享有与城镇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待遇。基于此,本文对四川、重庆、成都、乐山四省(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并在成本测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如何在分税制体制下构建政府、个人和企业为主体的多元成本分担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继良  马洪福  
本文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采用核算的方法测算了不同视角下江苏外来农民工市民化的费用。结果显示,江苏一个外来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支出12.3万元。其中,第一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成本约为11.2万元,新一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约为14.3万元。本文还发现,江苏三大区域之间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差异明显,苏南、苏中、苏北对应的成本分别为14.6万元、12.4万元和11万元。如果一次性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公共财政需要为每个农民工一生支付的成本为92.7万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国胜  陈瑛  
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满足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权益保护等需求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成本。这种成本根源于农民工劳动的制度性贬值与基本权利缺失,并具有动态累积的特征。面对社会成本的巨大挑战,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构建一个成本分摊机制。这就需要以培育农民工具有城市经济适应能力分摊私人成本、矫正经济主体的行为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公共财政分摊不可内部化的外部成本为思路,"循序渐进"地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创新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制度与户籍制度等,以及"平行推进"制度创新的相互协调与政策衔接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若兰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工正在经历着从老一代向新生代的转换。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是一个在社会经济特征和个人特征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诸多显著不同的流动群体,也是最有市民化意愿和亟须市民化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和切入点,通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构建城乡健康发展的制度架构,有利于我们加快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萌萌  徐滇庆  
解决农民工城市户籍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究竟政府需承担多少公共成本?本文测算结果与以往研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主要由于:(1)以往的研究将政府承担的市民化成本进行了逐年简单累加,而本文只考虑当前成本。(2)教育费用的核算只能考虑差额。(3)社会保障部分的支出,大部分由个人以保险形式购买,政府仅承担补助或补贴部分,所占份额较小。本文运用回归模型对市民化公共成本的测算结果进行验证,认为市民化公共成本的增加,不会产生财政负担。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俭国  张鹏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为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考虑到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庞大的资金需求,应该优先将市民化意愿强烈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分项计算,得出:沿海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为21万元;内陆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为16万元。加快户籍、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于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资金来源、城市融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永正  
农民工在城市长期未能"市民化"表面源于户籍障碍,实质是城市管理部门对"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与收益存在认知偏差:成本方面含出资主体的偏差、价值来源的偏差和支付时间的偏差,收益方面含受益对象、范围和时间的偏差。只有拓展视野,更新理念,明辨关系,正确认识"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与收益,才能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  
农民工市民化是要保障农民基本权利和享受公共服务的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承担市民化的社会成本,本文在正确估算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基础上,提供农民工市民化所需资金的途径,对农民工市民化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涌现出的新型劳动力群体。由于对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构成及其规模缺乏清晰准确的推测计算,导致政府难以进行系统的规划和有效的分工,不同层级和不同地域的政府之间尚未构建起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基于此种考虑,笔者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考量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将成本区分为下限成本和上限成本,并以辽宁省为例进行了简要的测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逸冰  
新型城镇化的瓶颈在于农民工市民化,虽然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阻滞因素正在逐渐消解,但除了制度层面之外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较为缓慢。因此,需要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类,厘清政府、企业和农民工等三个成本分担主体的责任所在,进而建立合理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章  韩佳丽  
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而成本分摊机制的构建则是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从随迁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其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城市公共成本六个方面,计算出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所需增加的人均支出额约为3.2万元。由于我国农民工总量多、基数大,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庞大的资金,全部由财政负担并不现实。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市民化公共服务成本的分摊机制现状的基础上,从农业转移人口、企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成本分摊机制入手,提出了创新成本分摊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杰成  
目前,我国农民工群体已经高度分化。不同阶层、代际、行业、城市农民工面临的市民化问题存在一些特性,应通过科学的分类治理,提升对不同类别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的推进效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慧  阮文彪  孙博睿  
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也是无稳定就业、无城市户籍、无法公平享受公共服务的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最大弱势群体。随着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生两代农民工的规模持续扩大,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就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焦点。为此,综合国内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效,从农民工市民化内涵、市民化意愿、障碍因素、实现路径、市民化成本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多角度评述及预测,以期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深入开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