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67)
- 2023(19207)
- 2022(16085)
- 2021(15256)
- 2020(12486)
- 2019(28733)
- 2018(29002)
- 2017(55772)
- 2016(30761)
- 2015(34460)
- 2014(34881)
- 2013(33958)
- 2012(31131)
- 2011(28085)
- 2010(28805)
- 2009(26419)
- 2008(26076)
- 2007(23360)
- 2006(20884)
- 2005(18919)
- 学科
- 济(122286)
- 经济(122135)
- 业(88802)
- 管理(85361)
- 企(66978)
- 企业(66978)
- 方法(52642)
- 农(50830)
- 数学(45261)
- 数学方法(44460)
- 中国(34228)
- 农业(33769)
- 财(31025)
- 业经(30937)
- 学(26681)
- 制(25485)
- 地方(24748)
- 理论(22809)
- 贸(21185)
- 贸易(21168)
- 银(20605)
- 易(20581)
- 银行(20563)
- 策(19799)
- 行(19636)
- 技术(18901)
- 融(18818)
- 金融(18816)
- 务(18687)
- 财务(18594)
- 机构
- 学院(433274)
- 大学(431490)
- 济(171683)
- 管理(168508)
- 经济(167743)
- 研究(145237)
- 理学(145193)
- 理学院(143629)
- 管理学(140782)
- 管理学院(140001)
- 中国(111314)
- 京(92219)
- 科学(89683)
- 农(82138)
- 财(80830)
- 所(73168)
- 中心(67628)
- 业大(67174)
- 江(66982)
- 研究所(66179)
- 财经(63359)
- 农业(63118)
- 范(58797)
- 师范(58273)
- 北京(58258)
- 经(57628)
- 州(53822)
- 院(52205)
- 经济学(50467)
- 财经大学(46719)
- 基金
- 项目(288293)
- 科学(226343)
- 研究(214103)
- 基金(207252)
- 家(179831)
- 国家(178221)
- 科学基金(153090)
- 社会(133331)
- 社会科(126003)
- 社会科学(125973)
- 省(113484)
- 基金项目(108509)
- 教育(99607)
- 自然(98636)
- 自然科(96328)
- 自然科学(96306)
- 划(94724)
- 自然科学基金(94564)
- 编号(89642)
- 资助(86174)
- 成果(74351)
- 重点(64481)
- 部(63795)
- 课题(62109)
- 发(61551)
- 创(59232)
- 创新(55133)
- 教育部(54584)
- 科研(54456)
- 国家社会(54159)
- 期刊
- 济(195460)
- 经济(195460)
- 研究(129895)
- 中国(88654)
- 农(80582)
- 学报(68490)
- 科学(62780)
- 管理(61084)
- 财(60689)
- 教育(56091)
- 农业(54429)
- 大学(53053)
- 学学(49615)
- 融(44091)
- 金融(44091)
- 技术(39342)
- 业经(35341)
- 财经(30683)
- 经济研究(29540)
- 业(27159)
- 问题(26199)
- 经(26198)
- 图书(23792)
- 版(22142)
- 技术经济(20733)
- 理论(20350)
- 科技(20085)
- 现代(19381)
- 统计(18937)
- 世界(18834)
共检索到651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小年
本文运用马克思的人性思想对农民工市民化进行了共时性研究。分析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是农民工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利用经济现代化的动力,根据国家政策,与城市相互交换,实现发展,由农民变成市民的;它受到了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和能力、城市的市民化需求及容量的约束,在理论上具有平衡、主观、自利三种基本模式;实践中的农民工市民化,在整体上由于城市长期自私自利处于非均衡格局,造成了人的城市化滞后于地的城市化的不利后果。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需要针对性采取推进城乡一体化、突出农民工发展主题、探索平衡的市民化模式、创新市民化容量问题解决方案及遵循有规划的渐进主义原则等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小年
1.认真落实城乡一体化。农民工市民化共时性实践要达到农民工利益与城市利益和谐共生的均衡状态,实现有序推进,需要城乡一体化发展环境的支撑。由此需要克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短板,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民工在城乡自由迁徙创造必要条件。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根据农民工的代际变化和老一代农民工返乡的需要,加强小城市包括县城及其他城镇的产业配套,为农民工返乡就业与市民化创造经济条件。2.切实尊重农民工的发展权利。在相当长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 共时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驹 汪锐 杨继瑞
全面实现农民工"市民待遇",是以人为本,维护公平正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当前,不少城市和地区的农民工在经济地位、社会环境、受教育机会、身份等多方面仍然存在着被边缘化的情况。全面实现农民工"市民待遇",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庆市在全面实现农民工"市民待遇"上大胆创新,特别是在农民工户籍、住房、教育、社保、医疗、文化、民主权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是全面实现农民工"市民待遇"的实践与成功范例。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待遇 新型城市化 重庆实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农民工不仅仅是对务工经商农民的统称,而且是一种飘零在城乡之间、城际之间的身份符号。虽然早在1989年学术界就提出"农民工市民化"一词,但是直到本世纪初对农民工的认识态度转变以后,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才真正展开。由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了职业市民化、居住地域市民化,而且包括了公共服务市民化、行为意识市民化等等,涉及到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因此,研究农民工市民化的视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农民工不仅仅是对务工经商农民的统称,而且是一种飘零在城乡之间、城际之间的身份符号。虽然早在1989年学术界就提出"农民工市民化"一词,但是直到本世纪初对农民工的认识态度转变以后,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才真正展开。由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了职业市民化、居住地域市民化,而且包括了公共服务市民化、行为意识市民化等等,涉及到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因此,研究农民工市民化的视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国胜 王征
如何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通过对其他国家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的住房、治理贫民窟的经验与教训的分析,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住房政策应该是:政府高度重视并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住房视野、大力推进公共住房建设并出台配套政策和长远规划、培育城市房屋租赁市场、改变农民工安置区的建设理念、妥善规划城乡结合部的发展、集合社会大众的力量等。
关键词:
农民工 农民工市民化 住房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黎晓杰 何靖波 唐雪漫
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造就了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壮大。2011年,我国农民工达2.5亿多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近1.6亿,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了农民工的主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通过改革来科学破解农民工问题并使之更加持续健康发展,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局性、战略性和历史性影响。为此,本文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以及农民工市民化变迁过程等基本理论分析出发,对当前和未来时期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变动特征和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梳理,与此同时,特别分析了重庆——作为我国新兴直辖市和中国的一个缩影,在"农民工变市民"过程中所面对的一系列最为重要或最为直接内在动力的客观诉求——并由此针对性地提...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动力 实践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左学金
我国"外劳模式"的农民城市化,是一种"浅度城市化",产生了大量"准城市人口",并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土地换身份模式"是各地政府为解决"浅度城市化"、"准城市人口"相关问题,实现"农民市民化"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但其面临交易风险、就业及社会保险风险等不确定因素,且受到"局部性"的限制。"权利与义务对等模式",基于"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的原则,使农民工作为纳税人享受与城市人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是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更加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的"农民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戚迪明 张广胜 杨肖丽 江金启
引导在大中城市务工农民工返乡到户籍所在的中小城镇,实现就近就地转移,是未来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作者研究运用推拉理论对农民工回流式市民化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辽宁省三县市的回流农民工数据,对农民工回流市民化进行考量,发现90.98%的回流农民工已成为回流县镇的永久迁移者,所有回流县镇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程度为78.72%。文章从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县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镇居住条件及扶持回流农民工创业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农民工回流式市民化。
关键词:
农民工 回流 市民化 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具有区别于发达国家的过程。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近年亿万农民工有序落户城镇的任务,需要在理论上弄清楚农民工变成市民的具体阶段,即进行历时性研究。从马克思的社会人思想出发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历时性,是在经济现代化、城乡二元结构与国家政策等因素作用下,通过二步转变及国家政策设置阶段的双重机制,依次呈现为经济、社会、政治、生活四个阶段的市民化。当前,正由经济市民化向社会市民化发展。在政策上需要将农民工市民化前后阶段关联、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及与现代化相结合。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历时性 阶段 公共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具有区别于发达国家的过程。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近年亿万农民工有序落户城镇的任务,需要在理论上弄清楚农民工变成市民的具体阶段,即进行历时性研究。从马克思的社会人思想出发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历时性,是在经济现代化、城乡二元结构与国家政策等因素作用下,通过二步转变及国家政策设置阶段的双重机制,依次呈现为经济、社会、政治、生活四个阶段的市民化。当前,正由经济市民化向社会市民化发展。在政策上需要将农民工市民化前后阶段关联、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及与现代化相结合。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历时性 阶段 公共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力明
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是促进农民工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的身份和平等权利并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为此需要正确把握农民工市民化特定内涵,找出其中的难点,通过分析现行财政体制下城市政府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结构,理清城市政府制订准入条件背后的经济动因,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公共支出责任,从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政策支持的角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到底该走激进的制度变迁之路,还是渐进的有条件进城方式,学术界存在争论。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农民工具备的生存中发展的需求、半封闭自助的资源、选择性激励的环境,在市民化进程中需要走出一条渐进与激进相结合的中间道路——适应性市民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的一个基础课题,对农民工市民化实践也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未能全面建构相关因素及这些因素间的关系。本文从马克思的社会人思想出发,运用结构、过程与后果相统一的系统方法分析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有7种影响因素,即城乡二元结构、经济现代化、国家政策、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与能力及城市的市民化容量与需求,其中前3种是历时性社会环境因素,决定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进程;后4种是共时性主体实践因素,形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践路径。这一发现,为理论上的农民工过程逻辑建构提供了前提,也在实践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的一个基础课题,对农民工市民化实践也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未能全面建构相关因素及这些因素间的关系。本文从马克思的社会人思想出发,运用结构、过程与后果相统一的系统方法分析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有7种影响因素,即城乡二元结构、经济现代化、国家政策、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与能力及城市的市民化容量与需求,其中前3种是历时性社会环境因素,决定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进程;后4种是共时性主体实践因素,形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践路径。这一发现,为理论上的农民工过程逻辑建构提供了前提,也在实践上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规划、政策、成本、农民工发展等系列政策创新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