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6)
- 2023(15423)
- 2022(12557)
- 2021(11734)
- 2020(9831)
- 2019(21970)
- 2018(21826)
- 2017(42595)
- 2016(22993)
- 2015(25557)
- 2014(25186)
- 2013(24516)
- 2012(22365)
- 2011(19884)
- 2010(19884)
- 2009(18153)
- 2008(17528)
- 2007(15580)
- 2006(13895)
- 2005(12079)
- 学科
- 济(91159)
- 经济(91056)
- 业(68641)
- 管理(62172)
- 农(48859)
- 企(46456)
- 企业(46456)
- 方法(37349)
- 数学(33435)
- 数学方法(32950)
- 农业(32394)
- 中国(26027)
- 财(24961)
- 业经(24120)
- 制(18761)
- 地方(18606)
- 学(18010)
- 贸(16782)
- 贸易(16774)
- 易(16394)
- 策(15951)
- 银(14399)
- 银行(14364)
- 技术(14248)
- 发(14222)
- 务(14144)
- 财务(14088)
- 财务管理(14054)
- 行(13726)
- 企业财务(13405)
- 机构
- 学院(314754)
- 大学(310267)
- 济(131802)
- 经济(129137)
- 管理(122283)
- 研究(107493)
- 理学(105760)
- 理学院(104689)
- 管理学(102756)
- 管理学院(102184)
- 中国(83202)
- 农(69238)
- 科学(65764)
- 京(63971)
- 财(60830)
- 所(53649)
- 农业(53410)
- 业大(51968)
- 中心(51628)
- 研究所(48688)
- 江(48555)
- 财经(47324)
- 经(43310)
- 范(40342)
- 师范(39867)
- 经济学(39714)
- 北京(39104)
- 院(39087)
- 州(37665)
- 经济学院(35899)
- 基金
- 项目(217459)
- 科学(172304)
- 研究(159423)
- 基金(158950)
- 家(139696)
- 国家(138504)
- 科学基金(118881)
- 社会(102142)
- 社会科(96580)
- 社会科学(96556)
- 省(85335)
- 基金项目(83511)
- 自然(76697)
- 自然科(74936)
- 自然科学(74914)
- 自然科学基金(73568)
- 教育(72042)
- 划(71617)
- 编号(65302)
- 资助(64039)
- 成果(52246)
- 重点(49256)
- 部(48426)
- 发(48335)
- 创(45327)
- 课题(44237)
- 国家社会(42886)
- 创新(42442)
- 科研(42082)
- 教育部(41030)
- 期刊
- 济(146499)
- 经济(146499)
- 研究(90244)
- 农(69983)
- 中国(62631)
- 学报(50124)
- 农业(47385)
- 科学(46853)
- 财(46073)
- 管理(42223)
- 大学(39312)
- 学学(37515)
- 融(32943)
- 金融(32943)
- 教育(31089)
- 业经(29181)
- 技术(27568)
- 业(23203)
- 财经(22618)
- 经济研究(22064)
- 问题(20682)
- 经(19426)
- 版(16764)
- 世界(15779)
- 农村(15331)
- 村(15331)
- 技术经济(14832)
- 农业经济(14716)
- 图书(14376)
- 资源(14278)
共检索到469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景维
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分异及其差别化的市民化权能状况和规模庞大的市民化公共成本,使得采用"优先瞄准"市民化权能较高者的"有序递进"策略成为稳步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一个必然选择。在界定了市民化中政府投入责任边界和成本构成的前提下,采用维持既有市民福利水平不变的"福利剩余"帕累托改进准则,本文构建了一个核算特定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最优目标和优先瞄准对象锚定标准的评估技术体系,据此估计出武汉市2019—2023年公共财政投入承载范围内的市民化人口容量规模依次为4.28万、9.19万、9.49万、9.46万和9.02万。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对该市农民工市民化权能分布进行估计,上述市民化目标相当于测算周期内该市市民化优先瞄准对象为市民化总权能得分值不低于0.74、0.69、0.65、0.63和0.61的农民工群体。研究表明,通过科学细致的成本核算和投入规划,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并不是难以想象的财政包袱,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也不是难以遂行的任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秀平 李振刚
农民工培训覆盖的人群具备什么特征,未参与培训者的特点如何?二者的比例、构成如何在农民工培训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基于来自全国29个省市地区的1 652名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政府培训的调查数据,从政策执行视角下描摹农民工培训政策运行的内部图景,发现中央层次的政府政策执行者以全部农民工为政策目标群体,地方层次政策执行者运用负面性社会建构与选择性执行策略,培训未覆盖到大多数相对弱势新生代农民工,这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内部的培训机会不平等和分化,不利于这一群体的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要改善农民工培训政策的瞄准效果,应更加清晰界定新生代培训的目标群体,提升政策执行水平,发展面向青年的社会组织,调整培训工作重点,...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吉飞 张学敏 杜彬恒
农民工对不同类型城市表现出异质性偏好是新型城镇化的时代特征,公共品供给和职业层次承载着异质性偏好的民生本源。文章基于偏好分层理论,运用泊松模型和零膨胀负二项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工对不同类型城市偏好及一致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个体特征、家庭背景等仍是影响农民工对不同城市偏好的基本因素,公共产品及职业特征指标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2)农民工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度越高,则其对大城市的偏好程度越弱,从而提高农民工偏好务工的一致性;(3)职业层次特征对农民工关于城市偏好的影响呈U形特征,对偏好务工一致性的影响呈倒U形态,中层职位农民工一致性较强。在推进市民化进程中,政府强化公共品供给的杠杆作用时,应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定财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却存在着法律缺失、制度缺位、政策缺乏等诸多公共政策障碍。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必须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不平等政策,推进城市公共服务机制创新,从而形成健全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公共政策 制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崇台 马绵远
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我国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已经迫在眉睫。"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意味着农民工市民化不应只是户籍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使得农民工在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因此要实质性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就必须从城镇和农村两个层面上同步突破,同时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城市支持体系、农民工从农村集体退出三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云蕾
当前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其中核心工作就是要解决好大量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做好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有助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目前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和基本表现有个充分的认知,为进一步做好今后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和实践上的指导。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表现特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玉明
户籍制度改革是中国城乡二元制度改革、缩小二元差距的牛鼻子,以户籍制度改革推动社会制度改革是中国未来三十年社会制度改革的重心。重庆市推进以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中国社会制度变革的一个试点和示范。但是城乡二元制度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巨复系统,制度之间相互约束;同时制度改革隐含巨大的改革成本。重庆市一方面要循序推进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同时在已有土地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教育制度等系列改革基础上,还应推出农村退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承包地退休退出制度、农村住房保障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华明 汤秋芳
2010年中央1号文件特别提出要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本文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顺利、彻底地市民化。因此,积极探讨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并尽快制定和完善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各项制度和政策措施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约束 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力明
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是促进农民工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的身份和平等权利并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为此需要正确把握农民工市民化特定内涵,找出其中的难点,通过分析现行财政体制下城市政府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结构,理清城市政府制订准入条件背后的经济动因,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公共支出责任,从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政策支持的角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处于一种困顿状态,焦点是如何建构一个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支持系统。流行的制度变迁思路,不是没有完全体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需要,就是没有准确反映农民工市民化地方主导的权力格局,因而在实践中不受重视。从主体的视角与人的社会生存的假设出发,可以发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支持系统,实际是由四部分构成的,即:平等的政策支持,平衡的政策支持,统一的政策支持与发展的政策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具有区别于发达国家的过程。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近年亿万农民工有序落户城镇的任务,需要在理论上弄清楚农民工变成市民的具体阶段,即进行历时性研究。从马克思的社会人思想出发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历时性,是在经济现代化、城乡二元结构与国家政策等因素作用下,通过二步转变及国家政策设置阶段的双重机制,依次呈现为经济、社会、政治、生活四个阶段的市民化。当前,正由经济市民化向社会市民化发展。在政策上需要将农民工市民化前后阶段关联、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及与现代化相结合。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历时性 阶段 公共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具有区别于发达国家的过程。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近年亿万农民工有序落户城镇的任务,需要在理论上弄清楚农民工变成市民的具体阶段,即进行历时性研究。从马克思的社会人思想出发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历时性,是在经济现代化、城乡二元结构与国家政策等因素作用下,通过二步转变及国家政策设置阶段的双重机制,依次呈现为经济、社会、政治、生活四个阶段的市民化。当前,正由经济市民化向社会市民化发展。在政策上需要将农民工市民化前后阶段关联、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及与现代化相结合。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历时性 阶段 公共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邹一南
长期以来,户籍制度被认为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制度安排,而推动农民工在流入城市落户并构建起以能力为导向的落户优先序,就成为了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举措。然而,从政策效果看,农民工落户数量十分有限,市民化的进展比较缓慢。本文通过分析与"农民工须市民化、市民化须落户、农民工未能落户"这一悖论相关的三个认识误区,提出了准确认识农民工落户和市民化问题的新视角,并据此得出应通过一系列政策转型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结论,包括:将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点由异地市民化向就地市民化转变,将落户政策由有能力者优先向有意愿者优先转变,将市民化目标由户籍市民化向常住市民化转变。
关键词:
农民工 落户悖论 市民化 政策转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戚迪明 张广胜 杨肖丽 江金启
引导在大中城市务工农民工返乡到户籍所在的中小城镇,实现就近就地转移,是未来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作者研究运用推拉理论对农民工回流式市民化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辽宁省三县市的回流农民工数据,对农民工回流市民化进行考量,发现90.98%的回流农民工已成为回流县镇的永久迁移者,所有回流县镇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程度为78.72%。文章从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县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镇居住条件及扶持回流农民工创业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农民工回流式市民化。
关键词:
农民工 回流 市民化 政策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慧
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工市民化经过两个步骤:农民转化为农民工,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农民工在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多情况下国家政策的导向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不完全的市民化,他们依然面临着经济权利没有保障、政治权利边缘化、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缺乏等问题。实现真正的农民工市民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
政策导向 农民工市民化 现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