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9)
2023(5140)
2022(4008)
2021(3892)
2020(2863)
2019(6293)
2018(6107)
2017(11954)
2016(6578)
2015(7145)
2014(7026)
2013(6900)
2012(6197)
2011(5735)
2010(5869)
2009(5473)
2008(5173)
2007(4995)
2006(4522)
2005(3999)
作者
(17437)
(15546)
(14807)
(14141)
(9057)
(7433)
(6441)
(5894)
(5700)
(5259)
(5189)
(4912)
(4661)
(4528)
(4514)
(4465)
(4422)
(4354)
(4163)
(4152)
(3909)
(3770)
(3758)
(3596)
(3529)
(3462)
(3439)
(3199)
(3078)
(3041)
学科
(44191)
(29584)
经济(29560)
农业(29539)
(25137)
业经(12441)
农业经济(10100)
中国(9973)
管理(9577)
(8856)
农村(8851)
(8242)
地方(7661)
(7191)
劳动(7191)
发展(7177)
(7168)
土地(6910)
(6853)
方法(6399)
农业劳动(6342)
收入(6251)
人口(6213)
数学(5921)
动力(5885)
数学方法(5877)
劳动力(5846)
建设(5839)
农业人口(5734)
分配(5713)
机构
学院(93980)
大学(85357)
(41803)
经济(41048)
(39303)
管理(35128)
研究(32219)
理学(30785)
理学院(30519)
管理学(30104)
管理学院(29954)
农业(29472)
中国(25771)
业大(21933)
科学(19263)
农业大学(17811)
(17058)
中心(16195)
(16137)
(14941)
(14925)
研究所(14582)
(13887)
经济管理(13833)
(12700)
师范(12636)
(12620)
(12260)
财经(11761)
发展(11621)
基金
项目(63526)
研究(51707)
科学(50277)
基金(44500)
(38015)
国家(37509)
社会(33515)
科学基金(31919)
社会科(31178)
社会科学(31171)
(27582)
(25218)
基金项目(24134)
编号(24086)
教育(21891)
(21116)
成果(18199)
自然(17822)
自然科(17350)
自然科学(17347)
自然科学基金(17008)
(16357)
资助(15825)
课题(15466)
(14122)
(14009)
(13934)
重点(13876)
发展(13851)
(13817)
期刊
(55099)
经济(55099)
(47558)
农业(32268)
研究(24400)
中国(22660)
业经(17033)
学报(13971)
科学(13901)
(13878)
农业经济(13386)
农村(12801)
(12801)
大学(11887)
学学(11617)
(11326)
金融(11326)
教育(9937)
问题(8833)
农村经济(8644)
(8550)
技术(7782)
世界(7575)
经济问题(7388)
(7220)
管理(7220)
社会(6621)
资源(6281)
社会科(6177)
社会科学(6177)
共检索到141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静  王欣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城市就业经历了不同阶段,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依据多方面数据以及不同时期的政策倾向和时代背景,对不同阶段的农民工流动总量变化及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数据分析及时代特点将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着重对现阶段农民工城市就业的特征进行了剖析。现阶段的农民工城市就业,呈现出省际流动减少且举家外出流动的特征;在年龄构成上,30岁及以下人员所占比重明显减少。针对现阶段农民工城市就业的特点,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纪韶  王珊娜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更高质量的城镇化,其中农民工市民化目标的实现除了有赖于政府政策的推进,还在于农民工通过自身力量获取支撑其市民身份转变的职业发展。本文利用2014年最新调查数据分析了外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轨迹及职业向上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外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经历以及该群体城市就业的职业特征总体上呈倒"U"型分布,存在逆向选择和向下流动现象。农民工城市就业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职业培训和"干中学"所带来的人力资本提升是农民工获取中高端职业的重要条件,社会资本仅有助于农民工获取低端职业而对该群体从事中高端职业以及职业发展的实现并无显著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建华  张丽芳  
农民工现象是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历史现象。本文依循横向时间轴,以外出动机、身份建构、社会接纳、迁居模式、社会生活与就业格局等为刻度,结合社会转型与渐进式政策修正,兼顾农民工动态特征及其过程的复杂性,图谱理性渐变中农民工嬗变轨迹,为终结农民工提供问题诊所。基于新的问题域,进一步探源其背后的实践逻辑,以城乡边界为逻辑起点,顺沿农民工问题逻辑线条流动经历或流动史,推导出未来农民工人群或然走向,亦即终结农民工问题的逻辑进路:阶段性市民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艳  张默  
如何稳步提升返乡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亟待解决就业机会不定、就业待遇不高、就业保障不力的现实问题。研究以黑龙江、四川、辽宁、河南和山西等地的返乡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对农民工就业培训主体需求、培训内容需求、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需求;信息需求和政策需求进行了调研。提出丰富就业培训体系,有选择的进行培训;促进就业信息服务,拓宽返乡农民工信息来源渠道;完善就业法律法规建设,创造良好的返乡农民工就业政策环境;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职业适应性等提升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路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乐  陶建平  
基于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这一现实背景,利用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从创业、创新和互联网使用三个维度探索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表明: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具有“替代效应”和“智能化效应”,其中“替代效应”占主导地位,致使产业智能化通过降低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和社会保障水平,阻碍高质量就业;异质性分析发现,第一代和外地农民工、社会资本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民工、从事常规性特征工作的农民工、处于东部以及劳动力保护较弱地区的农民工,其就业质量受产业智能化的负向影响更明显。提出促进创业、培养创新意识和提升互联网使用技能可以推进农民工把握新就业形态,从而缓解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抑制作用、助力高质量就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乐  陶建平  
基于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这一现实背景,利用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从创业、创新和互联网使用三个维度探索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表明: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具有“替代效应”和“智能化效应”,其中“替代效应”占主导地位,致使产业智能化通过降低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和社会保障水平,阻碍高质量就业;异质性分析发现,第一代和外地农民工、社会资本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民工、从事常规性特征工作的农民工、处于东部以及劳动力保护较弱地区的农民工,其就业质量受产业智能化的负向影响更明显。提出促进创业、培养创新意识和提升互联网使用技能可以推进农民工把握新就业形态,从而缓解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抑制作用、助力高质量就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宇航  杨东平  
本文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CGSS"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描述1980年-2008年间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演变轨迹,并对其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长期存在,结构性差距凸显,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更多被城市学生占据,这一现象在1999年扩招之后更加明显。在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过程中,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和高中进入大学这三次教育分流均产生重要影响,义务教育的影响程度比高中教育更为强烈,初中升高中最为关键。学生的年龄和教育阶段越低,家庭经济背景和学校教育背景特征越明显。在家庭背景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基础教育对农村学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聂挺  
产业学院治理体系结构是产业学院建立前后经人为设计及群体互动生成的治理主体、层级、机制、对象及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进入“十一五”特别是近些年,中国高校产业学院增长较快,2022年广东省民办本、专科院校的产业学院创办率分别达到66.67%和41.67%。同时,产业学院治理体系结构也在早期探索的基础上,伴随着产业学院的大众化而逐步规范化,显现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的后发优势,但运行中仍遭遇飘移、脱轨和阻滞、断裂的困境。产业学院治理体系结构的优化路径主要有:制度环境优化与外部推力赋予、理想模型依照和已有样板示范、自身补缺生成及其内生动力推进。未来产业学院的治理体系结构,还将决定于整个国家及区域高等教育和企业体系的制度创新进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辉  陈梦筱  周慧文  
采用知识单元大数据技术,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构建可视化的分析框架,通过建立四个周期的相关因素关系模式,展示农民工问题演变脉络。研究发现:宏观政策对农民工城镇化进程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农民工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实施者、核心受益者和主要矛盾承受者;农民工在城镇化中的群体定位从最初的经济人正在转向社会人,人力资本不断增长;农民工正在经历从个人到家庭的城镇化;但农民工群体仍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住房要求被漠视和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农民工城镇化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工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蓉  
平等就业权是民主法治社会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权的本质要求,是宪法平等权的合理延伸。由于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就业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平等权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而且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平等权的权利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入手,在不否定户籍制度的前提下,提出保障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权的新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强  
通过对城市农民工在迈向非农职业过程中普遍停留在非正规就业状态的分析,指出了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不完善、人力资本积累受阻、社会资本建构空间不足等阻碍市民化有序推进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非正规就业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如下建议: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应该以强化劳动保护为先导逐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以推广职业资格和技能认证为重点对接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以社会组织发展为动力加快培育农民工社会资本。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成龙  
随着时代发展,新时期农民工发生了很大改变,其本身的特征、教育状况、生活追求、就业需求等影响着其继续教育的需求变化。农民工的继续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其生活技能以及社会地位,有着非常现实的社会意义。因此,我们应结合新时期农民工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分析当前我国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实施需求和具体的实施办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永乐  张新岭  俞宪忠  
就业能力是西方的重要概念,用就业能力理论和框架来分析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可以为研究农民工就业问题提供一套新的思路、方法和对策框架。本文讨论了就业能力的概念和框架构成,从职业认同、个人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四个维度对农民工就业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从农民工个人、企业、政府三个方面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恩立  
近年来西方学界对于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问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日益受到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国外就业能力理论的研究演进,对其构成基本内涵和分析框架进行比较剖析,并重点考察了西方就业能力理论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得出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慧  吴晓  
首先,基于我国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就业先导"和"非永久性"的特征,论述"就业地"口径分析农民工空间分异的必要性,并构建相应的因子分析指标。其次,基于2009和2015年课题组关于农民工就业信息调查数据,分析南京市主城区农民工就业空间分异的演变状况。结果显示:①根据因子分析结果,人口特征状况、职业状况和移民特征三个主要因子对南京市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分异具有较大影响,并持续作用于农民工就业空间的分异状态。②用聚类分析法可分别将2009和2015年南京市主城区划分为7类农民工就业区和5类农民工就业区,前者呈现出"方向+圈层"共同主导的空间结构,后者则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就业空间表现出明显的圈层间异质化而圈层内同质化的演变特征。最后,基于上述演变特征,提出基于差异化空间需求的农民工空间配套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