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0)
2023(4735)
2022(3779)
2021(3392)
2020(2639)
2019(5767)
2018(5448)
2017(10337)
2016(5992)
2015(6522)
2014(6524)
2013(6435)
2012(5995)
2011(5500)
2010(5785)
2009(5302)
2008(5184)
2007(4887)
2006(4472)
2005(3948)
作者
(16344)
(14327)
(13689)
(13187)
(8433)
(6869)
(6085)
(5540)
(5282)
(4918)
(4858)
(4580)
(4385)
(4276)
(4246)
(4207)
(4115)
(4050)
(3876)
(3855)
(3657)
(3572)
(3462)
(3435)
(3274)
(3268)
(3249)
(2948)
(2885)
(2848)
学科
(43256)
农业(28823)
(27058)
经济(27035)
(25869)
业经(11516)
管理(10416)
农业经济(9601)
中国(9294)
(8789)
农村(8785)
(7468)
(7138)
劳动(7138)
土地(6718)
方法(6584)
发展(6554)
(6549)
地方(6515)
(6344)
农业劳动(6322)
人口(6186)
数学(6144)
数学方法(6107)
收入(5931)
动力(5863)
劳动力(5838)
农业人口(5723)
(5589)
企业(5589)
机构
学院(85635)
大学(78998)
(39473)
经济(38810)
(38718)
管理(33587)
理学(29559)
理学院(29348)
农业(29092)
研究(29010)
管理学(28951)
管理学院(28821)
中国(24291)
业大(21099)
农业大学(17612)
科学(16751)
(15833)
中心(14881)
(14852)
(14760)
(14010)
(13682)
经济管理(13598)
研究所(13055)
(11886)
(11775)
财经(11443)
发展(10862)
(10860)
(10848)
基金
项目(56849)
研究(45689)
科学(44994)
基金(40309)
(34483)
国家(34038)
社会(29898)
科学基金(29220)
社会科(27855)
社会科学(27849)
(24536)
(24373)
基金项目(21759)
编号(21062)
教育(19357)
(18311)
自然(16664)
自然科(16238)
自然科学(16235)
成果(15996)
自然科学基金(15939)
资助(14962)
(14210)
(13198)
课题(13126)
(13059)
(12447)
国家社会(12342)
重点(12222)
(12136)
期刊
(50712)
经济(50712)
(46646)
农业(31664)
中国(23904)
研究(22886)
业经(16025)
(13939)
学报(13050)
农业经济(13019)
农村(12597)
(12597)
科学(12444)
大学(11187)
学学(10855)
(10709)
金融(10709)
教育(9308)
(9239)
农村经济(8519)
问题(8184)
世界(7320)
技术(7207)
经济问题(6976)
管理(6728)
(6691)
社会(5961)
社会科(5650)
社会科学(5650)
业大(5279)
共检索到133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海秋  
我国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现状是就业岗位不稳定。一是劳动合同普遍呈现短期化,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一年一签的做法成主流。二是职业稳定性差。三是劳务工和临时工比例扩大。不少企业在一些基础岗位广泛采用劳务工,部分企业的劳务工人数远远超过正式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剑峰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党中央高瞻远瞩,从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十一"前夕,黑龙江省图书馆读者工作部、青少年工作部的工作人员带着图书和期刊来到了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康安路的双顶建筑防水有限公司的宝宇建筑工地,向这里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赠送了500余册的图书和期刊。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绍芳  王岚  石学军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提升是促进其市民化的基础和内在动力,是推动其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条件。目前,思想观念障碍、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保障机制不健全、自身需求不足等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就业技能的提升。政府应明确其主导地位与服务责任,通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补偿教育、营造制度环境和服务环境、制订激励政策激励以激发需求等措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提升,推进市民化进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卿涛  闫燕  
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对构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西部农民工就业质量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基本层次需求已得到改善,但是较高层次方面仍需大幅提高,如劳动安全意识、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缺乏,工作得不到认可等。因此,要深入研究西部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这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明娟  王明亮  
工作转换被认为是从业者提升就业质量最快和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而农民工非农职业转换频繁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劳动力市场一个普遍现象,工作转换能否有效提升其就业质量?本文利用RUMIC2008-2010面板数据,在区分受雇就业和自营就业的情况下,探讨了工作转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就业质量总指数来看,工作转换显著降低了受雇就业者的就业质量,而对自营就业者的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将就业质量通过分指标表示时,发现工作转换降低了受雇就业者的收入、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和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增加了劳动时间。而对自营就业者而言,工作转换对工作时间和收入有显著负影响,但对养老保险参与率的影响不显著。而采用"三年内是否变换过工作"重新定义工作转换,估计结果仍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永乐  张新岭  俞宪忠  
就业能力是西方的重要概念,用就业能力理论和框架来分析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可以为研究农民工就业问题提供一套新的思路、方法和对策框架。本文讨论了就业能力的概念和框架构成,从职业认同、个人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四个维度对农民工就业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从农民工个人、企业、政府三个方面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韩惠琴  郑荣佩  吴昊  叶昊  
通过对农民工利用图书馆的内容、目的和存在困难调查表明,农民工精神生活贫乏,多数农民工认为有必要经常去图书馆,目的比较明确。图书馆的服务要更有针对性、持续性和加强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建设。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明娟  王明亮  
有研究认为,工作转换是农民工群体为了提高其就业质量(工资水平)进行的主动选择,而现实中工作转换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有待深入考察。利用RUMIC2008—2010面板数据,在区分受雇就业和自营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工作转换前的就业状态,考察工作转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变动的影响,分析表明:工作转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变动的影响与其转换前的就业状态有关,转换前就业质量越高,转换后就业质量提升空间越有限,工作转换对原本处于低质量就业状态的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有更大的提升作用;参加养老了保险以及有固定或长期劳动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礼连  程名望  张珩  
实现高质量就业是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利用2015-2020年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公共就业服务能显著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并且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不同类型的公共就业服务均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民工不同维度的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民工工作稳定性和福利保障等维度的就业质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工作强度维度的就业质量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第三,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公共就业服务通过就业信息渠道和职业技能对农民工就业质量产生影响;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正向影响在老一代、低收入、女性和低就业质量等农民工群体中更为显著,说明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底层保障型”特征。基于此,建议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机制,构建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服务平台,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效率和质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彦敏  
当前北京市城镇医疗保险体制改革明确把农民工排除在外,农民工被纳入农村卫生医疗保障体系的范畴。然而,实践中的诸多困难使探索中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也“遗忘”了这一群体,更不用说大量外来工了。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医保现状的分析,发现政府能力和企业逐利的特点使其失信于农民工,加重农民工的抵触心理;指出在提高政府能力和诚信度,增强对企业约束力的前提下,把农民工纳入其就业地而非户籍所在地的基本卫生医疗保障体系更可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蔡昉  
近年来以及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表现,进一步验证了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判断。以这个转折点作为发展阶段的里程碑,从理论上认识中国二元经济的终结并揭示其相应的政策含义,有助于我们抓住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和保持社会和谐的关键领域,以应对一系列重大转变带来的挑战,挖掘人口红利的潜力,并未雨绸缪,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增长可持续性。农业不再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因而农民工进城的不可逆转性愈发确定。目前农民工"有来有去"的模式,从经济增长角度看已经没有合理性,从社会发展方面看更存在风险。因此,恰当的政策选择应该是按照农民工市民化的思路推进城市化进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报告涉及的被告农民工中,18岁以下的占61.74%,25岁以下的占82.61%,其主体是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日前,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援助研究中心和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共同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晓斌  
文章从就业质量角度入手探究就业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获得中的福利保障、职业发展中的晋升经历、职业评价的两个方面均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认同的因素;其中尤以职业评价中的工作价值评价、工作满意度对社区认同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为大专及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比初中及以下的社区认同度高,持有省内户口的新生代农民工比省外户口的社区认同度高;到流入地生活时间越长,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认同度越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