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6)
2023(8220)
2022(7020)
2021(6636)
2020(5768)
2019(13384)
2018(13223)
2017(26295)
2016(14508)
2015(16342)
2014(16606)
2013(16622)
2012(15640)
2011(14324)
2010(14555)
2009(13696)
2008(13830)
2007(12954)
2006(11357)
2005(10065)
作者
(42996)
(36738)
(36483)
(34828)
(22769)
(17767)
(16596)
(14440)
(13608)
(12847)
(12524)
(12172)
(11438)
(11330)
(11321)
(11288)
(11270)
(10578)
(10568)
(10387)
(9298)
(9029)
(9025)
(8427)
(8380)
(8331)
(8216)
(8068)
(7481)
(7462)
学科
(67035)
经济(66976)
(46153)
(45648)
管理(33270)
农业(30428)
方法(28367)
数学(25770)
数学方法(25577)
(24316)
企业(24316)
中国(17498)
业经(17146)
地方(14853)
(14035)
(12835)
(12233)
(12051)
贸易(12048)
(11698)
(10565)
农业经济(10235)
(9360)
(9225)
银行(9204)
(9109)
农村(9093)
(8954)
(8807)
环境(8781)
机构
学院(216513)
大学(212410)
(93155)
经济(91260)
管理(82070)
研究(73616)
理学(71329)
理学院(70520)
管理学(69351)
管理学院(68960)
(58726)
中国(56398)
科学(46280)
农业(45343)
(44186)
业大(39975)
(39366)
(38539)
中心(35546)
研究所(35012)
(33672)
财经(31634)
(28718)
(28620)
师范(28382)
经济学(28186)
农业大学(28000)
北京(27102)
(26093)
经济管理(25767)
基金
项目(142923)
科学(112197)
研究(104603)
基金(103395)
(89956)
国家(89115)
科学基金(75731)
社会(67020)
社会科(63125)
社会科学(63103)
(57612)
基金项目(56200)
自然(48186)
(47168)
自然科(47031)
自然科学(47015)
教育(46919)
自然科学基金(46145)
编号(44170)
资助(41235)
成果(34967)
(33445)
(32387)
(32335)
重点(31884)
课题(29298)
(29132)
国家社会(27478)
科研(27431)
创新(27180)
期刊
(106710)
经济(106710)
(61998)
研究(59827)
农业(41821)
中国(41248)
学报(35188)
科学(33014)
(28973)
大学(26782)
学学(25670)
业经(23793)
管理(22906)
(21200)
金融(21200)
(19966)
教育(18139)
技术(17523)
问题(16329)
财经(15077)
经济研究(14699)
农村(14109)
(14109)
农业经济(13874)
(12918)
(12889)
世界(12171)
经济问题(11658)
技术经济(11600)
资源(11181)
共检索到315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解永庆  缪杨兵  曹广忠  
依据2008年进行的农村劳动力问卷调查以及2009年进行的全国流动人口抽样问卷调查的大样本数据,分析农民工的非农就业行为、空间选择及留城意愿的代际差异。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从事较为稳定且轻体力劳动,在就业圈层选择上,外出就业的农民工都更倾向于在较远圈层工作,就业圈层发生变化的农民工以回流为主。农民工留城意愿分析表明:第一代农民工更愿意选择回到农村养老,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在城市中生活;从居留城市选择类型来看,第一代农民工偏好于居住在中等城市,第二代农民工更喜欢居住在大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较低。基于农民工需求的代际差异分析,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来推进农民工向中小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晓兰  姚先国  
文章利用2003年和2008年两轮城镇住户收入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从工资收入决定和留城意愿两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检验与时点间的比较。回归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在工资收入决定与留城意愿两个层面并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农民工整体仍倚重职业流动来提升其收入水平。具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尤其是2008年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但其教育回报率并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也没有随时间而"水涨船高";两代农民工均倚重职业流动来提高其收入水平,在2008年表现得更为突出;两代农民工在两个调查年度均表现出很高的留城意愿;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时点差异而非代际差异;迁移型职业流动不利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海涛  傅琳琳  马禹琨  
本文利用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实证研究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政府公共住房保障等公共政策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缴存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提供公共住房保障对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均具有显著地提升作用。此外,这三类公共服务对于留城意愿的影响在代际间和不同收入水平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总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意愿更强,公共服务服务对于其留城意愿的影响也更显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珍珍  陈琳  
本文采用2008年在浙江和江苏对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留城定居,年龄对留城意愿的影响呈现倒"U"型,受教育程度对留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正在受教育的孩子、已婚但配偶不在同一城市等家庭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城市的社会融合程度和从业经历也会影响留城意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济因素在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已经不是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强  龙文进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影响农民工留城和返乡意愿的因素,发现在诸多因素中教育的作用最为明显,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农民工留在城市的意愿就越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在城市生活,而不愿返回农村老家;在外工作时间越长的人留在城市生活的意愿也更强;农民工留城和返乡的意愿同时受到婚姻状况与是否举家迁移这一状况的制约,举家迁移的农民工更偏好城市生活。本文还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留城与返乡的看法上与老一辈没有有结构性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税玥  徐定德  崔诗雨  刘恩来  刘邵权  
[目的]基于对成都市女性农民工的实地调查数据,探究代际视角下女性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山区劳动力转移及促进山区人口市民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调查成都市女性农民工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倾向于留在城市,有6岁以下小孩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留城有负向影响,但有6岁以下小孩对老一代农民工留城有正向影响。[结论]对女性农民工整体而言,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留城意愿增长趋势越显著;有融入城市信心的女性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洵  陈宁  石人炳  
基于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就业质量对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并不强烈,只有42%的第一代农民工和48%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落户城市;劳动报酬对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具有提升作用,但对第一代农民工影响不显著;无论是第一代农民工还是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参与培训、职业地位等对其城市落户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超时劳动、签订合同等具有负向影响;不同社会保障的影响程度存在代际差异,拥有养老、医疗保险的第一代农民工城市落户的可能性更大,拥有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勇  黄承贵  
本文采用江苏省的调研数据,考察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代际间差异。结果发现: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意愿更加强烈,在培训中也更加偏好技术含量高、脑力劳动特征明显的技能;并且对培训成本的支付意愿也高于第一代农民工;此外,两代农民工在培训模式的选择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段志刚  熊萍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及其演变规律"课题组  
农民工留城对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7省市的实地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个人特征,住房类型、有无农地、社会保险状况等经济因素,子女读书地和配偶工作地等家庭及社会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农民工工作地、在城市居住时间和就业状况等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晓芸  朱红根  
本文基于江西省数据分析了两代农民工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其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小、无配偶、户籍人口数越少、户籍19岁及以下人数越多、住房间数越多的老生代农民工选择省外就业的可能性越大;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男性、年龄越大、无配偶者、文化程度越低选择省外就业的可能性越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丽丽  杨晓凤  梁丹妮  
为探究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本文在调查问卷基础上,采用交叉表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两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两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均较高,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于老一代农民工;个人因素、就业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两代农民工市民化选择,就业经济因素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社会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丽丽  杨晓凤  梁丹妮  
为探究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本文在调查问卷基础上,采用交叉表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两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两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均较高,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于老一代农民工;个人因素、就业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两代农民工市民化选择,就业经济因素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社会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文荣  李宝值  
利用2010年针对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调研数据,借鉴目标设置理论,运用渐进适应模型,对于初衷达成度、公平感知度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及其代际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第一,总体上看初衷的基本实现对留城意愿具有正向作用,且大于其收入提高的正向影响,而初衷的完全落空对留城意愿具有负向作用。第二,初衷的完全实现和部分实现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作用存在代际差异:初衷的完全实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但对老一代农民工则体现出负向影响;初衷的部分实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但对老一代农民工则体现出负向影响。第三,进城农民工公平感知度的提高不仅对其留城意愿具有促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谭晓婷  张广胜  
了解农业转移人口是否愿意落户城市,判断影响他们留城定居意愿的因素,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对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个体外来劳动力留居城市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留居城市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性别、工资收入、城市生活融入程度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艾华,姚上海  
本文运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原代码数据,以湖北省为例,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农民工流动的代际差异特征,即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在流动动因、受教育程度及行职业结构方面都呈现出了较大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更具有新时期城市产业工人的特征,正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因此,我国应逐步建成完全平等的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及其相关的调节机制和配套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