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7)
- 2023(9798)
- 2022(8358)
- 2021(7849)
- 2020(6575)
- 2019(14845)
- 2018(14652)
- 2017(28013)
- 2016(15912)
- 2015(18208)
- 2014(18394)
- 2013(17917)
- 2012(16693)
- 2011(15060)
- 2010(15786)
- 2009(14789)
- 2008(15035)
- 2007(14223)
- 2006(12912)
- 2005(11898)
- 学科
- 济(61223)
- 经济(61117)
- 业(54714)
- 农(46676)
- 管理(45849)
- 企(33322)
- 企业(33322)
- 农业(30906)
- 制(20340)
- 方法(20094)
- 中国(19704)
- 业经(19629)
- 财(19015)
- 数学(17215)
- 数学方法(16947)
- 体(14077)
- 银(12797)
- 银行(12783)
- 行(12210)
- 融(11682)
- 金融(11679)
- 贸(11117)
- 地方(11111)
- 贸易(11107)
- 务(11029)
- 财务(10992)
- 财务管理(10960)
- 理论(10880)
- 易(10841)
- 体制(10669)
- 机构
- 学院(228146)
- 大学(221343)
- 济(96442)
- 经济(94271)
- 管理(84720)
- 研究(77017)
- 理学(71082)
- 理学院(70416)
- 管理学(69289)
- 管理学院(68886)
- 中国(64304)
- 农(54259)
- 财(49649)
- 京(46734)
- 科学(42576)
- 农业(41041)
- 所(39614)
- 江(38371)
- 中心(37306)
- 财经(36929)
- 业大(36665)
- 研究所(34230)
- 经(33190)
- 州(29880)
- 北京(29653)
- 范(28941)
- 师范(28725)
- 经济学(28475)
- 省(27565)
- 财经大学(26560)
- 基金
- 项目(138562)
- 研究(109393)
- 科学(108873)
- 基金(98018)
- 家(83326)
- 国家(82448)
- 科学基金(70876)
- 社会(68617)
- 社会科(64526)
- 社会科学(64509)
- 省(56604)
- 教育(51376)
- 基金项目(51278)
- 编号(47926)
- 划(45488)
- 自然(42527)
- 自然科(41506)
- 自然科学(41496)
- 自然科学基金(40743)
- 成果(40210)
- 资助(39780)
- 课题(33467)
- 制(32841)
- 部(31893)
- 重点(31127)
- 农(30304)
- 发(30156)
- 性(29742)
- 创(29375)
- 国家社会(27822)
- 期刊
- 济(120714)
- 经济(120714)
- 研究(73000)
- 中国(60126)
- 农(58952)
- 财(40571)
- 农业(39212)
- 教育(32384)
- 学报(32282)
- 融(30861)
- 金融(30861)
- 管理(30105)
- 科学(29876)
- 大学(26361)
- 学学(24835)
- 业经(24459)
- 技术(21520)
- 财经(19246)
- 业(18628)
- 问题(16920)
- 经(16514)
- 经济研究(15751)
- 农村(15114)
- 村(15114)
- 农业经济(14308)
- 世界(12994)
- 版(12672)
- 经济问题(11785)
- 会计(11485)
- 理论(11203)
共检索到375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晓龙
显然,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通过准市场方式来供给,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因此我国在就业培训服务市场中引入市场机制成为理性选择。但准市场机制的运用需要一系列前置条件,关键是构建准市场制度环境。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制度建设来促进准市场环境的形成,进而实现就业培训服务高效供给。具体而言,我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引入准市场机制,本质是实现服务供应者与生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晓龙
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政府通过采取准市场机制来实现农民就业培训服务的有效供给,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维护公平正义。文章基于准市场理论视角,对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准市场供给特征及优势进行了论述,指出在构建准市场机制环境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准市场机制 就业培训服务 准公共物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积雷
我国农业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职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加强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需要在组织管理、招生、激励、教学、评价、反馈等六个方面构建良性运行机制。
关键词:
农民 技术培训 机制 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彦彬 韩倩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素质和职业竞争力,最终融入城市、适应城市,与市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培训机制的构建,对其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应坚持整体性、动态性、创新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培训的保障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培训整体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培训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晔
文章依据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等资料,在归纳总结我国农民工就业格局和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根据新型城镇化、主要是农民工市民化的要求,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农民工培训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 培训 制度设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仲文
本文着重研究农民工培训中面临的五大难点问题,即对农民工培训的认识问题、农民工培训组织与管理问题、培训经费问题、社会培训资源整合问题、培训内容与就业问题。通过实证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战略途径。
关键词:
农民工 培训 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捷琼 朱海伦
2003年9月9日我国六部门共同出台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农民工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农民工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两年时间已经过去了,效果不尽理想。为了使该工程的落实效果达到最大化,有必要对各方的经济行为进行分析,然后谨慎处理其间的博弈关系。
关键词:
农民工职业培训 运作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敬桢
一、规范企业职工下岗行为,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处理好竞争就业和公平就业的关系。规范下岗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有利于调动职工程极性、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原则。坚决杜绝一些地区不顾实际,搞下岗进度指标一刀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张洁
建构农民工培训权益表达机制对保障农民工受教育权利、科学制定农民工培训政策、提高农民工培训的有效供给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权益表达存在表达意识缺乏、表达能力不强、表达渠道不畅等问题。应通过增强农民工培训权益表达意识、拓宽表达渠道、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农民工培训权益表达的组织化程度等措施,建构长效的农民工培训权益表达机制,以实现农民工培训权益的有效表达。
关键词:
农民工 培训权益 表达机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潘美意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目前农民工就业问题十分突出,通过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远程教育在这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由于培训机制不健全,目前这种优势未能体现。本文针对这一现实,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提出了完善组织协调机制、投入分担机制、服务保障机制、激励监督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远程培训 农民工 长效机制 珠三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满平 朱霖
从2005年12月开始至今.国家相继出台了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实行新的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取消电煤价格临时性干预措施等政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无论从节约能源考虑,还是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着想,对资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腊柏
导致农民工培训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农民工培训体系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构建和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民工培训体系,应该运用市场化方式着力解决谁为农民工培训负责,哪些农民工应该成为优先培训对象,以及如何选择和确定具体承办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培训机构等问题。
关键词:
农民工 培训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