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83)
2023(5494)
2022(4610)
2021(4400)
2020(3534)
2019(7759)
2018(7953)
2017(14876)
2016(8388)
2015(9346)
2014(9553)
2013(9245)
2012(8420)
2011(7736)
2010(8082)
2009(7325)
2008(7163)
2007(6975)
2006(6225)
2005(5648)
作者
(22552)
(19364)
(18853)
(17909)
(11702)
(9434)
(8509)
(7421)
(7242)
(6985)
(6544)
(6381)
(6054)
(6033)
(5860)
(5760)
(5560)
(5558)
(5352)
(5301)
(4823)
(4797)
(4681)
(4664)
(4663)
(4338)
(4336)
(4106)
(3942)
(3928)
学科
(44149)
(32522)
经济(32491)
(29635)
农业(29404)
管理(15511)
业经(13151)
中国(11050)
农业经济(9949)
(9398)
企业(9398)
(8913)
农村(8902)
(8411)
(8066)
地方(7852)
方法(7561)
(7398)
劳动(7398)
土地(7152)
发展(6922)
(6912)
(6415)
收入(6411)
(6375)
数学(6356)
农业劳动(6338)
人口(6293)
数学方法(6274)
(6197)
机构
学院(117059)
大学(106698)
(46562)
经济(45461)
管理(41482)
(41312)
研究(37560)
理学(35214)
理学院(34887)
管理学(34264)
管理学院(34071)
中国(31290)
农业(30979)
业大(24210)
科学(22717)
(22326)
(20523)
(19444)
(19419)
中心(19243)
农业大学(18775)
研究所(17089)
(16317)
师范(16206)
(16100)
(15531)
经济管理(14983)
(14682)
财经(14638)
北京(13578)
基金
项目(70998)
研究(59042)
科学(54544)
基金(47409)
(40046)
国家(39471)
社会(35350)
科学基金(33274)
社会科(32775)
社会科学(32768)
(31409)
编号(29006)
教育(26464)
基金项目(25579)
(25456)
(23673)
成果(22654)
自然(19029)
课题(18967)
自然科(18475)
自然科学(18472)
自然科学基金(18118)
资助(18017)
(17368)
(16401)
(16158)
重点(15479)
(15291)
(14893)
(14820)
期刊
(64957)
经济(64957)
(48646)
农业(32871)
研究(32821)
中国(30380)
业经(18866)
教育(17394)
学报(16734)
科学(15864)
(14485)
(14217)
大学(13968)
(13940)
金融(13940)
农业经济(13459)
学学(13202)
农村(13151)
(13151)
技术(11310)
管理(10443)
问题(9734)
农村经济(8752)
(8416)
世界(8087)
经济问题(8087)
社会(6841)
经济研究(6800)
资源(6646)
社会科(6395)
共检索到186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涛  
要分析未来农民工就业形势,首先要准确判断未来的经济形势。经济处于持续高增长中,才能保证农民工的就业率,反之,就业率必然下降。我们看现在的美国,欧洲,他们想尽办法,就业率仍在下降,他们2009年的经济增长和中国相比,相差太多,就业率和经济增长呈正比例关系,这就是分析经济形势的重要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涂丽萍  夏中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学东  
非正规就业农民工是重要的就业群体之一。以S市非正规就业农民工为例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法与个案访谈法收集研究实证资料进行研究。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权益尚未保障、政治权益欠缺严重、社会权益难以满足等三个方面,他们处于低层次权益保障甚至无权益保障状态。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是由人力资本的缺失、关系网路的不足、正式支持的不利等多重因素导致的。因此,只有提升人力资本、重构关系网络、再造正式支持,才能保障非正规就业农民工权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贝贝  陈万明  
农民工培训是解决其就业问题,推进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文章以相关调查统计数据及实证研究结果为佐证,运用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劳动力供求关系、非自愿流动与自愿流动等理论,对以就业稳定性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进行了探讨,研究结论认为:就业稳定性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关键切入点。农民工群体知识技能水平偏低是就业稳定性低的重要原因,培训是提高职业技术水平的有效方法,农民工培训应以就业稳定性为导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滢  
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而转向非农产业,由此导引出城市化,进而出现经济发展方式集约化、经济知识化,这是工业化引发的发展链条,它们共同要求提升农民工的素质,这已经成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战略性问题。目前对规模庞大的农民工培训工作尚有很大欠缺,急需加强专业化、法制化、高层化建设。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飞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采取了就业培训券模式,但在其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仍显不足,难以有效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应以就业培训券为政府工具,引入用人单位和第三部门,构建就业培训多元合作模式。通过多元合作机制,实现培训市场与就业市场的衔接,拓展农民工就业与培训信息的获取渠道,增强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促进农民工就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俊良  郭显超  张鸣鸣  
根据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相适应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和行为方式。但是,当前的社会管理体制和体系架构存在诸多障碍,使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管理存在诸多困难,在掌握信息、提供服务、化解矛盾、开展管理等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不利于应对新生代农民工在新形势下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为此,建议从社会管理的体系、方式、管理对象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进行政策创新,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闯  刘万兆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外出务工农民工的主力军,也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建设者。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本文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必然性,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创业培训、创业基金、服务平台、优惠政策等方面构建扶持机制,从而激励、支持新生代农民工创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中建  李佳楠  
农民工虽然是推动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的主力军,但却一直处于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的弱势边缘地位,其原因主要有农民工自身技能不达标、劳动市场制度存在壁垒、法律保障不健全。未来农民工将掌握劳动技能,成为技术工人,工作趋于稳定,迈向正式员工,权益得到保障,获得企业认同。职业教育在引领农民工提升生产中地位之时,对农民工提升人力资本、获得社会认同、创造社会财富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海峰  刘光卓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为他们所提供的保险保障却存在很大的缺陷,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两张皮"运行现象十分突出。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民工保险制度,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积极推进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将市场机制更多地引入社会保障管理,以提高制度运行效率,扩大保险覆盖面并满足多层次的保障需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毛艺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针对我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国家先后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其中有几个逐步适应农民工特点的亮点举措。一是缴费比例。单位缴费比例为12%,农民工个人缴费比例为4%~8%,可自行选择。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会福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出现在城市之中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他们中的一大部分人,被称为"新生代",其所肩负的使命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了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的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对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推动社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玲  
本文认为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的财政承包制及分税制对调动地方发展积极性,促进财政经济快速持续增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问题是仍然沿用按财政供养人口计算地方财力的方法,这在地区差距拉大、势必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新形势下,也相应带来"劳动承接、户籍拒绝"的地方利益的刚性,从而对解决农民工问题形成某种体制性障碍。本文主张改进计算地方财力的传统做法,依照国际惯例以常住(户籍)人口为基准计算地方财力,并配套对财政纵向转移支付辅之以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区域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措施,通过协调地方财政利益关系以形成统一市场,从而化解农民工及"三农"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