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8)
2023(13447)
2022(11708)
2021(11042)
2020(9114)
2019(20881)
2018(20962)
2017(41177)
2016(22328)
2015(25237)
2014(25375)
2013(25029)
2012(23067)
2011(20846)
2010(21081)
2009(19349)
2008(18692)
2007(16654)
2006(14872)
2005(13020)
作者
(63618)
(53107)
(52302)
(50177)
(33529)
(25374)
(23726)
(20821)
(20051)
(18919)
(17899)
(17748)
(16676)
(16632)
(16208)
(16065)
(15937)
(15604)
(15111)
(14884)
(13251)
(13112)
(12789)
(12249)
(11970)
(11888)
(11769)
(11640)
(10703)
(10434)
学科
(91084)
经济(90987)
(68765)
管理(61534)
(48405)
(46828)
企业(46828)
方法(37893)
数学(33217)
数学方法(32815)
农业(32165)
中国(25044)
业经(23548)
(21364)
地方(20295)
(17889)
(17691)
(16683)
贸易(16678)
(16239)
(15948)
技术(14425)
环境(13911)
理论(13609)
(13607)
银行(13574)
(13295)
(13005)
(12967)
(12423)
机构
学院(316210)
大学(312640)
管理(129558)
(129209)
经济(126400)
理学(112592)
理学院(111459)
管理学(109726)
管理学院(109162)
研究(105058)
中国(79879)
(65849)
(65626)
科学(64230)
(57186)
(52118)
业大(51874)
农业(50098)
中心(48873)
研究所(47224)
(46884)
财经(45260)
(41692)
师范(41411)
(41299)
北京(41293)
(37661)
(37452)
经济学(36419)
经济管理(35833)
基金
项目(216083)
科学(170370)
研究(163190)
基金(155965)
(134159)
国家(132942)
科学基金(114769)
社会(102091)
社会科(96386)
社会科学(96363)
(85326)
基金项目(83160)
教育(73629)
自然(73472)
自然科(71699)
自然科学(71685)
(70576)
自然科学基金(70390)
编号(69268)
资助(63485)
成果(56173)
(48102)
重点(47467)
(47253)
课题(46353)
(44885)
创新(41712)
教育部(41036)
国家社会(41031)
人文(40849)
期刊
(146419)
经济(146419)
研究(93245)
(67085)
中国(62450)
学报(47301)
农业(45656)
科学(44816)
管理(43758)
(40221)
大学(36941)
教育(36073)
学学(34861)
(30933)
金融(30933)
业经(29031)
技术(27229)
(21179)
经济研究(20700)
财经(20699)
问题(20136)
(17517)
图书(16045)
理论(15814)
(15741)
科技(15630)
技术经济(15593)
现代(14928)
农业经济(14824)
农村(14713)
共检索到466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梁  苏桐湘  
政策价值直接影响政策工具的选择偏好与政策目标的确定,立足农民工就业发展权,通过构建“政策价值—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三维分析框架,以103份广西农民工就业促进政策文本为例,设计量化标准手册与政策协同度度量模型,以量化数据客观呈现多维视角下政策协同的真实情况,深入探究农民工就业促进政策协同的路径选择偏好及其协同度。研究发现:政策价值导向下的“生存保障”与“发展共享”协同度偏低;政策工具协同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拉动作用被长期忽视;“就业权益与就业质量”目标缺乏协同,影响新就业形态下农民工的稳定就业;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长期存在“就业权益”路径的协同短板等。未来应着力强化“生存保障”价值取向、创新需求型政策工具的组合应用策略、重视“就业权益”目标协同,进而强化政策合力,更好协同促进农民工高质量就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列  石红梅  
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关键。税收作为外生变量,对解决"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考察我国"农民工"的就业特点,提出通过税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来促进"农民工"群体的就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文慧  
返乡农民工就业的过程实质上是职业流动的过程,这与其所具有的社会网络关系有关。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就业有促进作用,主要在于减少农民工工作搜寻的成本、增加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增加返乡农民工的知识技能、增加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渠道多样化和带动其它农民转移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营建良好社会资本以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张光源  
对于基本实现地域转变的农民工而言,"三个同步转变"的关键即市民化的关键是实现职业和身份的同步转变。这既需要赋予农民工平等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也要保证其拥有足够的个人消费能力。因此要实现农民工的"三个同步转变",需要从涉及农民动态转变的农村退出机制、城市进入机制以及城市融入机制的有序衔接出发,推动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德巧  孙中震  
扶持农民工创业是一项新的重要战略任务。最近,就如何促进农民工创业问题,我们赴贵州、甘肃、新疆、江西、安徽等省(自治区)进行专题调研,实地考察了市、县、乡、村各类农民工创业园区、创业企业,先后召开各相关行业及省市县座谈会10多次,初步了解掌握了有关情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寒  潘寄青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民工培训对于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三方都具有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现实国情下三方需要共同承担培训成本。据调查,我国农民工培训供给存在不足,政策支持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体系,是推动农民工培训的有效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齐秀琳  江求川  
数字经济不仅推动了就业市场上信息的充分流通,而且对原有工作岗位形成冲击,正展现出对农民工就业愈发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宽带中国”政策试点,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农民工就业。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农民工就业,“宽带中国”政策试点使农民工就业率提高了1.78%;第二,数字经济对新生代和低技能农民工群体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三,数字经济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机制包括增进就业信息获取和催生新的工作岗位;第四,数字经济提高了农民工就业质量,但这种提高仅仅表现为收入水平的提升,农民工工作强度反而有所增加。本文结论对政府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就业和发展数字经济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竹  
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最大的就业群体,他们在就业部门和职业层次上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解决农民工就业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在农民工就业中所起到的作用,提出并分析了三方的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心理资本的方法措施,以改善农民工就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丰  杨少垒  
金融危机后,西部地区存在大量返乡农民工和就地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工亟待"就业"与企业亟待"用工"凸显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矛盾和产业结构偏差。西部地区调整产业偏差,进行慎密的产业选择,成为必然。通过构建农民工产业供求模型,对农民工产业流向进行理论分析,表明在区域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过渡期以及在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和高端技术产业对资本和技术的偏好,限制了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考察西部产业选择的宏观与微观条件,透析出西部的资源特点、产业发展现状、城镇化水平、非农产业收入状况、非农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在理论模型推导和现实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选择思路和选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闯  白兵  
本文基于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自雇就业对农民工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雇农民工的消费收入弹性比受雇农民工高0.06;自雇就业对农民工的消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自雇农民工与反事实的受雇情形相比,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增加39.93%~44.33%,消费率提高17.42~18.21个百分点;按消费结构来看,食品消费支出增加14.85%~15.84%,住房消费支出增加123.21%~136.67%;自雇就业促进消费的结论在模型设定上以及不同特征农民工群体中都具有稳健性;农民工的自雇就业是基于比较优势的选择,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提升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意愿,从而促进了消费的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明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工就业的不充分、不稳定一直是制约农民工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多种因素,对于目前形势下如何促进农民工就业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进元  汪新胜  
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就业促进法》,标志着我国公民就业权的平等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本文以我国农民工就业权的平等保护为题,具体介绍了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依据,明确地指出了实施《就业促进法》存在的各种障碍,最后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就业权之平等保护的种种设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原  
本文以2012—2016"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为基础,采用结构化方式评估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状况,构建就业能力影响就业质量的多维实证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主要就业能力,及其与其他就业群体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农民工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关键就业能力指标以及工资收入、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工作满意度等就业质量上低于城镇职工,并且不平等状况随代际推移不断扩大。就业能力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职业认同和敬业度等维度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较明显,并且随劳动力工作城市和身份类别而存在差异;影响二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工作城市和个体人力资本水平,但职业技术教育对其就业质量的改善作用较低。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和质量改善应重点加强人力资本投资,调整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思路,提升教育的城乡公平性,同时构建综合性的就业能力培养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传慧  田奇恒  
1.宏观层面上应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福利规范化。企业是承担农民工职业福利的真正主体,职业福利不仅包括国家制度层面的,也包括企业自身层面的。由于企业普遍追求现实利益,对新生代农民工不够重视,现实中国家刚性职业福利制度与企业自身的柔性职业福利供给目前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而建立和完善职业福利、规范企业职业福利供给行为并加强监督成为首要任务。企业的发展与新生代农民工存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姚桂清  
农民工作为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劳动大军,以其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以工资为主要生活来源这两大基本特征,已经成为当代工人阶级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还将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加入这一群体。做好农民工工作,促进农民工群体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化是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重要决策的政治责任,是促进企业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