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7)
- 2023(6567)
- 2022(5470)
- 2021(4918)
- 2020(4058)
- 2019(9049)
- 2018(9013)
- 2017(17940)
- 2016(9237)
- 2015(10166)
- 2014(10266)
- 2013(10606)
- 2012(10086)
- 2011(9534)
- 2010(9812)
- 2009(9341)
- 2008(8812)
- 2007(8120)
- 2006(7777)
- 2005(7083)
- 学科
- 济(69309)
- 经济(69270)
- 农(44092)
- 业(30457)
- 农业(29465)
- 地方(19039)
- 管理(18833)
- 方法(17111)
- 业经(15906)
- 数学(15634)
- 数学方法(15577)
- 中国(13693)
- 地方经济(11820)
- 学(10761)
- 发(10643)
- 农业经济(9942)
- 企(9897)
- 企业(9897)
- 制(9551)
- 村(8906)
- 农村(8899)
- 发展(8387)
- 展(8381)
- 体(8317)
- 及其(8299)
- 策(8123)
- 经济学(7846)
- 财(7630)
- 贸(7517)
- 贸易(7512)
- 机构
- 学院(144000)
- 大学(138700)
- 济(77716)
- 经济(76556)
- 研究(54083)
- 管理(53932)
- 理学(46248)
- 理学院(45830)
- 管理学(45272)
- 管理学院(45026)
- 农(43414)
- 中国(43038)
- 农业(32583)
- 科学(29808)
- 财(29489)
- 京(27779)
- 所(27554)
- 业大(25984)
- 中心(25185)
- 研究所(24612)
- 经济学(24243)
- 财经(23064)
- 江(22747)
- 经济学院(21576)
- 经(20893)
- 农业大学(19781)
- 经济管理(19310)
- 科学院(18755)
- 省(18133)
- 发(17884)
- 基金
- 项目(89627)
- 科学(70906)
- 研究(69266)
- 基金(65473)
- 家(56079)
- 国家(55507)
- 社会(47695)
- 科学基金(47284)
- 社会科(44842)
- 社会科学(44831)
- 省(35713)
- 基金项目(34727)
- 编号(28964)
- 教育(28078)
- 划(27638)
- 自然(26534)
- 农(26470)
- 自然科(25863)
- 自然科学(25853)
- 资助(25604)
- 自然科学基金(25398)
- 成果(23063)
- 发(22735)
- 国家社会(20578)
- 部(20345)
- 重点(19512)
- 发展(19444)
- 展(19181)
- 课题(18356)
- 性(17945)
- 期刊
- 济(100661)
- 经济(100661)
- 农(49639)
- 研究(45689)
- 农业(33460)
- 中国(30431)
- 学报(20468)
- 财(20441)
- 业经(20306)
- 科学(19698)
- 融(16803)
- 金融(16803)
- 大学(16739)
- 管理(16664)
- 学学(15962)
- 业(14839)
- 经济研究(14838)
- 问题(14079)
- 农业经济(13542)
- 农村(13394)
- 村(13394)
- 技术(12426)
- 世界(12035)
- 财经(11840)
- 经济问题(10624)
- 经(10376)
- 技术经济(9725)
- 农村经济(8892)
- 版(7928)
- 社会(7585)
共检索到232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严于龙 李小云
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大、成果分享小,这是社会上比较一致的看法。但贡献究竟有多大,成果的分享究竟有多小,不同的方法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本文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基础上,创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该模型引进了一个变量,作为索洛余值的分解,内生化新古典模型中的技术进步因素,通过此模型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从而对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统计定量测量,得到了比较客观的结论。
关键词:
增长模型 内生化 贡献 成果分享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 李晓超 严于龙
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大、成果分享小,这是比较一致的看法。但贡献究竟有多大,成果的分享究竟有多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对此做了定量测量,对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看待农民工存在的现实问题,增强解决农民工收入偏低等问题的紧迫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晓军
中国以农民工形式发生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贡献。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城乡三部门经济下新的劳动力配置效应模型,实证分析1985~2009年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和成果分享。结果表明,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对经济成果分享程度偏低,二者均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主要依赖于农民工数量增加,而对其自身劳动生产率依赖较小;农民工对经济成果分享总体呈现下降态势。
关键词:
农民工 经济增长 贡献 成果分享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刚 陈东有
农民工进城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丰富了城镇的劳动力资源,为城镇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力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乡经济的发展。通过测算发现,1993-2006年期间农民工对江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20.9%。与农民工的贡献相比,农民工的成果分享却是不公平的。如果工业化之初农民工作出必要的牺牲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改革开放30年后他们就理应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农民工将在江西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在促使农民工定居城市和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有条件、有步骤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工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兆洲 戈龙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他们的工资水平低、工作时间长、生活条件差却是不争的事实。文章通过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测算,并重点分析了2000~2012年的数据,得到农民工对第二、三产业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2%,城镇职工对第二、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农民工的1.64倍;然而,城镇职工对第二、三产业GDP的平均分享率却是农民工的5.52倍,且这一差距还在继续扩大,这一现象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芳芝 李超
文章阐述了两种测算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方法:直接测算法和间接测算法。直接测算法依据的是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如何设计一种合理的测算农民工数量的方法;间接测算法依据的是C-D生产函数,通过对生产函数变形找到一种合适的模型,最后计算出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关键词:
农民工 经济增长 C-D生产函数 贡献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于龙 左停 李小云
一、我国收入分配总体状况经济增长的成果国民总收入最终要在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三者之间进行分配。统计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都享受了经济增长的成果,特别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春超 荆琛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第二、三产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充分考虑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上的差异,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1991~2010年农民工群体对中国非农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及其收入水平,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农民工对我国非农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平均为16.37%,其对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应地,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水平相对于其对非农经济产出的贡献比城镇职工偏低。城镇职工对非农经济产出的贡献是农民工的1.63倍,然而城镇职工收入平均是农民工收入的3.43倍。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十二五"期间新一轮扩大内需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职工 贡献率 收入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昉
金融危机时期农民工就业的调整过程和结果,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即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并显示出与这个新阶段相联系的劳动力市场特征,揭示出经济可持续增长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论证了农业不再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因而农民进城打工已具有不可逆转性。文章还指出,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迫切需要发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即以农民工市民化为内涵的深度城市化。通过国际比较,文章论证了城市化作为新增长点的意义,对未来城市化的速度进行了判断,并澄清了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扩张和人口增加的关系,进而论述了推进深度城市化战略的要点——新老居民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农民工 城市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于龙 李小云
农民工群体贡献巨大,但在全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分配却相对较低。本文对农民工群体应该分享的份额、其对经济增长成果分享比例偏低的原因及其后果展开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俊生
广东省发改委日前披露,预计2013年广东GDP增长可达到8.5%的水平,成为全国第一个突破6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另一条消息说,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公认的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标线,这意味着我国目前已有包括京津沪、浙江、江苏与内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延利 刘丹 王玲玲 冯英浚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家已明确提出管理要素参与分配。通过定量测算的方法研究管理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将管理看作是促进效益提高的一种组织行为,提出等效益面生产函数的概念并建立增长速度方程,以此为基础并根据效益的动态变化,提出管理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的定量测算方法,并进行实证检验。定量测算管理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为管理要素参与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焕章 王培志
论述了农业技术进步的涵义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定的经济原理,评析了四种常用的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定方法。并依据农业边界生产函数测算了我国“七五”期间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约在32-33%之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定胜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通过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投入来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本文运用经济模型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证明了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投入能够促进经济的不断增长,而经济的不断增长能带动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科教兴国战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永生
一、国内应用C—D生产函数时在参数估计问题上的误解在众多生产函数和数学模型中,由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不但具有简练的数学形式,而且在内容上选择了生产力的最基本、最主要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价值)作为解释变量,同时又重视了科技进步的作用;而劳动力、生产资料投入和科技进步正是决定产业的最主要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生产过程内在的技术经济联系。应用C—D生产函数,首先就遇到一个参数估计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