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9)
2023(9438)
2022(7939)
2021(7675)
2020(6395)
2019(14820)
2018(14511)
2017(28375)
2016(15304)
2015(16812)
2014(16727)
2013(16358)
2012(14874)
2011(13374)
2010(13736)
2009(12547)
2008(12316)
2007(11235)
2006(9836)
2005(8723)
作者
(42876)
(36545)
(35820)
(34044)
(22820)
(17564)
(16051)
(13992)
(13636)
(12865)
(12460)
(12215)
(11435)
(11431)
(11313)
(10941)
(10628)
(10372)
(10312)
(10196)
(9070)
(8941)
(8886)
(8508)
(8198)
(8178)
(7980)
(7978)
(7426)
(7233)
学科
(66358)
经济(66268)
(50566)
(48043)
管理(34421)
农业(32577)
方法(29319)
(27452)
企业(27452)
数学(27057)
数学方法(26502)
业经(17691)
中国(17105)
(16566)
收入(13950)
(12696)
地方(12029)
(11482)
(10845)
贸易(10837)
(10673)
(10618)
农业经济(10360)
(10045)
(9791)
银行(9781)
技术(9405)
(9391)
(9372)
金融(9372)
机构
学院(215225)
大学(209674)
(91811)
经济(90117)
管理(83359)
理学(73120)
理学院(72403)
研究(71771)
管理学(70766)
管理学院(70421)
(56798)
中国(55325)
科学(44447)
农业(43377)
(42893)
(39346)
业大(39286)
(36447)
中心(34197)
研究所(33238)
(32033)
财经(31285)
(28710)
经济学(27614)
(27282)
师范(27032)
农业大学(26944)
北京(26212)
经济管理(25431)
(25073)
基金
项目(148010)
科学(117156)
基金(108524)
研究(108039)
(95699)
国家(94500)
科学基金(80798)
社会(70171)
社会科(66229)
社会科学(66211)
(59360)
基金项目(56630)
自然(51540)
自然科(50406)
自然科学(50393)
自然科学基金(49503)
教育(48953)
(48224)
资助(44892)
编号(44079)
成果(34783)
(32962)
重点(32959)
(32803)
(32405)
(30712)
课题(29832)
国家社会(29590)
(28754)
创新(28679)
期刊
(103109)
经济(103109)
(61359)
研究(58653)
中国(43878)
农业(41588)
学报(35089)
科学(33110)
(28002)
大学(27747)
学学(26741)
管理(26526)
业经(23266)
(21856)
金融(21856)
教育(20943)
(19920)
技术(18939)
经济研究(14946)
财经(14708)
问题(14698)
农村(14003)
(14003)
农业经济(13963)
(12991)
统计(12721)
(12611)
世界(12403)
(11512)
技术经济(11036)
共检索到314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焕明  
本文提出了农民工家庭人均收入贫困线和贫困模糊指数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对安徽省内六市农民工家庭的典型抽样样本,分析了各市农民工家庭的贫困水平。本文结论:农民工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维贫困模糊指数法比传统的贫困线二分法能更真实地反映各地农村居民的总体贫困水平,贫困线下农民工家庭所占比重较高但贫困程度较低。本文还设计了结构模型来分析了农民工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性,指出一般农民工家庭与贫困农民工家庭的收入代际传递的显著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君平  谭清香  曲颂  
本文从"收入—消费—多维"视角探究了中国进城农民工家庭贫困的规模、程度、空间分异及其内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贫困类型以消费贫困和选择性贫困为主,同时相对贫困问题较为严重。进城农民工家庭抵御外部因素对收入冲击的能力远弱于抵御外部因素对消费冲击的能力,此种情况在中部地区尤甚。中部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多维贫困最轻微,而西部地区最严重,且随着贫困维数的提高,相应维数的贫困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分维度和区域考察,教育维度贫困是造成中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健康维度贫困只是导致东北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生活方面的卫生厕所、沐浴设施、炊用能源以及资产数量等维度的被剥夺情况最严重。经济落后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多种贫困发生率、平均剥夺份额和多维贫困的最高维数并不必然高于经济发达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进城农民工家庭十维脱贫率同n维(1≤n≤8)贫困发生率之和相近,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进城农民工家庭十维脱贫率低于中国平均水平。此外,进城农民工家庭收入(或消费)贫困与多维贫困属于互补关系,二者兼具差异性和关联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闽钢  张瑞利  
贫困代际传递是长期贫困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CHNS数据,围绕农村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问题进行测算和分析表明,与农村非贫困家庭比较,贫困家庭的代际收入弹性大,收入流动性较差;贫困家庭的子女收入对父母收入的依赖性更强;贫困家庭父辈和子辈在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和医疗保险情况等重要社会因素方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贫困家庭子女容易受到上一代经济和社会劣势的影响;贫困家庭父辈和子辈在受教育水平、上学机会、就业状况以及医疗保险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这表明农村贫困家庭贫困代际传递明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殿荒  毕艳成  王姝力  
文章选取2008-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以及Probit二值选择回归,对代际收入弹性和代际贫困传递程度进行测度,并从城乡差异的视角分析农村家庭代际贫困传递及演化趋势。研究发现:农村家庭子辈收入向上流动困难,存在严重的贫困固化现象。代际贫困传递的演化趋势不断上升,而公共教育支出与父辈健康状况是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文章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村居民进城务工扫除制度障碍,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福利待遇;第二,不断完善教育机制,提高公共教育支出向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第三,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增加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转移支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君  肖晓荣  
家庭贫困具有代际传递特征,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家庭因素包括父母素质与父母受教育程度、性别与营养投资、基因遗传与疾病等,家庭外部因素包括文化背景、机会平等与政策制度等。为阻隔贫困代际传递,必须消除妇女儿童贫困,促进性别平等,实施积极的教育反贫战略,提升贫困群体的社会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宝珍  宋尚辰  
文章采用综合模糊和相对方法,通过引入参数α使得贫困隶属度函数具有可比性。选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分别从货币维度和非货币维度对中国城镇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家庭货币维度的贫困状态较为严重,贫困率达到19.3%,而按照最低保障标准计算的贫困率仅为0.91%,表明政府最低保障标准只解决城镇家庭中极端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非货币维度的贫困状态相对较轻,健康和家庭负债两大类指标的贫困率较低,社会保障和生活水平主观评价方面的贫困率较高,而教育方面的贫困状况最为严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阙祥才  舒黎  
基于武汉市J乡564户农村贫困家庭的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的视角系统检视了农村贫困家庭人力资本由父辈传递给子辈的具体而微过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贫困家庭中,父辈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子辈的人力资本存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表明,贫困家庭的子辈通过复制父辈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复制父辈贫困,导致贫困代际传递。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茜  
利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脆弱性内容、生计资本、结构与过程转变条件对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联动效应及其路径选择,探索性地识别出两类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路径,即政策文化制约模式和社会与资本阻碍模式。研究发现:(1)单一条件并不构成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必要条件,但是人力资本在是否发生贫困代际传递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脆弱性内容、生计资本、结构与过程转变条件“多重并发”,形成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路径的多样化组态,即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建议探索构建“政、社、民”多元联动扶贫机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阻断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引导农村家庭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子成  郭沐蓉  
文章利用2008—2010年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RUMIC),对农民工家庭收入不平等与消费不平等进行了测量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消费不平等高于收入不平等,而家庭收入和消费不平等存在明显的流动模式差异与代际差异。收入来源和消费结构分解表明,劳动收入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来源,而消费不平等的主要来源则为食品、衣着和居住支出。对基尼系数进行的夏普里值分解进一步显示:流动模式差异对农民工家庭收入差距有较大影响,而代际差异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薇  郑浩  
人力资本投资对于摆脱贫困十分重要,但是数据显示,相比于高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普遍地无法、或者不愿让自己的子女接受较高教育。本文构建了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模型,从教育投资的风险和决策的角度解释低收入家庭持续性贫困的问题。本文模型表明:家庭贫困带来的风险溢价会成为其投资中的一项额外成本而削弱教育投资的吸引力,教育的机会成本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教育投资决策。分样本处理和Chow式统计的实证结果显示,在低收入家庭中,个体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与其收入水平正相关,即贫穷的家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更低;分位数回归分析发现,对于人力资本投资意愿极强或极弱的个体,收入的变动对他们投资意愿的改变有很强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永远  
代际收入传递性是影响个人工资或收入不均等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使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父母收入对子女收入仍然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代际收入弹性达到了0.4左右,换言之,社会收入的流动性仍然很低。父母收入影响成年孩子收入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家庭文化资本和父母个性特征三个渠道进行传导。代际收入传递性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已有的人力资本理论,拓宽了传统的公共教育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望  
研究解决贫困及其代际传递问题应该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从能力视角看,家庭贫困是在特定国家和地区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下,一个家庭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能力,以及抵御天灾人祸风险的能力在经济收入上的表现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额。它是一个家庭占有和使用资本的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的函数。贫困家庭占有和使用资本的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与贫困程度呈现负相关。对于所有家庭而言,国家的体制机制、宏观政策,以及自然资本和生存环境条件等都是影响家庭贫困的外在因素。一个家庭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能力与抵御疾病与意外伤害风险、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才是贫困代际传递的内在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卓玛草  孔祥利  
针对农民工代际间职业流动,利用2016年全国31个省份农民工实地问卷调研数据,构建农民工代际职业流动理论分析框架。采用代际职业继承指数与流动性指数等多维流动性指标,测度分析了农民工代际职业流动呈现代际差异与代际传递双重嵌套的特征事实。结论为:(1)农民工代际间职业分布存在代际差异,但在职业流动的代际差异中嵌套着职业代际传递与继承的共性;(2)农民工内部不同职业阶层存在大小不同的职业代际传递效应,形成结构性职业流动格局;(3)农民工代际间职业流动范围存在明显的分割性,表现为农民工非精英群体与农民工精英阶层之间存在着职业"潘篱"。因此,促进机会平等推动代际职业流动,对熨平中国社会不平等、促进新生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志章  刘天元  
本文利用连片特困地区1816个农村贫困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建立Logit和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内生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是影响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因素,其中家庭收入、父辈对子辈教育投入和家庭结构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最显著。为了阻止贫困世袭,实现精准扶贫、脱贫,政府应精准施策,加大贫困地区资源转化力度,培育好属地化的支柱产业,增加农村贫困地区教育资源投入;社会组织应广泛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乡土文化氛围,重塑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信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卓玛草  孔祥利  
考察农民工代际收入流动性以及父代是否外出务工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发现父代未外出务工与子代农民工之间的代际收入流动性高于父代外出务工的两代农民工家庭。进一步使用Eriksson"条件收入弹性"中间变量法,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职业代际传递三条路径对代际收入流动系数进行分解并考察各路径的贡献率,结果发现:对父代未外出务工样本,人力资本是代际收入传递的直接路径,社会资本是间接路径;对父代外出务工样本,代际职业传递和社会资本传递加强了代际间收入传递,其中代际职业传递路径的贡献率最高。最后,利用倾向匹配法(ATT)处理了社会资本的内生性偏差,通过了严格的稳健性检验,表明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农民工收入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