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4)
- 2023(12545)
- 2022(10633)
- 2021(10096)
- 2020(8755)
- 2019(20191)
- 2018(19960)
- 2017(38801)
- 2016(20805)
- 2015(23394)
- 2014(23331)
- 2013(22957)
- 2012(21255)
- 2011(18926)
- 2010(18828)
- 2009(17526)
- 2008(17277)
- 2007(15574)
- 2006(13275)
- 2005(11474)
- 学科
- 济(90390)
- 经济(90289)
- 业(63287)
- 管理(53624)
- 农(48040)
- 企(41720)
- 企业(41720)
- 方法(41373)
- 数学(37429)
- 数学方法(36964)
- 农业(31719)
- 业经(22372)
- 中国(21925)
- 财(21465)
- 地方(19022)
- 制(16324)
- 贸(15919)
- 贸易(15914)
- 学(15913)
- 易(15503)
- 技术(12726)
- 务(12693)
- 财务(12650)
- 财务管理(12615)
- 银(12505)
- 银行(12479)
- 发(12426)
- 融(12356)
- 金融(12353)
- 环境(12314)
- 机构
- 学院(293048)
- 大学(289011)
- 济(123387)
- 经济(120933)
- 管理(116789)
- 理学(101670)
- 理学院(100641)
- 管理学(98824)
- 管理学院(98283)
- 研究(94602)
- 中国(72735)
- 农(65850)
- 京(58880)
- 科学(58594)
- 财(53425)
- 农业(50804)
- 业大(49608)
- 中心(47247)
- 所(47208)
- 江(44136)
- 财经(43007)
- 研究所(43006)
- 经(39231)
- 范(37243)
- 经济学(37194)
- 师范(36892)
- 北京(35772)
- 州(34431)
- 经济管理(33947)
- 经济学院(33841)
- 基金
- 项目(202250)
- 科学(159613)
- 研究(148198)
- 基金(147180)
- 家(128103)
- 国家(126720)
- 科学基金(109185)
- 社会(94555)
- 社会科(89311)
- 社会科学(89284)
- 省(82049)
- 基金项目(78679)
- 自然(70462)
- 自然科(68824)
- 自然科学(68804)
- 自然科学基金(67545)
- 教育(67074)
- 划(66690)
- 编号(61526)
- 资助(59546)
- 成果(48395)
- 重点(44995)
- 部(44938)
- 发(44298)
- 创(42203)
- 课题(40595)
- 创新(39437)
- 科研(39319)
- 国家社会(38997)
- 教育部(38261)
- 期刊
- 济(134733)
- 经济(134733)
- 研究(78334)
- 农(67413)
- 中国(54289)
- 学报(46024)
- 农业(45925)
- 科学(42395)
- 财(41038)
- 管理(37220)
- 大学(35739)
- 学学(33988)
- 业经(28509)
- 融(27467)
- 金融(27467)
- 技术(26119)
- 教育(24976)
- 业(22473)
- 财经(20264)
- 问题(19455)
- 经济研究(19200)
- 经(17345)
- 版(16125)
- 统计(15074)
- 世界(14995)
- 技术经济(14895)
- 农村(14673)
- 村(14673)
- 农业经济(14430)
- 资源(14319)
共检索到422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旻 张广胜 周艳波 施雯 迟美灵
本文基于辽宁省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工家庭梯次流动特征以及不同类型城市、不同年代农民工家庭梯次流动差别,并实证分析了影响家庭梯次流动及流动类型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劳动力转移表现出梯次流动的特征,家庭梯次流动基本上以丈夫先锋梯次流动妻子随迁就业的形式为主。在大城市,无论是丈夫先锋梯次流动还是妻子先锋梯次流动,夫妻另一方随迁未就业的比重一般较低,而在中小城市这种现象却不明显。人口流动的家庭化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于老一代的重要标志。影响家庭梯次流动的因素中,就业和收入的相对稳定性是决定家庭梯次流动的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旻 王秋兵
以辽宁省的实地调研数据,从职业流动频率、流动方向、流动动因三个方面分析了已婚女性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特征及其收入效应。结果表明,已婚女性农民工的职业流动频率不高,明显低于男性农民工;职业流动质量不高,多处于平行流动或未流动状态,向上流动较少;职业选择上处于劣势,多是被动流动。频繁的职业流动及向上流动对已婚女性农民工收入增长影响不显著,但主动流动有利于已婚女性农民工收入的增长。与已婚女性农民工相比,流动频率和流动方向对男性农民工收入增长影响显著,而主动流动对其收入增长影响不显著。因此,稳就业、增收入要重视已婚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右文 张艳
本文基于辽宁省1000个农户家庭教育消费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建立农村家庭教育消费满意度的概念模型,旨在揭示农村家庭教育消费满意度的影响机理,从而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家庭教育消费期望对教育消费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和满意度具有负向影响;教育消费质量感知和价值感知对教育消费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教育消费满意度正向影响教育再消费意愿;家长文化程度对教育消费满意度影响教育再消费意愿的调节作用得到验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宁 张艳 王华
家庭教育投资是影响子女成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选取辽宁省阜新市进行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当地居民的教育投资行为状况。对金钱投入、时间投入和出国留学这三种常见的教育拓展行为进行分析,总结阜新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特点,并给出建议:加快阜新市经济发展速度,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处理好金钱投入与时间投入的关系,正确应对出国留学。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投资行为 教育 调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波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这是中央为巩固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发展活力而推出的重要举措。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辽宁省一些市县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最近,省农委重点围绕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经营活动、经济效益、存在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吉颖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6年辽宁省在外务工农民达13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0%。与2003年相比,外出务工农民人数增加28%。农民外出务工总收入为95.2亿元,全省农民人均43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收入2751元的15.7%。异地务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可
近几年来,伴随着较为普遍的农民工返乡现象,我省农民工返乡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解当前辽宁省农民工返乡的新情况、新动态特开展此次调研。旨在通过调研,了解各阶层对农民工就业的建议,了解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需求,并找出我省目前在返乡农民工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应该如何才能更好的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为辽宁省统筹城乡发展,改善返乡农民工就业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 就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佳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辽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积极探索和加快家庭农场发展意义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辽宁省家庭农场发展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发展 原因分析 对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艳 陈丽瑶
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结合的形式对辽宁省内5市7县的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认为辽宁省返乡农民工个体局限性、家庭制约、就业培训机构培训服务的缺失、政府政策不完善等对就业培训产生阻碍作用;根据辽宁实际情况提出引导返乡农民工确立积极的个人价值观,完善返乡农民工农村家庭保障措施,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机构的监督及管理,加强对返乡农民工提供保护及引导的政府职能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返乡农民工 就业培训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郭明顺 王玉
农民工对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今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其受自身文化素质所限,仍然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来保障其快速顺利转移就业。眼下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三高一低"的群体特征,现存的农民工就业培训并不符合其特征要求。课题组调查发现,培训经费紧张、培训主体单一、培训内容陈旧和培训形式不灵活是新生代农民工实际需求与现实矛盾所在,故提出拓宽经费渠道、鼓励社会办学、丰富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培训 需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肖丽 韩洪云 王秋兵
农民工城市定居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城市居住环境直接影响定居选择。本文运用辽宁省调查数据,定量研究新老两代农民工居住环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居住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显著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的物质环境显著好于老一代;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混居概率更高,老一代与非同乡聚居概率更高;已婚农民工与同乡混居的可能性更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居住物质环境越好,与市民混居的可能性越高;家属随迁及随迁家属中在学子女数,均对农民工居住的物质环境有正向影响,并提高了其与市民混居的概率;务工时间越长,物质环境越好,与市民混居的概率也越高。此外,职业类型、迁移距离也对居住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显...
关键词:
农民工 居住环境 代际差异 流动人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姜莹 郭起瑞
本文基于国家贫困县之一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的实地调研,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行为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母亲受教育年限、中等教育年教育投资费用、子女性别对农村家庭中等教育投资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母亲受教育年限、子女性别、是否有其他兄弟姐妹上学、家庭人口数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母亲在家庭教育选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决策权,母亲受教育程度高有利于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助学贷款制度的不断完善,家庭经济收入已不再是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家庭 教育投资选择行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锦墉 杨国强 梁志民 肖芳文
本文依据江西调查样本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职业流动性存在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高于老一代农民工;性别、家庭负担、打工是否压力大、总收入趋势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影响系数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存在影响程度的差异;婚否、土地流转意愿、离职综合因素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影响系数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影响程度也有较大代际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辉
本文基于辽宁省农户调查,站在农户角度、以农业生产经营投入产出为视角,对财政支农政策中的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肖丽 景再方 王秋兵 张瑞龙
本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辽宁省五县镇农民工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民工在县镇务工时的邻居类型对其县镇定居决策存在直接影响,与市民混居的农民工未来定居县镇的概率最高;同时邻居类型还通过影响其人力资本提升这一中介变量来影响县镇定居决策,与同乡聚居的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提升水平高于与市民混居农民工,而人力资本提升越大,农民工选择县镇永久定居的概率越高,从而人力资本提升作为中介变量减弱了与市民混居的农民工在县镇定居的概率。
关键词:
农民工 邻居类型 人力资本提升 县镇定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不同层级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探析——基于辽宁五市的调研
不同代际外出务工家庭土地转出行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辽宁省610份样本的调查
社会比较和相对收入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RUMiC数据的分析
返乡农民工创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5省465户返乡农民工家庭的调查数据
流出地农民工家庭政治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贵州省的调查
农民职业分化影响因素分析——以辽宁省清原县为例
教育不平等的测度与分解——基于辽宁省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户土地租赁决策及其福利水平差异分析——基于我国山西、江苏、辽宁、山东、四川5个省份689户农村家庭微观调研数据
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省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2005年辽宁省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辽宁省农业生产效率的DE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