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2)
- 2023(15682)
- 2022(13250)
- 2021(12141)
- 2020(10413)
- 2019(23709)
- 2018(23328)
- 2017(45227)
- 2016(24885)
- 2015(27674)
- 2014(27524)
- 2013(27178)
- 2012(25094)
- 2011(22790)
- 2010(22532)
- 2009(20904)
- 2008(20507)
- 2007(18418)
- 2006(15994)
- 2005(13610)
- 学科
- 济(106704)
- 经济(106587)
- 业(73761)
- 管理(67636)
- 企(51916)
- 企业(51916)
- 方法(51058)
- 农(48294)
- 数学(46298)
- 数学方法(45799)
- 农业(31740)
- 中国(26911)
- 财(26198)
- 业经(25017)
- 地方(21105)
- 学(20319)
- 贸(19907)
- 贸易(19905)
- 易(19355)
- 制(18703)
- 务(16600)
- 财务(16559)
- 财务管理(16518)
- 企业财务(15716)
- 技术(15634)
- 环境(15423)
- 银(14472)
- 银行(14407)
- 发(14036)
- 融(14001)
- 机构
- 学院(357488)
- 大学(354077)
- 济(146404)
- 经济(143497)
- 管理(138965)
- 理学(121962)
- 理学院(120643)
- 管理学(118500)
- 管理学院(117860)
- 研究(116618)
- 中国(87523)
- 农(82145)
- 科学(75099)
- 京(72481)
- 农业(64363)
- 业大(63314)
- 财(63127)
- 所(59340)
- 中心(56418)
- 研究所(54365)
- 江(52646)
- 财经(51823)
- 经(47414)
- 经济学(44707)
- 范(44303)
- 北京(43904)
- 师范(43715)
- 州(41653)
- 院(41079)
- 农业大学(40957)
- 基金
- 项目(250836)
- 科学(197303)
- 基金(183833)
- 研究(174997)
- 家(162696)
- 国家(161335)
- 科学基金(138399)
- 社会(112717)
- 社会科(106751)
- 社会科学(106717)
- 省(99671)
- 基金项目(98492)
- 自然(92515)
- 自然科(90445)
- 自然科学(90416)
- 自然科学基金(88819)
- 划(83511)
- 教育(80172)
- 资助(74510)
- 编号(69373)
- 重点(56488)
- 部(55210)
- 发(53953)
- 成果(53746)
- 创(52232)
- 科研(49210)
- 创新(48916)
- 计划(47844)
- 课题(47218)
- 国家社会(47053)
- 期刊
- 济(153644)
- 经济(153644)
- 研究(93751)
- 农(80571)
- 学报(63227)
- 中国(62128)
- 科学(55927)
- 农业(54351)
- 财(48030)
- 大学(47364)
- 学学(45606)
- 管理(44672)
- 融(32187)
- 金融(32187)
- 业经(31122)
- 技术(29331)
- 教育(28256)
- 业(26997)
- 财经(24898)
- 问题(23455)
- 经济研究(23382)
- 经(21246)
- 版(19796)
- 统计(18130)
- 技术经济(17453)
- 业大(17413)
- 策(16740)
- 科技(16732)
- 世界(16297)
- 商业(16271)
共检索到502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乾
利用5个城市1 076个农民工样本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总体上不强烈,农民工的年龄、就业状态、月收入、农村土地、住房情况、养老保障状况及社会融合对其定居意愿有显著的影响,而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社会资本对定居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工仅仅作为劳动力流向城市,而难以定居城市。针对这一现象,根据"半城市化"理论,提出了影响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分析框架。对苏南三地农民工的抽样问卷调查表明,是否正规就业、来城打工时间、性别和收入对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系统整合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半城市化 定居城市意愿 农民工 系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玉君
文章利用2009年十二个城市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城市归属感在农民工城市定居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各因素直接或通过城市归属感间接影响其定居意愿。受教育时间越长、未婚、工作需要技能以及配偶或恋人在同城的农民工更愿意在城市定居。参与正式住房市场、与本地人的互动、掌握方言的熟练程度不仅直接对城市定居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且积极影响归属感从而间接提升其定居意愿。农民工社会网络对定居意愿的直接负面效应大于其通过归属感带来的间接正面效应。受歧视经历和性别也通过影响归属感间接影响城市定居意愿。模型结果表明进一步区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夏怡然
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农民工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多数农民工选择回老家的城市定居,城市化意愿强烈,县城和地级市等中等规模城市是农民工选择定居的主要城市类型;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社会融入程度、来源地与定居地距离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举家外出打工、婚姻状况以及来源地发展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定居地的城乡选择意愿以及城市类型选择意愿。本文还发现,外出打工时间对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凌 冯迪 朱安琪
农民工是我国庞大的劳动力群体,农民工市民化缓慢已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结合西安市417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实证研究西安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受到其生活满意度、个人背景、与城市居民差异和收入福利这4个因子的影响,其中生活满意度影响程度最强,而住房、收入和工作稳定度又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降低其寻找工作的成本提高工作稳定度等方面给出建议,帮助提高西安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意愿 因子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戚迪明 张广胜
农民工职业流动是否对其城市定居产生影响?本文基于辽宁省沈阳市农民工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一个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工职业流动与其城市定居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职业稳定性、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居住状况、老家离打工城市距离和务工城市中是否有亲戚都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农民工职业流动因素中职业稳定性与定居意愿呈显著正向关系,即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期间其每份工作的时间越长,其城市定居意愿越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率和职业流动的类型对定居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在冉 杨俊青
本文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mlogit模型分析了农民工城市居住条件与子女本地就学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农民工在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使其定居意愿概率提高0.010,与没有确定是否要长期留在本地的参照组农民工相比,居住条件的改善使农民工定居意愿增加7.5%,两者均在1%水平上显著;(2)农民工子女本地就学条件改善使其定居意愿的概率提高0.016,与参照组相比,农民工定居意愿显著增加11.5%,两者均在1%水平上显著;(3)农民工在城市的平均月收入增加1%,使其定居意愿概率提高0.063,与参照组相比,农民工定居意愿增加52.8%,两者均在5%水平显著,农民工前往其他城市意愿下降12.9%,在10%水平上显著。此外,本文使用两层嵌套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进城农民工流动的区域异质性,发现居住条件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存在微小的区域差异性,子女就学对定居意愿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城市房价与城市级别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璐 张皓 郭林
随着城镇化进程发展和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我国农民工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城市融入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通过定量和抽样调查方法开展研究,发现男性或已婚者的城市融入意愿不强烈,新一代农民工比老一代农民工更愿意融入城市社会,子女教育变量对养老地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而养老、医疗、住房等制度变量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并无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养老地点 城市融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珍珍 陈琳
本文采用2008年在浙江和江苏对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留城定居,年龄对留城意愿的影响呈现倒"U"型,受教育程度对留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正在受教育的孩子、已婚但配偶不在同一城市等家庭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城市的社会融合程度和从业经历也会影响留城意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济因素在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已经不是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民工 留城意愿 实证分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乾
利用五城市1076个农民工样本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工迁移城市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迁移城市意愿总体上不强烈,农民工的年龄、就业状态、月收入、农村土地、住房情况、养老保障状况及社会融合对迁移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社会资本对迁移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农民工 迁移意愿 Logistic模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谭晓婷 张广胜
了解农业转移人口是否愿意落户城市,判断影响他们留城定居意愿的因素,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对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个体外来劳动力留居城市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留居城市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性别、工资收入、城市生活融入程度等。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落户意愿 Probit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润泉
本文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子女教育期望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教育期望与城市定居意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控制模型内生性后,子女教育期望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而且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排斥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弱化作用。子女教育期望是维系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重要因素,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既要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与制度环境,也要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民工子女享受城市教育资源提供通道,从而有效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段志刚 熊萍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及其演变规律"课题组
农民工留城对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7省市的实地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个人特征,住房类型、有无农地、社会保险状况等经济因素,子女读书地和配偶工作地等家庭及社会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农民工工作地、在城市居住时间和就业状况等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传艳
文章利用东莞市的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实际年龄、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性别、婚姻、收入状况等个体异质特征因素对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具有显著影响;是否拥有责任田、对农业的熟悉程度、务工年限、换工作次数、所处行业等农业背景、务工背景因素及受教育程度因素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农民工作为同质群体在教育行为选择上具有趋同性。政府应通过提高农民工收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等措施提高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
关键词:
农民工 教育培训 影响因素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黄庆玲 张广胜
促进有城镇定居意愿的农民工在合意的城市安居,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工业化及城镇化发展、破解"三农"困局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辽宁省不同层级务工城市的实地调研数据研究发现:(1)新生代农民工显现出定居中小城市的倾向,"房价、稳定的工作、离家乡远近、更利于事业发展"成为其城市定居选择共同关注的因素。(2)女性倾向"留城",26岁以上者倾向回农村老家定居。(3)家庭年收入对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中小城市定居有显著影响;不同层级城市,职业类型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定居的影响不同;"属地就近"原则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选择中作用明显。国家应适时进行政策调整,把中小城市建设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宜居之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西省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务农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基于推拉理论的农民工定居地选择意愿的实证研究
农民工返乡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农民工的调研数据
1989-2010年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定居中小城镇意愿的实证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及群体差异——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分析
就业地、社会融合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基于总体、分职业和分收入的回归分析
农民工定居性迁移的意愿分析——基于北京地区的实证研究
个体迁移、家庭迁移与定居城市: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