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1)
2023(11242)
2022(9675)
2021(9029)
2020(7776)
2019(18081)
2018(18020)
2017(35044)
2016(19375)
2015(22055)
2014(22134)
2013(22014)
2012(20653)
2011(18825)
2010(19007)
2009(17802)
2008(17924)
2007(16568)
2006(14680)
2005(13267)
作者
(55420)
(47167)
(46510)
(44517)
(29562)
(22744)
(21346)
(18258)
(17706)
(16657)
(15880)
(15773)
(14899)
(14683)
(14567)
(14556)
(14516)
(13657)
(13594)
(13584)
(11708)
(11690)
(11392)
(10794)
(10632)
(10626)
(10606)
(10409)
(9490)
(9402)
学科
(81298)
经济(81192)
(60963)
管理(54540)
(47838)
(39567)
企业(39567)
方法(32093)
农业(31518)
数学(28443)
数学方法(28194)
(22081)
业经(21879)
(21289)
中国(20553)
地方(18639)
(14877)
(14859)
贸易(14853)
(14714)
(14422)
(12954)
银行(12928)
(12643)
财务(12613)
财务管理(12573)
(12328)
金融(12323)
(12295)
技术(12197)
机构
学院(278804)
大学(276314)
(116348)
经济(113708)
管理(105260)
研究(94204)
理学(90341)
理学院(89306)
管理学(87942)
管理学院(87383)
中国(72851)
(64337)
(58007)
科学(57042)
(54638)
农业(49532)
(48357)
业大(46415)
中心(45414)
(44678)
研究所(43315)
财经(42284)
(38152)
(37571)
师范(37268)
北京(35913)
经济学(34871)
(34622)
(32606)
经济学院(31604)
基金
项目(181246)
科学(142060)
研究(136643)
基金(129746)
(111720)
国家(110643)
科学基金(94237)
社会(86143)
社会科(81138)
社会科学(81112)
(72888)
基金项目(69840)
教育(62089)
(60127)
自然(58990)
编号(57860)
自然科(57479)
自然科学(57462)
自然科学基金(56431)
资助(51406)
成果(47461)
(41060)
重点(40685)
(40327)
课题(39449)
(38287)
(37728)
(35554)
创新(35336)
(35123)
期刊
(137312)
经济(137312)
研究(83443)
(66566)
中国(59360)
农业(44745)
(43924)
学报(42886)
科学(39915)
管理(33852)
大学(33256)
学学(31302)
教育(30203)
(29228)
金融(29228)
业经(27552)
技术(24235)
(21872)
财经(20821)
问题(19879)
经济研究(19201)
(17819)
(15847)
农村(15268)
(15268)
世界(14523)
农业经济(14477)
技术经济(13857)
经济问题(13488)
资源(13445)
共检索到425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宁本涛  
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子女公平接受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上海市政府2008年策动的162所农民工子女小学"民办公助制"试验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宝贵经验,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致命的教育产权问题隐患,需要积极应对。首先"转制"学校一刀切式的"民办非企业"法人架构,既不是纯公益组织,也不是纯营利性企业组织,导致学校实际办学性质定位模糊,"回民"还是"转公",进退两难;其次"转制"前后各种学校资产产权归属的界定与划分还不够清晰,容易滋生国有资产流失及各种产权纠纷风险;再者"转制"学校的权力内部治理机制尚不健全,未来发展方向也充满变数,不免引发人们对农民工子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陶蕾  李玲  何怀金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进城务工农民数量剧增,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选取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A校为例,通过分析该校农民工子女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该校实施红色教育的成效,探索红色教育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其他学校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恩立  
就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立足与发展的基础,城市融入则是其实现个体城市化和市民化的关键。该文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测量,以上海847位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为依据,应用二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就业能力因素对于这一群体城市融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就业能力整体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融入和市民意愿融入影响显著,就业能力微观因素对于身份和社会地位融入影响显著,宏观维度因素显著影响身份融入。此外,居住时间显著影响城市感情和市民意愿融入,性别影响身份融入,年龄因素影响社会地位融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梦蛟  程名望  史清华  
农民工有序、平稳、持续地向城镇集聚是我国城镇化推进的必然环节,而城镇就业满意度是影响农民工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数据和工作满意度理论,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目前,样本农民工对整体就业评价偏向于"比较满意"。其中,农民工对"收入水平"最不满意,其次是"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最满意的是"社会治安"。但就影响的显著性来看,对总体就业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工作环境",最不显著的是"居住环境"。研究同时发现,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等异质性使得农民工城镇就业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对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及城镇化道路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海华  王涛  刁光涛  
目的:初步探讨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特点。方法: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对361名农民工子女进行了调查。结果:社会支持在诸多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社会支持源和支持利用度欠佳。结论:农民工子女社会支持有着自身的特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名望  乔茜  潘烜  
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依旧停留在"候鸟式"迁移阶段,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测度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上海市1 184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指标体系,测算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探讨上海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处在半市民化状态,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略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其市民化程度分别为52.38和51.40。极低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低,仅为0.08%;较高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高,达5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名望  乔茜  潘烜  
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依旧停留在"候鸟式"迁移阶段,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测度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上海市1 184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指标体系,测算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探讨上海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处在半市民化状态,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略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其市民化程度分别为52.38和51.40。极低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低,仅为0.08%;较高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高,达54.48%;完全市民化状态的比例偏低,为1.69%。经济状况和基本素质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可能,心理认知和社会接纳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障碍因素。基于此,提出了提升农民工基本素质、消除就业歧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魏毅  杨国强  王瑞哲  
利用201份农民工流入地学校随机抽样数据,选取排序logit模型对农民工流入地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教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比例和学校性质,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后的办学经费、学生管理变化,是否存在政策支持、对政策是否满意等因素,都影响着农民工流入地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教育意愿。基于此,提出加大对农民工流入地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教育的鼓励性政策支持、保证学校运行经费、加强学校学生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名望   韦昕宇  
促进农民工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全面发展,是党中央“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然要求。基于上海市2015~2020年4858个微观样本,以健康作为福祉的替代变量,实证分析了劳动合同约束力、劳动保护对农民工福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84.64%的农民工与其雇佣者签订了某种形式的合同,表明《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推行推进了农民工市场劳资关系法制化以及合同签署的规范化。24.68%的农民工获得了雇佣企业为其购买“五险一金”,36.25%的农民工所在企业严格遵守工时制度,56.98%的农民工获得了雇佣企业为其提供餐饮补贴,表明我国劳动保护制度执行情况有待提高。(2)农民工所签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越强,则其所在企业具有更显著的动机切实执行劳动保护制度。在合同约束力促进农民工福祉水平提升过程中,劳动保护制度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社会保险、工时制度和生活福利3个方面的劳动保护制度,均会显著提升农民工福祉水平。(3)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现象在受教育水平较低、受雇于服务行业、来自于制度质量水平较低地区的农民工样本中更为显著。本研究对于促进农民工福祉的提升乃至中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恩立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升就业能力可为改善农民工的城市生存发展处境提供基础性条件,进而影响其城市居留意愿。本文基于对上海市1026份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这一群体就业能力因素对于其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能力的五个核心指标中教育程度、就业服务享有、社会网络以及职业类型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而工会参与因素影响不显著;传统变量中只有婚姻状况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显示,适恰的就业能力支持政策将既有助于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职业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其留城意愿、促进我国持续稳定的城市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方  史清华  卓建伟  
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本文将因子分析模型、FGT指数和夏普利方法相结合,构建了福利贫困的变动分解框架。本文以2009年和2012年上海农民工数据为例,先对农民工福利贫困进行按功能性活动的水平分解,计算各功能性活动对福利贫困的贡献度,并揭示福利贫困的构成与类型;接着在变化分解中,福利贫困的变动将进一步被分解为功能性活动的增长成分、分配成分和贫困线变动成分。研究结果显示,(1)在沪农民工遭遇严峻的福利贫困问题,2009年和2012年农民工福利贫困发生率分别为29.10%和25.69%;(2)水平分解表明:福利缺失是造成农民工福利贫困的重要因素,而福利不均等对福利贫困的贡献度相对较小;变动分解表明:各功能性活动的增长成分在福利变化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3)分组分析显示:随着农民工教育程度的提高,福利贫困情况逐渐改善;随着年龄和进城时间的增加,农民工福利贫困状况呈现"U"变化;(4)功能性活动指标显示:对福利贫困贡献率最大的三个可行能力指标分别是可支配收入、歧视和保险。主要政策含义包括:促进农民工的自由发展和各项能力的获得是解决福利贫困问题的当务之急;提高可支配收入,消除歧视和扩大保险覆盖面是改善农民工福利贫困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努力提高农民工教育水平,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对年长者和进城时间较长者给予额外的关注和重视,均有利于改善农民工福利贫困状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之菲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外来农民工子女在上海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女学校的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与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相比,就读于上海公办学校的外来农民工子女能够更好地与学校和社会相适应,他们在上海公办学校中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充分接纳。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指出上海公办学校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接纳更多的外来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是促进外来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章元  高汉  
由于城市二级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程度高于一级市场,农民工在二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工资歧视会低于一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工资歧视。文章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上海市10 000个家庭样本进行了检验,并采用转换模型克服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结果发现,农民工在城市二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地域歧视和户籍歧视分别比在一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地域歧视和户籍歧视低18.5和27个百分点。上述结论表明,政府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分别应对不同市场中性质不同的歧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柯宓  朱钢  
基于在上海、武汉、沈阳、福州和西安开展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库,借助样本城市逐步降低本市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准入门槛的特征,运用双差分(DID)方法考察了公办中小学就读准入门槛的降低对农民工子女随迁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西安市作为实验组其降低就读准入门槛的政策促进了农民工子女的随迁;进一步还发现,政策影响在不同群体内的作用机制不同,对于男孩群体、义务教育学龄阶段子女、户主是省内迁移的子女以及老家有祖父(母)的子女其随迁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柯宓  朱钢  
基于在上海、武汉、沈阳、福州和西安开展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库,借助样本城市逐步降低本市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准入门槛的特征,运用双差分(DID)方法考察了公办中小学就读准入门槛的降低对农民工子女随迁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西安市作为实验组其降低就读准入门槛的政策促进了农民工子女的随迁;进一步还发现,政策影响在不同群体内的作用机制不同,对于男孩群体、义务教育学龄阶段子女、户主是省内迁移的子女以及老家有祖父(母)的子女其随迁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