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0)
2023(13141)
2022(11200)
2021(10501)
2020(9062)
2019(20981)
2018(20869)
2017(41051)
2016(22139)
2015(25298)
2014(25478)
2013(25332)
2012(23493)
2011(21338)
2010(21401)
2009(19965)
2008(19832)
2007(17731)
2006(15506)
2005(13446)
作者
(64064)
(54157)
(53652)
(51092)
(34240)
(26108)
(24625)
(21158)
(20523)
(19210)
(18376)
(18118)
(16933)
(16726)
(16680)
(16598)
(16532)
(15736)
(15596)
(15451)
(13219)
(13193)
(13186)
(12565)
(12211)
(12178)
(11863)
(11841)
(11052)
(10749)
学科
(101573)
经济(101473)
(67354)
管理(62843)
方法(48190)
(47972)
(45868)
企业(45868)
数学(43593)
数学方法(43128)
农业(31576)
中国(25890)
(24425)
业经(23044)
地方(21484)
(17962)
(17693)
(17102)
贸易(17096)
(16578)
(14639)
财务(14595)
财务管理(14552)
环境(14409)
(14122)
企业财务(13848)
(13772)
技术(13574)
理论(13480)
(13196)
机构
学院(323130)
大学(320880)
(136011)
经济(133119)
管理(129795)
理学(112793)
理学院(111625)
管理学(109816)
管理学院(109182)
研究(103753)
中国(79518)
(67419)
(66214)
科学(63491)
(60147)
农业(51981)
业大(51889)
(51690)
中心(51097)
财经(48599)
(48430)
研究所(46761)
(44344)
经济学(41586)
(41448)
师范(41071)
北京(40597)
(38448)
经济学院(37899)
经济管理(36513)
基金
项目(220498)
科学(174476)
基金(161824)
研究(160403)
(139979)
国家(138805)
科学基金(120493)
社会(103491)
社会科(97923)
社会科学(97892)
基金项目(86400)
(86297)
自然(78044)
自然科(76159)
自然科学(76136)
自然科学基金(74763)
教育(72973)
(71845)
资助(66250)
编号(65936)
成果(51949)
(49716)
重点(48983)
(47747)
(45309)
课题(43709)
国家社会(43170)
教育部(42509)
科研(42439)
创新(42397)
期刊
(146428)
经济(146428)
研究(88914)
(67363)
中国(58673)
学报(48722)
(46203)
科学(45892)
农业(45530)
管理(41521)
大学(37336)
学学(35413)
(30567)
金融(30567)
业经(29418)
技术(27885)
教育(26956)
财经(23644)
问题(22727)
(22337)
经济研究(21498)
(20199)
图书(17343)
统计(17333)
资源(16933)
技术经济(16340)
(16327)
(15580)
世界(15461)
农村(15010)
共检索到467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张帅  
基于上海市1 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从公共交通、医疗卫生、子女教育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对农民工占用城市公共资源情况做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工确实占用了部分城市公共资源或公共服务,但这种占用是有限的,农民工并没有大量占有或公平享有城市的公共资源或公共服务。因此,完善制度设计,逐步实现农民工较公平、充分的享有城市公共资源,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民工"候鸟式"迁移以及城镇化战略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潘烜  
本文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农民工在城就业的工作时间和业余生活做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平均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国家《劳动法》规定的标准,而业余生活比较单调。较多的工作时间和单调的业余生活表明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就业环境并不乐观,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之一。完善制度设计、逐步改善农民工在城就业的生存状态和就业环境是城镇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烜  程名望  史清华  
本文以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为例,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基于城市融合视角,从劳动合同、制度适应性等方面实证分析农民工城镇就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城镇企业用工越来越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较高;劳动合同对于农民工城镇就业有较好的保障作用;经过多年的劳动力转移,农民工已经能较好的适应城镇产业的劳动合同等管理制度;不同个性特征的农民工,在劳动合同、制度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促进农民工更好的融入城市,既要有制度安排,也需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许洁  
本文基于上海市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民工流动性转移和永久性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差异。研究发现:农村因素不是影响农民迁移的核心因素,其核心影响因素在输入地(即城镇)。因此,侧重于从城镇吸引力角度制定有利于农民工永久性迁移的政策,并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应该是政策制定的根本落脚点。本文对于研究农村劳动力从流动性转移到永久性迁移的本质性转变,以及城镇化道路的推进路径和模式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潘烜  
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农民工在城市住所类型和出行方式做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在城市居住条件比较简陋,总体处于一种"居无定所"状态,显示出"暂时性"和"短暂性"特征,不利于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出行方式上,在沪农民工以"步行"或"骑车"为主,没有大量采用公交或轨道等公共交通方式,并不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或拥挤的重要因素。完善制度设计,逐步改善农民工城镇生存与就业环境,是相关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梦蛟  程名望  史清华  
农民工有序、平稳、持续地向城镇集聚是我国城镇化推进的必然环节,而城镇就业满意度是影响农民工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数据和工作满意度理论,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目前,样本农民工对整体就业评价偏向于"比较满意"。其中,农民工对"收入水平"最不满意,其次是"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最满意的是"社会治安"。但就影响的显著性来看,对总体就业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工作环境",最不显著的是"居住环境"。研究同时发现,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等异质性使得农民工城镇就业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对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及城镇化道路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程名望  华汉阳  
本研究采用2016~2018年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的2942份农民工样本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社会保险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购买社会保险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且购买的社会保险种类越多,其主观幸福感越高。购买社会保险的农民工比未购买社会保险的农民工主观幸福感高21.70%,每多购买一种社会保险,其主观幸福感提高6.10%。五种类型的社会保险均能显著提高参保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其中购买医疗保险带来的边际效应最高,其次为养老保险,最低的是工伤保险。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样本分析,发现原模型的回归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聪龙  芮正云  
随着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主要依靠非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压低成本来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将深刻影响城镇化的质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主要从收入和城市融合度两个维度来解释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变化情况。基于上海市2013年1212个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家庭收入、相对收入、城市融合度(主要是社会环境、公共服务、居住环境)等因素对农民工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居住年限越长,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度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越大。未来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应根据其居住年限和对城市的贡献,提供以市场价格购买城市服务的机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敏  许玩宏  刘亚红  魏晓慧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通过对该市203个样本农民工及用人单位的实证调查,分析了现阶段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认知及其社会保障状况。由于农民工社会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从多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红根  
利用江西省1145份返乡农民工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外部环境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关系,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基础设施条件、国家经济形势、创业投资环境及农民工就业形势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农民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也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庄晋财  芮正云  曾纪芬  
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中国转型时期创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通过社会网络和产业网络的双重嵌入,获取所需的创业资源,是农民工提高创业能力的重要路径。农民工创业能力包括机会能力与运营管理能力两个方面,所需的创业资源包括知识资源与运营资源两种类型。本文在"网络嵌入一创业资源一创业能力"理论框架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利用来自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的183个农民工创业样本数据,对三者的关系展开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网络与产业网络的双重嵌入,对农民工获取创业所需的知识资源和运营资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工创业的机会能力主要取决于运营资源;知识资源和运营资源对农民工创业的运营管理能...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魏下海  黄乾  
在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新形势下,满足农民工就业服务需求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五城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就业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状况。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就业服务表现为需求不足和供给匮乏的双重特征,年龄、婚姻、收入水平、就业状态、教育水平、劳动合同等因素对就业服务需求具有重要影响。个人、单位/雇主和营利机构是农民工满足服务需要的三大来源,而政府公共部门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服务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加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俞林伟  陈小英  林瑾  
本文基于浙江省杭州、宁波和温州1097份农民工调查样本,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生活满意度和城市融入状况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整体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边缘化特征较为突出;子女教育、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对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有较大的影响,农民工虽然有很强烈的融入城市愿望,但实际上城市融入的进程缓慢,导致社会交往和生活空间呈现内倾化和隔离化,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的生活。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合理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职业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的人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宗成峰  朱启臻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形式,对南昌市897位样本农民工,从性别、年龄、学历、行业分布、外出打工时间、收入水平、工作稳定性、工作安全、居住状况、就医看病、精神文化生活和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满意度12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分析说明,当前的农民工生存状况十分令人担忧,社会和政府必须切实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珊娜  赵明霏  
本文基于2021年春节假期农民工个体调查数据,通过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劳动合同签订状况对农民工就地过年决策的影响,从而反映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状态。实证分析发现: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形成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对农民工选择就地过年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特别是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居留意愿的影响更大;将工资、社会保障、工作时间和工作稳定性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劳动合同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内在传导机制发现,工资、社保、工作时间和工作稳定性起到部分中介调节效应,工作稳定性的中介效应最为明显。因此,应推动劳动合同法的全面执行,有效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切实维护农民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从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