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9)
- 2023(9236)
- 2022(7633)
- 2021(7058)
- 2020(5832)
- 2019(13091)
- 2018(12705)
- 2017(24728)
- 2016(13678)
- 2015(14979)
- 2014(14812)
- 2013(14601)
- 2012(13216)
- 2011(12119)
- 2010(12106)
- 2009(11110)
- 2008(11099)
- 2007(10196)
- 2006(9236)
- 2005(7852)
- 学科
- 济(61792)
- 经济(61722)
- 业(45725)
- 农(45573)
- 管理(33842)
- 农业(30069)
- 企(24684)
- 企业(24684)
- 方法(21969)
- 数学(19920)
- 数学方法(19742)
- 业经(17197)
- 中国(14450)
- 制(13582)
- 财(12919)
- 学(11974)
- 地方(11420)
- 发(11368)
- 贸(11134)
- 贸易(11133)
- 易(10876)
- 体(10705)
- 农业经济(10167)
- 发展(9474)
- 展(9374)
- 村(9156)
- 农村(9143)
- 技术(8448)
- 策(8439)
- 环境(8361)
- 机构
- 学院(200701)
- 大学(196922)
- 济(83148)
- 经济(81727)
- 管理(75397)
- 研究(69801)
- 理学(66589)
- 理学院(65850)
- 农(65060)
- 管理学(64642)
- 管理学院(64320)
- 中国(52543)
- 农业(50602)
- 科学(46692)
- 业大(43309)
- 京(40001)
- 所(37368)
- 研究所(34495)
- 财(34087)
- 中心(32358)
- 农业大学(31992)
- 江(30340)
- 财经(27770)
- 经(25576)
- 业(25543)
- 范(25182)
- 省(25113)
- 经济学(24911)
- 师范(24788)
- 北京(23752)
- 基金
- 项目(141607)
- 科学(110724)
- 基金(104011)
- 研究(97161)
- 家(94071)
- 国家(93195)
- 科学基金(78154)
- 社会(63923)
- 社会科(60245)
- 社会科学(60228)
- 省(57023)
- 基金项目(56444)
- 自然(51798)
- 自然科(50642)
- 自然科学(50620)
- 自然科学基金(49745)
- 划(47506)
- 教育(42394)
- 资助(40535)
- 编号(38251)
- 农(35784)
- 重点(31782)
- 发(31535)
- 部(31027)
- 创(29542)
- 成果(29059)
- 业(28471)
- 计划(28248)
- 创新(27669)
- 科研(27435)
- 期刊
- 济(94813)
- 经济(94813)
- 农(68801)
- 研究(51290)
- 农业(46305)
- 学报(41565)
- 中国(37890)
- 科学(36171)
- 大学(30898)
- 学学(30051)
- 财(23460)
- 业经(22801)
- 业(21717)
- 管理(21169)
- 融(19529)
- 金融(19529)
- 问题(14307)
- 农村(13908)
- 村(13908)
- 农业经济(13757)
- 版(13751)
- 业大(13469)
- 教育(13205)
- 技术(13163)
- 经济研究(13116)
- 财经(12862)
- 农业大学(11992)
- 世界(11451)
- 经(10977)
- 资源(10285)
共检索到286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祝仲坤 冷晨昕
本文着眼于农民工城镇购房意愿,首先剖析农民工城镇购房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随后基于CSS2011数据,运用Logit模型展开实证分析,最后利用Olog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农民工的购房意愿呈下降趋势。收入水平越高、受教育水平越高、工作所需专业技能越高的农民工购房意愿更强。雇主/老板、拥有城镇医疗保险、对城市认同感更强的农民工更希望在城镇购房,而家中有人务农则对购房意愿存在明显的负向影响。本文指出应当以侧重支持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强化农民工城市社会保障、固化农村权益
关键词:
购房意愿 影响因素 稳健性 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祝仲坤 冷晨昕
本文着眼于农民工城镇购房意愿,首先剖析农民工城镇购房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随后基于CSS2011数据,运用Logit模型展开实证分析,最后利用Olog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农民工的购房意愿呈下降趋势。收入水平越高、受教育水平越高、工作所需专业技能越高的农民工购房意愿更强。雇主/老板、拥有城镇医疗保险、对城市认同感更强的农民工更希望在城镇购房,而家中有人务农则对购房意愿存在明显的负向影响。本文指出应当以侧重支持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强化农民工城市社会保障、固化农村权益,推动农民工"带资进城"等为抓手,"匹配"农民工城镇购房的意愿与能力,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
购房意愿 影响因素 稳健性 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程荫 韩笑 胡越
本文利用北京、天津和武汉3地357份问卷调查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农民工城市购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城市购房意愿有待提高;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外出打工人数、收入水平、打工居住条件、对居住条件现状满意度和房价预期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购房意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志民 饶盼 杨国强
在务工地购房是农村外出劳动力融入城市社会、完成市民转化的重要载体。在不断城镇化及农村外出劳动力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购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其中的矛盾。利用江西省95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务工地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外出劳动力的个人特征是影响其购房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其性别、年龄等变量;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村外出劳动力购房意愿影响较大;社会资本中常联系朋友该变量具有的显著性的负向影响;环境特征是牵制农村外出劳动力购房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关键词:
农民工 务工地 购房意愿 Logit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翌 郝明松 悦中山
农民工能否落户城镇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重大的现实影响。利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两方面对农民工的落户城镇意愿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状况及学龄子女是否在本地就学会显著影响农民工的落户意愿,表明制度性因素的重要;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看,基于传统的先赋性场域网络如亲属网对农民工的落户意愿无显著影响,而基于现代社会的自致性场域网络如朋友网、行政组织网、工作同事网则显著提高了农民工落户城镇的意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秦立建 王震
文章基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农民工城市融合状况专项调查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的IV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工城镇户籍转换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存量、工资收入、打工地养老保险显著提高了农民工的城镇户籍转换意愿;签订工作合同、家乡医疗保险降低了农民工的城镇户籍转换意愿;城市规模越大,农民工的城镇户籍转换意愿越强。基于以上发现,文章建议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增强劳动合同的公平性、完善农民工在打工城市的社会保障待遇,提高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以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和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云 曾江辉 夏春萍
本文通过对1877名湖北籍农民工落户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得到66.8%的农民工喜欢城镇生活却只有7.3%的农民工愿意落户城镇,且农民工愿意落户城镇类型与户籍迁移分类政策呈现逆向选择的结果。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工作不稳定和社会保障缺失是农民工不愿意落户城镇的主要影响因素。赋予农村土地财产权,让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民工的转户热情,促进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户籍迁移分类政策 落户意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侦 王承璐
笔者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探究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购房意愿的关系及其代际差异。两项问卷结果表明,农民工将在城市购买住房作为其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方面;同时,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购房意愿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这种关系又存在年代差异,农民工年龄越小,在城市购房的意愿越强。本研究结果对更好地认识转型过程中农民工的认同困境、帮助政府思考城镇住房政策、更有效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感知价值 农民工 城市归属感 购房意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侦 王承璐
笔者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探究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购房意愿的关系及其代际差异。两项问卷结果表明,农民工将在城市购买住房作为其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方面;同时,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购房意愿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这种关系又存在年代差异,农民工年龄越小,在城市购房的意愿越强。本研究结果对更好地认识转型过程中农民工的认同困境、帮助政府思考城镇住房政策、更有效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感知价值 农民工 城市归属感 购房意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黎源 徐芳 甘宇
本文作者利用对三峡库区的返乡农民工家庭的调查数据,探究返乡农民工家庭进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年收入越高的家庭比其他家庭更愿意进入城镇定居;人力资本在返乡农民工家庭进城镇定居的选择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家庭整体受教育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农村居民的进城镇定居意愿;家庭社会阶层地位的主观认知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其通过家庭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发挥着其对进城镇定居意愿的正向影响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练军
本文基于江西省1056位新生代农民工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小城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受到个体、家庭、工作、经济、制度、社会和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通过卡方检验引入回归模型的14个影响因素中,土地处置方式、参加社保数量和月消费水平对市民化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城市融入次之,抚养子女数、交往对象有低显著影响,而月工资收入、参加培训次数、住房类型、社区参与和自我认同则没有对市民化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佟星格 王丽丽
本文根据在大连市内收集的413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分层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在逐步加入个体特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生活因素和心理因素后,分析其对农民工本、异地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本地市民化意愿比较强烈;年龄和技能情况对农民工本、异地市民化意愿有显著影响;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也有比较显著的影响,社会生活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本地市民化 异地市民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夏怡然
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农民工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多数农民工选择回老家的城市定居,城市化意愿强烈,县城和地级市等中等规模城市是农民工选择定居的主要城市类型;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社会融入程度、来源地与定居地距离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举家外出打工、婚姻状况以及来源地发展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定居地的城乡选择意愿以及城市类型选择意愿。本文还发现,外出打工时间对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粟后发
中国中西部地区“二代农民工”回到家乡的县城或市区购房是当下的普遍趋势,学界称为“就近城镇化”。对此,以往的研究多将其视为制度性阻碍或家庭策略的结果,但难以解释在制度性障碍消失后农民工返乡购房的情况。本文研究发现:“二代农民工”返乡购房更多是受乡土性“社会生活”方式(以家庭为本位,以乡土网络为依归)的影响和主动平衡不同生活需求与期待的结果。特别是家乡的乡土网络,由于可以缓解城市生活带来的压抑和疏离,对他们返乡购房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家庭纽带和乡土网络的联结,进城的“二代农民工”并没有脱离乡村社会,而是在“村庄-县城或市区-务工城市”频繁往返,这使得中国城镇化呈现不同于西方“拔根的城市化”(乡村的原有生计方式、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被破坏殆尽)的特征。不过,由于产业基础薄弱,中西部地区一些地方就近城镇化的发展并未达到健康状态。对此,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在政策制定方面,应注重将农民工视为家庭和社会关系中的“人”,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以原有的社会文化基础为资源(或加以转化),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侯占元 孙文建 徐霞
利用对建筑农民工的抽样调查结果,借助统计学分析软件,对可能影响建筑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各自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并对通过卡方检验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属性中的受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和是否愿意长期从事建筑业工作对建筑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显著;社会属性中的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和职业化程度对建筑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亦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建筑农民工 市民化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