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4)
2023(17423)
2022(14505)
2021(13597)
2020(11113)
2019(25480)
2018(25314)
2017(49120)
2016(26446)
2015(29858)
2014(29691)
2013(29016)
2012(26063)
2011(23224)
2010(22989)
2009(20800)
2008(19886)
2007(17480)
2006(15347)
2005(13068)
作者
(73909)
(62028)
(61019)
(58246)
(38948)
(29572)
(27751)
(24453)
(23423)
(21561)
(20899)
(20690)
(19220)
(19208)
(18965)
(18555)
(18399)
(18294)
(17728)
(17488)
(15310)
(15131)
(14920)
(14243)
(13915)
(13726)
(13693)
(13426)
(12406)
(12197)
学科
(106321)
经济(106201)
(78265)
管理(72552)
(56899)
企业(56899)
(49795)
方法(47293)
数学(41422)
数学方法(40844)
农业(33043)
中国(28887)
业经(28221)
(25308)
地方(22135)
(20791)
(19742)
(17727)
贸易(17716)
技术(17249)
(17230)
理论(17037)
环境(15972)
(15816)
(15556)
财务(15474)
财务管理(15440)
(15285)
(15170)
银行(15130)
机构
学院(368146)
大学(364296)
管理(148377)
(146034)
经济(142907)
理学(129928)
理学院(128604)
管理学(126219)
管理学院(125569)
研究(118170)
中国(88379)
(75942)
科学(74121)
(73328)
(63287)
业大(60269)
(57541)
农业(56202)
中心(55887)
(53273)
研究所(52748)
财经(51631)
(48699)
师范(48267)
(47340)
北京(46769)
(42958)
经济学(42909)
(42824)
经济管理(40403)
基金
项目(261144)
科学(206261)
研究(193514)
基金(189010)
(164047)
国家(162603)
科学基金(140798)
社会(122213)
社会科(115450)
社会科学(115417)
(103371)
基金项目(100912)
自然(90861)
教育(88785)
自然科(88757)
自然科学(88735)
自然科学基金(87098)
(85884)
编号(80880)
资助(76169)
成果(63769)
重点(57895)
(57414)
(56363)
(54529)
课题(54439)
创新(50790)
国家社会(50099)
科研(49688)
教育部(49215)
期刊
(158796)
经济(158796)
研究(102177)
(73582)
中国(68342)
学报(58011)
科学(53878)
管理(50538)
农业(49976)
(46334)
大学(45515)
学学(43076)
教育(41606)
技术(33213)
业经(32161)
(31551)
金融(31551)
财经(23863)
(23626)
经济研究(23349)
问题(22361)
(20309)
(19073)
科技(18165)
图书(18068)
技术经济(17410)
理论(16961)
资源(16583)
现代(16500)
业大(15975)
共检索到521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蕾  谢勇  李放  
农民工城镇化的实现至少要求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城镇化意愿,二是具有城镇化能力。而城镇化实现的路径应当是分层的。本文在研究这一路径时,采用了意愿与预期匹配这一较为新颖的方式,分析各种城镇化意愿的预期实现率。研究发现,农民工城镇化呈现出强意愿和低预期的对立,且城镇化层次越高,实现预期越低。对农民工在不同层级城镇的生活消费能力、住房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比较结果表明,过高的城镇化成本所导致的低城镇化能力是城镇化预期较低的根本原因,也是未来农民工城镇化的最大阻力。这一结论对指导中国农民工分层有序地实现城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蕾  李放  
从农民工城镇化意愿的分层表现入手,探讨婚姻状况对城镇化意愿代际差异形成的贡献。基于经济理性假设构建农民工城镇化分层决策模型,并建立多个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两个假说:一是已婚农民工城镇化决策更符合经济理性;二是城镇中对农民工有利的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城镇化意愿的制度性拉力,而农村中对农民有利的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城镇化意愿的制度性阻力,城乡社会制度共同影响农民工城镇化意愿的分层决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钱龙  钱文荣  洪名勇  
"三个1亿人"提倡的就近城镇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否可行取决于农民工是否具备就近城镇化意愿。本文基于务工距离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并以欠发达地区贵州省贵阳市1 026份农民工调查数据为依据,使用OprObit模型和pSM模型,分析了务工距离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务工距离显著影响个体的留城意愿,当务工距离越远时,农民工的留城意愿相应越低,这一结论在克服选择性偏差后依然成立。务工距离也对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务工距离越远农民工越不大可能实现家庭式迁移和城市稳定定居。研究阐明了支持就近城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尊重农民工主观留城意愿、重点关注原户籍地与打...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丽红  刘桂峰  
农民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参与主体,其参与意愿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全市城镇化的进程和质量。为深入了解京郊农民对城镇化的意愿,作者借助北京市农村改革与发展观察点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针对京郊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涉及的土地流转、转移就业、农转非和上楼居住等关键问题开展农民城镇化意愿调研。本文重点针对京郊城镇化进程中农转非和上楼居住两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推进京郊农村城镇化进行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信凯  
陈昭玖教授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能力的匹配》(以下简称《市民化》)出版,在研究范式与经验判断上作出了可喜探索,可谓"十年磨一剑"。开卷品读,耐人寻味,这是一位学者在现实问题上的真知灼见,振聋发聩,实属难得。该著作具有"大破大立"的性质,在理论研究、计量检验、论证假设、政策设计上,坚守规范性底线,力求学术性评判。反学术浮躁之风,正严谨治学之气,发挥"针砭时弊"功效。不过,这正是学术从善如流、博采众长所追求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谨以书评分享《市民化》的研究成果,梳理出农民工从"农民到市民"的"逻辑辨识"与"制度诱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信凯  
陈昭玖教授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能力的匹配》(以下简称《市民化》)出版,在研究范式与经验判断上作出了可喜探索,可谓"十年磨一剑"。开卷品读,耐人寻味,这是一位学者在现实问题上的真知灼见,振聋发聩,实属难得。该著作具有"大破大立"的性质,在理论研究、计量检验、论证假设、政策设计上,坚守规范性底线,力求学术性评判。反学术浮躁之风,正严谨治学之气,发挥"针砭时弊"功效。不过,这正是学术从善如流、博采众长所追求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谨以书评分享《市民化》的研究成果,梳理出农民工从"农民到市民"的"逻辑辨识"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东东  杜海峰  刘茜  李姚军  
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深圳调查数据,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结合十大阶层理论,调整社会阶层划分方法;透过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户籍、代际、代内三重视角,综合考察农民工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阶层结构呈"金字塔型",普遍分布于蓝领、雇员阶层;多数农民工通过进城务工实现上升流动,城镇打工期间则以平层流动为主;农民工阶层体系的平等性、公平性和开放性虽有较大改观,但与城镇居民尚存一定差距。当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分化,"社会封闭""阶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文章通过对2010年全国性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如果要求其交回承包地,则只有10%左右愿意转为非农户口。(2)"为了孩子的教育与升学"是少数农民工愿意转户的主要原因。(3)"想保留承包地"是大多数农民工不愿转户的主要原因。(4)在转为非农户口这一问题上,80前与80后农民工不存在显著区别。由此作者认为,推进城镇化的优选之路是"常住化城镇化"而非"户籍化城镇化";要在不强迫改变农民土地权属的前提下将农民工转变为城市新市民;应给予进城的"80前"与"80后"同等重要的政策关注。深层城镇化的政策配置重点,应是"基本公共服务与福利配置的均等化",而不是强化户籍的制度区隔功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瑞河  
为了解子女教育对农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利用北京市郊区的调研数据,运用统计软件中的排序模型和"边际效应"(Marginal Effects,简称MFX)与"平均偏效应"(Average Partial Effects,简称APE)方法,将农民按是否有子女教育进行分类,进而对其进行城镇化意愿分层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子女教育与农民城镇化意愿正相关,不同人群的异质性和需求取向的相异性均不同,APE值表明农民对空间布局、人居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偏好次序存在明显差异。针对此问题,需要预先考虑人群结构和不同类别农民的需求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贾淑军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体现,对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利用2010年农村住户普查数据和2011年城镇农村籍常住人口普查数据,对唐山市农村居民移居和农民工转户意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受农民自身经济能力较低、农村乡土情结和各种经济利益牵绊、城镇户籍弱吸引力和经济弱吸纳力的多重影响,新的城乡反落差有所形成,致使当前农户移居意愿和农民工转户意愿不高。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应以提升进城农民社会福利的"常住人口城镇化"作为发展方向,加强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辅以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土地制度、惠农政策的改革跟进,鼓励并引导农民向中...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练军  
本文基于江西省1056位新生代农民工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小城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受到个体、家庭、工作、经济、制度、社会和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通过卡方检验引入回归模型的14个影响因素中,土地处置方式、参加社保数量和月消费水平对市民化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城市融入次之,抚养子女数、交往对象有低显著影响,而月工资收入、参加培训次数、住房类型、社区参与和自我认同则没有对市民化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平青  王雪  史俊熙  
本文选取农民工密集度高的餐饮服务企业为样本行业,通过对北京、上海、天津20余家餐饮企业中484个农民工样本的调查,分析农民工的需求满足状况以及农民工需求满足程度对其留任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在工作需求和生活需求两个方面的满足程度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生活需求方面的满足程度明显低于工作需求方面。通过逐步回归法,本文还分析了农民工各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对其留任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工生理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月收入水平对其留任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海阳  KANDILOV T.Ivan  
身份融合是理解农民工经济行为的重要概念。基于2013年浙江省的农民工调研数据,本研究探讨了身份融合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为了解决可能存在的自选择问题,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身份融合对农民工的劳动参与有显著影响,身份融合对农民工自我雇佣和工作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身份融合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性别差异以及户籍地差异。本研究获得的政策启示在于: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利于稳定他们的就业预期,实现劳动供给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爱翔  刘轩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有助于促进和推动其市民化。实证调查发现,虽然目前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指标具有较高的整体优良训练法,但优秀训练法相对较低,且柔性职业能力总体弱于刚性职业能力,同时农民工职业能力苏南、苏北地域差异。提升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需要持续贯彻落实已有资助和奖励制度,加强对企业参与职业能力培训的机制激励,注重培训的制度规划,推动制度创新,加大对苏北地区政策倾斜,探索"学分银行"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杰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特殊群体,其继续教育从主体需求角度出发,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培训主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供给和投入力度不大;培训效率低,无法形成良性的资源运行共享系统;忽视农民工个性需要,培训内容与就业实际脱钩。城镇化背景下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要扭转思想观念,推进继续教育人力资本建设,充分发挥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其规划好职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