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6)
2023(8407)
2022(6307)
2021(5752)
2020(4579)
2019(10079)
2018(10115)
2017(19969)
2016(10537)
2015(11717)
2014(11665)
2013(11366)
2012(9916)
2011(8778)
2010(8743)
2009(8116)
2008(7843)
2007(7202)
2006(6597)
2005(5903)
作者
(28384)
(24476)
(23863)
(22640)
(15008)
(11517)
(10682)
(9450)
(9307)
(8287)
(8258)
(7932)
(7503)
(7498)
(7325)
(7217)
(7093)
(6951)
(6945)
(6803)
(6034)
(5951)
(5911)
(5735)
(5499)
(5459)
(5451)
(5134)
(4885)
(4851)
学科
(45159)
(45106)
经济(45046)
(38057)
农业(29973)
管理(24310)
(17712)
企业(17712)
业经(17022)
中国(14578)
方法(12331)
(10969)
地方(10730)
(10598)
数学(10495)
数学方法(10413)
农业经济(10213)
发展(9547)
(9540)
(9431)
(9192)
农村(9180)
(8268)
(8169)
土地(7638)
人口(7470)
收入(7437)
(7359)
贸易(7351)
(7241)
机构
学院(148323)
大学(141996)
(65204)
经济(64007)
管理(57756)
理学(50449)
理学院(50013)
研究(49438)
管理学(49275)
管理学院(49029)
(45727)
中国(39886)
农业(34402)
科学(28701)
(28638)
业大(28459)
(26883)
中心(24934)
(24056)
(23403)
研究所(21703)
财经(21413)
农业大学(21112)
(19696)
(19388)
师范(19256)
经济学(19229)
经济管理(19076)
(17978)
经济学院(17487)
基金
项目(101520)
科学(81355)
研究(79278)
基金(74001)
(63803)
国家(63102)
科学基金(54722)
社会(52879)
社会科(49633)
社会科学(49620)
(40910)
基金项目(39844)
编号(34067)
教育(34015)
(32722)
自然(32460)
自然科(31708)
自然科学(31701)
自然科学基金(31126)
(28044)
资助(27161)
成果(26447)
(24024)
(22876)
国家社会(22340)
重点(22196)
课题(21871)
(21508)
(21412)
(20495)
期刊
(80183)
经济(80183)
(52636)
研究(41591)
农业(35334)
中国(32248)
学报(22034)
科学(21649)
业经(21102)
(18534)
大学(18392)
(17794)
金融(17794)
学学(17673)
管理(16681)
(15909)
农村(13954)
(13954)
农业经济(13880)
教育(13779)
问题(12405)
技术(11506)
经济研究(10191)
世界(9925)
财经(9921)
(9502)
农村经济(9289)
经济问题(9280)
(8568)
社会(8149)
共检索到221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蕾  李放  
从农民工城镇化意愿的分层表现入手,探讨婚姻状况对城镇化意愿代际差异形成的贡献。基于经济理性假设构建农民工城镇化分层决策模型,并建立多个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两个假说:一是已婚农民工城镇化决策更符合经济理性;二是城镇中对农民工有利的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城镇化意愿的制度性拉力,而农村中对农民有利的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城镇化意愿的制度性阻力,城乡社会制度共同影响农民工城镇化意愿的分层决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蕾  谢勇  李放  
农民工城镇化的实现至少要求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城镇化意愿,二是具有城镇化能力。而城镇化实现的路径应当是分层的。本文在研究这一路径时,采用了意愿与预期匹配这一较为新颖的方式,分析各种城镇化意愿的预期实现率。研究发现,农民工城镇化呈现出强意愿和低预期的对立,且城镇化层次越高,实现预期越低。对农民工在不同层级城镇的生活消费能力、住房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比较结果表明,过高的城镇化成本所导致的低城镇化能力是城镇化预期较低的根本原因,也是未来农民工城镇化的最大阻力。这一结论对指导中国农民工分层有序地实现城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莉  俞林伟  
基于2016年浙江省农民工婚恋家庭的调查数据,从代际视角探究了新老两代农民工婚育模式和婚姻满意度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婚育模式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婚姻满意度水平都处于较高水平,并无明显差异;两代农民工的婚姻观、婚姻行为和生育行为对婚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拥有夫妻平等观念、无婚外恋、家庭化流动等婚姻特点的农民工,其婚姻满意度最高。同时这种影响在两代农民工群体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自主婚姻观会积极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满意度,而初婚和生育男孩对第一代农民工的婚姻满意度会产生积极影响,这种代际差异主要源于两代农民工的不同内在特征、成长经历和婚姻价值观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东东  杜海峰  刘茜  李姚军  
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深圳调查数据,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结合十大阶层理论,调整社会阶层划分方法;透过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户籍、代际、代内三重视角,综合考察农民工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阶层结构呈"金字塔型",普遍分布于蓝领、雇员阶层;多数农民工通过进城务工实现上升流动,城镇打工期间则以平层流动为主;农民工阶层体系的平等性、公平性和开放性虽有较大改观,但与城镇居民尚存一定差距。当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分化,"社会封闭""阶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瑞河  
为了解子女教育对农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利用北京市郊区的调研数据,运用统计软件中的排序模型和"边际效应"(Marginal Effects,简称MFX)与"平均偏效应"(Average Partial Effects,简称APE)方法,将农民按是否有子女教育进行分类,进而对其进行城镇化意愿分层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子女教育与农民城镇化意愿正相关,不同人群的异质性和需求取向的相异性均不同,APE值表明农民对空间布局、人居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偏好次序存在明显差异。针对此问题,需要预先考虑人群结构和不同类别农民的需求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钱龙  钱文荣  洪名勇  
"三个1亿人"提倡的就近城镇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否可行取决于农民工是否具备就近城镇化意愿。本文基于务工距离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并以欠发达地区贵州省贵阳市1 026份农民工调查数据为依据,使用OprObit模型和pSM模型,分析了务工距离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务工距离显著影响个体的留城意愿,当务工距离越远时,农民工的留城意愿相应越低,这一结论在克服选择性偏差后依然成立。务工距离也对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务工距离越远农民工越不大可能实现家庭式迁移和城市稳定定居。研究阐明了支持就近城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尊重农民工主观留城意愿、重点关注原户籍地与打...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文章通过对2010年全国性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如果要求其交回承包地,则只有10%左右愿意转为非农户口。(2)"为了孩子的教育与升学"是少数农民工愿意转户的主要原因。(3)"想保留承包地"是大多数农民工不愿转户的主要原因。(4)在转为非农户口这一问题上,80前与80后农民工不存在显著区别。由此作者认为,推进城镇化的优选之路是"常住化城镇化"而非"户籍化城镇化";要在不强迫改变农民土地权属的前提下将农民工转变为城市新市民;应给予进城的"80前"与"80后"同等重要的政策关注。深层城镇化的政策配置重点,应是"基本公共服务与福利配置的均等化",而不是强化户籍的制度区隔功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永久  储金龙  
在对皖北近1500名农民城镇化意愿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从代际比较视角初步分析了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决策机制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和分层特征,与第一代农民相比,第二代农民更愿意进城定居,相对中心城区和省会合肥而言,镇区和县城由于具有生活成本相对低、距离家乡近等优势,对皖北农民更有吸引力;2在城镇化决策机制上,希望子女(孙)受到优质教育是皖北农民进城的首要动因,表明优质公共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配置对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导向作用;3个体社会经济特征对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一般而言,年龄越小、文化水平越高以及在小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贾淑军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体现,对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利用2010年农村住户普查数据和2011年城镇农村籍常住人口普查数据,对唐山市农村居民移居和农民工转户意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受农民自身经济能力较低、农村乡土情结和各种经济利益牵绊、城镇户籍弱吸引力和经济弱吸纳力的多重影响,新的城乡反落差有所形成,致使当前农户移居意愿和农民工转户意愿不高。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应以提升进城农民社会福利的"常住人口城镇化"作为发展方向,加强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辅以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土地制度、惠农政策的改革跟进,鼓励并引导农民向中...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平青  王雪  史俊熙  
本文选取农民工密集度高的餐饮服务企业为样本行业,通过对北京、上海、天津20余家餐饮企业中484个农民工样本的调查,分析农民工的需求满足状况以及农民工需求满足程度对其留任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在工作需求和生活需求两个方面的满足程度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生活需求方面的满足程度明显低于工作需求方面。通过逐步回归法,本文还分析了农民工各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对其留任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工生理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月收入水平对其留任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后平  邓霞  韩明月  
新型城镇化抛弃了过去偏重于大中城市和城市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文章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应遵从农民意愿,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更具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后平  邓霞  韩明月  
新型城镇化抛弃了过去偏重于大中城市和城市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文章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应遵从农民意愿,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更具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晓兰  姚先国  
文章利用2003年和2008年两轮城镇住户收入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从工资收入决定和留城意愿两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检验与时点间的比较。回归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在工资收入决定与留城意愿两个层面并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农民工整体仍倚重职业流动来提升其收入水平。具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尤其是2008年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但其教育回报率并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也没有随时间而"水涨船高";两代农民工均倚重职业流动来提高其收入水平,在2008年表现得更为突出;两代农民工在两个调查年度均表现出很高的留城意愿;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时点差异而非代际差异;迁移型职业流动不利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海涛  傅琳琳  马禹琨  
本文利用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实证研究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政府公共住房保障等公共政策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缴存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提供公共住房保障对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均具有显著地提升作用。此外,这三类公共服务对于留城意愿的影响在代际间和不同收入水平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总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意愿更强,公共服务服务对于其留城意愿的影响也更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丽丽  杨晓凤  梁丹妮  
为探究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本文在调查问卷基础上,采用交叉表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两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两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均较高,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于老一代农民工;个人因素、就业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两代农民工市民化选择,就业经济因素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社会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