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15)
- 2023(17949)
- 2022(15656)
- 2021(14543)
- 2020(12390)
- 2019(28926)
- 2018(28639)
- 2017(55914)
- 2016(30359)
- 2015(34579)
- 2014(34915)
- 2013(34381)
- 2012(31694)
- 2011(28552)
- 2010(28635)
- 2009(26634)
- 2008(26254)
- 2007(23576)
- 2006(20631)
- 2005(17949)
- 学科
- 济(127141)
- 经济(126992)
- 业(88446)
- 管理(85891)
- 企(66521)
- 企业(66521)
- 方法(59584)
- 数学(52460)
- 数学方法(51813)
- 农(50336)
- 中国(33520)
- 农业(33254)
- 财(31730)
- 业经(29504)
- 学(26568)
- 地方(26362)
- 制(23133)
- 贸(22758)
- 贸易(22752)
- 易(21998)
- 务(20162)
- 财务(20082)
- 财务管理(20033)
- 理论(19853)
- 企业财务(18975)
- 技术(18807)
- 环境(18756)
- 银(18205)
- 和(18186)
- 银行(18148)
- 机构
- 学院(438707)
- 大学(437817)
- 济(174559)
- 管理(173713)
- 经济(170638)
- 理学(151373)
- 理学院(149679)
- 管理学(146848)
- 管理学院(146067)
- 研究(143232)
- 中国(107588)
- 京(93713)
- 科学(90893)
- 农(85511)
- 财(77937)
- 所(72412)
- 业大(70868)
- 中心(67457)
- 农业(66336)
- 研究所(66019)
- 江(64644)
- 财经(63261)
- 北京(58826)
- 范(58018)
- 经(57670)
- 师范(57474)
- 经济学(52099)
- 州(52078)
- 院(51309)
- 经济学院(47249)
- 基金
- 项目(301459)
- 科学(236604)
- 基金(218761)
- 研究(217761)
- 家(190429)
- 国家(188824)
- 科学基金(162622)
- 社会(136796)
- 社会科(129306)
- 社会科学(129268)
- 省(118135)
- 基金项目(116817)
- 自然(107184)
- 自然科(104678)
- 自然科学(104648)
- 自然科学基金(102770)
- 教育(100041)
- 划(98978)
- 资助(90380)
- 编号(89586)
- 成果(71539)
- 重点(66895)
- 部(66347)
- 发(63786)
- 创(61651)
- 课题(60854)
- 科研(57903)
- 创新(57517)
- 教育部(56478)
- 大学(56208)
- 期刊
- 济(189091)
- 经济(189091)
- 研究(123560)
- 农(82213)
- 中国(80143)
- 学报(71556)
- 科学(65087)
- 财(59135)
- 管理(58424)
- 农业(55679)
- 大学(54456)
- 学学(51467)
- 教育(44758)
- 融(38476)
- 金融(38476)
- 技术(37878)
- 业经(35412)
- 财经(30240)
- 经济研究(28398)
- 问题(27505)
- 业(27081)
- 经(25735)
- 版(22331)
- 图书(21377)
- 技术经济(21362)
- 统计(21048)
- 理论(20710)
- 科技(20498)
- 资源(19919)
- 现代(19606)
共检索到630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虹 汪昕宇 陈雄鹰
本文利用北京外来农民工的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就业待遇与其行为失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农民工对就业待遇的不满直接影响到其行为的规范性,尤其是农民工在收入及收入保障、获得培训或受教育机会方面的待遇对农民工行为失范的影响最大。因此,需要正视当前农民工就业待遇的诉求,尽快改善与农民工行为失范关系密切的就业待遇需求,促进农民工行为的规范化和城市融合。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待遇 行为失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魏下海 黄乾
在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新形势下,满足农民工就业服务需求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五城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就业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状况。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就业服务表现为需求不足和供给匮乏的双重特征,年龄、婚姻、收入水平、就业状态、教育水平、劳动合同等因素对就业服务需求具有重要影响。个人、单位/雇主和营利机构是农民工满足服务需要的三大来源,而政府公共部门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服务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加强。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服务 需求 供给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宗成峰
通过对北京市部分城区中394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比率较低。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认为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律运行机制,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并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办法。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制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万霞
我国农村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技能,职业教育发展落后,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对农民就业的影响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在分析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工就业的理论基础上,实证分析职业教育和不同类别的技能培训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基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对全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多重选择logit概率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有助于农民工从事技术岗位及管理工作;技术培训对提高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但不同类别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对农民工就业选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农民工 就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瑞玲 安二中 曹伟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农民工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城市农民工就业生存问题关系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当今我国社会问题的焦点。本文以江苏沿江8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扬州、南通、泰州)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地调研,将回收的151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总结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就业特点,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 调查 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瑞玲 李南 王碗
根据302份调查问卷数据,具体分析农民工入城就业情况与参与技术培训情况,结果显示,城市农民工就业情况堪忧,参与职业技术培训比率低,效果差。他们期待由政府和企业承担培训费用,渴盼以短期、休息时间为主,采取"在职学习"和"现场学习"等教学模式,期望除了就业单位培训外,还对政府行为寄予厚望。因此,有关部门应完善农民工就业促进机制,建立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长效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珊娜 赵明霏
本文基于2021年春节假期农民工个体调查数据,通过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劳动合同签订状况对农民工就地过年决策的影响,从而反映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状态。实证分析发现: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形成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对农民工选择就地过年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特别是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居留意愿的影响更大;将工资、社会保障、工作时间和工作稳定性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劳动合同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内在传导机制发现,工资、社保、工作时间和工作稳定性起到部分中介调节效应,工作稳定性的中介效应最为明显。因此,应推动劳动合同法的全面执行,有效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切实维护农民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从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合同 就地过年 城市融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建华 李录堂
基于243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民工就业信息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运用Logit离散选择模型对影响农民工信息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诸多影响农民工信息需求的因素中,农民工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就业渠道等对农民的就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 就业信息 影响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荣明
本文利用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基于Mincer工资方程,在影响工资的人力资本、个人特征和职业特点的基础上,加入农民工社会网络中的弱关系和职业流动作为控制变量,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法和分位数回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相对较强的弱关系会对农民工的收入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收入层级的提高,其影响程度也随之增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栩凌 廉串德
基于2013年北京市农民工实证调研数据,借鉴人力资本理论、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及多重logistic模型,本文对农民工培训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培训因素在所有影响农民工培训效果的因素中作用最显著;人力资本的持续投资是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和提高收入的必由之路;政府资助农民工培训的就业效果比较显著,企业资助农民工培训的收入效果比较显著;高水平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和增加农民工收入的必要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烜 程名望
本文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数据所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市民化和农民工就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民工市民化与就业满意度显著相关,市民化程度越高就业满意度也就越高;户籍制度和农民工自身素质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变量;农民工对市民化既有一定诉求和向往,又存在一定的恐惧和鸿沟,其诉求不是表现在经济收入方面,更多地表现在基于政策因素的社会保障、权益平等、城市融入等方面。因此,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政策取向是消除政策不平等,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农民工平等享有基本权益。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满意度 市民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守玉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230名农民工的调查访谈,以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在城农民工的个体基本情况、经济层面因素、社会层面因素、心理层面因素四大方面,以及这些因素和留城倾向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与配偶是否在一起、在城市朋友的多少等因素对农民工留城倾向具有显著影响;户籍政策、社会保障等制度性障碍是阻碍农民工留城定居的主要外部因素。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化 生活现状 留城倾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静怡 周晔馨
本文基于2007年北京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社会资本转换对其进城打工收入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农民工原始社会资本的大小对其增加城市收入没有显著影响,新获得的异质性社会资本即新型社会资本对收入有正的影响。这些结论在解决了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了严格的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农民工社会资本转变不仅关系自身收入提高和福利增加,而且可能成为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的农民工城市就业培训和社团活动等等公共政策,可能超出政策实施的直接目标,具有提升农民工新型社会资本的不期结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晓娟
依据2236份农民工消费现状调查问卷数据的计量实证检验,从全国层面看,城镇化、自我市民身份认同对农民工消费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市民消费具有显著示范作用;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则没有显著影响。提出如下建议:应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增加农民工收入;凸显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提高市民身份认同度;发挥市民的正向"示范"作用,提升农民工消费层次;稳步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有步骤、分阶段的全覆盖,并"解套"农民工储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海兵
受制度性约束,农民工城市就业一直被排斥在城市福利之外。本研究借助生命历程理论、运用案例研究方法讨论福利缺失背景下农民工城市就业的生命历程。分析表明,农民工城市就业福利需求表现为务工前期收入效应稀释激发福利意识萌芽、中期收入增加受限转而谋求福利待遇改善、后期福利缺失引致城市融入链条断裂的生命历程,而这种收入与福利的需求转变是农民工城市就业福利缺失条件下追求自身阶段性收益最大化的一种理性渐变。针对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同时考虑到农民工群体福利需求的现实紧迫性,应分层次分阶段推进福利供给和以需求最旺的福利项目为突破口的两条福利供给的选择路径。本研究还对我国福利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微观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大城市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意愿更强烈吗?——基于北京市的实证分析
“双重迁移”女性的就业决策和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
农民工定居性迁移的意愿分析——基于北京地区的实证研究
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五城市调查的实证分析
农民工的就业流动研究——基于江苏制造业调查的实证分析
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十二个城市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农民工社区就业的实证研究——兼与其他社区就业群体比较
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子女随迁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调查——基于苏南三市的实证分析
就业环境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行为——基于贵州省的实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