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9)
- 2023(17146)
- 2022(14929)
- 2021(13907)
- 2020(11795)
- 2019(27517)
- 2018(27328)
- 2017(53433)
- 2016(28944)
- 2015(32953)
- 2014(33258)
- 2013(32919)
- 2012(30274)
- 2011(27455)
- 2010(27318)
- 2009(25315)
- 2008(24920)
- 2007(22264)
- 2006(19391)
- 2005(16717)
- 学科
- 济(122400)
- 经济(122262)
- 业(84871)
- 管理(81198)
- 企(62898)
- 企业(62898)
- 方法(57947)
- 数学(51301)
- 数学方法(50671)
- 农(50021)
- 农业(33032)
- 中国(31117)
- 财(29910)
- 业经(28455)
- 地方(25239)
- 学(25079)
- 制(21617)
- 贸(21595)
- 贸易(21590)
- 易(20919)
- 务(19066)
- 财务(18987)
- 财务管理(18941)
- 理论(18595)
- 环境(18260)
- 技术(18042)
- 企业财务(17940)
- 和(17413)
- 银(16837)
- 银行(16783)
- 机构
- 学院(419125)
- 大学(417620)
- 济(167442)
- 管理(167195)
- 经济(163716)
- 理学(145945)
- 理学院(144374)
- 管理学(141741)
- 管理学院(140992)
- 研究(135989)
- 中国(101597)
- 京(87734)
- 科学(86419)
- 农(82933)
- 财(73771)
- 所(68397)
- 业大(68363)
- 农业(64336)
- 中心(64301)
- 研究所(62426)
- 江(61241)
- 财经(60201)
- 经(54908)
- 北京(54660)
- 范(54531)
- 师范(54026)
- 经济学(49901)
- 州(49536)
- 院(48765)
- 经济管理(45455)
- 基金
- 项目(289976)
- 科学(227441)
- 基金(210150)
- 研究(209732)
- 家(182855)
- 国家(181322)
- 科学基金(156183)
- 社会(131530)
- 社会科(124387)
- 社会科学(124351)
- 省(114249)
- 基金项目(112371)
- 自然(102931)
- 自然科(100506)
- 自然科学(100478)
- 自然科学基金(98660)
- 教育(96044)
- 划(95233)
- 资助(86789)
- 编号(86592)
- 成果(68702)
- 重点(64286)
- 部(63837)
- 发(61615)
- 创(59406)
- 课题(58512)
- 科研(55787)
- 创新(55481)
- 教育部(54291)
- 大学(53966)
- 期刊
- 济(180008)
- 经济(180008)
- 研究(116925)
- 农(80403)
- 中国(73505)
- 学报(67826)
- 科学(61857)
- 财(55398)
- 管理(55343)
- 农业(54595)
- 大学(51538)
- 学学(48921)
- 教育(41033)
- 技术(36403)
- 融(36021)
- 金融(36021)
- 业经(34409)
- 财经(28327)
- 经济研究(26965)
- 问题(26435)
- 业(26380)
- 经(24054)
- 版(21410)
- 技术经济(20646)
- 图书(20369)
- 统计(20188)
- 理论(19902)
- 科技(19588)
- 资源(19056)
- 现代(18791)
共检索到596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玉君
文章利用2009年十二个城市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城市归属感在农民工城市定居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各因素直接或通过城市归属感间接影响其定居意愿。受教育时间越长、未婚、工作需要技能以及配偶或恋人在同城的农民工更愿意在城市定居。参与正式住房市场、与本地人的互动、掌握方言的熟练程度不仅直接对城市定居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且积极影响归属感从而间接提升其定居意愿。农民工社会网络对定居意愿的直接负面效应大于其通过归属感带来的间接正面效应。受歧视经历和性别也通过影响归属感间接影响城市定居意愿。模型结果表明进一步区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乾
利用5个城市1 076个农民工样本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总体上不强烈,农民工的年龄、就业状态、月收入、农村土地、住房情况、养老保障状况及社会融合对其定居意愿有显著的影响,而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社会资本对定居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工仅仅作为劳动力流向城市,而难以定居城市。针对这一现象,根据"半城市化"理论,提出了影响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分析框架。对苏南三地农民工的抽样问卷调查表明,是否正规就业、来城打工时间、性别和收入对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系统整合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半城市化 定居城市意愿 农民工 系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戚迪明 张广胜
农民工职业流动是否对其城市定居产生影响?本文基于辽宁省沈阳市农民工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一个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工职业流动与其城市定居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职业稳定性、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居住状况、老家离打工城市距离和务工城市中是否有亲戚都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农民工职业流动因素中职业稳定性与定居意愿呈显著正向关系,即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期间其每份工作的时间越长,其城市定居意愿越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率和职业流动的类型对定居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倪建伟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特点和消费特性,使其成为扩大内需的主体力量之一。为进一步厘清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消费的总体现状和数量结构,形成对其影响因素的基本认识和判断,本文通过对长三角29个市(区)的939份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消费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呈现分化态势,对其消费影响的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消费预期(0.405)、消费观念(0.268)、消费能力(0.195)和消费环境(0.132)。为此建议:强化以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就业服务与培训,提高以农村土地和房屋收益为重点的财产性收入,完善以落地保障为重点的输入地城市公共服务,构建以便捷流动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以印象管理为重点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在冉 杨俊青
本文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mlogit模型分析了农民工城市居住条件与子女本地就学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农民工在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使其定居意愿概率提高0.010,与没有确定是否要长期留在本地的参照组农民工相比,居住条件的改善使农民工定居意愿增加7.5%,两者均在1%水平上显著;(2)农民工子女本地就学条件改善使其定居意愿的概率提高0.016,与参照组相比,农民工定居意愿显著增加11.5%,两者均在1%水平上显著;(3)农民工在城市的平均月收入增加1%,使其定居意愿概率提高0.063,与参照组相比,农民工定居意愿增加52.8%,两者均在5%水平显著,农民工前往其他城市意愿下降12.9%,在10%水平上显著。此外,本文使用两层嵌套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进城农民工流动的区域异质性,发现居住条件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存在微小的区域差异性,子女就学对定居意愿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城市房价与城市级别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费喜敏 王成军
首先运用推拉理论从理论上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农民工定居地选择意愿,然后利用河南省汝州市187个外出打工农民样本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民工收入越高和年龄越小越倾向于在打工城市定居;外地人子女入学受歧视和老家经营的耕地面积大,倾向于回农村老家定居;打工城市为省会城市、直辖市和中心镇与对照组地级市或县城比较,在打工城市定居的意愿会下降;打工城市位于东部或是西部地区较对照组中部地区比较,在打工城市定居的意愿也会下降。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润泉
本文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子女教育期望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教育期望与城市定居意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控制模型内生性后,子女教育期望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而且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排斥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弱化作用。子女教育期望是维系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重要因素,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既要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与制度环境,也要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民工子女享受城市教育资源提供通道,从而有效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恒周 郭玉燕 吴冠岑 金晶
基于2011年在津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在代际差异的视角下,考察了相关因素对农民工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对第一代农民工土地流转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受教育程度、有无专业培训经历或证书、农户家庭规模、家庭年龄结构、家庭劳力结构、农地流转的稳定性、流转地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稳定性、单位性质及外出务工所利用的方式;对新生代农民工土地流转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性别、教育程度、有无专业培训经历或证书、农户家庭规模、家庭年龄结构、家庭劳力结构、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单位性质及外出务工所利用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恒周 吴冠岑 郭玉燕 密长林
基于2012年在天津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在代际差异的视角下,考察了相关因素对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是否持有农村宅基地证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该变量系数并不显著。但从系数符号来看,宅基地确权对于农民工宅基地权益的保障具有积极作用;此外,还得出年龄、性别、教育程度、非农就业率和宅基地距离城镇距离对两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显著不同。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勇 郑玉刚
生活、工作在大城市的农民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他们为所在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该群体的消费状况,无论从我国城镇化战略的角度还是从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588份对武汉市农民工消费状况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农民工的各方面消费情况,包括他们的收入状况、日常消费、教育消费、品牌商品消费等等。并且分析了收入水平与教育、年龄以及职业类型间的关系,总消费水平与收入、教育、年龄及职业类型的关系。以及消费品牌衣服的状况和影响因素。最后,笔者从城市政府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加大对青年农民工的培训;优先接纳自主创业型的农民工城市居民;特别关注20-39岁的群体,他们是消费主力。
关键词:
农民工 消费 实证分析 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东 陈茂竹 付晓东
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大系统共同推进的过程,这个系统包括人口聚集、经济结构、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等五个子系统。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这五个子系统并非完全处于协调的状态,从而使城市化的内部结构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因此,构建协调系数的概念,借以描述不同城市城市化内部结构的表现形态,寻找差异和共性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城市化大系统内部结构的差异普遍存在于地域之间和地域内部各城市之间,并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对规律的分析,总结出不同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并对其成因和改进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指明了健康的城市化应该具备的属性。
关键词:
城市化 系统 协调性 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续田曾
本文通过北京市的农民工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与之前的有关研究不同,我们使用递归二值probit对模型潜在的内生性进行了处理。文章的结果支持了关于迁移的自选择理论。农民工选择是否在城市定居是一个根据教育水平的正向的自我选择过程,但是在个人能力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效应。另外,我们发现参与社会保险能够使农民工的定居意愿显著提高,而社会资本似乎并不会对农民工的定居意愿造成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毛丰付 卢晓燕 白云浩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提高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是影响农民工迁居的关键环节。从农民工迁移定居的基本事实、理论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以及影响农民工定居的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既有文献进行梳理。文献回顾表明,进城农民工中近四成定居城市意愿强烈,三成左右在定居与返乡之间摇摆;定居意愿研究呈现多学科交融态势,Logistics类回归分析是主要定性分析工具;影响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因素可归结为经济、社会、制度、心理等诸多方面,其中非经济因素重要性在逐渐上升。采用纵向面板数据,提高全国代表性城市调查数据利用效率,多角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化 市民化 定居意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毛丰付 卢晓燕 白云浩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提高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是影响农民工迁居的关键环节。从农民工迁移定居的基本事实、理论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以及影响农民工定居的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既有文献进行梳理。文献回顾表明,进城农民工中近四成定居城市意愿强烈,三成左右在定居与返乡之间摇摆;定居意愿研究呈现多学科交融态势,Logistics类回归分析是主要定性分析工具;影响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因素可归结为经济、社会、制度、心理等诸多方面,其中非经济因素重要性在逐渐上升。采用纵向面板数据,提高全国代表性城市调查数据利用效率,多角度引进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研究方法和视角,以家庭为主要分析单元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化 市民化 定居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民工定居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温州的调查
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微型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南269份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定居中小城镇意愿的实证分析
当前我国农民经济合作意愿和需求实证研究——基于四川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定居意愿研究:基于安徽的经验分析
户籍地影响农民工工资吗?——基于杭州市外来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性别差异视角下女农民工城乡迁移个人风险成本的实证研究——基于1012位城乡迁移农民工的问卷调查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安市的实证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中小城市定居意愿探析——基于辽宁5市县的调查
沈阳市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定居意愿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