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68)
2023(13801)
2022(11458)
2021(10717)
2020(8877)
2019(20525)
2018(20723)
2017(39972)
2016(22056)
2015(25009)
2014(25206)
2013(24838)
2012(22664)
2011(20351)
2010(20408)
2009(18780)
2008(18322)
2007(16318)
2006(14615)
2005(12716)
作者
(64567)
(54113)
(53357)
(50754)
(34212)
(25773)
(24051)
(21257)
(20488)
(19109)
(18331)
(18251)
(16966)
(16898)
(16550)
(16360)
(16169)
(15826)
(15450)
(15291)
(13513)
(13469)
(13084)
(12550)
(12125)
(12104)
(11994)
(11921)
(10865)
(10761)
学科
(89402)
经济(89298)
(67402)
管理(59127)
(48048)
(46268)
企业(46268)
方法(37246)
农业(31955)
数学(31922)
数学方法(31550)
业经(24747)
中国(23971)
(21088)
(19991)
地方(18903)
(16803)
(14726)
贸易(14716)
(14299)
(14279)
理论(14251)
技术(13682)
(13318)
财务(13248)
财务管理(13224)
(13207)
环境(13180)
(13130)
(13084)
机构
学院(315187)
大学(314765)
管理(125275)
(123139)
经济(120460)
理学(109212)
理学院(108039)
研究(106374)
管理学(106079)
管理学院(105547)
中国(79429)
(70443)
科学(68351)
(67520)
业大(54626)
(54283)
农业(54242)
(53442)
研究所(49741)
中心(48547)
(46629)
财经(43180)
(42960)
师范(42578)
北京(41892)
(39390)
(37676)
(37536)
经济学(35207)
经济管理(34590)
基金
项目(218528)
科学(171418)
研究(161090)
基金(157723)
(137686)
国家(136460)
科学基金(116623)
社会(100171)
社会科(94420)
社会科学(94393)
(86404)
基金项目(84787)
自然(75883)
自然科(74074)
自然科学(74054)
自然科学基金(72704)
教育(72422)
(72036)
编号(67619)
资助(63579)
成果(54793)
重点(48709)
(48006)
(47327)
课题(45447)
(45002)
创新(41928)
科研(41654)
国家社会(40516)
教育部(40401)
期刊
(139705)
经济(139705)
研究(89949)
(71607)
中国(60876)
学报(53475)
科学(49245)
农业(48691)
管理(41487)
大学(40687)
(38414)
学学(38394)
教育(34731)
业经(27951)
(27935)
金融(27935)
技术(26101)
(22939)
财经(19806)
问题(19747)
经济研究(19477)
(17660)
图书(16840)
(16712)
科技(15774)
业大(15312)
理论(15239)
技术经济(15103)
资源(14816)
现代(14619)
共检索到457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永丽  王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分化现象日益凸显,深入研究其分化状态,对破解当前农民工市民化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农民工内部分化动力的基础上,利用社会调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将被调查农民工分为4类。分析发现,4类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市民化的条件存在较大差别。据此,应该根据农民工不同的市民化条件,分层次、依序、逐步推进各类农民工的市民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柳建平  闫鹏鹏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进程持续推进,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也在不断强化。本文依据韦伯的社会阶层分化理论,结合中国农民工实际,提出了一个关于农民工内部分化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中国农民工内部分化是"基于市场竞争力的分化"、"基于劳动收入的分化"和"基于家庭禀赋的分化",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渐次递进。并在这一分析框架下,根据社会调查资料,运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民工群体内部在从事职业、技术水平、经济收入及城市消费等关联方面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学江  孙葆春  
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内部已经分化为三种类型,即城市市民型、城市农民型、农村农民型。本文对这三种类型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进行了剖析,初步提出了他们的各自走向,为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地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明达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和市民一样都面临着重新社会化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农民工进入城市后与城市市民的分化与融合,着重阐述了农民工与市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改变、调整和完善自己,进而造就“和谐市民”、建设“和谐城市”、实现城市的不断完善、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指出农民工与市民的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是造就“城市和谐市民”、建立“和谐城市”乃至“和谐社会”、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强调了大城市、大市民观念以及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与服务,并为农民工和市民的社会化创造和谐条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慧  阮文彪  孙博睿  
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也是无稳定就业、无城市户籍、无法公平享受公共服务的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最大弱势群体。随着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生两代农民工的规模持续扩大,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就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焦点。为此,综合国内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效,从农民工市民化内涵、市民化意愿、障碍因素、实现路径、市民化成本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多角度评述及预测,以期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深入开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英强  
从农民工市民化的"作用力"的视角分析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以此构建分析框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对数回归分析方法对各因素进行定量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创新户籍制度改革、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主要着力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智雷  朱明宝  
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落地生根"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命题。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构建了社会保护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利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项调查数据检验了农民工所拥有的社会保护对其在城市中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在克服了异方差、多重共线性和内生性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结果显示,和其他因素相比,社会保护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因素;城市社会保护对农民工市民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社会保护对农民工市民化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保护对弱势群体的市民化作用更为明显;在农民工群体内部,文化程度或者职业地位越低,社会保护对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慧  阮文彪  孙博睿  
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也是无稳定就业、无城市户籍、无法公平享受公共服务的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最大弱势群体。随着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生两代农民工的规模持续扩大,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就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焦点。为此,综合国内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效,从农民工市民化内涵、市民化意愿、障碍因素、实现路径、市民化成本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多角度评述及预测,以期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深入开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传江  徐建玲  
农民工市民化是基于乡城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中国路径”而提出的现实课题。第二代农民工不仅是一个在社会经济特征和个人特征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诸多显著不同的流动群体,而且也是最有市民化意愿和亟需市民化的群体。基于现有理论的局限性和中国特殊的现实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命题并深入探讨了其内涵,进而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第二代农民工的特征、第二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及其面临的挑战。最后就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环节和制度创新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晓燕  
农民工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化过程中,在诸多方面出现了内部分化,农民工的内部分化催生了该群体多样化、差异性的社会保障需求。我国现有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仍然没有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桎梏,对农民工的内部分化考虑不充分,导致实践中出现了社会保障整体缺失、保险关系异地接续难、退保率过高等问题。针对农民工在空间结构、职业特征、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分化,提出了分层次、多主体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佟星格  王丽丽  
本文根据在大连市内收集的413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分层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在逐步加入个体特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生活因素和心理因素后,分析其对农民工本、异地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本地市民化意愿比较强烈;年龄和技能情况对农民工本、异地市民化意愿有显著影响;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也有比较显著的影响,社会生活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竹林  
城市化是市民化的舞台和载体,是市民化的依托条件;市民化是城市化的结果和目的,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城市化发展水平,而且依赖于城市所能提供和创造的就业机会及发展空间大小。但是,目前农民工市民化却面临城市化发展的低水平、城市就业扩张力度不足、城市容量有限等城市化发展困境的制约。只有对城市化发展战略进行审视和选择,培育城市的主导产业,培育有劳动力集聚效应的非正规经济部门的发展,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才能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博强  张广胜  
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计量模型研究了农民工的就业分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近60%的农民工从事雇员类工作;暂时性失业或返农农民工的比例达15.53%;自我雇佣类农民工占比为25.06%;男性农民工处于较高层级工作岗位的概率更大;受教育水平能够显著提升农民工进入高层级工作岗位的概率,是农民工职业层晋级的重要决定因素;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居住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农民工进入较高层级工作岗位的可能性更大;农民工的年龄与其职业层之间呈倒"U"型关系;影响农民工职业层晋级的因素会因代际、收入水平以及居住区域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勇  王鹏飞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而提振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近年来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层面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降低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改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两个渠道分析了市民化水平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内在机制,并使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进行了相关的计量检验。研究显示:市民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农民工家庭的消费水平。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市民化水平上升1个标准差将导致农民工家庭的人均消费支出增加0.24%。此外,市民化水平的提高还显著降低了农民工家庭的生存型消费支出比例,发展和享受型的消费支出比例将随之相应增加,从而改善农民工家庭的消费结构。关于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高的市民化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农民工家庭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同时还通过改变日常交往的对象和交往频率,帮助他们逐渐接受城市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贡生  
如果我们将"农民工市民化"看作是将现代城镇居民所拥有的一套完整的制度设定覆盖到原来基本没有,但现在已经进城就业、居住的那些农民工身上的话,那么,户籍制度的限制,政治权利诉求被束之高阁,就业制度的城乡有别,二元化的社会福利制度,机会的不均等,社会排斥和文化排斥等则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因此,逐步废除户籍制度,实行身份证管理制度,逐步构建以基本权益保障为内容的公民权政策体系,稳步构建以社会公平和公正为核心的全社会安全网,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弭城市市民对进城"农民工"的各种偏见,则成为"被市民化"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