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8)
- 2023(13784)
- 2022(11647)
- 2021(11036)
- 2020(8924)
- 2019(20597)
- 2018(20658)
- 2017(38807)
- 2016(21302)
- 2015(24347)
- 2014(24238)
- 2013(24120)
- 2012(22934)
- 2011(21234)
- 2010(21840)
- 2009(20197)
- 2008(20168)
- 2007(18466)
- 2006(17143)
- 2005(16144)
- 学科
- 济(94139)
- 经济(94026)
- 业(62237)
- 管理(52698)
- 农(48569)
- 企(37578)
- 企业(37578)
- 中国(34855)
- 农业(32350)
- 方法(29677)
- 数学(25581)
- 数学方法(25267)
- 地方(24485)
- 业经(24220)
- 制(23584)
- 贸(19724)
- 贸易(19702)
- 易(19179)
- 财(19134)
- 银(18054)
- 银行(18039)
- 行(17604)
- 发(16903)
- 学(16738)
- 融(16361)
- 金融(16361)
- 体(15807)
- 策(14354)
- 发展(13286)
- 展(13249)
- 机构
- 学院(303280)
- 大学(301998)
- 济(134186)
- 经济(131341)
- 研究(114765)
- 管理(111703)
- 理学(93292)
- 理学院(92203)
- 中国(91547)
- 管理学(90858)
- 管理学院(90247)
- 京(66790)
- 科学(65188)
- 农(63258)
- 财(61673)
- 所(58659)
- 中心(52570)
- 研究所(52195)
- 江(49958)
- 农业(48067)
- 财经(46195)
- 业大(44595)
- 范(43757)
- 北京(43459)
- 师范(43404)
- 经(41942)
- 经济学(40516)
- 院(40016)
- 州(39526)
- 经济学院(36211)
- 基金
- 项目(186758)
- 科学(147042)
- 研究(144622)
- 基金(133667)
- 家(115501)
- 国家(114377)
- 科学基金(96621)
- 社会(93325)
- 社会科(88048)
- 社会科学(88027)
- 省(71978)
- 基金项目(68784)
- 教育(65288)
- 编号(61147)
- 划(60141)
- 自然(56841)
- 自然科(55503)
- 自然科学(55492)
- 资助(54540)
- 自然科学基金(54496)
- 成果(52361)
- 发(46251)
- 课题(42704)
- 部(42691)
- 重点(41923)
- 国家社会(39147)
- 发展(38485)
- 创(38160)
- 展(37875)
- 性(37339)
- 期刊
- 济(168204)
- 经济(168204)
- 研究(102322)
- 中国(79020)
- 农(66077)
- 财(44834)
- 农业(44489)
- 学报(44487)
- 科学(42970)
- 教育(42686)
- 管理(41961)
- 融(37443)
- 金融(37443)
- 大学(35389)
- 学学(32298)
- 业经(30666)
- 技术(27109)
- 经济研究(25357)
- 财经(23570)
- 问题(22861)
- 业(22514)
- 图书(21002)
- 经(20622)
- 世界(18852)
- 贸(18628)
- 国际(16674)
- 书馆(16181)
- 图书馆(16181)
- 农村(16146)
- 村(16146)
共检索到509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玉军
就业是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能够帮助农民工顺利实现就业,提升就业质量;能够完善农民工救助体系,维护合法权益。加强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在中国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有助于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服务业发展与农民工就业研究"课题组 孙新占
服务业是新常态下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快速发展对农民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服务业既给农民工提供了充足的务工岗位,也提供了宽松的创业环境。本文基于河南农民工监测调查个体数据利用Probit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会显著增加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概率,尤其是批发零售业。由于农民工务工领域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为主,提升职业层次的难度较大。因此,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咨询和技能培训,既有助于农民工跟上服务业发展步伐,也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双赢。
关键词:
服务业 农民工 就业 Probit模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服务业发展与农民工就业研究"课题组 孙新占
服务业是新常态下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快速发展对农民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服务业既给农民工提供了充足的务工岗位,也提供了宽松的创业环境。本文基于河南农民工监测调查个体数据利用Probit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会显著增加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概率,尤其是批发零售业。由于农民工务工领域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为主,提升职业层次的难度较大。因此,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咨询和技能培训,既有助于农民工跟上服务业发展步伐,也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双赢。
关键词:
服务业 农民工 就业 Probit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宏如 李群 彭伟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已是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制造2025"都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多学科的方法,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构建了供给侧改革视阈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结构模型。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创新整体治理机制,建构社会支持网络、提升心理资本,增强"人"的要素有效供给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明华 李红勋 王自力
对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中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国有林场应向企业而不是事业转变的改革方向,其隶属关系应统一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各级政府应承担起对生态公益林而不是国有林场的出资职能,切实解决国有林场的历史负担问题,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国有林场的人员负担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文荣 朱嘉晔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农民工的流动与市民化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当前,农民工的总量仍在不断增加,其发展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检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思考和交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民工的贡献及其在新时代的发展走向和政策思路,2018年6月29日至30日,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庆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通常是以非正式或非永久性方式转移,他们经常在乡村与城镇间来回流动,与发达国家比较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同时,由于现阶段城市往往不具有相应吸纳能力的产业,使得大批流动人口只能流入城镇非正式部门,继而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拟对农民工权益保障与社会管理改革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礼连 程名望 张珩
实现高质量就业是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利用2015-2020年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公共就业服务能显著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并且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不同类型的公共就业服务均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民工不同维度的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民工工作稳定性和福利保障等维度的就业质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工作强度维度的就业质量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第三,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公共就业服务通过就业信息渠道和职业技能对农民工就业质量产生影响;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正向影响在老一代、低收入、女性和低就业质量等农民工群体中更为显著,说明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底层保障型”特征。基于此,建议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机制,构建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服务平台,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公共就业服务 农民工 就业质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庆
利用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究绿色低碳发展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综合影响、作用机制与结构性差异。研究表明,绿色低碳发展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生产力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的传导作用来实现农民工的高质量就业;绿色低碳发展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低技能、东部农民工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从长期来看,绿色低碳发展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建议应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以充分发挥绿色低碳发展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维刚
加快农行改革发展步伐的战略思考陈维刚农业银行从1979年恢复已经历近20年发展历程,业务功能不断完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各项业务迅速发展。但与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相比,我们在经营机制、员工素质、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云,郭峰
课题组在对重庆市九城区的1083位农民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他们性别、年龄、婚姻和收入等主要社会基本特征和所存在主要问题进行了描述和揭示,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民流动就业由少到多,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农民工政策是国家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策影响的评估不仅看政策的制定,还要看政策的实施效果,社会政策的实施质量与社会管理体制、适用政策的群体和政策执行的环境紧密相关。本文从农民工政策环境的变迁、政策调整及实施中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葛蓓蓓
作为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一种形式,城市拾荒农民工的地位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地位表现为拾荒农民工的"所劳"和"所得"之间严重失衡。分析了城市拾荒农民工通过特殊的生产方式,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融合,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做出的积极贡献;以及因为行业的性质、自身的素质,而得不到应有的社会认可与遭受到的社会歧视和偏见。从社会公平制度、城市拾荒农民工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拾荒农民工 城乡经济 社会公平原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连波 赵秋
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研究院所30年来改革出现的失误主要是没能正确处理好研究与开发、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等辩证关系。作者认为:科研院所一定要在抓好科学研究这个中心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开发工作;必须是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促成个人利益的实现;要立足现在,兼顾长远,坚持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合作,合作双赢;要深化改革,改革的成果只有通过加强管理才能确保实现。
关键词:
科研院所 改革与发展 辩证思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祁祥
发展中国保险业的战略思考孙祁祥一、中国保险市场现状的基本判断从70年代末我国恢复停办达20年之久的国内保险业务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以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市场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格局。从总体情况来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