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0)
2023(12019)
2022(10158)
2021(9325)
2020(8001)
2019(18360)
2018(17923)
2017(34720)
2016(19393)
2015(21612)
2014(21687)
2013(21675)
2012(20377)
2011(18645)
2010(18880)
2009(17584)
2008(17936)
2007(16611)
2006(14669)
2005(12791)
作者
(61153)
(51791)
(51707)
(48979)
(32504)
(25045)
(23333)
(20379)
(19449)
(18390)
(17852)
(17232)
(16489)
(16288)
(16175)
(16092)
(15801)
(15084)
(15026)
(14767)
(13315)
(12777)
(12749)
(11866)
(11792)
(11632)
(11557)
(11531)
(10614)
(10588)
学科
(86753)
经济(86668)
(58526)
管理(50733)
(47098)
(37097)
企业(37097)
方法(36235)
数学(32374)
数学方法(32067)
农业(30969)
业经(21308)
中国(20039)
(19454)
(18653)
(16481)
贸易(16479)
(16218)
(16060)
地方(16012)
(12552)
银行(12483)
(12035)
技术(11892)
(11882)
环境(11775)
(11736)
金融(11733)
(11475)
(11252)
机构
学院(292091)
大学(290337)
(119397)
经济(117096)
管理(108006)
研究(101679)
理学(94204)
理学院(93101)
管理学(91363)
管理学院(90846)
(79192)
中国(75992)
科学(67497)
农业(62148)
(60327)
业大(56421)
(54870)
(51810)
研究所(50466)
中心(47174)
(44651)
财经(41952)
农业大学(39237)
(38199)
(37485)
师范(36966)
北京(36786)
经济学(36446)
(34784)
(34564)
基金
项目(198274)
科学(153723)
基金(143295)
研究(137381)
(128486)
国家(127345)
科学基金(106262)
社会(87227)
社会科(82312)
社会科学(82281)
(79531)
基金项目(76959)
自然(70513)
自然科(68887)
自然科学(68855)
自然科学基金(67661)
(66783)
教育(62034)
资助(57635)
编号(54842)
重点(45177)
成果(43921)
(43783)
(43638)
(41793)
(41063)
计划(39232)
科研(38798)
创新(38477)
课题(37568)
期刊
(132638)
经济(132638)
(79567)
研究(77900)
学报(58082)
农业(53483)
中国(53300)
科学(50046)
大学(42457)
学学(40864)
(38545)
管理(32624)
(27692)
金融(27692)
业经(27529)
(26244)
教育(23903)
技术(21761)
财经(20280)
经济研究(19557)
问题(19503)
(18358)
(17368)
业大(16900)
世界(14854)
农业大学(14754)
技术经济(14740)
农村(14617)
(14617)
农业经济(14097)
共检索到420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新宇  薛建良  
本文依据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在务工地住房来源和住房质量,并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只有13.2%的农民工已在务工地买房定居,租住民房和单位提供的住所是多数农民工解决住房的主要方式,而在这部分农民工中,只有20%的人居住在有配套生活设施的成套单元房中。在影响农民工住房选择行为的诸多因素中,居住和就业的稳定性及迁移的家庭特征对住房保有形式和质量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新宇  薛建良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器,而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农民工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尽管住房条件较差,但农民工的主观感受好于预期,婚姻状况、收入等人口统计学因素和住房自身特征中多个因素对农民工住房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昕  张翼  
本文利用全国106个城市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在流入地住房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在流入地的收入对其住房消费影响较大,在老家的收入对其住房消费影响不显著,但农民工在老家有住房对其在流入地的住房消费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代表人口规模、住房价格等地域因素的流入地城市行政级别对农民工住房消费影响较大;农民工家庭食品消费、子女教育等非住房支出对其住房消费影响较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因素对农民工住房消费影响显著但作用有限。本文认为,解决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增加农民工收入,完善包括养老、教育、医疗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有助于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夏怡然  
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农民工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多数农民工选择回老家的城市定居,城市化意愿强烈,县城和地级市等中等规模城市是农民工选择定居的主要城市类型;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社会融入程度、来源地与定居地距离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举家外出打工、婚姻状况以及来源地发展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定居地的城乡选择意愿以及城市类型选择意愿。本文还发现,外出打工时间对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王春蕊  刘嘉汉  
文章利用多项选择Logit(MNL)模型,通过2009年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就业地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就业地选择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年龄选择特征和技能遴选效应,年龄每增加10岁,其选择省外就业的概率将会降低3.67%;与本地县域就业相比,技能优势主要体现在跨省就业选择中;家庭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越高、非农收入比值越大,农民工选择省外就业的概率就越低;居住地经济越发达,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本地就业。此外,人均耕地、就业途径、居住地类型、交通便利度以及户籍制度也是影响农民工就业地选择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许召元  高颖  任婧玲  
本文利用对4000多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影响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点选择的因素,发现"打工地学校收费太高"和"没有时间照顾子女"是农民工不愿带子女到城市就学的主要原因,而"老家无人照顾小孩"和"希望自己抚育子女"是农民工把子女带到城市就学的最主要原因。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工作稳定程度、从事的行业类型等因素对其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红根  康兰媛  
基于补偿性工资差异理论,以及802份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档次的工资水平对不同代际、性别、行业的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存在差异;年龄越大的农民工对工作保障满意度越高;男性农民工对工作总体满意度和工作保障满意度比女性更低;已婚农民工对工作条件、工作报酬以及总体满意度比未婚农民工更高;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工,其工作满意度越低;行业特征对农民工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合资或外资企业的农民工工作满意度比个体私营企业的农民工更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祝仲坤  冷晨昕  
本文着眼于农民工城镇购房意愿,首先剖析农民工城镇购房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随后基于CSS2011数据,运用Logit模型展开实证分析,最后利用Olog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农民工的购房意愿呈下降趋势。收入水平越高、受教育水平越高、工作所需专业技能越高的农民工购房意愿更强。雇主/老板、拥有城镇医疗保险、对城市认同感更强的农民工更希望在城镇购房,而家中有人务农则对购房意愿存在明显的负向影响。本文指出应当以侧重支持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强化农民工城市社会保障、固化农村权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祝仲坤  冷晨昕  
本文着眼于农民工城镇购房意愿,首先剖析农民工城镇购房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随后基于CSS2011数据,运用Logit模型展开实证分析,最后利用Olog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农民工的购房意愿呈下降趋势。收入水平越高、受教育水平越高、工作所需专业技能越高的农民工购房意愿更强。雇主/老板、拥有城镇医疗保险、对城市认同感更强的农民工更希望在城镇购房,而家中有人务农则对购房意愿存在明显的负向影响。本文指出应当以侧重支持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强化农民工城市社会保障、固化农村权益,推动农民工"带资进城"等为抓手,"匹配"农民工城镇购房的意愿与能力,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凤  闫芃燕  
本文利用西部五省14县998个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调查数据,运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西部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业者基本特征、创业者创业能力特征、创业环境特征对西部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选择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政策支持、个体组织形式和合伙组织形式、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对创业模式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婚姻状况对批发零售模式、交际能力对建筑建材模式、风险承担能力对批发零售模式和居民服务模式、机会识别能力对居民服务模式、经验技能对居民服务模式和餐饮模式的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家庭年收入对创业模式选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性别对批发零售模式、行业壁垒对建筑建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博强  张广胜  
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计量模型研究了农民工的就业分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近60%的农民工从事雇员类工作;暂时性失业或返农农民工的比例达15.53%;自我雇佣类农民工占比为25.06%;男性农民工处于较高层级工作岗位的概率更大;受教育水平能够显著提升农民工进入高层级工作岗位的概率,是农民工职业层晋级的重要决定因素;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居住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农民工进入较高层级工作岗位的可能性更大;农民工的年龄与其职业层之间呈倒"U"型关系;影响农民工职业层晋级的因素会因代际、收入水平以及居住区域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慧敏  高更和  李二玲  
规模巨大的农民工流动是当前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而其微观基础是农民工对务工地的选择。基于河南省33个样本村1091位农民工田野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微观个体务工地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区域农民工的流动方向和务工地选择具有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特征,距离决定着社会网络密度和家务管理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工资水平的高低和就业机会的多少,二者成为决定农民工整体流动方向的基本因素。影响农民工务工地选择的显著因子为:务工者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劳动力数量、人均耕地面积、所在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等。其中,年龄较小者、教育程度较低者、已婚者、家庭劳动力数量较多者、村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者选择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务工的概率较大,由于地形、交通状况因素的影响,人均耕地面积较大者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务工的概率亦较大,反之亦然。家务管理是务工地选择的重要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晓芸  朱红根  
本文基于江西省数据分析了两代农民工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其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小、无配偶、户籍人口数越少、户籍19岁及以下人数越多、住房间数越多的老生代农民工选择省外就业的可能性越大;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男性、年龄越大、无配偶者、文化程度越低选择省外就业的可能性越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井明霞  吴明  
很多地区将城市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到外来有组织依托的农民工,但农民工参保率并不高。文章从缴费主体——用人单位出发,分析了用人单位参保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旭阳  
亿万农民工如何在城市居住,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国家治理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我国97个地级市的住房政策文件进行了系统编码,构建了政策数据库,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以探究我国农民工住房政策的地方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城市采取了“残补式”政策模式,仅投入微薄资源来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绝大部分城市奉行只满足农民工短期住房需求、以租赁为主的政策,即“公共或私人租赁”和“集中式租赁”政策模式;只有少数城市采取了符合中央政策目标的、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公民权利导向”政策模式。研究认为,各地农民工住房政策的差异性不仅受政治和经济因素驱动,还受到当地城市问题的突出性和先前福利优厚程度的显著影响。为激励地方政府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建议改革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以及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