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2)
2023(10781)
2022(9582)
2021(9174)
2020(7687)
2019(17769)
2018(18002)
2017(35210)
2016(19213)
2015(21761)
2014(21905)
2013(21826)
2012(19865)
2011(18066)
2010(17934)
2009(16281)
2008(15713)
2007(14007)
2006(12309)
2005(10642)
作者
(55324)
(46425)
(45778)
(43669)
(29173)
(22284)
(20778)
(18427)
(17600)
(16376)
(15816)
(15478)
(14469)
(14398)
(14076)
(14062)
(13970)
(13505)
(13188)
(12948)
(11697)
(11314)
(11167)
(10692)
(10520)
(10451)
(10220)
(10191)
(9435)
(9287)
学科
(81302)
经济(81217)
(58623)
管理(50901)
(47048)
(37317)
企业(37317)
方法(33539)
农业(31281)
数学(29381)
数学方法(29083)
业经(20799)
中国(19106)
地方(16420)
(16407)
(15946)
(14308)
(13155)
贸易(13150)
(12797)
技术(12046)
(11735)
环境(11467)
理论(11421)
(11112)
(11092)
农业经济(10699)
(10510)
银行(10474)
教育(10414)
机构
学院(271441)
大学(268954)
管理(112338)
(107313)
经济(104945)
理学(98206)
理学院(97225)
管理学(95657)
管理学院(95199)
研究(89488)
中国(66931)
(63722)
科学(57079)
(56931)
业大(48921)
农业(48915)
(45252)
(44681)
中心(41840)
研究所(41463)
(39121)
财经(36357)
(35499)
北京(35457)
师范(35211)
(33260)
(31798)
经济管理(31632)
(31449)
农业大学(30719)
基金
项目(190419)
科学(148822)
研究(141648)
基金(136743)
(118709)
国家(117609)
科学基金(100685)
社会(87390)
社会科(82294)
社会科学(82271)
(75906)
基金项目(74214)
自然(65590)
自然科(64000)
自然科学(63987)
教育(63067)
自然科学基金(62834)
(62635)
编号(60399)
资助(55403)
成果(47990)
(42023)
重点(41582)
(41376)
课题(39760)
(39405)
创新(36613)
科研(36160)
教育部(35274)
人文(35167)
期刊
(120844)
经济(120844)
研究(75965)
(65956)
中国(50338)
农业(45101)
学报(44449)
科学(41151)
管理(35480)
大学(33990)
学学(32202)
(30605)
教育(28349)
业经(25709)
(24004)
金融(24004)
技术(22622)
(20704)
问题(17130)
财经(16162)
经济研究(16034)
图书(14628)
(14595)
农业经济(14277)
科技(13918)
理论(13889)
农村(13855)
(13855)
(13540)
技术经济(13177)
共检索到388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春  冯长春  
以重庆市为例研究农民工住房状况与留城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状况、原籍是否为川渝两地、受教育年限、在重庆务工年限、年龄等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住房状况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最大,年龄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为负。对此提出三点政策建议:政府部门应努力制定相应的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对部分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援助;尽快出台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相关政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道稳  
文章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政策研究"课题组采集的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工伤状况,构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意愿的回归模型,分析农民工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性别、行业类别、单位性质和工作性质等4个因素与工伤事故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了解程度、教育水平、行业类别和单位性质对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在不同模型中有较大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晓兰  姚先国  
文章利用2003年和2008年两轮城镇住户收入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从工资收入决定和留城意愿两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检验与时点间的比较。回归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在工资收入决定与留城意愿两个层面并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农民工整体仍倚重职业流动来提升其收入水平。具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尤其是2008年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但其教育回报率并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也没有随时间而"水涨船高";两代农民工均倚重职业流动来提高其收入水平,在2008年表现得更为突出;两代农民工在两个调查年度均表现出很高的留城意愿;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时点差异而非代际差异;迁移型职业流动不利于...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春超  林芊芊  
农民工群体的留城意愿及其决定因素是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个基础问题。农民工的留城决策不仅取决于其个人的收益,还取决于整个家庭特别是其后代的收益。从农民工的行为决策出发,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274个城市衡量义务教育资源的相关指标,采用Probit和IV Probit模型,研究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有正向影响。对于有子女义务教育需求的农民工家庭来说,教育资源的影响更大。在控制了户籍制度的影响后,估计结果仍然稳健。尽管部分农民工子女可能难以平等享受到城市的教育资源,但是这无法全部抵消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正向吸引作用。随着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要求提高,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将对农民工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城市政府更大程度地向农民工开放义务教育资源是社会政策改革的重要方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段志刚  熊萍  "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及其演变规律"课题组  
农民工留城对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7省市的实地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个人特征,住房类型、有无农地、社会保险状况等经济因素,子女读书地和配偶工作地等家庭及社会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农民工工作地、在城市居住时间和就业状况等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解永庆  缪杨兵  曹广忠  
依据2008年进行的农村劳动力问卷调查以及2009年进行的全国流动人口抽样问卷调查的大样本数据,分析农民工的非农就业行为、空间选择及留城意愿的代际差异。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从事较为稳定且轻体力劳动,在就业圈层选择上,外出就业的农民工都更倾向于在较远圈层工作,就业圈层发生变化的农民工以回流为主。农民工留城意愿分析表明:第一代农民工更愿意选择回到农村养老,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在城市中生活;从居留城市选择类型来看,第一代农民工偏好于居住在中等城市,第二代农民工更喜欢居住在大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较低。基于农民工需求的代际差异分析,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来推进农民工向中小城...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珍珍  陈琳  
本文采用2008年在浙江和江苏对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留城定居,年龄对留城意愿的影响呈现倒"U"型,受教育程度对留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正在受教育的孩子、已婚但配偶不在同一城市等家庭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城市的社会融合程度和从业经历也会影响留城意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济因素在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已经不是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凡礼  谢勇  赵霞  
农民工留城定居是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新劳动力迁移理论,从收入水平、对收入水平的感知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收入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基于200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08)的计量检验显示:家庭收入水平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工个人的工资水平对其留城意愿没有直接影响,但却可以通过影响农民工的收入满意度和收入位置感知而产生间接且积极的作用。此外,无论参照对象是老家的村里人还是城市居民,感知到的收入位置的提高对于农民工的留城定居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其中与城市居民相比较所产生的收入位置感知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强  龙文进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影响农民工留城和返乡意愿的因素,发现在诸多因素中教育的作用最为明显,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农民工留在城市的意愿就越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在城市生活,而不愿返回农村老家;在外工作时间越长的人留在城市生活的意愿也更强;农民工留城和返乡的意愿同时受到婚姻状况与是否举家迁移这一状况的制约,举家迁移的农民工更偏好城市生活。本文还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留城与返乡的看法上与老一辈没有有结构性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海涛  傅琳琳  马禹琨  
本文利用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实证研究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政府公共住房保障等公共政策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缴存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提供公共住房保障对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均具有显著地提升作用。此外,这三类公共服务对于留城意愿的影响在代际间和不同收入水平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总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意愿更强,公共服务服务对于其留城意愿的影响也更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勇辉  刘南南  李小琴  
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296个城市的城市特征数据,通过Biprobit模型和IV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同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流转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总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①农地流转能显著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②对于全样本农民工,农地流转推动了农民工住房由非正规住房向市场整租房、自有住房过渡,进而提高了其市民化意愿,加速其市民化进程;对于农地流转农民工,农地流转租金的提高能推动农民工住房由非正规住房向自有住房过渡,提升其市民化能力,进而增强其市民化意愿;③从边际效应看,提高农地流转租金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边际效应远小于农地流转的边际效应,表明现阶段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整体偏低,相较于提升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来推动其市民化进程,农地流转更多起到为农民工与农村、农业解绑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俊玲  谢嗣胜  
随着近年来全国房价飞速上涨,我国农民工在务工城市的住房难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住房支出和住房类型两个角度出发,对江苏省范围内农民工居住现状的影响因素采用列联分析和最优尺度分析表明,年龄和买房打算呈负相关,越年轻越倾向于住房支出多;有买房打算的住房支出相对较低;未婚群体住房支出略高于已婚群体;子女的数量和住房支出呈正向关系;文化程度越高、来城年数越长,对住房的支出越高;月收入越高则住房支出越高;农民工所在企业的性质和行业的不同也影响选择偏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祝仲坤  
本文结合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缴存住房公积金使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意愿显著提升5.3%,这一结果在加入控制变量、地区虚拟变量后依然成立。进一步,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可能存在的样本选择性偏误,利用Bioprobit模型和CMP方法控制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所得结论依然稳健。分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缴存住房公积金对"80后"和在当地居留满5年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影响更为明显。此外,住房公积金呈现出"嫌贫爱富"特征,其对高收入新生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云虹  刘津铭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考察了住房类型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以及长期居留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工拥有稳定性住房可以显著提升其家庭消费,在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与工具变量法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显著;(2)长期居留意愿在农民工稳定性住房影响家庭消费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3)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群体,拥有保障性住房、子女随迁、从事数字化水平较高行业的农民工的消费水平较高。因此,政府应通过降低农民工进城购房成本、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范围、推动家庭式迁移以及提升其互联网技能应用能力等途径,提升农民工长期居留意愿,释放其消费潜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建华  周倩  
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提振留城定居意愿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一环。本文从机理层面阐析房价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并利用2012年长沙市农民工田野调查数据,分解分类农民工定居意愿差异性。研究发现,高房价背景下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整体上不如预期的高,部分农民工表现出的模糊、矛盾心态,为市民化促进策略提供了政策空间与价值;相对于房价高企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将成为未来农民工主要留城定居意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