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0)
- 2023(11378)
- 2022(9602)
- 2021(8782)
- 2020(7544)
- 2019(17106)
- 2018(16740)
- 2017(32371)
- 2016(18013)
- 2015(19940)
- 2014(20026)
- 2013(19999)
- 2012(18682)
- 2011(17033)
- 2010(17092)
- 2009(15868)
- 2008(15929)
- 2007(14779)
- 2006(12912)
- 2005(11196)
- 学科
- 济(81296)
- 经济(81219)
- 业(54621)
- 管理(46847)
- 农(46540)
- 方法(34280)
- 企(33143)
- 企业(33143)
- 数学(31076)
- 数学方法(30842)
- 农业(30588)
- 业经(20201)
- 中国(18419)
- 财(17952)
- 贸(15899)
- 贸易(15898)
- 学(15829)
- 易(15480)
- 地方(14754)
- 制(14646)
- 发(11320)
- 银(11300)
- 银行(11238)
- 环境(10978)
- 技术(10912)
- 行(10687)
- 融(10438)
- 金融(10436)
- 农业经济(10264)
- 策(10264)
- 机构
- 学院(267075)
- 大学(263186)
- 济(111390)
- 经济(109316)
- 管理(100314)
- 研究(90815)
- 理学(87687)
- 理学院(86723)
- 管理学(85258)
- 管理学院(84795)
- 农(74457)
- 中国(68707)
- 科学(59735)
- 农业(58406)
- 京(53772)
- 业大(52478)
- 所(48567)
- 财(47193)
- 研究所(44613)
- 中心(42978)
- 江(40118)
- 财经(38342)
- 农业大学(36879)
- 经(34948)
- 经济学(33808)
- 范(32954)
- 北京(32672)
- 师范(32486)
- 州(31248)
- 省(31116)
- 基金
- 项目(182457)
- 科学(141592)
- 基金(132039)
- 研究(126630)
- 家(117962)
- 国家(116900)
- 科学基金(98059)
- 社会(81155)
- 社会科(76608)
- 社会科学(76579)
- 省(73664)
- 基金项目(71180)
- 自然(64760)
- 自然科(63269)
- 自然科学(63243)
- 自然科学基金(62146)
- 划(61138)
- 教育(56560)
- 资助(52457)
- 编号(50978)
- 重点(41102)
- 发(40308)
- 部(40096)
- 农(39971)
- 成果(39506)
- 创(38047)
- 计划(35850)
- 科研(35795)
- 创新(35648)
- 业(35093)
- 期刊
- 济(124214)
- 经济(124214)
- 农(75557)
- 研究(69582)
- 学报(51985)
- 农业(50852)
- 中国(48369)
- 科学(44477)
- 大学(38150)
- 学学(36859)
- 财(34753)
- 管理(29515)
- 业经(27110)
- 融(25494)
- 金融(25494)
- 业(24972)
- 技术(19776)
- 教育(19569)
- 经济研究(18639)
- 财经(18190)
- 问题(18056)
- 版(16501)
- 经(15569)
- 业大(15240)
- 农村(14276)
- 村(14276)
- 农业经济(13886)
- 技术经济(13596)
- 世界(13578)
- 商业(13494)
共检索到381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昕 张翼
本文利用全国106个城市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在流入地住房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在流入地的收入对其住房消费影响较大,在老家的收入对其住房消费影响不显著,但农民工在老家有住房对其在流入地的住房消费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代表人口规模、住房价格等地域因素的流入地城市行政级别对农民工住房消费影响较大;农民工家庭食品消费、子女教育等非住房支出对其住房消费影响较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因素对农民工住房消费影响显著但作用有限。本文认为,解决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增加农民工收入,完善包括养老、教育、医疗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有助于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
关键词:
农民工 住房消费 影响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新宇 薛建良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器,而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农民工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尽管住房条件较差,但农民工的主观感受好于预期,婚姻状况、收入等人口统计学因素和住房自身特征中多个因素对农民工住房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新宇 薛建良
本文依据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在务工地住房来源和住房质量,并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只有13.2%的农民工已在务工地买房定居,租住民房和单位提供的住所是多数农民工解决住房的主要方式,而在这部分农民工中,只有20%的人居住在有配套生活设施的成套单元房中。在影响农民工住房选择行为的诸多因素中,居住和就业的稳定性及迁移的家庭特征对住房保有形式和质量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住房选择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文荣 李宝值
为何农民工收入增长较快但消费却受到制约?对此,持久收入假说不能提供充分的解释。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缓冲存货模型,通过引入市民化因素,扩展不确定性的内涵,改进不确定性方向的界定方法,构建了一个中国情景下的农民工消费框架,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了市民化背景下农民工收入不确定性和支出不确定性对其消费的影响。主要结论有: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有利于增加其收入,进而有利于提升其消费水平,但是,该路径因受制于不确定性而效果不佳;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有利于减少农民工收入的不确定性及其医疗和子女教育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其消费水平。因此,释放农民工消费潜力的思路应该从提高其收入水平扩展至降低其所面...
关键词:
农民工 消费 不确定性 市民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军 沈政 宣轩
本文基于山东省583位农民工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农民肉类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工的肉类消费水平,收入需求弹性为1.798,肉类消费对于农民工来说属于奢侈消费;工作单位包吃、参与城镇医疗保险以及从事建筑行业对农民工肉类消费需求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担心工资拖欠问题的农民工,其肉类消费水平更低。以上结论对于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农民工 肉类消费 影响因素 市民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海波 尹华北
本文运用模糊集理论构建农民工城市融入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3)实证研究住房消费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住房产权属性和住房居住面积均与农民工城市融入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住房消费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在不同群体间呈现出差异性,已婚农民工比未婚农民工更重视住房产权和住房面积,老一代农民工比新生代农民工更重视住房产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仪凤 吴梦然 潘建伟
农民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特殊群体,占我国将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他们从事城市基础建设、制造行业以及部分服务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文以消费这一普遍经济活动为切入点,对北京市农民工展开实地问卷调查,从影响农民工消费行为的个体、经济、社会、心理四方面因素出发,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农民工消费支出、医疗消费态度、消费意愿的具体因素,为保障农民工消费、引导农民工合理消费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消费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旭阳
亿万农民工如何在城市居住,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国家治理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我国97个地级市的住房政策文件进行了系统编码,构建了政策数据库,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以探究我国农民工住房政策的地方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城市采取了“残补式”政策模式,仅投入微薄资源来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绝大部分城市奉行只满足农民工短期住房需求、以租赁为主的政策,即“公共或私人租赁”和“集中式租赁”政策模式;只有少数城市采取了符合中央政策目标的、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公民权利导向”政策模式。研究认为,各地农民工住房政策的差异性不仅受政治和经济因素驱动,还受到当地城市问题的突出性和先前福利优厚程度的显著影响。为激励地方政府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建议改革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以及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新宇 李想 潘扬彬
本文基于对河北省丰宁县城406个农民工家庭的问卷调查数据,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运用住房经济学方法构建了农民工住房消费的需求函数,测算了农民工租房、购房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结果发现:农民工租房消费需求对当期收入敏感;购房需求对永久性收入敏感;租房消费对价格变化高度敏感。购房需求价格弹性为正,体现出农民工自有住房与城镇居民一样,兼具消费与投资品属性。政策取向上,应重视小城镇吸纳农民工就业定居的作用,构建差别化的农民工住房支持政策,在租房市场上应侧重于供方干预措施,降低租房成本,改善农民工住房质量。
关键词:
农民工住房 需求特性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双良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归纳分析、演绎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当前我国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对策思路与地方模式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要有效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必须清晰界定农民工住房保障的供给主体和客体范围,合理优化住房安排方式,健全相关配套制度。研究结论表明,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不宜采取统一的政策设计与制度模式,应坚持"分层次、多渠道、按步骤"的原则,实行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参与、民工自强相结合的灵便措施。
关键词:
城市农民工 住房保障 配套制度 分层管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晓阳 黄毅祥 许秀川
新型城镇化具有创造潜在内需的持续动力.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点为农民工市民化。本研究以重庆市9个主城区868个农民工的调研数据为样本.在分析当前农民工结构、素质及未来发展预期的基础上.从转户意愿、放弃宅基地意愿、在务工地定居意愿3个维度对农民工“候鸟式”迁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研究了新老农民工的代际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承包地的种植方式、城乡差距、城市打工过程中的居住条件、工作压力等7个因素对其在城乡之间循环流动有重要影响。而宅基地作为农民工最后退路的保障.或因对宅基地的未来收益看涨.大多农民工不愿意放弃宅基地。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转户 宅基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岩 唐幸
文章基于半对数模型回归结果,运用夏普利值分解方法对新老两代农民工的收入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证结果发现:两代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因素存在很大差异。第一,老一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收入及收入差距都有比较大的影响,但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主要受人力资本影响,社会资本的作用很小;第二,人力资本对新老两代农民工作用方式不同,体现在老一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更高,而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更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高峰
对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从调整经济结构、升级产业结构、满足农民工自身职业能力需求等方面入手,大力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共同关心和帮助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拓宽农民工知识视野,使他们建立起终身学习意识,进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收益。
关键词:
农民工 继续教育 收益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王春蕊 刘嘉汉
文章利用多项选择Logit(MNL)模型,通过2009年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就业地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就业地选择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年龄选择特征和技能遴选效应,年龄每增加10岁,其选择省外就业的概率将会降低3.67%;与本地县域就业相比,技能优势主要体现在跨省就业选择中;家庭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越高、非农收入比值越大,农民工选择省外就业的概率就越低;居住地经济越发达,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本地就业。此外,人均耕地、就业途径、居住地类型、交通便利度以及户籍制度也是影响农民工就业地选择的重要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俊奎
身份认同不仅关系着新生代农民工是如何看待"我是谁"这一问题,关系着他们在城市生活的情绪体验和思想动态,而且关系着城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通过对南京市1 997名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口学特征、家庭状况、心理状况、工作状况、社会关系、社区环境等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运用交互分析和多分类回归分析方法并相互印证,认为健康状况和他们的市民身份认同存在着非重合性、而工作经验的增加、居住环境的改善、心理压力的增大、社会排斥的减弱,使得他们更加认同自己的市民身份。基于此,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加社会资本、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及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