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5)
2023(8310)
2022(6709)
2021(6190)
2020(5010)
2019(11468)
2018(10948)
2017(21658)
2016(11366)
2015(12660)
2014(12521)
2013(12489)
2012(11566)
2011(10553)
2010(10890)
2009(10468)
2008(9396)
2007(8607)
2006(7892)
2005(7153)
作者
(31683)
(26929)
(26147)
(25076)
(16878)
(12858)
(11921)
(10537)
(10139)
(9498)
(9171)
(9127)
(8261)
(8213)
(8199)
(8114)
(7868)
(7746)
(7581)
(7407)
(6561)
(6504)
(6443)
(6372)
(6076)
(5980)
(5945)
(5741)
(5556)
(5338)
学科
(57377)
经济(57328)
(45228)
(38741)
农业(30293)
管理(26044)
(24872)
金融(24870)
中国(23807)
(22354)
银行(22351)
(21786)
地方(17324)
(17263)
企业(17263)
方法(16093)
业经(15715)
数学(15173)
数学方法(15053)
(14115)
(11867)
中国金融(10922)
农业经济(10405)
(10369)
城市(9565)
(9535)
(9036)
农村(9015)
土地(8521)
发展(8174)
机构
学院(159478)
大学(153269)
(71674)
经济(70045)
管理(60713)
研究(55147)
理学(51919)
理学院(51366)
管理学(50541)
中国(50462)
管理学院(50260)
(46099)
农业(34793)
(32335)
科学(31413)
(31019)
中心(29672)
业大(29141)
(26617)
(24838)
财经(24624)
研究所(23822)
(22613)
经济学(22147)
农业大学(21151)
(20610)
(20578)
(20290)
经济学院(20256)
师范(20149)
基金
项目(107276)
科学(85128)
研究(81349)
基金(78277)
(66845)
国家(66138)
科学基金(57727)
社会(54323)
社会科(51263)
社会科学(51248)
(42812)
基金项目(42437)
自然(34868)
(34580)
教育(34343)
自然科(34058)
自然科学(34055)
编号(33847)
自然科学基金(33424)
资助(30649)
(27760)
成果(26078)
(25533)
(23814)
重点(23464)
国家社会(22891)
课题(22619)
(22185)
发展(21476)
(21322)
期刊
(85271)
经济(85271)
(51540)
研究(48552)
中国(35121)
(34681)
金融(34681)
农业(34227)
学报(21638)
科学(21583)
(21249)
业经(19611)
大学(17981)
学学(17581)
管理(15935)
(15036)
农村(14292)
(14292)
问题(14279)
农业经济(13462)
技术(11818)
财经(11554)
教育(10678)
经济研究(10435)
世界(9921)
(9885)
经济问题(9292)
农村经济(9000)
(8943)
资源(8875)
共检索到250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韩俊强  
文章基于2012年武汉市调研数据,对样本地区农民工住房情况与城市融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住在集体宿舍、工棚和生产场所的农民工来说,租房和拥有自己住房的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的概率更大;上班花费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农民工比上班花费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农民工完全融合的概率更小;与家人共同居住的农民工比单独居住的农民工完全融合的概率更高。随着人均住房面积的提高,农民工完全融合的概率也显著增加,但人均住房面积存在着边际递减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孟颖颖  邓大松  
文章基于2007年武汉市的调研数据,对样本地区农民工收入水平与城市融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农民工城市融合中存在着"收入悖论"现象:收入水平在融合的初期与中期对融合程度的提高有显著的正效应,但融合后期,收入水平的继续增加并不能带来融合程度的明显增进。样本数据拟合出的融合曲线显示,收入拐点确实存在。研究还发现,受社会比较心理和收入补偿心理的共同作用,农民工收入拐点的限值水平远远高于同期城镇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而与城镇较高收入家庭户的人均收入水平接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熊景维  季俊含  
农民工的流动性使其城市住房选择面临额外的"沉没成本"约束。本文利用武汉市628个农民工家庭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城市居留意愿是影响农民工城市住房条件的主要因素,表明农民工城市住房消费是其根据自身留城条件和预期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高流动性约束下农民工住房总体上呈现"生产资本品"属性,其服务并附属于劳动产生的特征十分明显。降低农民工的高流动性预期、提升其留城意愿将有效释放转移人口住房消费潜能、促使其自主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助推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董克  张珂  程良  刘晶晶  李伟  陈涛  张皛  侯玮辰  王子舟  
为向农民工提供有效知识援助,图书馆需了解他们的知识素养与知识需求。2006年夏调查组对武汉市495名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信息知识能力在整体上依然比较低下,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比较传统。虽然他们对信息知识作用的感知是良好的,求知欲望也很强,但业余时间少、经济收入低是农民工阅读难的主要原因,而地理位置远等则是图书馆利用难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增阳  崔学昭  姬生翔  
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逐步深入,公众满意度已成为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改进顾客满意度模型,构建了农民工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模型(MWSI),并使用武汉市806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检验。在测量模型估计方面,各观测变量显示出了较低的测量误差;在结构模型方面,模型假定基本得到了验证。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文章进一步指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是改善农民工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根本保证,提供符合农民工预期的公共服务是提高公共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前提,提高公共服务满意度是改善政府形象、增强政府信任的重要基础,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庞文  
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分析 ,描述了当前武汉市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状况 ,在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以及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以期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增阳  崔学昭  姬生翔  
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逐步深入,公众满意度已成为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改进顾客满意度模型,构建了农民工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模型(MWSI),并使用武汉市806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检验。在测量模型估计方面,各观测变量显示出了较低的测量误差;在结构模型方面,模型假定基本得到了验证。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文章进一步指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是改善农民工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根本保证,提供符合农民工预期的公共服务是提高公共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前提,提高公共服务满意度是改善政府形象、增强政府信任的重要基础,并据此提出了健全适应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各项公共服务质量和供给顺序、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回应性等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书芝  罗忆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蔡玲  
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流动家庭中的"流动儿童"也成为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将子女放在老家由长辈照看的抚养模式渐渐在发生改变,外出务工的父母双方更多地承担了日常的子女照顾者的角色。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农民工的实际调查,利用计量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虽然这对他们在经济、闲暇和社会交往方面会有某些影响,但是就总体而言,他们在亲身参与抚育子女的过程中所感受、享有的积极体验和收获比那些"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多。同时,父母对子女抚养的亲身参与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经历抚养子女这一整个过程对农民工群体在自身成长和完善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远春  
基于时空情境变化的背景,结合对武汉市杨园社区餐饮业农民工的566份调查问卷分析,从农民工主体角度探讨他们对农民这一强制性身份的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较大比例的农民工对农民身份呈模糊认同的状态。在控制其他变量后,入城前居留意愿、大众传媒接触程度、在城从事职业数、月收入满意度、家庭支持外出务工程度、务农时间等6个变量最终影响着农民工身份认同。城市体验、进城期望、乡土记忆对农民工身份认同起着独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且由大到小影响着农民工身份认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类明  许海燕  
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根本意义是要使农民工真正学到本领,素质得到提升,尽快跟上城市发展节奏,更好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为了客观了解武汉市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与需求,课题组抽选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定点的公立培训机构为载体,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人员结构、机构类型、培训周期、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和聚类分析。研究认为:农民工职业培训是与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联的公共事业,更是关乎民生、和谐稳定的大事,随着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各地政府应当适时适度适量地出台刺激人们参与职业培训的政策保障措施,科学设计与职业教育学习相关的法律规则、社会保障、就业和劳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德峰  
专家们认为,住房消费将逐渐成为市民新的消费热点。为了详细了解武汉市民的住房消费意向,我们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369份。其基本情况如下:性别上,男性占547%,女性占453%;年龄上,25~35岁者占48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德林  陈永杰  
在对农民工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值Logistic回归模型和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农民工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意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工资水平、耕地数量对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性别和职业类型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意愿没有显著关系。从影响方向看,教育程度、工资水平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意愿正相关,年龄、工作年限、耕地数量与农民工培训意愿负相关;从影响程度看,工资水平是影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最主要因素,其余依次为教育程度、年龄、工作年限和耕地数量。总体来看农民工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这一政策较为认同。未来应注重整合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的三方资源,建立政府—市场(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健康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翠琴  韦翠娜  
以农民工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因变量,采用二元Logit回归方法对农民工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农民工选择参加何种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平均每年工作时间、所在单位是否为职工参保和家里是否有人参保4个因素对农民工是否参保产生显著影响;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儿子数、所在单位是否为职工参保,以及对制度的满意度这些因素对农民工选择社会养老保险的种类影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殷俊  陈天红  
农民失去土地之后,既有别于传统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失地农民城市融入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由经济状况、社会互动和心理认同三个一级维度和相应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衡量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水平,并以武汉市失地农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是否愿意在城市生活的心理偏好、土地补偿标准、社会保障政策满意度等个体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影响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水平。从经济、社会、心理多维度,从政府、社会和个体多主体出发,促进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是今后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