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5)
- 2023(4369)
- 2022(3541)
- 2021(3473)
- 2020(2849)
- 2019(6273)
- 2018(6171)
- 2017(11884)
- 2016(6942)
- 2015(7861)
- 2014(7774)
- 2013(7493)
- 2012(6893)
- 2011(6423)
- 2010(6466)
- 2009(5685)
- 2008(5575)
- 2007(5190)
- 2006(4525)
- 2005(3921)
- 学科
- 农(43411)
- 农业(28873)
- 济(28800)
- 经济(28772)
- 业(25496)
- 业经(11400)
- 中国(11122)
- 管理(9871)
- 农业经济(9620)
- 村(8806)
- 农村(8802)
- 方法(8203)
- 数学(7779)
- 数学方法(7744)
- 发(7596)
- 地方(6762)
- 人口(6761)
- 劳(6744)
- 劳动(6743)
- 土地(6718)
- 发展(6684)
- 展(6682)
- 制(6519)
- 农业劳动(6349)
- 收入(6335)
- 动力(5866)
- 劳动力(5840)
- 策(5764)
- 农业人口(5748)
- 分配(5599)
- 机构
- 学院(95088)
- 大学(85405)
- 济(41235)
- 经济(40433)
- 农(39458)
- 管理(34940)
- 研究(31977)
- 理学(30791)
- 理学院(30508)
- 管理学(30073)
- 管理学院(29910)
- 农业(29754)
- 中国(24584)
- 业大(21861)
- 科学(18670)
- 农业大学(18031)
- 京(16978)
- 所(16611)
- 中心(16156)
- 江(15475)
- 研究所(14956)
- 财(14810)
- 业(14046)
- 范(13854)
- 师范(13780)
- 经济管理(13648)
- 职业(13225)
- 技术(12684)
- 发(12018)
- 省(11986)
- 基金
- 项目(63747)
- 研究(52539)
- 科学(51351)
- 基金(44949)
- 家(38220)
- 国家(37696)
- 社会(33411)
- 科学基金(32314)
- 社会科(31124)
- 社会科学(31117)
- 省(27692)
- 教育(25431)
- 农(25358)
- 编号(24989)
- 基金项目(24401)
- 划(22096)
- 自然(18606)
- 自然科(18157)
- 自然科学(18154)
- 成果(18072)
- 自然科学基金(17825)
- 资助(16923)
- 课题(16870)
- 发(16080)
- 部(15558)
- 重点(14325)
- 年(14062)
- 制(14019)
- 业(14004)
- 性(13927)
共检索到142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卓玛草 孔祥利
针对农民工代际间职业流动,利用2016年全国31个省份农民工实地问卷调研数据,构建农民工代际职业流动理论分析框架。采用代际职业继承指数与流动性指数等多维流动性指标,测度分析了农民工代际职业流动呈现代际差异与代际传递双重嵌套的特征事实。结论为:(1)农民工代际间职业分布存在代际差异,但在职业流动的代际差异中嵌套着职业代际传递与继承的共性;(2)农民工内部不同职业阶层存在大小不同的职业代际传递效应,形成结构性职业流动格局;(3)农民工代际间职业流动范围存在明显的分割性,表现为农民工非精英群体与农民工精英阶层之间存在着职业"潘篱"。因此,促进机会平等推动代际职业流动,对熨平中国社会不平等、促进新生代...
关键词:
农民工 代际职业流动 代际差异 代际传递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超恩 符平 敬志勇
新生代农民工相比第一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更加频繁,表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被部分学者概括为"三高一低"特征,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但工作耐受能力低。本文利用全国性的农民工调查数据,通过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代际差异的Oaxaca-Blinder分解发现,"三高一低"特征不足以解释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相比第一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更加频繁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群体未婚比例高,子女数量少,家庭负担小,且更加注重职业的发展空间,希望通过职业的向上流动实现自我提升。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中会 钟昕琰 张雪
为探讨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文化资本是否存在代际传递,本研究采用农民工、农民工子女的文化资本问卷,对北京市1所小学的276名农民工子女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的文化资本与儿童的文化资本存在显著相关。(2)父亲的文化资本对儿童的文化资本产生显著影响,文化资本存在代际传递。
关键词:
农民工及其子女 代际传递 文化资本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中会 向宇 蔺秀云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民工和其子女文化适应的代际传递,并探讨亲子依恋在其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采用农民工文化适应问卷、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问卷、亲子依恋量表,对北京市3所小学三到六年级的476名农民工子女及其父母进行了调查。经分析发现:(1)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文化适应相关显著;(2)农民工文化适应对农民工子代文化适应具有直接预测效应,亲子依恋在其中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农民工及子女 文化适应 亲子依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妍冬 刘一伟
本文在中国七城市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职业流动对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结果表明:职业流动对农民工的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两代农民工收入的比较分析,发现职业流动与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呈正相关。但是在回归检验中发现,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的增加,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开始下降,职业流动频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而在第一代农民工的回归检验中,职业流动频次与第一代农民工收入水平不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
职业流动 农民工收入 代际差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卓玛草 孔祥利
考察农民工代际收入流动性以及父代是否外出务工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发现父代未外出务工与子代农民工之间的代际收入流动性高于父代外出务工的两代农民工家庭。进一步使用Eriksson"条件收入弹性"中间变量法,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职业代际传递三条路径对代际收入流动系数进行分解并考察各路径的贡献率,结果发现:对父代未外出务工样本,人力资本是代际收入传递的直接路径,社会资本是间接路径;对父代外出务工样本,代际职业传递和社会资本传递加强了代际间收入传递,其中代际职业传递路径的贡献率最高。最后,利用倾向匹配法(ATT)处理了社会资本的内生性偏差,通过了严格的稳健性检验,表明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农民工收入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书云 张广宇
实证分析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虽未摆脱农民工群体的总体特征,但与先辈相比,在就业、生活、素质和观念、要求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与特点。他们在外创业和移居城市动机较强、务农意识淡薄;女工所占比重甚至超过男性;文化及专业素质起点高,人力资本潜力大;跨区域、在大城市就业的多,外出半径扩大、视野更开阔;流动就业比例相对较低、累计外出时间延长;更自信,预期收入明显高于实际收入;对劳动、生活环境和条件要求提高;维权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强。我们应贯彻落实和不断完善有关政策,结合不同年龄农民工的实际情况、特点和要求,分类指导,进一步改善其就业、生活环境和状况,更有效保护其合法权益,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农民工 代际差异 和谐社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艾华,姚上海
本文运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原代码数据,以湖北省为例,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农民工流动的代际差异特征,即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在流动动因、受教育程度及行职业结构方面都呈现出了较大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更具有新时期城市产业工人的特征,正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因此,我国应逐步建成完全平等的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及其相关的调节机制和配套制度。
关键词:
代际差异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产业工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锦墉 杨国强 梁志民 肖芳文
本文依据江西调查样本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职业流动性存在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高于老一代农民工;性别、家庭负担、打工是否压力大、总收入趋势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影响系数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存在影响程度的差异;婚否、土地流转意愿、离职综合因素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影响系数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影响程度也有较大代际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可 王厚俊
文章利用在广州市十区二市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比分析了两代农民工的特征及流动动因和择业期望。研究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的流动观念、流动动因、流动行为和未来工作预期等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流动 代际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艳平
由于第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和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其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上都有着明显差别。两代农民工无论是初次职业选择还是现职业选择,其职业结构、行业结构、职业目标和职业诉求、职业稳定性乃至当前工作条件、月均收入等方面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对其初次职业选择影响因素以及现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多项Logistic回归表明,家庭因素较多地影响着老一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他们因为家庭原因比较注重获得一定的、较稳定的收入。而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选择中,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但也反映了其具有较强的家庭观念,并且比较关注工作条件。
关键词:
职业选择 影响因素 代际差异 农民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解雨巷 解垩
文章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把父代与子代之间教育程度和职业层次的差异,以及子代14岁时家庭主观所处阶层与其当前主观阶层之间的差异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利用Ordered Logit模型考察代际教育流动、职业流动对阶层代际传递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阶层具有较强的继承性,父子两代的阶层关联性强于教育和职业关联性,中低阶层呈现向上的代际流动趋势,中高阶层存在向下流动的压力,父子同处于中间阶层的分布较集中;代际教育和职业向上流动始终是实现阶层改善的重要途径,但其对阶层的改善作用具有时代特征,近年来教育因素、职业因素对阶层改善的作用出现弱化趋势,阶层固化现象初步显现;代际流动呈现地区、城乡异质性,东部地区、城市地区代际职业向上流动对代际阶层改善作用大于教育向上流动,而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教育流动对阶层改善的效果强于职业流动对阶层改善的效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玲
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中发生过职业流动的农民工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职业流动次数对新老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的效用。结果表明:职业流动越频繁越不利于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对新老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均具有积极作用,老一代农民工中已婚的、外地农民工更容易实现职业晋升,新生代农民工中女性更容易实现职业晋升,在社会网络方面,居民互助多有利于老一代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居民相熟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有负的效用。因此,打破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局面,规范企业用工制度,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从而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减少流动;同时,提升农民工教育水平以及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为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子成 郭沐蓉
文章利用2008—2010年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RUMIC),对农民工家庭收入不平等与消费不平等进行了测量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消费不平等高于收入不平等,而家庭收入和消费不平等存在明显的流动模式差异与代际差异。收入来源和消费结构分解表明,劳动收入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来源,而消费不平等的主要来源则为食品、衣着和居住支出。对基尼系数进行的夏普里值分解进一步显示:流动模式差异对农民工家庭收入差距有较大影响,而代际差异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勇 黄承贵
本文采用江苏省的调研数据,考察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代际间差异。结果发现: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意愿更加强烈,在培训中也更加偏好技术含量高、脑力劳动特征明显的技能;并且对培训成本的支付意愿也高于第一代农民工;此外,两代农民工在培训模式的选择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职业培训 参与意愿 新生代农民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