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1)
2023(4755)
2022(4005)
2021(3873)
2020(3294)
2019(7436)
2018(7501)
2017(15258)
2016(8313)
2015(9196)
2014(9139)
2013(9350)
2012(8610)
2011(7884)
2010(7990)
2009(7570)
2008(7518)
2007(6946)
2006(6448)
2005(5583)
作者
(23512)
(20649)
(20003)
(19000)
(12377)
(9883)
(8993)
(8169)
(7497)
(6999)
(6908)
(6739)
(6305)
(6237)
(6095)
(6062)
(5790)
(5771)
(5685)
(5468)
(5127)
(5083)
(5005)
(4919)
(4648)
(4622)
(4545)
(4296)
(4196)
(4058)
学科
(44071)
(40818)
经济(40786)
(34690)
农业(29363)
管理(20400)
方法(15060)
(14565)
企业(14565)
数学(13725)
数学方法(13674)
业经(13129)
中国(9859)
农业经济(9798)
(8893)
农村(8887)
(8790)
地方(8552)
(8345)
土地(8304)
(8176)
劳动(8175)
(8122)
(7309)
发展(7010)
(7004)
收入(6836)
人口(6680)
(6579)
(6544)
机构
学院(122774)
大学(118063)
(55150)
经济(54222)
管理(50220)
(44614)
理学(44168)
理学院(43753)
管理学(43144)
管理学院(42957)
研究(40510)
农业(33823)
中国(33631)
业大(26594)
科学(24803)
(23654)
(21770)
(21009)
农业大学(20755)
中心(19852)
研究所(19086)
(18631)
财经(17607)
经济管理(17248)
(16160)
(16138)
经济学(15727)
(15438)
师范(15343)
(14871)
基金
项目(82488)
科学(65843)
基金(61489)
研究(61256)
(53396)
国家(52821)
科学基金(45485)
社会(41342)
社会科(38620)
社会科学(38613)
基金项目(33736)
(32732)
自然(28375)
自然科(27676)
自然科学(27672)
自然科学基金(27207)
(27051)
编号(26127)
教育(25982)
(25935)
资助(24010)
成果(19942)
(19192)
(18549)
重点(17553)
国家社会(17289)
(17214)
(16823)
人文(16396)
(15970)
期刊
(66811)
经济(66811)
(50841)
农业(34374)
研究(31490)
中国(26622)
科学(20146)
学报(19917)
业经(18203)
大学(15994)
(15670)
学学(15530)
(14706)
金融(14706)
(14472)
农业经济(13198)
农村(13107)
(13107)
管理(12416)
问题(10279)
世界(9005)
农村经济(8767)
资源(8546)
财经(8383)
技术(8347)
(8265)
经济问题(8175)
经济研究(7659)
(7149)
社会(7037)
共检索到181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文荣  卢海阳  
本文在对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其工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7个地级市在城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并对比CHIP数据,探讨了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工资关系的性别差异及户籍地差异。结论表明: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其工资水平有显著影响,但教育收益率仅达到了2.4%,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农民工工资水平与其年龄及工龄呈"倒U型"曲线关系,达到最大工资水平的平均年龄和平均工龄分别为41.4岁和17.3年;只有在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上农民工才会呈现出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但教育收益率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户籍地差异;农民工工作时间与其工资水平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最后,家庭规模、城市环境等因素也对农民工工资水平有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凌霄  吴海江  张忠根  
农民工因收入水平较低而备受社会关注,影响农民工收入的因素众多,以往研究忽略了户籍地差异的影响。本文聚焦于户籍地差异对农民工收入的作用来解读外地与本地农民工的收入差异问题。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户籍地差异使外地农民工收入比本地农民工高2.33%;考虑样本的选择性偏差后,外地农民工的收入优势进一步扩大;户籍地差异解释了外地与本地农民工收入差异的33.5%。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俊焘  钱文荣  
利用2013年浙江省9个城市2398份农民工调研数据,借鉴移民融合理论,运用制度学习模型,本文实证分析了制度感知对农民工主观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及其代际和户籍地差异。结论有:(1)制度知晓度和公平度感知对农民工主观市民化水平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中知晓度和公平度感知均显著,而老一代农民工中仅有公平度感知显著;(2)公平度和知晓度感知分别正向调节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主观市民化水平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秉承了以上结果,老一代农民工仅公平度感知对人力资本存在正向调节,外地农民工仅知晓度感知对社会资本存在正向调节,本地农民工的公平度感知同时存在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正向调节;(3)人力资本和社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国景  陈永福  杨春华  
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民工群体内部的异质性不断加大。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聚焦于收入增长和户口所在地的户籍属性对进城农民工家庭营养消费的影响,并探讨收入增长与营养消费关系的户籍地差异。结果表明:收入增长和户籍地差异对进城农民工家庭营养消费有显著影响;农民工家庭能量、蛋白质和脂肪需求的收入弹性为分别为0.593、0.610和0.533;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户籍地差异使本地农民工家庭的人均每天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消费比外地农民工家庭分别高19.24%、18.41%和15.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俞玲  张海峰  姚先国  
本文基于农民工户口登记地差异,实证分析地域身份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来农民工工资存在明显的"地域效应",东部外来农民工在工资报酬和工资歧视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户籍地在工资条件分布的各分位数上对中部和西部外来农民工工资均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工资歧视的"地域效应"与工资分位数有关。因此,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农民工城市融合,应尽量消除地域身份对农民工就业的不利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强  谭银清  陈益芳  
本文通过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综合考察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是导致农民工工资差异的重要因素,但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显著大于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只是在高分位点处具有微弱影响;在人力资本各变量中,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效应在低分位点处略低于受教育程度,但在中、高分位点处的影响效应则要显著大于受教育程度。因此,要在努力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同时,设法提升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从而改善农民工的收入状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本文提出基于自然实验的工资差异分解方法用于分析个体特征差异、进入市场前教育歧视和市场后户籍歧视对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城镇工和农民工之间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工工资率是农民工工资率的1.79倍,两类劳动力工资差异的69.77%、14.01%和12.99%分别是由个体特征差异、农民工进入市场前受到的教育歧视和进入市场后受到的户籍歧视导致的。因此,政府在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的同时,大力促进城乡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将有助于缩小城镇工和农民工之间的工资差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实  杨修娜  
文章利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民工研究"课题组于2008年对我国15个城市的农民工进行调查所得的数据,分析了农民工性别间的工资差异和工资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女性农民工的平均工资、小时工资都低于男性农民工。分解结果表明,男女农民工之间的工资差异、小时工资差异主要是由性别歧视以及其他不可观测因素引起的,而对于那些年轻、低学历、无工作经验的农民工来说,性别歧视的影响更严重。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晓军  陈浩  
由于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农民工在非农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这与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密切相关。文化程度、培训经历、打工年限、年龄和性别对农民工的职业选择、工资收入存在显著影响。因此,现阶段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应侧重普及农村基础教育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和完善城市劳动力培训市场,以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较好地解除农民工非农就业的人力资本约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文婷  张广胜  
基于2009年沈阳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采用改进的"M incer"模型研究影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因素,比较分析新老两代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决定的影响因素和程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拥有技术或手艺、是否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受教育程度、性别和职业类型是影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中,是否拥有技术或手艺成为新老两代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浩   陈功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作为重要劳动力来源,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由于户籍地和居住地之间存在较大经济差距,农民工消费水平往往受到影响。此外,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对其消费行为也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户籍地与居住地经济差距对农民工消费水平的影响,并探究身份认同的中介效应,旨在为各地方政府优化农民工保障政策、刺激农民工消费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地与居住地经济差距对农民工消费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与高消费水平农民工相比,户籍地与居住地经济差距对低消费水平农民工的负向影响更大。在户籍地与居住地经济差距对农民工消费的影响机制中,身份认同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古鹏  姜学民  任龙  
作为山东省的经济重心,同时作为全国标志性品牌城市和奥帆赛举办地,青岛无疑是最为吸引农民工的城市之一。为了对青岛市农民工收入情况及影响因素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从2006年7月28日至8月25日,笔者对工作在青岛市的农民工进行了1‰抽样调查。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市约有民工80万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翔宇  胡浩  
本文使用2002年和2007年CHIP数据,考察了男女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变化趋势及原因。研究表明,对于男性而言,农民工同城镇职工工资差距扩大中的90.21%是由于禀赋的回报率差异造成的,其中教育回报率跨年度差距的扩大是主要因素;对于女性而言,农民工同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缩小中的85.96%是由禀赋的回报率差异造成的,其中女性农民工教育回报率的大幅提升及城镇职工教育回报率的大幅下降是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显洲  
文章关注城市职工和农民工两个群体工资差异的大小和来源。利用CGSS2013数据和均值分解法,文章考察了人力资本和歧视的贡献。研究发现:在实现就业以后,两个群体的工资差异主要来自于特征差异,歧视并不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主要存在于就业实现的过程中,就业歧视解释了两个群体大约一半的工资差异;教育从特征差异、回报率差异、就业概率差异三个方面为工资差异做出了贡献;工作经验在工资决定中具有逆歧视作用。我们的研究意味着,要缩小两个群体的工资差异必须从缩小前市场差别开始,并通过促进市场竞争、明确歧视的实践标准、简化反歧视的诉讼程序等措施来减少就业歧视的贡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小锋  段成荣  
本文利用8959名新生代农民工监测数据对其留在打工城市的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教育、健康这些可能表征人力资本的特征外,家庭和户籍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重要因素。在利用住房来源、家庭成员分别表示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家庭后发现,物质层次的家庭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意愿影响更大。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中国如果要健康有序地推进城市化进程,让新生代农民工逐渐迁到城市居住,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居者有其屋——将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