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4)
- 2023(10827)
- 2022(9613)
- 2021(9242)
- 2020(7698)
- 2019(17858)
- 2018(18060)
- 2017(35368)
- 2016(19329)
- 2015(21990)
- 2014(22071)
- 2013(21999)
- 2012(20097)
- 2011(18114)
- 2010(18199)
- 2009(16649)
- 2008(16168)
- 2007(14398)
- 2006(12907)
- 2005(11234)
- 学科
- 济(78499)
- 经济(78405)
- 业(60629)
- 管理(51448)
- 农(47251)
- 企(39645)
- 企业(39645)
- 方法(33245)
- 农业(31430)
- 数学(28830)
- 数学方法(28461)
- 业经(21489)
- 中国(19981)
- 财(17873)
- 地方(16709)
- 学(16313)
- 制(15613)
- 贸(13542)
- 贸易(13537)
- 易(13174)
- 技术(12286)
- 理论(12154)
- 发(12058)
- 环境(11625)
- 策(11594)
- 和(11373)
- 银(11371)
- 银行(11338)
- 体(11082)
- 教育(11080)
- 机构
- 学院(274748)
- 大学(272464)
- 管理(113038)
- 济(108379)
- 经济(105919)
- 理学(98300)
- 理学院(97293)
- 管理学(95665)
- 管理学院(95195)
- 研究(90356)
- 中国(68826)
- 农(62380)
- 京(58146)
- 科学(57209)
- 业大(48013)
- 农业(47658)
- 财(46722)
- 所(45894)
- 中心(42297)
- 研究所(41578)
- 江(40459)
- 财经(37376)
- 范(36659)
- 北京(36641)
- 师范(36407)
- 经(34002)
- 州(33016)
- 经济管理(31753)
- 院(31660)
- 农业大学(29887)
- 基金
- 项目(188334)
- 科学(147537)
- 研究(141297)
- 基金(135254)
- 家(116875)
- 国家(115776)
- 科学基金(99376)
- 社会(87065)
- 社会科(81931)
- 社会科学(81906)
- 省(74859)
- 基金项目(73199)
- 自然(64454)
- 教育(63171)
- 自然科(62881)
- 自然科学(62869)
- 划(61750)
- 自然科学基金(61714)
- 编号(60584)
- 资助(54894)
- 成果(48734)
- 部(41494)
- 重点(41204)
- 发(40790)
- 课题(39960)
- 创(38817)
- 创新(36035)
- 科研(35599)
- 教育部(35065)
- 人文(34991)
- 期刊
- 济(125073)
- 经济(125073)
- 研究(79833)
- 农(64816)
- 中国(52364)
- 农业(44080)
- 学报(43594)
- 科学(40832)
- 管理(36838)
- 大学(33561)
- 财(33099)
- 学学(31610)
- 教育(30562)
- 业经(26058)
- 融(25503)
- 金融(25503)
- 技术(23237)
- 业(20097)
- 问题(17826)
- 财经(16975)
- 经济研究(16310)
- 图书(15106)
- 版(14566)
- 农业经济(14444)
- 理论(14420)
- 经(14245)
- 农村(14145)
- 村(14145)
- 科技(13810)
- 技术经济(13610)
共检索到402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詹海玉 陈世海
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农民工与留守子女日常沟通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包括:较低的沟通频率影响留守子女包容需要的满足,沟通方式单一化导致对留守子女的过分控制,沟通内容功利化不足以满足留守子女情感需求;其技术层面的问题包括:农民工及留守子女对语言交际原则的理解比较欠缺,语言交际能力总体较弱,对语境化要求的忽视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反感情绪,对留守子女需求的误读致使农民工不太注意会话策略。据此,提出了微观环境中提升农民工和留守子女的参与能力,中环境方面增强留守子女的联结,外环境方面构建适宜的支持网络以及宏观环境提供
关键词:
农民工 留守子女 日常沟通 学科交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勤
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导致了一大批享受不到父母关爱、得不到学校良好教育的农民工"留守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群体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透视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留守子女 教育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檀学文
本文利用农民工家庭调查数据分析多数儿童留守而少数儿童流动的原因。结果显示,农民工家庭在外收入能力和照料能力是限制儿童流动的主要因素,包括是否从事自营业务、能否获得社会保险以及是否有非就业的成年人陪同。制度因素呈现了一定影响,包括高考制度限制引起初中阶段流动儿童大幅度减少以及农民工社会保险有利于儿童流动。结论是通过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健全提高农民工家庭在外收入能力和照料能力,从而有利于儿童流动和完整家庭迁移。
关键词:
农民工 留守儿童 流动儿童 家庭迁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石智雷 宁桃丽
现有理论认为户籍制度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原因,然而即使户籍制度已放宽,依然存在大量留守儿童。文章从家庭决策的视角出发,基于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使用1979年和1983年全国各地区获得“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女性比率构建工具变量,实证检验了女性地位对农民工子女留守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女性地位的提升能够显著降低农民工子女留守的概率,该结论在进行重新定义样本和调整核心变量的测度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女性地位的提升显著减少了女孩留守现象,对男孩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女性地位的提升,增强了家庭对子女成长发展的关注;同时,女性地位提升后家庭生育孩子数量减少,家庭成员的工作时长缩短,可用于照料子女的时间和物质资源更充裕,有效降低了子女的留守概率。文章结论为理解近年来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的儿童留守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有效减少儿童留守现象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鞠维强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来流动人口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一些地区外来人口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常住人口。外来人口中进城农民工占了绝大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汪明
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应当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加强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增强服务意识,强化管理职责;应当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同时发挥社会力量的补缺作用,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方式综合解决。另外,应高度重视农民工自身及其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问题,以确保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城镇化 流动人口 农民工子女 就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
文章分析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执行现状,并就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认为应加强制度体制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职能配置,明确政策执行主体的权责利等。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秦玉友 齐海鹏 齐倩楠
伴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民日益增多的现状,其子女接受教育等问题随之凸显出来。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边缘化的城市流动儿童很难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我们需要从儿童发展权等多元视野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教育问题 应对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肖庆华
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是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学科立场,这一立场是以学科理论来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象和问题,以期构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学科知识体系。它把农民工子女看作是问题儿童,是一种解释性的研究框架,是对农民工子女整体人格的分割,它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提供的是背景知识,是解释而不是解决问题,本身存在着缺陷。因此需要转变立场,就是从学科立场转向实践立场,即在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中树立关注、关心和关爱的立场,建立农民工子女身心发展的关心关爱服务体系。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 学科立场 实践立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涛 李海华
本文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对小学阶段的355名农民工子女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比较差;影响农民工子女各个年级段学习适应性的因素不同,但学习环境一直是影响各年级段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的重要问题;总体上女生学习适应性要好于男生,但在每个年级段上又有不同的维度差异。
关键词:
学习适应性 农民工子女 小学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梁宏 任焰
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结构及其与父母的居住模式是流动和留守儿童各种问题的根源。本文利用2006年的"珠三角"农民工抽样调查原始数据,从农民工子女流动或留守的两种生存状况出发,探索了决定这两种生存状态的各种因素。结果发现,农民工子女的流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己的年龄、农村社会支持、迁移距离和父(母)在城市生存状态,他们的流动与否不仅是作为农民工父(母)理性选择的结果,还与国家、地方、生产等方面的制度有关。也就是说,与人口迁移中"推拉理论"的论述一样,农民工子女的流动与否也是由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各自的推拉合力作用的结果,也是作为父母的农民工经过利弊权衡后的理性选择结果。
关键词:
农民工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代际再生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穆建亚
农民工返乡子女面临着一个新的社会融入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社会资本的融入、文化和心理的融入、学校教育的融入。这一问题能否解决将影响着我国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和城镇化的进程。因此,需要建构一条有效的路径,通过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农村教育的投入,平衡城乡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建立返乡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的支持网络;构建具有包容性的多元文化社会等措施,提高返乡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程度。
关键词:
返乡 农民工子女 社会融入 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珊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学习困难。研究者便围绕这些困难开展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课例研究。一、农民工子女常见的学习困难(一)学习基础不扎实第一,对常见数学概念较为陌生,比如"分数"、"面积"、"四边形"等概念,使学生难以提高数学学习的熟练程度,经常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之菲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外来农民工子女在上海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女学校的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与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相比,就读于上海公办学校的外来农民工子女能够更好地与学校和社会相适应,他们在上海公办学校中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充分接纳。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指出上海公办学校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接纳更多的外来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是促进外来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外来农民工子女 学校适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小华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受到了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研究具有多维性特点。本文重点从法律、教育公平、政策博弈、公共财政和文化融入五个维度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研究进行述评,探讨不同维度观点间的联系与差异。
关键词:
多维视角 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