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5)
- 2023(11356)
- 2022(9706)
- 2021(9093)
- 2020(7969)
- 2019(18452)
- 2018(18542)
- 2017(36428)
- 2016(19621)
- 2015(22342)
- 2014(22522)
- 2013(22406)
- 2012(20251)
- 2011(18095)
- 2010(17908)
- 2009(16654)
- 2008(16410)
- 2007(14892)
- 2006(12682)
- 2005(10973)
- 学科
- 济(87021)
- 经济(86935)
- 业(60515)
- 管理(50920)
- 农(47464)
- 方法(41846)
- 企(39442)
- 企业(39442)
- 数学(37902)
- 数学方法(37379)
- 农业(31197)
- 财(23124)
- 业经(20980)
- 中国(20492)
- 地方(16923)
- 学(15601)
- 制(15426)
- 贸(14894)
- 贸易(14891)
- 易(14521)
- 发(12877)
- 务(12557)
- 财务(12512)
- 财务管理(12476)
- 收入(12355)
- 技术(11911)
- 企业财务(11799)
- 策(11481)
- 银(11474)
- 银行(11448)
- 机构
- 学院(282163)
- 大学(277158)
- 济(119110)
- 经济(116787)
- 管理(111932)
- 理学(97961)
- 理学院(96998)
- 管理学(95130)
- 管理学院(94623)
- 研究(89112)
- 中国(68716)
- 农(65067)
- 京(56276)
- 科学(55868)
- 财(51431)
- 农业(50234)
- 业大(48661)
- 所(44825)
- 中心(44012)
- 江(42011)
- 财经(41579)
- 研究所(40812)
- 经(37891)
- 经济学(36349)
- 范(34699)
- 师范(34350)
- 北京(34225)
- 经济学院(33164)
- 经济管理(32901)
- 州(32657)
- 基金
- 项目(193603)
- 科学(152704)
- 基金(141526)
- 研究(140197)
- 家(122981)
- 国家(121930)
- 科学基金(105411)
- 社会(89700)
- 社会科(84795)
- 社会科学(84769)
- 省(77378)
- 基金项目(75417)
- 自然(68658)
- 自然科(67077)
- 自然科学(67056)
- 自然科学基金(65829)
- 教育(63742)
- 划(63628)
- 资助(58165)
- 编号(57808)
- 成果(44843)
- 部(43275)
- 重点(42962)
- 发(42136)
- 创(40049)
- 课题(38216)
- 科研(37874)
- 创新(37508)
- 国家社会(37270)
- 农(36664)
- 期刊
- 济(128580)
- 经济(128580)
- 研究(74314)
- 农(66869)
- 中国(49728)
- 农业(45224)
- 学报(44110)
- 科学(40908)
- 财(39607)
- 管理(35115)
- 大学(34272)
- 学学(32940)
- 业经(27402)
- 技术(25606)
- 融(25082)
- 金融(25082)
- 教育(21974)
- 业(21530)
- 财经(19649)
- 问题(18810)
- 经济研究(18663)
- 经(16767)
- 统计(16512)
- 版(15623)
- 技术经济(15104)
- 农村(14760)
- 村(14760)
- 策(14366)
- 农业经济(14360)
- 世界(13701)
共检索到398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邢春冰 罗楚亮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本文利用DFL分解和综合技能模型两种半参数方法讨论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小时工资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假设农民工具有与城镇职工相同的回报系数(技能价格),其反事实平均收入水平不仅不会上升,反而略有下降;农民工内部的收入差距将有所上升。综合技能模型的结果表明农民工的技能回报具有非线性形式,高技能者的回报率高于低技能者。该模型的结果同时说明了测量误差问题的重要性。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差距 半参数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邢春冰
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了城镇地区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平均劳动收入水平显著低于城镇职工;从个人特征来看,农民工的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和小学,平均教育水平远远低于城镇职工;农民工的年龄结构更加年轻;农民工更多的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与生产和服务有关的职业。进一步的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表明,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小时收入的差异有90%左右是由劳动者的特征差异造成的,价格差异所导致的收入差异仅为10%。在所有的分解结果中,教育水平始终是造成两者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勤 艾小青 冯虹
本文对比分析了2008-2013年间我国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收入及增长情况,农民工收入的增长要快于城镇职工,比值计算的两者收入差距在缩小。进一步的,基于劳动力市场中的行业分布,利用泰尔指数测度了两个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发现群体收入差距大于行业收入差距,即群体属性,农民工还是城镇职工的身份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比行业选择更大。短期内需要建立城乡协调的劳动力市场,长期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农民工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农民工发展成果共享机制,创造公平的分配环境;通过增加社会保险福利,提高农民工的整体收入;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以居住地为基本单元的人口管理和服务体制,提供...
关键词:
行业分割 农民工 泰尔指数 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珣 徐舒
本文从动态同化(assimilation)的新视角,研究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文章针对该问题特有的数据结构,构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工具变量回归方法,对移民工资同化研究中固有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纠正。实证结果显示,农民工在城镇每多待一年,其相对工资将增加1.4%。这表明不同初始工资的农民工需要经过10—58年后才能达到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工资水平。高学历不会显著增加农民工的工资同化速度,只是增加了其初始工资水平,培训和社会关系对农民工的工资同化速度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农民工不仅初始相对工资低,而且工资同化速度慢,因而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将长期处于劣势地位。这反映出改善农民工务工环境、消...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差距 动态同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闯 贺晓梦 许怡
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年的数据,采用Fairlie分解方法确定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稳定性差距的成因,在校正了就业选择所产生的偏误之后,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析了不同就业稳定性下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结果表明:市场分割、人力资本差异和行业差异对就业稳定性差距给出了显著性解释,其中人力资本差异解释了近50%的就业稳定性差距;人力资本差异也是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市场分割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很小;市场分割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稳定就业中,在非稳定就业中不存在。本文的结论表明,对城镇劳动市场就业分割的关注应转向更为隐性的分割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闯 贺晓梦 许怡
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年的数据,采用Fairlie分解方法确定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稳定性差距的成因,在校正了就业选择所产生的偏误之后,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析了不同就业稳定性下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结果表明:市场分割、人力资本差异和行业差异对就业稳定性差距给出了显著性解释,其中人力资本差异解释了近50%的就业稳定性差距;人力资本差异也是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市场分割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很小;市场分割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稳定就业中,在非稳定就业中不存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翔宇 胡浩
本文使用2002年和2007年CHIP数据,考察了男女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变化趋势及原因。研究表明,对于男性而言,农民工同城镇职工工资差距扩大中的90.21%是由于禀赋的回报率差异造成的,其中教育回报率跨年度差距的扩大是主要因素;对于女性而言,农民工同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缩小中的85.96%是由禀赋的回报率差异造成的,其中女性农民工教育回报率的大幅提升及城镇职工教育回报率的大幅下降是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职工 工资差距 性别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佟大建 应瑞瑶
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并不断缩小其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流动人口问卷(C)和户籍人口问卷(D)数据,从农民工收入增长及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缩小的视角探究了居住证的共同富裕效应。研究发现,(1)持有居住证可显著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并缩小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即居住证具有显著的共同富裕效应,上述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2)进一步研究表明,职业地位提升、社会资本积累、身份认同提高是居住证提高农民工收入和缩小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作用机制。(3)异质性分析发现,居住证对跨省流动、受教育水平低、有劳动合同、新一代农民工收入增长和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缩小的作用更强。综上,本文认为应破除居住证的申领门槛并提高持证者的权益,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
居住证 农民工 工资差距 共同富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章莉
本文根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2008~2009年和2009~2010年的面板数据,使用二元logit面板模型和二元logit模型考察了农民工参保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签订合同可以明显提高农民工的参保可能性,证实了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政策效应。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则揭示了工资收入水平更高、在东部打工以及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可能性更大。农民工退保和新参保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失去劳动合同对农民工退保的负面作用要大于签订劳动合同对农民工参保的积极作用,工资收入的增长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新参保率、降低农民工的退保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弘钰 王辉
雇佣不平等不仅会直接引发劳动者偏差行为、恶化劳资关系,而且会严重阻碍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以及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本文利用全国4315名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劳动者偏差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代际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个体特征因素中,男性、年龄在21~39岁、学历为大专、城镇职工更可能倾向于发生偏差行为,且产生组织偏差的可能性更大;在雇佣不平等因素方面,自然属性歧视现象最为严重,且统计性歧视仍然普遍并对偏差行为影响显著;城镇职工面对各种雇佣不平等现象时更容易出现偏差行为,新生代农民工态度和反应逐渐与城镇职工趋同,老一代农民工则更多选择逆来顺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晓书 许传新
根据较大规模的问卷抽样调查,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对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工作满意度方面的相异性远多于相似性性,城镇职工的满意度高于农民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作状况是农民工工作满意度不及城镇职工的真正原因。经济收入、社会资本本、健康状况、工作时间、定期体检以及工作场所是否固定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工工作满意度的提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作昂 赵绍阳
本文基于本文基于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实证分析农民工社保待遇与工资之间的替代关系关系。在控制农民工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社保与工资是正向相关关系系,即提供社保的工作工资待遇也相对较高;通过基于行业和地区来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明,社保与工资之间是负向相关关系,提供职工社保的企业平均工资要更低(8%)。并且,五险一金与工资的替代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资的替代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不是缴费负担越重的替代效应越明显,说明替代效应的大小还与农民工的偏好有关工的偏好有关。进一步的考察发现,替代效应在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工群体中更大。
关键词:
农民工 替代效应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吕炜 杨沫 朱东明
农民工的市民化待遇一直是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热点,如何能实现农民工的同工同酬是问题的关键。文章将研究的背景追溯至农民工权益保障较为缺乏的时期,基于CHIPS2007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是否能单纯通过延长迁移时间和积累与迁移地相适应的非农工作经验的途径来实现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同化。实证结果表明:纠正样本自选择偏误后,农民工无法实现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同化,迁移之初农民工比城镇职工的小时工资低大约30.53%,持续迁移至多可以消除大约9.4%的工资差距。进一步,本文使用职业转移矩阵和Brown分解方法对农民工无法实现工资同化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迁移时间无法根本消除工资差距主要是因为职业分布固化和户籍歧视。具体来看,农民工职业分布固定且缺乏流动晋升,"同化效应"虽能有效地减少工资差距,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由户籍因素所主导的职业内的工资差距,也不能消除由于人力资本不足所主导的无法攀登职业阶梯而带来的职业间的差距。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云 王瑞杰 孙晓锦
年龄结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经济收入偏少且不稳定、职业流动性较小等特征,使农民工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如"棒棒"群体)在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时面临缴费标准较高与缴费能力较低、流动性较强与医保关系转移接续难、参保意愿强烈与医疗保险知识欠缺等矛盾。应合理设置农民工灵活就业群体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提升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实行全国"一卡通"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在医疗保险中的作用,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医药费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寇恩惠 刘柏惠
在我国城乡统筹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农民工"短工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工资差距展开分析。在修正劳动参与和短工化的样本选择问题基础上,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农民工工资函数,并且使用MM方法对短期农民工和长期农民工的工资差距进行分解。结果显示高学历、培训经历、本地就业以及通过亲缘和正规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人,获得长期合同的可能性较高;地区和教育对农民工工资的贡献较大;两种合同类型的农民工在工资分布的底端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工的工资差距存在"粘性地板效应"。这些结论对于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提高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平衡区域间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