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8)
2023(6213)
2022(5169)
2021(4853)
2020(3949)
2019(9031)
2018(8885)
2017(17538)
2016(9755)
2015(10851)
2014(10782)
2013(11042)
2012(10326)
2011(9638)
2010(9917)
2009(9201)
2008(9388)
2007(8574)
2006(8019)
2005(7043)
作者
(29154)
(25114)
(24748)
(23260)
(15718)
(11998)
(10987)
(9615)
(9462)
(8746)
(8732)
(8448)
(7836)
(7736)
(7728)
(7491)
(7337)
(7258)
(7047)
(6956)
(6319)
(6285)
(6161)
(6085)
(5648)
(5606)
(5551)
(5441)
(5115)
(5048)
学科
(48142)
经济(48091)
(44301)
(33739)
农业(29492)
管理(21962)
方法(15511)
中国(15319)
业经(14096)
数学(13907)
数学方法(13786)
(13182)
企业(13182)
地方(12084)
(9898)
农业经济(9858)
(9105)
(9078)
(8928)
农村(8911)
(8394)
(8164)
劳动(8162)
土地(7878)
发展(7850)
(7841)
(7389)
收入(7108)
人口(7056)
(6843)
机构
学院(149378)
大学(146642)
(65000)
经济(63646)
管理(56352)
研究(53485)
理学(49088)
理学院(48486)
(48097)
管理学(47670)
管理学院(47406)
中国(41203)
农业(36694)
科学(33658)
(31004)
业大(29773)
(27634)
(25977)
研究所(25234)
中心(24952)
(23341)
农业大学(22590)
(21048)
财经(21006)
师范(20895)
经济学(19632)
(19251)
北京(18584)
经济管理(18470)
(18084)
基金
项目(100688)
科学(80292)
基金(74776)
研究(73600)
(65348)
国家(64706)
科学基金(55389)
社会(49441)
社会科(46402)
社会科学(46389)
基金项目(40781)
(39513)
自然(34717)
自然科(33893)
自然科学(33882)
自然科学基金(33270)
(32573)
教育(31352)
编号(30201)
资助(29049)
(28547)
成果(23855)
(23255)
(22859)
重点(22110)
国家社会(20988)
(20199)
课题(19704)
发展(18975)
教育部(18951)
期刊
(78675)
经济(78675)
(53493)
研究(42106)
农业(36185)
中国(30328)
学报(25187)
科学(24355)
大学(19707)
业经(18775)
学学(18656)
(16870)
(16276)
(16041)
金融(16041)
管理(14409)
问题(13614)
农业经济(13235)
农村(13104)
(13104)
技术(10039)
世界(10011)
财经(9933)
教育(9925)
(9900)
资源(9885)
经济研究(9180)
经济问题(9012)
农村经济(8799)
(8556)
共检索到222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显洲  
文章关注城市职工和农民工两个群体工资差异的大小和来源。利用CGSS2013数据和均值分解法,文章考察了人力资本和歧视的贡献。研究发现:在实现就业以后,两个群体的工资差异主要来自于特征差异,歧视并不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主要存在于就业实现的过程中,就业歧视解释了两个群体大约一半的工资差异;教育从特征差异、回报率差异、就业概率差异三个方面为工资差异做出了贡献;工作经验在工资决定中具有逆歧视作用。我们的研究意味着,要缩小两个群体的工资差异必须从缩小前市场差别开始,并通过促进市场竞争、明确歧视的实践标准、简化反歧视的诉讼程序等措施来减少就业歧视的贡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蒯鹏州  张丽丽  
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群体的供求关系和工资决定机制也随之调整。本文利用2013年进城务工人员生存状况调查数据识别农民工群体性别特征差异,构建了农民工工资决定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对性别工资差异进行了Oaxaca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性别工资差异与"女子不如男"的传统思想、企业对女性家庭和工作冲突的担忧、女性工作时间和培训参与率绝对水平偏低及社交网络特征的性别差异有关。但女性的工作时间和培训参与率的回报率显著高于男性,如能在工作时间和培训参与率上与男性持平,企业担忧对性别工资差异的贡献将被抵消。换言之,新的工资决定机制下,歧视对农民工工资差异的贡献趋于减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本文提出基于自然实验的工资差异分解方法用于分析个体特征差异、进入市场前教育歧视和市场后户籍歧视对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城镇工和农民工之间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工工资率是农民工工资率的1.79倍,两类劳动力工资差异的69.77%、14.01%和12.99%分别是由个体特征差异、农民工进入市场前受到的教育歧视和进入市场后受到的户籍歧视导致的。因此,政府在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的同时,大力促进城乡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将有助于缩小城镇工和农民工之间的工资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婧芳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从就业进入、工资影响因素和工资歧视三个方面对2001年、2010年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的变化进行研究。对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劳动力教育回报率的比较发现,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大幅提高,与相同学历的城市本地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相似。农民工的工资决定机制与城市本地劳动力正在趋同。2010年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隔离比2001年大幅下降,而且在各部门内部小时工资的歧视也大幅下降。然而,当农民工进入公有单位时依然受到较强歧视,就业隔离依然存在,因此,城市劳动力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婧芳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从就业进入、工资影响因素和工资歧视三个方面对2001年、2010年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的变化进行研究。对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劳动力教育回报率的比较发现,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大幅提高,与相同学历的城市本地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相似。农民工的工资决定机制与城市本地劳动力正在趋同。2010年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隔离比2001年大幅下降,而且在各部门内部小时工资的歧视也大幅下降。然而,当农民工进入公有单位时依然受到较强歧视,就业隔离依然存在,因此,城市劳动力市场需要进一步健全,仍需规范公有单位的用工和招聘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谢嗣胜  姚先国  
本文利用最新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前农民工和城市工的工资歧视问题。本文认为,农民工和城市工的平均工资收入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44.8%的工资差异是由个人特征不同形成的,55.2%的工资差异要归结于歧视性因素。歧视性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农民工的直接歧视,占到工资差异的36.2%;二是对城市工的制度性保护,即对农民工产生的反向歧视,占到工资差异的19.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强  谭银清  陈益芳  
本文通过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综合考察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是导致农民工工资差异的重要因素,但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显著大于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只是在高分位点处具有微弱影响;在人力资本各变量中,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效应在低分位点处略低于受教育程度,但在中、高分位点处的影响效应则要显著大于受教育程度。因此,要在努力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同时,设法提升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从而改善农民工的收入状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文婷  张广胜  
基于2009年沈阳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采用改进的"M incer"模型研究影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因素,比较分析新老两代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决定的影响因素和程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拥有技术或手艺、是否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受教育程度、性别和职业类型是影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中,是否拥有技术或手艺成为新老两代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晓军  陈浩  
由于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农民工在非农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这与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密切相关。文化程度、培训经历、打工年限、年龄和性别对农民工的职业选择、工资收入存在显著影响。因此,现阶段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应侧重普及农村基础教育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和完善城市劳动力培训市场,以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较好地解除农民工非农就业的人力资本约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冉宏伟  
由劳动力歧视引出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农民工就业歧视现象。从市场和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所受的歧视待遇;从传统思想、市场因素、制度措施等几点试讨论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珊珊  孟凡强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工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而对于农民工歧视问题的研究也被学界广泛关注。本文首先结合西方经济学界歧视研究对我国农民工歧视形成原因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接下来对工资歧视、福利歧视、就业机会歧视、前市场歧视等农民工歧视的主要形式进行了总结整理,然后回顾了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农民工歧视问题的应对策略,最后从农民工自身的角度,对其反歧视意愿以及反歧视行为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可拓展的方向,以期为农民工歧视与反歧视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文博  
中国农民和农村是城市化的重要对象 ,农民工群体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孕育出的一种特殊社会群体。传统的城乡分割户籍制度产生了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 ,这种歧视有碍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对农民工的歧视问题 ,其实质是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屈小博  
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及收益的提高是中国进入中等收入纪展阶段实现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本文使用国家统计局201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的微观数据,度量和描述了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结构特征,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估计方法,估计了剥离受教育程度影响后技能培训对农民工人力资本收益的平均净效应。研究发现,接受过非农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未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月工资高136.8元,培训使农民工人力资本净收益提高了近8.24%,明显高于教育回报率;与此同时,受教育程度对培训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交互效应。因此,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工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是相关政策应当关注的重点和优先序所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文荣  卢海阳  
本文在对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其工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7个地级市在城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并对比CHIP数据,探讨了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工资关系的性别差异及户籍地差异。结论表明: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其工资水平有显著影响,但教育收益率仅达到了2.4%,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农民工工资水平与其年龄及工龄呈"倒U型"曲线关系,达到最大工资水平的平均年龄和平均工龄分别为41.4岁和17.3年;只有在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上农民工才会呈现出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但教育收益率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户籍地差异;农民工工作时间与其工资水平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最后,家庭规模、城市环境等因素也对农民工工资水平有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