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6)
- 2023(10063)
- 2022(7751)
- 2021(7343)
- 2020(5917)
- 2019(13128)
- 2018(13245)
- 2017(25573)
- 2016(14347)
- 2015(15935)
- 2014(16205)
- 2013(15778)
- 2012(14580)
- 2011(13268)
- 2010(13779)
- 2009(13086)
- 2008(13055)
- 2007(12130)
- 2006(11436)
- 2005(10582)
- 学科
- 济(58883)
- 经济(58814)
- 业(47196)
- 农(46334)
- 管理(36090)
- 农业(30687)
- 企(26048)
- 企业(26048)
- 中国(19373)
- 业经(18742)
- 方法(16909)
- 制(15033)
- 数学(14685)
- 数学方法(14438)
- 地方(14144)
- 财(13862)
- 策(13487)
- 发(12074)
- 银(11236)
- 银行(11216)
- 贸(10863)
- 贸易(10854)
- 行(10829)
- 及其(10698)
- 易(10610)
- 学(10572)
- 体(10477)
- 农业经济(10433)
- 发展(10239)
- 展(10217)
- 机构
- 学院(203785)
- 大学(197874)
- 济(87549)
- 经济(85636)
- 管理(76202)
- 研究(72697)
- 理学(64344)
- 理学院(63750)
- 管理学(62564)
- 管理学院(62193)
- 中国(59104)
- 农(53076)
- 科学(42094)
- 京(41770)
- 财(41200)
- 农业(40219)
- 所(36944)
- 中心(35250)
- 江(34986)
- 业大(34913)
- 研究所(32880)
- 财经(30729)
- 经(27785)
- 范(27446)
- 师范(27227)
- 州(27128)
- 北京(26260)
- 省(26156)
- 院(25203)
- 经济学(25191)
- 基金
- 项目(127019)
- 科学(99950)
- 研究(98566)
- 基金(90269)
- 家(77681)
- 国家(76828)
- 科学基金(65429)
- 社会(62620)
- 社会科(58876)
- 社会科学(58865)
- 省(51126)
- 基金项目(46396)
- 教育(44148)
- 编号(42919)
- 划(41599)
- 自然(39505)
- 自然科(38551)
- 自然科学(38543)
- 自然科学基金(37864)
- 资助(36579)
- 成果(36133)
- 农(30390)
- 发(29557)
- 课题(29438)
- 部(28485)
- 重点(28305)
- 性(26320)
- 创(25856)
- 国家社会(25454)
- 制(24906)
- 期刊
- 济(110618)
- 经济(110618)
- 研究(64803)
- 农(58387)
- 中国(47936)
- 农业(38960)
- 学报(30449)
- 财(29729)
- 科学(28842)
- 融(28486)
- 金融(28486)
- 管理(25989)
- 教育(25246)
- 大学(24449)
- 业经(23871)
- 学学(22906)
- 业(18324)
- 技术(17751)
- 问题(15870)
- 经济研究(15052)
- 农村(14950)
- 村(14950)
- 财经(14781)
- 农业经济(14476)
- 经(12700)
- 世界(12417)
- 版(11926)
- 经济问题(11241)
- 贸(10244)
- 技术经济(10019)
共检索到331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戚迪明 张广胜 杨肖丽 江金启
引导在大中城市务工农民工返乡到户籍所在的中小城镇,实现就近就地转移,是未来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作者研究运用推拉理论对农民工回流式市民化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辽宁省三县市的回流农民工数据,对农民工回流市民化进行考量,发现90.98%的回流农民工已成为回流县镇的永久迁移者,所有回流县镇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程度为78.72%。文章从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县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镇居住条件及扶持回流农民工创业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农民工回流式市民化。
关键词:
农民工 回流 市民化 政策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永兰 翟鸿健
文章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回流到户籍所在地的中小城市这一现象,通过Stata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个人因素中年龄和教育程度有着显著影响;家庭因素中婚姻状况、女儿人数和外出劳动力数量有着显著影响;流入地因素中信息来源和受访地区有着显著影响;流出地因素中房屋产权拥有度有着显著影响。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回流式”市民化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永兰 翟鸿健
文章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回流到户籍所在地的中小城市这一现象,通过Stata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个人因素中年龄和教育程度有着显著影响;家庭因素中婚姻状况、女儿人数和外出劳动力数量有着显著影响;流入地因素中信息来源和受访地区有着显著影响;流出地因素中房屋产权拥有度有着显著影响。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回流式”市民化 实证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爱华 张珍
近年来,"回流式"城镇化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新路径,其重要性日益彰显。"回流式"城镇化是解决传统农民工异地城镇化瓶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实现高质量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农民工回流既有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引起的被动回流,也有政策支持、中小城镇吸纳力增强等因素引起的主动回流。但目前我国"回流式"城镇化还存在着因中小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政策配套支撑不够等因素导致的回流进程缓慢、回流质量不高、回流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的困境。借鉴国外人口流动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城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我们认为,主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和公共资源配置、拓宽农民工中小城镇就业空间应是合理引导农民工回流、提升"回流式"城镇化质量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农民工 “回流式”城镇化 现实困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兴奇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回流"市民化现象日趋凸显,大量新生代农民工选择流出地城市或城镇作为未来的定居地。这种选择不仅源自于制度性安排的推动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选择,更是城市现代性、外部结构因素的推拉效应、农民工理性需求和社会认同的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选择将对"流出地"带来政策导向效应、产业转型驱动效应、人力资源集聚效应和家庭纽带整合效应等一系列影响。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回流 市民化 动因 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平 谭金海
我国农民工的流动模式正在由过去的双向流动向相对稳定的城乡单向流动转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不断增强,农民工跨省流动向就近转移的转变日趋明显。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民工整体技能较低、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民工就业难度加大、农村土地权益处理机制缺失等制约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因此,要以推进户籍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在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强化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加强农民工土地权益保障等方面加大改革和政策支持力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门丹 齐小兵
引导农村人口实现就近城镇化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如何让农村人口愿意迁移到城镇以及农村人口如何在城镇定居下来。我国回流农民工规模庞大,与纯农业家庭以及农民工家庭相比在主观意愿上更愿意在城镇居住,并且拥有相应的城镇生活经验与技能。将回流农民工设定为推动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的优先选择,有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就近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回流农民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门丹 齐小兵
引导农村人口实现就近城镇化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如何让农村人口愿意迁移到城镇以及农村人口如何在城镇定居下来。我国回流农民工规模庞大,与纯农业家庭以及农民工家庭相比在主观意愿上更愿意在城镇居住,并且拥有相应的城镇生活经验与技能。将回流农民工设定为推动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的优先选择,有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就近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回流农民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国胜
市民化是农民工一系列基本权力保障和公共服务享受的实现过程,需要政府承担相应的社会成本,这对转轨中发展的中国是个巨大的挑战。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主要是政府担心无力承受其社会成本而延缓了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土地制度等的改革。因而需要通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模型,度量分地区、分类型的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并在分析农民工市民化与相应制度改革的关联性基础上,基于社会成本的考虑给出农民工市民化的整体思路与政策组合,试图通过相应的制度改革筹措农民工市民化的所需资金,在消除政府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担忧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制度改革和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关键词:
社会成本 农民工 市民化 转轨 政策选择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怀礼 谷小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工业化发展到中期阶段的客观要求。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调研证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它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视野下进行系列化的制度创新才能成功。在改革的过程中,既要争取成功,也要宽容失误;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既要争取新制度的完善,也要给中间制度的创新预留更多的"空间"。
关键词:
统筹城乡 农民工 制度创新 重庆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强
通过对城市农民工在迈向非农职业过程中普遍停留在非正规就业状态的分析,指出了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不完善、人力资本积累受阻、社会资本建构空间不足等阻碍市民化有序推进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非正规就业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如下建议: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应该以强化劳动保护为先导逐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以推广职业资格和技能认证为重点对接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以社会组织发展为动力加快培育农民工社会资本。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非正规就业 路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崇台 马绵远
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我国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已经迫在眉睫。"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意味着农民工市民化不应只是户籍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使得农民工在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因此要实质性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就必须从城镇和农村两个层面上同步突破,同时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城市支持体系、农民工从农村集体退出三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力明
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是促进农民工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的身份和平等权利并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为此需要正确把握农民工市民化特定内涵,找出其中的难点,通过分析现行财政体制下城市政府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结构,理清城市政府制订准入条件背后的经济动因,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公共支出责任,从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政策支持的角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处于一种困顿状态,焦点是如何建构一个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支持系统。流行的制度变迁思路,不是没有完全体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需要,就是没有准确反映农民工市民化地方主导的权力格局,因而在实践中不受重视。从主体的视角与人的社会生存的假设出发,可以发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支持系统,实际是由四部分构成的,即:平等的政策支持,平衡的政策支持,统一的政策支持与发展的政策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具有区别于发达国家的过程。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近年亿万农民工有序落户城镇的任务,需要在理论上弄清楚农民工变成市民的具体阶段,即进行历时性研究。从马克思的社会人思想出发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历时性,是在经济现代化、城乡二元结构与国家政策等因素作用下,通过二步转变及国家政策设置阶段的双重机制,依次呈现为经济、社会、政治、生活四个阶段的市民化。当前,正由经济市民化向社会市民化发展。在政策上需要将农民工市民化前后阶段关联、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及与现代化相结合。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历时性 阶段 公共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