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2)
- 2023(7461)
- 2022(5484)
- 2021(5027)
- 2020(4010)
- 2019(8881)
- 2018(9155)
- 2017(17629)
- 2016(9817)
- 2015(10985)
- 2014(11197)
- 2013(10918)
- 2012(10022)
- 2011(9186)
- 2010(9463)
- 2009(8797)
- 2008(8849)
- 2007(8262)
- 2006(7767)
- 2005(7042)
- 学科
- 农(45092)
- 济(44870)
- 经济(44817)
- 业(33865)
- 农业(29885)
- 管理(19477)
- 业经(16390)
- 中国(13868)
- 企(13507)
- 企业(13507)
- 方法(12342)
- 发(11089)
- 地方(10662)
- 数学(10456)
- 数学方法(10328)
- 农业经济(10191)
- 发展(9571)
- 展(9557)
- 制(9480)
- 村(9187)
- 农村(9172)
- 学(9090)
- 土地(7742)
- 策(7723)
- 体(7554)
- 人口(7310)
- 财(7268)
- 收入(7093)
- 劳(7011)
- 劳动(7010)
- 机构
- 学院(148521)
- 大学(144273)
- 济(62307)
- 经济(61071)
- 研究(54251)
- 管理(53927)
- 农(50323)
- 理学(46737)
- 理学院(46219)
- 管理学(45295)
- 管理学院(45058)
- 中国(41700)
- 农业(38312)
- 科学(34412)
- 业大(30623)
- 京(30456)
- 所(28690)
- 研究所(26194)
- 中心(25147)
- 财(25133)
- 江(24719)
- 农业大学(23428)
- 范(21293)
- 师范(21095)
- 财经(19818)
- 省(19090)
- 业(18896)
- 州(18687)
- 经济学(18265)
- 北京(18263)
- 基金
- 项目(99103)
- 科学(78224)
- 研究(74185)
- 基金(71592)
- 家(63069)
- 国家(62415)
- 科学基金(52508)
- 社会(48136)
- 社会科(45054)
- 社会科学(45040)
- 省(40336)
- 基金项目(38296)
- 划(32750)
- 自然(32340)
- 教育(32048)
- 编号(31842)
- 自然科(31559)
- 自然科学(31547)
- 自然科学基金(30967)
- 农(29440)
- 资助(27294)
- 成果(25671)
- 发(23608)
- 重点(22237)
- 部(21951)
- 课题(21206)
- 创(20189)
- 国家社会(20128)
- 业(19739)
- 发展(19272)
共检索到226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焦晓云 王金
"半城镇化"即是在体制机制刚性约束和社会环境、人力资本积累等柔性约束的共同作用下,农民工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的不彻底的城镇化状态,其主要表现为农民工经济利益非市民化、政治权利失语化、精神生活孤岛化、社会形象污名化。"半城镇化"的原理是需求无限性与供给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从本质上看,它是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制度供给和人的现代化不相协调的必然结果。"半城镇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客观原因是城市融入的长期性,主观原因是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不够,现实原因是官员片面的政绩观。
关键词:
城镇化 半城镇化 概念 本质 生成机理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焦晓云 王金
“半城镇化”即是在体制机制刚性约束和社会环境、人力资本积累等柔性约束的共同作用下,农民工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的不彻底的城镇化状态,其主要表现为农民工经济利益非市民化、政治权利失语化、精神生活孤岛化、社会形象污名化。“半城镇化”的原理是需求无限性与供给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从本质上看,它是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制度供给和人的现代化不相协调的必然结果。“半城镇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客观原因是城市融入的长期性,主观原因是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不够,现实原因是官员片面的政绩观。
关键词:
城镇化 半城镇化 概念 本质 生成机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芹 高兴民
农民工半城镇化作为我国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其影响因素集中在制度、土地、劳动力和资本4个维度。其中,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管理制度是农民工半城镇化的制度根源,导致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受福利失衡;农村土地的财产功能和保障功能强化了农民工对土地的依赖,土地的财政功能加剧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文化程度偏低和职业技能匮乏使农民工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其增长缓慢的收入水平与不断增长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当前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背景下,对农民工半城镇化问题进行多维审视,通过保障和提高农民工的收益和工资待遇,完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多元分担机制,来解决农民工半城镇化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林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为了适应新环境,实现新目标,需要进行职业转换。本文通过对职业转换的内涵、实现条件及过程机理进行详细阐述,探讨新生代农民工为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而进行职业转换的作用机理,为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服务新型城镇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
On the occasion of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starting publication,the editorial board of the journal invited scholars to have conversations by writing about "frontier issues of population studies and other disciplines",which are expected to be informative for readers.These conversations include "Low costs industrialization and half-completed urbanization must be ceased 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solve rural migrant workers ' problems" by Gu Shengzu,"Policy sugges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mid-income people" by Li Peilin,"Income distribution and harmonious society" by Li Shi,"A general survey and comment on the 20 year reform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by Zheng Bingwen,"An urgent need for studying on and monitoring current fertility rate" by Guo Zhigang,and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population science" by Zhai Zhenwu.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萌萌 徐滇庆
解决农民工城市户籍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究竟政府需承担多少公共成本?本文测算结果与以往研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主要由于:(1)以往的研究将政府承担的市民化成本进行了逐年简单累加,而本文只考虑当前成本。(2)教育费用的核算只能考虑差额。(3)社会保障部分的支出,大部分由个人以保险形式购买,政府仅承担补助或补贴部分,所占份额较小。本文运用回归模型对市民化公共成本的测算结果进行验证,认为市民化公共成本的增加,不会产生财政负担。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公共服务成本 户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农民工是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军为城镇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必须得到保护尊重。城镇化不能只强调土地的城镇化,更要尊重劳动素,切实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现实难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载体。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全国上下对于推进城镇化的重视程度可谓前所未有。但是,推进城镇化的热情,需要建立在从一般规律和中国国情两方面加深对城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之上。从经济发展阶段出发,我国城镇化的核心应该是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并落户于城市,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普照之光。因此,推进城镇化要求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咸怡帆 杨虹
从物回归到人是新型城镇化的价值所在。文章立足中国农民工市民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解析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时代意蕴,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价值意义以及当前的现状和困境。文章认为,应从认识、主体、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层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体而言就是政府的管理理念要由物本观念向人本观念转变;尊重农民工的主体地位,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增强农民工主体意识;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良好的、宽容的社会环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创造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条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 市民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董延芳 刘传江 胡铭
中国农村的劳动力转移至今不顺利、难彻底、欠稳定,"隐性户籍墙"是其深层次原因。文章利用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2009年的武汉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对"隐性户籍墙"这一韧性社会屏蔽制度给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国路径"中出现代际分化的两代农民工流动打算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当前形势下,推进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结合可行而且必要,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与微观个体的双赢。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红霞 江立华
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化进程有着必然的共生关联,但是在实践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践事实与迅猛的城镇化进程相分离。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的经济驱动型特征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给付型需要错位,国家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强意志与地方政府的弱反应形成反差,城市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与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存在矛盾。在城镇化发展中,要以"共享"为理念,重构农民工的城市权利;以"主体性"为依归,尊重农民工的市民化选择;以"均衡发展"为目标,拓宽农民工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城镇化 个人权利
[期刊] 改革
[作者]
夏华 梁强
2008年后我国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处于上升趋势,但工资收入水平并不高,其提高空间还较大。农民工较低的工资水平导致我国出现"半城镇化"现象,不利于缓解产能过剩,降低了农民工对自己及家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我国的"半城镇化率"较高,2015年达到19.92%。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增长情况、人力资本状况和就业信息。鉴于农民工就业信息缺失和人力资本投资较少,政府应搭建农民工就业信息平台,在财政能力许可的情况下逐渐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对主动为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的企业给予鼓励,根据企业培训所需支出的成本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工资收入 城镇化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正中
在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既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有力手段,又是促进社会融合的有力工具,更是个人技能提升的便捷途径。职业教育应根据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和农民工自身特点开展适应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特点的职业教育内容培训。在这一过程中,应积极建立政府引导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和职业院校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和发展潜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技能 职业教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经勇
中国特色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民工”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然产物,它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把“农民工”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面对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城镇化 “农民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宇琪
我国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大中型城市普遍存在着"招工难"与农民工"就业难"并存的社会现象。本文通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农民工用工现状的调查,试图对城镇化进程中企业"招工难"与农民工"就业难"并存的社会现象做出解释,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化 招工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