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8)
- 2023(7519)
- 2022(6147)
- 2021(5756)
- 2020(4783)
- 2019(10652)
- 2018(10577)
- 2017(19667)
- 2016(10632)
- 2015(11592)
- 2014(11393)
- 2013(11303)
- 2012(10544)
- 2011(9831)
- 2010(9998)
- 2009(9235)
- 2008(9003)
- 2007(8437)
- 2006(7805)
- 2005(7044)
- 学科
- 农(48410)
- 济(46120)
- 经济(46064)
- 业(34214)
- 农业(32474)
- 管理(20501)
- 业经(16751)
- 企(13624)
- 企业(13624)
- 中国(13470)
- 农业经济(12445)
- 制(11854)
- 方法(11382)
- 地方(11244)
- 发(10433)
- 体(10230)
- 数学(9695)
- 村(9583)
- 农村(9567)
- 数学方法(9556)
- 财(9269)
- 学(9187)
- 发展(9111)
- 展(9092)
- 收入(8337)
- 策(8278)
- 土地(7760)
- 建设(7671)
- 及其(7616)
- 贸(7534)
- 机构
- 学院(149766)
- 大学(144314)
- 济(62727)
- 经济(61370)
- 研究(55864)
- 管理(54291)
- 农(51107)
- 理学(46288)
- 理学院(45820)
- 管理学(44930)
- 管理学院(44676)
- 中国(43618)
- 农业(38765)
- 科学(33563)
- 京(30940)
- 业大(30896)
- 所(28871)
- 财(26869)
- 中心(26438)
- 研究所(25977)
- 江(25190)
- 农业大学(23717)
- 省(20970)
- 范(20576)
- 师范(20356)
- 财经(20068)
- 业(19277)
- 州(19165)
- 院(19031)
- 北京(18824)
- 基金
- 项目(98665)
- 科学(76774)
- 研究(76273)
- 基金(69495)
- 家(61093)
- 国家(60408)
- 科学基金(50400)
- 社会(48108)
- 社会科(44938)
- 社会科学(44928)
- 省(40931)
- 基金项目(36632)
- 编号(33462)
- 教育(33090)
- 划(32687)
- 农(30021)
- 自然(29882)
- 自然科(29164)
- 自然科学(29154)
- 自然科学基金(28597)
- 成果(27212)
- 资助(26775)
- 发(23454)
- 课题(22751)
- 重点(21907)
- 部(21691)
- 创(20395)
- 国家社会(20007)
- 性(19971)
- 业(19653)
共检索到242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宇,杨云彦,王桂新,段成荣,桂世勋,李若建,刘传江
While rural-urban migrant workers have made great contr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in the urban and coastal areas of China,they are predomiantly not the permanent residents in the places of destination.They are not urban resients not only in terms of their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tatus,but more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income,living arrangement,social security,health care,and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which are vastly different from the urban local residents.Many of them will finally to their place of origin,and remittance,techniques and new ideas they gained from their employment and living in urban area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o-economic life in their hometowns.In population classification,they are different from both the rural and urban local residents,spanning rural and urban areas,a population group having close connection with both rural and urban areas.Marginalisation of their living status has been an increasing concern.Six scholars who have long had interest in this area are invited to write on some of the major issues and concerns of the rural-urban migrant workers.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传贵
梁忠良的上班场所,有点憋屈地附着在一座高大厂房的墙根底下。一排矮小而狭长的铁皮房子,就夹在两座厂房的缝隙间。门前散乱地停着几辆电动三轮车。2012年5月11日上午,皮肤黝黑的梁忠良穿着深蓝色工作服,别着腰包,从铁皮房子里钻出来。自2003年来到北京,他已经在快递行业干了10年。在北京这座特大城市的每个角落,布满了像梁忠良这样的新生代底层农民工。与土地和农事的疏离,"80后"、"90后"的年龄,还有相比父辈所接受过的更多的教育,本应让他们带着理想心高气傲,但当面对这个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的都市时,他们却自觉卑微如尘埃。弃学进京因为家里穷,梁忠良的学业在15岁初二那年结束。比他大4岁的哥哥则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建 盛振文 王素琴
农民工管理服务,主要分管理、培训、使用和权益保障四大方面。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以上四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从现实问题入手,分析原因,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对农民工管理、培训、使用、保障的有序运行。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民工 管理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润泉 赵广川 刘玉萍
农民工进城后的就业具有高流动性特征,频繁地更换就业城市。本文利用全国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解析了农民工在城市间流动就业的发生逻辑及其经济回报。研究发现,农民工在同一城市就业无法获得持续的工资增长,而通过在城市间的流动能够获得工资溢价,从而形成了跨城市流动就业的"推力"和"拉力";"岗位搜寻"与"社会保险权益贴现"是农民工通过城市流动获得工资溢价的两个作用机制,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间的流动就业扩大了岗位搜寻范围,进而提高了进入高回报岗位的概率,另一方面,流动性强的农民工更倾向于放弃社会保险,并以此换取工资补偿。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学历与低学历农民工均能通过流动获得工资溢价,但前者的"岗位搜寻"机制更强,后者的"社会保险权益贴现"机制更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恬 吴善辉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吸引了大量农民工流入城市,同乡社会资本为农民工流入城市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跨越型社会资本的缺失导致相当比例的农民工流入城市后却不打算长期居留。利用2017年CMDS数据和宏观城市数据建立模型,从农民工社会资本解释了农民工流入而留不下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构建跨越型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长期居留有明显促进作用。原因在于跨越型社会资本同时为农民工提供了长期居留所需要的异质化信息,为农民工城市长期居留发挥了资源效应、机会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农民工在城市长期居留,应通过社区畅通农民工和本地化社会网络的沟通渠道,帮助农民工突破同质化社会资本。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资本 城市居留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明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松
一方面在城市打工的2亿人被算作城市人口,可是他们既没有城市户口,也没有城市待遇,在就业、子女教育、医疗保障还是属于农村新农合体系之下。另一方面大量的城中村"半截子"城镇化工程导致大量农民土地失去了,但是新型社区却还没有建成,没法搬进去,户口由农业变为非农业户口了,但是非农业户口所具有的城市医保、子女就业机会却没有跟上来。这就导致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由原来的水平低下变为现在的功能性残缺,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强必然导致幸福感的弱化。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民工 幸福指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宁光杰 李瑞
文章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8城市数据,估计了不同流动范围下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流入同一地区的农民工,省内流动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高于跨省流动的农民工;省内流动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高于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市内流动的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也高于市外流动的农民工。说明总体上农民工就近市民化的意愿和能力较强。样本范围扩展到全国,结果均显示出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的倾向,但地区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本地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相匹配,中西部地区本地市民化能力滞后于市民化意愿。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财力最大限度地提供充足的公共资源和社会保障以吸引农民工本地市民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翰 邓晰隆 叶子荣
本文从感知差异出发,试图提供分析农民工问题的一个新视角。同时说明,农民工眼中的城市最佳规模大于城市居民眼中的最佳规模,这种规模差异来源于他们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带来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感知差异,因此,逐步消除二者的感知差异是缓解当前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治本之道。
关键词:
农民工 边缘化 感知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柳建平 闫鹏鹏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进程持续推进,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也在不断强化。本文依据韦伯的社会阶层分化理论,结合中国农民工实际,提出了一个关于农民工内部分化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中国农民工内部分化是"基于市场竞争力的分化"、"基于劳动收入的分化"和"基于家庭禀赋的分化",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渐次递进。并在这一分析框架下,根据社会调查资料,运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民工群体内部在从事职业、技术水平、经济收入及城市消费等关联方面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
关键词:
农民工 内部分化 分析框架 聚类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瑜 崔馨月 陈传波 汪三贵
生活工资是工人在标准工作时间内所获得的能够担负其家庭维持基本体面生活标准的报酬水平。文章基于生活工资的Anker法,将典型的农业转移人口维持其家庭在务工地基本体面生活标准的工资水平设定为典型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经济门槛。据此,测定了成都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低水准市民化门槛(即只考虑租房居住的生活工资)为2 710元/月,高水准的市民化门槛(即考虑购房居住的生活工资)为3 407元/月。进一步,根据卫计委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成都农业转移人口中,69%跨越低水准市民化经济门槛,48%跨越高水准市民化经济门槛。结合市民化意愿,既有市民化意愿又有低水准市民化能力的占50%,有市民化意愿但无低水准市民化能力的占20%。生活工资作为市民化经济门槛,可将现有研究中以公共成本为核心的市民化成本核算与以群体素质为核心的市民化能力评价这两条割裂的路径在同一框架下得以统一,在实践上具有多种优势,具备成为市民化研究的新测量工具的性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栋 卢江海
本文采用长期视角分析了农民工返乡的制度背景,研究发现农民工务工收入主要是维持农村社会生活,农民工始终未能脱离原有的农村社会结构。基于上述原因,此次金融海啸下的中国农民工返乡与其他国家"农村-城市"人口流动模式不同,农民工始终属于"非正式就业",失业后存在返乡激励。长期来看,解决农民工返乡就业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使农民工获得"人力资本红利"。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 非正式就业 人力资本红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玉军
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多功能性农业既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符合我国农民工自身实际的状况,理应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个理性选择;这也有利于两种优势结合,达到成功创业的目标。
关键词:
多功能性农业 农民工 返乡创业 现实选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德元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大量返乡农民工失去了工作就是其突出表现之一;官方统计数据表明,返乡农民工中的失业者约有2500万人,这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压力。为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及时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建民
改革以来,以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为导向的社会转型逐渐扭转了刚性的城乡二元分割格局,但伴随着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社会流动的却是通过他们的身体、社会空间以及媒体身份等表现出来的"象征二元结构"。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农民工的城乡流动并没有带来快速的城市融入和城乡融合,反而呈现出一条"流动的城乡界线"。
关键词:
农民工 象征二元结构 流动的城乡界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