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5)
- 2023(13570)
- 2022(11504)
- 2021(10556)
- 2020(9030)
- 2019(20786)
- 2018(20303)
- 2017(38883)
- 2016(21746)
- 2015(24264)
- 2014(24102)
- 2013(24080)
- 2012(22601)
- 2011(20444)
- 2010(20455)
- 2009(18982)
- 2008(18997)
- 2007(17332)
- 2006(15271)
- 2005(13218)
- 学科
- 济(90008)
- 经济(89913)
- 业(61179)
- 管理(53191)
- 农(48892)
- 企(38816)
- 企业(38816)
- 方法(37942)
- 数学(33864)
- 数学方法(33523)
- 农业(32242)
- 财(23164)
- 业经(22821)
- 中国(22047)
- 地方(21200)
- 学(20380)
- 贸(17424)
- 贸易(17420)
- 制(16912)
- 易(16906)
- 环境(13506)
- 发(12871)
- 技术(12796)
- 银(12721)
- 收入(12715)
- 银行(12652)
- 融(12282)
- 金融(12278)
- 行(12004)
- 务(11783)
- 机构
- 学院(315511)
- 大学(312363)
- 济(125912)
- 经济(123258)
- 管理(115213)
- 研究(110032)
- 理学(100448)
- 理学院(99192)
- 管理学(97293)
- 管理学院(96724)
- 农(82861)
- 中国(81457)
- 科学(73769)
- 京(65265)
- 农业(64922)
- 业大(59894)
- 所(58803)
- 财(54804)
- 研究所(54105)
- 中心(51498)
- 江(49241)
- 财经(43729)
- 范(42397)
- 师范(41855)
- 农业大学(41144)
- 经(39718)
- 北京(39703)
- 省(39694)
- 州(38575)
- 经济学(38190)
- 基金
- 项目(217168)
- 科学(168084)
- 基金(155487)
- 研究(152024)
- 家(138980)
- 国家(137727)
- 科学基金(115132)
- 社会(95501)
- 社会科(90016)
- 社会科学(89983)
- 省(89198)
- 基金项目(83926)
- 自然(76346)
- 自然科(74495)
- 自然科学(74463)
- 划(73727)
- 自然科学基金(73147)
- 教育(68507)
- 资助(61987)
- 编号(61348)
- 重点(49410)
- 成果(48867)
- 发(48293)
- 部(46993)
- 创(44946)
- 农(43364)
- 计划(42656)
- 科研(42440)
- 课题(42425)
- 创新(42114)
- 期刊
- 济(141760)
- 经济(141760)
- 研究(85008)
- 农(82827)
- 学报(62337)
- 中国(60645)
- 农业(55984)
- 科学(53421)
- 大学(45578)
- 学学(43519)
- 财(41272)
- 管理(34872)
- 业经(29313)
- 融(28227)
- 金融(28227)
- 教育(28171)
- 业(27896)
- 技术(24299)
- 问题(20742)
- 财经(20719)
- 经济研究(20581)
- 版(19894)
- 业大(17965)
- 经(17721)
- 资源(16354)
- 科技(15648)
- 农业大学(15596)
- 世界(15302)
- 技术经济(15255)
- 农村(14966)
共检索到458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萍 杨小军 徐晋涛
本文以云南省农村为例,采用调查实验方法衡量农民对相对收入的偏好,并且通过区间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相关因素对农民相对收入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相对收入的平均偏好程度比较高,并且家庭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农民对相对收入的偏好程度更大;然而,随着村内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大,家庭人均收入低的农民对相对收入的偏好程度显著增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卢启程 李怡佳 邹平
为获得影响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云南省4200家农户进行了调查,根据所获得的3432份有效问卷数据,结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和云南省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最大的是其他乡村从业人员比例,其次是乡村从业人员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再次是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和农业人口比例。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农民收入 影响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启程 李怡佳 邹平
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阶段性特征。对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证研究发现,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农民收入增加贡献最大,工资性收入的比重逐步增加。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来看,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及其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增加工资性收入是增加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民 收入变化 构成 云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利 朱喜钢
本文基于空间统计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经济集聚较为显著的云南省为实证案例,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以及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经济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在控制工业化水平、资本密集程度、农业人均产值后,经济集聚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经济集聚强度每增加1%,农民收入可增加约0.105%。进一步把经济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解为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两个维度后发现,仅有直接影响显著为正,而空间溢出并不显著,揭示经济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主要通过本土效应传导。据此提出充分发挥经济集聚对农民收入影响效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晓玲 李宏
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2008~2017年云南省农业产业的融合度研究发现,云南省农业产业融合度水平较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显著。农业内部的种植业、畜牧业与农业融合度较高;在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中,第二产业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业对农业的影响作用显著。从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角度出发,在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和政府管制等方面选取九个影响农业产业融合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公路通车里程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四个指标对农业产业融合的影响较大。因此,加强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促进农村三个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调整农业产业内部结构,推动农业内各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和形式,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层次;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拉动农业融合性产品的需求等不断提升云南省农业产业融合。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星宇 谢彦明 扈立家 刘珊
根据云南省348户农户林产品交易的调查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二元Logistic方法分析了林改后农户林产品交易的现状和农户选择中间商交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是否参加培训、交易频率、运输的难易程度和技术适用度对农户林产品是否选择中间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是否为村干部、亲戚朋友是否从事相关工作、林地面积、林产品种类和林产品的品质认证情况对农户林产品交易是否选择中间商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然后,针对农户在选择中间商销售林产品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林产品 中间商 影响因素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昊华 陈新
根据在云南省华宁县样本乡村的实际调查和访谈资料,以基于资产组合理论的模型为基础,对近些年影响农民农业生产资金投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VAR模型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农业税减免政策对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变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风险偏好、使其决策更加理性化的途径,而并不是通过直接减少农民农业生产负担来实现的。这表明政府出台的能够给予农民持续的乐观、确定性预期的政策将有更持久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业资金投入 农业税减免 启发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雅琴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重要内容之一的义务教育在云南省的财政支出总额并不低,但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相比却存在较大差距。为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应从义务教育经费标准着手,研究云南省"民族、山区、贫困"的特殊省情对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最终实现根据客观需要确定支出标准的目标。实证研究发现,山区面积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产生显著影响的主要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启程 李怡佳
在分析云南省农民收入现状和农民收入构成的基础上,对1985—2005年支援农业财政资金投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支农财政资金逐步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可靠保障,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农业科技建设费用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索,而农业基本建设对农民收入影响甚微;并进一步提出西部省区应该根据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特征优化支农财政投入结构。
关键词:
支农财政投入 农民收入 实证 云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丽萍 高岚
基于国家林业局2010年、2014年对云南省的集体林改农户监测数据,运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云南省集体林改农户林业收入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集体林改后农户林业收入增长显著,但不同收入组的农户收入增长幅度及收入的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别。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浩
利用2005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研究中的农村数据,分析了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及其影响因素。从偏好的分布来看,有37.2%的农民偏好土地调整,而62.8%的农民偏好稳定的土地产权,但他们对永久土地使用权的偏好(23.9%)并不太强烈。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主要受个体、家庭和社区三类解释变量的影响,从研究结果来看,"土地情结说"难以成立,而政策变量的影响不确定;"理性小农"的特点虽然明显,但不能解释全部;村庄社区变量对农民的偏好有重要影响,但呈减弱的趋势;区域因素也会影响农民的偏好。因此,在较长时期内,土地调整的压力依然很大,但在农民认同、规则明确的条件下,村组内部的土地调整与产权稳定可以相容。
关键词:
农民 土地产权偏好 土地制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欣乐 丁志国
本文基于2009年"田野调查"获得的518份东北三省调查问卷,运用离散选择模型分别研究了家庭中外出务工人数影响因素和农民工外出打工地点影响因素两个问题。研究表明,60岁以上人口、正在读书孩子个数、家庭成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家庭农业收入、家庭总支出对农民是否选择外出打工产生了显著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婚否、年收入、家庭总人口、拥有的耕地数量、正在读书孩子人数、农业收入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对地点远近的偏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西现
做好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农用土地流转的现状做出细致分析,同时剖析制约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如下:(1)目前云南省农用土地流转的规模较大,流转面积在6.7~66.7hm~2之间;流转方式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转包与出租方式上;流转期限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流转时间为1~2年。(2)影响农用土地流转因素很多,但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农户文化教育程度、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科学技术及政策法律法规等。该文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提高农民认知水平,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土地流转金融支撑体系、完善农地流转政策法规体系的对策建议,这为今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严芝清 杨子生
[目的]探究扶贫开发成效对于国家进一步精确制定脱贫政策具有的借鉴意义。[方法]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扶贫开发成效,并探讨扶贫开发成效的影响因素,最后以云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云南省扶贫开发成效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2)各州(市)与经济中心距离与扶贫开发效率成正比,距离越远,扶贫开发效率越好,各州(市)经济密度、扶贫资金与扶贫开发效率具有负相关系,经济密度高、扶贫资金投入多的地区,扶贫开发效率越低,这与扶贫开发效率区域差异特征相吻合。[结论]在实践方面,为制定区域扶贫开发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启示,即区域扶贫开发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以及实时把握客观规律,遵循规律的引导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缪小林 姚永秀
运用1978~2005年云南省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别从财政支农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了云南省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财政支农总量没有形成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主要是由于财政支农中的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正向冲击对农民收入均具有正的长期效应,但其支出比重较低;而财政支农中的支农支出正向冲击对农民收入产生效应不明显,但其支出比重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云南省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西部退耕还林农户农业生产效率持续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鹤庆县为例
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研究——来自云南省的调查数据
农户参与林业碳汇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凤庆县镇康县为例
农村居民地震风险感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楚雄州的调研数据为例
基于CAPM的资本成本估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云南省上市公司为例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云南省拉市海流域为例
政府政策对典型农业县农业资金投入的结构性影响:政策、风险偏好与预期——以云南省样本乡村为例
林改后林业发展中的潜在制约因素分析——以云南省两县为例
基于STIRPAT模型的云南省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