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6)
- 2023(7382)
- 2022(6448)
- 2021(6091)
- 2020(5369)
- 2019(12538)
- 2018(12437)
- 2017(24748)
- 2016(13715)
- 2015(15588)
- 2014(15737)
- 2013(15847)
- 2012(15050)
- 2011(13768)
- 2010(14034)
- 2009(13189)
- 2008(13261)
- 2007(12467)
- 2006(10860)
- 2005(9600)
- 学科
- 济(61714)
- 经济(61652)
- 农(45979)
- 业(44449)
- 管理(32593)
- 农业(30234)
- 方法(26818)
- 数学(24183)
- 数学方法(23984)
- 企(23624)
- 企业(23624)
- 业经(16561)
- 中国(14117)
- 财(13506)
- 学(12604)
- 地方(12553)
- 制(12459)
- 贸(11481)
- 贸易(11479)
- 易(11190)
- 农业经济(10074)
- 发(9813)
- 村(9067)
- 农村(9058)
- 策(8922)
- 银(8767)
- 银行(8733)
- 体(8657)
- 行(8325)
- 土地(8256)
- 机构
- 学院(205195)
- 大学(201182)
- 济(86269)
- 经济(84529)
- 管理(78545)
- 研究(70150)
- 理学(68370)
- 理学院(67576)
- 管理学(66399)
- 管理学院(66034)
- 农(59056)
- 中国(54771)
- 农业(45665)
- 科学(45171)
- 京(42166)
- 业大(39321)
- 所(37651)
- 财(36320)
- 研究所(34329)
- 中心(33861)
- 江(31886)
- 财经(28936)
- 农业大学(28011)
- 范(26635)
- 师范(26386)
- 经(26249)
- 北京(25966)
- 经济学(25391)
- 州(24726)
- 经济管理(24617)
- 基金
- 项目(135504)
- 科学(105834)
- 研究(98283)
- 基金(97846)
- 家(85811)
- 国家(84998)
- 科学基金(71590)
- 社会(61633)
- 社会科(57795)
- 社会科学(57773)
- 省(54171)
- 基金项目(52993)
- 自然(46546)
- 自然科(45410)
- 自然科学(45397)
- 划(44905)
- 自然科学基金(44604)
- 教育(43812)
- 编号(42057)
- 资助(39163)
- 成果(33270)
- 农(33265)
- 部(30689)
- 重点(30386)
- 发(30351)
- 创(27515)
- 课题(27400)
- 科研(26200)
- 创新(25732)
- 业(25435)
- 期刊
- 济(99988)
- 经济(99988)
- 农(62551)
- 研究(54545)
- 农业(42210)
- 中国(39935)
- 学报(35437)
- 科学(32757)
- 财(27165)
- 大学(26533)
- 学学(25479)
- 业经(23089)
- 管理(22028)
- 融(20816)
- 金融(20816)
- 业(20234)
- 教育(16821)
- 技术(16218)
- 问题(14947)
- 农村(14024)
- 村(14024)
- 财经(13850)
- 农业经济(13815)
- 经济研究(13340)
- 版(12831)
- 经(11800)
- 世界(11752)
- 资源(11611)
- 经济问题(10955)
- 技术经济(10787)
共检索到299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吕亚荣 陈淑芬
利用在山东德州进行的对296位农民的问卷调查资料,本文发现,大部分农民能认识到气候变化的现象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养殖业收入对农民有关气候变化的认知结果影响显著。低于一半的被访者表示采取了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农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和性别因素对其是否采取适应性行为影响显著。农民采取的适应性行为,以调整农时、增加投入和灌溉等被动适应性行为为主,调整作物品种、修建基础设施、采用新技术、改善农田周边的生态环境等主动适应性行为为辅。农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其是否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影响显著。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民 认知 适应性行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谷政 何泽
目前,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而首当其冲受影响的便是农业。论文通过对全国多个粮食主产省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约有75%的农户能够感受到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性别、区域、教育背景、务农年限的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且农户更倾向于依靠自身的力量来适应气候变化。论文最后提出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保险和气候变化知识的宣传力度、推进不同特征农户之间合作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气候变化 认知 适应性行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晓龙 霍学喜 陈宗兴
利用陕西省苹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与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对苹果种植户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中仅27.90%农户采用果园覆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且户均采用强度为1.51亩;气温变化、降水量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选择的主要因素,而气温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的主要因素;适应能力是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中农业劳动力数量、参加技术培训次数,物资资本中生产性工具及社会资本中合作组织参与对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自然资本中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苹果种植面积,金融资本中家庭总现金收入,物资资本中生产性工具及社会资本中通讯费用对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能力 苹果种植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晓龙 霍学喜 陈宗兴
利用陕西省苹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与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对苹果种植户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中仅27.90%农户采用果园覆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且户均采用强度为1.51亩;气温变化、降水量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选择的主要因素,而气温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的主要因素;适应能力是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中农业劳动力数量、参加技术培训次数,物资资本中生产性工具及社会资本中合作组织参与对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自然资本中人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能力 苹果种植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岩 宋春晓 赵允 杨露露 马恒运
[目的]适应性行为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但是,目前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未来研究方向是什么,需要进行综合系统分析。为此,文章基于该领域研究的知识基础、当前热点及前沿,绘制了文献共被引、关键词聚类等可视化图谱,为推动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CNKI数据库,以2012—2022年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领域的高质量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6.1.R1,对国内外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研究发现,第一,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领域研究的知识基础可以归纳为3个重要的主题,分别为农户适应行为、农户适应行为障碍及适应行为理论基础研究。第二,国外的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研究热点与国内的研究热点有相似之处,都围绕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热点主题进行探讨,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三,国际上研究前沿关注实证证据与生计脆弱性等,而国内则侧重于适应技术、研究方法等创新。第四,关注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研究文献很多,关注政府或机构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研究文献很少。[结论]提出未来可能存在的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包括寻找适应行为分类的统一标准并创新分类方式、考虑农户感知和适应性行为与生计脆弱性的结合、关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下适应行为的动态变化、深化适应行为效果的研究,此外,需要加大政府和机构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研究力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段伟 温亚利
气候变化对农业人口的福利与生计产生多重压力,尤其是保护区周边以自然资源为生计基础的贫困人口,因此更好地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机制对于政府制定有效的政策非常重要。文章利用广东省4个保护区周边社区抽样调查的234份有效农户问卷,运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及其适应行为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农田面积以及是否拥有电脑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但是,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因素与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性,参与保护区培训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感知 适应性 保护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童庆蒙 张露 张俊飚
基于对湖北省10个地区农户微观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重点探讨了家庭禀赋特征对于农户不同的气候变化适应行为及其响应强度的影响作用。结论表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提升能够通过改善农户信息和技术可获得性来增加适应气候变化的可能性;经济资本能够为购买农业保险、调整灌溉等行为提供支持;地理和环境禀赋则主要通过降低实施成本和门槛来提高农户的适应能力以及可能性。此外,是否接受技术培训、获取气候信息是否容易、户主健康状况、是否加入合作社、土壤质量、细碎化程度、地理因素等均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的响应强度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性行为 家庭禀赋 农户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捷瑜 何坤
本文使用2011—2020年24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造温度偏离度指标,从空调适应性行为视角评估了气候变化对居民电力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温度上偏将推高居民电力消费,居民购买和使用空调对此贡献约58.7%—78.7%。异质性分析表明,极端温度、相对湿度和收入水平均会强化居民电力消费、空调购买对温度上偏的响应,令空调能耗降低的技术进步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空调使用时长对居民电力消费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能源消费 适应性行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丽 魏凤
基于陕西和甘肃地区597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户主及家庭特征、农业生产、信息可获性、气候变化认知和地区特征等方面选取相关变量,分析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9.7%的农户面对气候变化都会采取适应性行为,且以投资较少的短期行为为主,被动适应性行为所占比重略高于主动适应性行为。耕地面积、对干旱的认知、地区地貌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仅选择被动适应性行为;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程度、上网频率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仅选择主动适应性行为;农业收入占比等大多数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户同时选择两种适应性行为。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性行为 农户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晓龙 刘明月 霍学喜
本文基于水资源约束的专业化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两阶段决策理论模型及陕西省663个专业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选择Double-HurDle模型分析水资源约束下影响苹果种植户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选择与采用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水资源对85.67%的样本农户构成约束,农户采用以果园覆盖为主的措施适应气候变化,但采用比例仅占25.88%,且户均采用强度仅为1.51亩。是否加入合作社、家庭劳动力人数、参加技术培训频率、政府信息宣传对农户适应决策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户主年龄、苹果树龄负向影响农户决策。是否加入合作社、苹果收入、苹果种植面积正向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采用强度,而是否为平地显著负向影响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桦 周志云 廖浩玲
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用率低下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金融可能影响农户的气候适应性行为。基于河南、陕西、山西三省1 384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农户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行为,具体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若未使用其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程度将下降;未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如果使用了,其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程度将上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提高借贷易得性与信息易得性,进而促进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行为,农户对于金融包容性的认知能够正向增强数字金融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对于资本型适应性行为影响的边际效应最大,在反事实假设下也表现为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资本型适应性行为提升效果最强;数字金融对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率较高、接受过培训的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技术促进效应更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红莉 张俊飚 张露 罗斯炫
[目的]气候变化适应是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重要内涵,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农户“气候变化认知—适应性行为”决策分析框架,并利用湖北省“十县百组千户”的调查数据与结构方程模型,以探究农户气候变化认知(自然环境认知、经济需求认知、自我效能认知)对其(主动型、被动型)适应性耕作行为的影响。[结果](1)农户气候变化认知水平提高能促进其采取适应性耕作行为;其中,气候变化认知水平提高促进其采取主动型适应性耕作行为的作用更大。(2)从影响路径来看,自然环境认知、自我效能认知通过影响情感态度、问题应对策略,经济需求认知通过影响情感态度,以促进农户采取适应性耕作行为。(3)多群组分析还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越大、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其气候变化认知水平越高,则越倾向于采取主动型适应性耕作行为。[结论]政府应及时发布气候变化的新闻资讯、加大气候变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适应性耕作技术的相关培训、完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以强化农户自然环境认知、提高经济需求认知和自我效能认知,进而引导其采取适应性耕作行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朗 凌玉
中国四大玉米主产区普遍受到了旱灾和涝灾的影响,其中旱灾影响的面积更广。基于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和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统计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户的灾害适应性行为对玉米主产区生产的影响发现:对于单产而言,旱灾的被动应对行为和提前预防行为对各地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涝灾的提前预防行为对各地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被动应对行为却只对黄淮海和西南两个地区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生产效率而言,旱灾的被动应对行为对北方和西南两个地区有显著负向影响,提前预防行为以显著正向影响为主;涝灾的被动适应行为对黄淮海和西南两个地区分别有正、负向显著影响,而提前预防行为以显著正向影响为主。提前预防行为总体上要优于被...
关键词:
灾害 玉米种植 适应性行为 生产效率
[期刊] 预测
[作者]
彭家敏 张德鹏 谢礼珊
员工的服务适应性行为在服务型企业的价值创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从39个旅行社营业厅收集232套员工-顾客配对问卷,基于能力视角构建多层次理论模型,探讨组织环境因素和个人特征因素对服务适应性行为的影响,以及服务适应性行为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氛围、员工的自我监控对服务适应性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服务适应性行为对顾客感知的服务互动质量有显著影响,员工的自我监控通过服务适应性行为对服务互动质量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揭示了服务适应性行为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