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80)
2023(18128)
2022(15383)
2021(14118)
2020(12157)
2019(27494)
2018(27216)
2017(52106)
2016(28503)
2015(31847)
2014(31778)
2013(31077)
2012(28824)
2011(25790)
2010(25788)
2009(23862)
2008(23443)
2007(21320)
2006(18598)
2005(16172)
作者
(85230)
(71476)
(70908)
(67484)
(44655)
(34516)
(32308)
(28169)
(27081)
(25220)
(24238)
(23928)
(22711)
(22307)
(22261)
(21993)
(21981)
(20984)
(20514)
(20467)
(18001)
(17563)
(17558)
(16466)
(16321)
(15884)
(15853)
(15742)
(14495)
(14480)
学科
(115066)
经济(114851)
(80625)
管理(77090)
(59557)
企业(59557)
方法(51732)
(49642)
数学(44739)
数学方法(44177)
农业(32584)
(30335)
中国(30173)
业经(28837)
(25684)
(23957)
地方(22165)
(21120)
贸易(21113)
(20559)
理论(18658)
(18188)
财务(18110)
财务管理(18060)
(17609)
(17511)
银行(17430)
(17208)
企业财务(17090)
技术(17089)
机构
学院(406126)
大学(404083)
(162128)
经济(158750)
管理(152648)
研究(138256)
理学(132702)
理学院(131170)
管理学(128525)
管理学院(127820)
中国(103615)
(92083)
科学(89675)
(84677)
(73101)
农业(72237)
(71807)
业大(71276)
研究所(65647)
中心(65122)
(61758)
财经(58328)
(53118)
(52540)
北京(52105)
师范(51809)
(49106)
经济学(49105)
(48198)
农业大学(45850)
基金
项目(279995)
科学(218730)
基金(202629)
研究(197452)
(180332)
国家(178750)
科学基金(151417)
社会(125565)
社会科(118010)
社会科学(117972)
(111702)
基金项目(107485)
自然(100395)
自然科(98121)
自然科学(98087)
自然科学基金(96352)
(93812)
教育(91029)
资助(82333)
编号(79210)
重点(63780)
成果(63710)
(61368)
(60264)
(58187)
课题(55048)
科研(54920)
创新(54461)
计划(53614)
国家社会(51708)
期刊
(177743)
经济(177743)
研究(110969)
(89358)
中国(80567)
学报(75686)
科学(65572)
农业(60167)
(57141)
大学(56576)
学学(53969)
管理(52250)
教育(41514)
(36175)
金融(36175)
业经(34148)
技术(34103)
(30261)
财经(28569)
经济研究(27569)
问题(24577)
(24548)
(23294)
业大(20932)
科技(19622)
统计(19199)
技术经济(19080)
世界(18443)
农业大学(17978)
商业(17750)
共检索到591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洁  
基于CGSS2013的3335个样本数据分析了子女结构和社会保障对农民养老责任主体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子女的农民更倾向于选择子女或老人为养老责任主体,并且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倾向性明显增强;子女性别结构没有显著影响;有养老保险的农民认可政府或三方共担养老责任的倾向性更高,有医疗保险的农民更倾向于认为子女为责任主体或三方共担养老责任;对于社会保障的满意度越高,选择老人自己负责的倾向性越强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建亮  钟涨宝  
基于对中国5省样本农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社会养老保险、劳动力市场化与农地重要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高,但是社会养老保险的完善以及农村劳动力市场化进程将会降低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社会养老保险可以消减农地的养老保障功能,从而降低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劳动力市场化可以消减农地的就业保障功能,从而降低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而劳动力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又得益于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因而人力资本也直接影响了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翠娥  李跃梅  
农村社会多元治理模式能否形成,农民的参与是其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山东、浙江、江西、湖北、四川5省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主要从主体认知与情境约束两个方面对农民参与社会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区域类型和个体农民基本人口学特征的情况下,主体认知因素中农民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和治理方式认同感均对其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情境因素中与村干部的接触频率、信息途径的直接程度亦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秋红  
基于马克思主义主体论,利用对浙江、安徽和四川三省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描述了农民对"谁应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负主要责任"的认知现状,进而通过建立Goprobit模型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不强,更多地将自身定位为"第二责任主体";第二,地方政府是农民认知中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受教育程度更高、所在自然村已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农民更倾向于具有这一认知,县级政府和乡镇政府是农民认知中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第一责任主体;第三,中央政府是农民认知中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责任主体,家庭有成员外出务工和所在村没有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农民,更倾向于认为"中央政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应通过强化相关宣传、放权于民等激发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并发挥其主体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守宝  王全美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首要解决的就是农民工社会保障在整个国家社会保障中,乃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问题。农民工自身的过渡性的特征决定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过渡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是在政府主导下、社会组织和受保障家庭和个人博弈的结果。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考虑,发挥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激励、分化和整合的功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冉  盛来运  
本文利用2006年国家统计局城市农民工专项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006年,全国城市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比例分别达到26.63%、26.23%和32.54%,虽然比例仍然偏低,但是,相比前几年有了明显改善;(2)除了行业、所有制类型和区域等企业或社会因素对城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有着重要影响之外,个人特征特别是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培训等对城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影响也很大,这说明,当前城市农民工在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上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并且在社会保险的获取上有一定主动权。因此,在政策层面上除了继续加大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生瑛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以农民平等享有社会保障权益为依据。目前,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造成的原因有多种,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土地政策、人口结构与政治因素等。本文通过对各种因素的解读与分析,得出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根源是政治因素,是农村组织弱化、农民利益表决权的阻塞、政治决策不公平及路径依赖等导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瑜  
基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政策研究"课题组的大规模问卷调查,本文着重考虑养老、医疗和工伤三大社会保险,并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情况更多受其企业性质和岗位特征的影响,但教育水平和认知状况等个体因素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鉴于农民工群体在就业、社保需求和缴费能力等方面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目标群体的意愿、需求和能力,探索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忠勇  漆雨烟  
基于来自湖南省8个县市550位被征地农民的问卷调查数据,文章考察了被征地农民养老责任认知的现状及其与责任分担现实之间的关系,并据此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被征地农民养老责任认知的因素。结果表明,69.6%的被征地农民认为家庭应为自己征地后的养老负全部或部分责任;分别有44.3%和73.8%的被征地农民认为村集体和地方政府应为其养老负全部或部分责任;但在被征地农民实际的养老责任分担中,分别有高达88.1%和81.2%的被征地农民反映村集体和地方政府没为其养老担负任何责任。进一步分析被征地农民养老责任认知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征地地区、征地性质、政府信任、家庭抚养人口数、家庭月收入、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等变量都不同程度地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责任认知有较显著的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放  崔香芬  
政府、个人以及村集体构成了被征地农民主要的、正式制度性养老保障责任主体,且均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承担不完全责任。其中,政府责任应定位于基础性地位,对被征地农民公共养老保障承担基础性责任,且其责任实现的功能与目标是公平;个人责任应定为于强化个人的养老激励,促进养老资源在个人层面的筹集与管理并满足不同个体对养老的个性化需求,并主要通过个体缴费得以实现,其责任实现的功能与目标是效率;集体责任应定位于承认被征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贡献,合理分担部分的个人养老责任,并主要通过部分承担被征地农民基本社会养老保障基金得以实现,其责任实现的功能与目标是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需进一步厘清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涂琼理  邹秀清  
研究目的:实证分析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的主观认知及区域差异,应用排序选择模型研究农地保障功能主观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描述统计分析,排序选择模型。研究结果:浙、赣、桂三省506份农户问卷中,64.2%的农户认为承包地对他们生活的总体作用并不大,但94.7%的农户同时认为种田虽然不赚钱,但可以为基本生活提供最后保障;浙、赣、桂三省农民在"承包地对他们生活总体作用"这一问题的主观认知上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影响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主观认知的因素主要有人均耕地面积、农地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村庄离县城(城市)的交通距离以及区域宏观区位特征等。研究结论:要大力提高农户农业收入,切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秀荣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都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主体功能区建设使得贫困地区成为国家转移支付的重点地区,这将为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带来历史性机遇。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视角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还存在诸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规模过小、税收返还测算方法不尽科学等问题;加快财政体制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将公共服务效果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等,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主要手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萌  任立  甘臣林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集中的趋势不可逆转。对于失地农民而言,土地保障功能的缺失,必然引起其他保障方式的代偿效应。而农户在进行保障行为决策时所表现出的主观偏好可以被定量描述为保障行为响应。本文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分析框架,结合武汉城市圈典型农村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失地农民保障行为的认知基础和行为响应展开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失地农民的保障行为响应受到认知层次的显著影响,"地域力""文化力"和"个人力"分别是影响农户保障行为响应的主要、重要和有效认知层次;政策型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储蓄型保障在农村地区仍发挥重要功能,市场型保障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兴月  张冲  
本文基于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并通过多组二元logiStiC模型重点研究了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生育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意愿生育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医疗保险的作用则相反;农村居民意愿生育性别方面,无养老保险的人更偏好生男孩,医疗保险对居民意愿生育性别无明显偏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江苏  骆华松  毕安平  
"十五"期间,我国在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障事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土地作为农民的生命线,其社会保障作用难以发挥。家庭作为农民生、老、病、死的靠山,其社会保障功能十分脆弱。"三农"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却没有得到等值回报。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对农村传统保障产生巨大冲击。这些客观现实,决定了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应该根据一定的原则,采用一些措施,为农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