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6)
- 2023(7599)
- 2022(6453)
- 2021(6152)
- 2020(5026)
- 2019(11197)
- 2018(11081)
- 2017(21708)
- 2016(12050)
- 2015(13228)
- 2014(13109)
- 2013(13045)
- 2012(12453)
- 2011(11479)
- 2010(11901)
- 2009(11065)
- 2008(10811)
- 2007(10064)
- 2006(9467)
- 2005(8415)
- 学科
- 济(49431)
- 经济(49373)
- 农(45715)
- 业(40645)
- 农业(30240)
- 管理(28174)
- 企(19408)
- 企业(19408)
- 业经(15267)
- 方法(14831)
- 中国(13902)
- 数学(13304)
- 数学方法(13075)
- 地方(12236)
- 策(12113)
- 制(11987)
- 财(10935)
- 及其(10471)
- 农业经济(10155)
- 学(10095)
- 贸(9703)
- 贸易(9698)
- 发(9518)
- 易(9495)
- 政策(9405)
- 村(9143)
- 农村(9134)
- 方针(8952)
- 述(8474)
- 阐(8473)
- 机构
- 学院(171944)
- 大学(166001)
- 济(74030)
- 经济(72473)
- 研究(65046)
- 管理(63965)
- 理学(54531)
- 农(54291)
- 理学院(53964)
- 管理学(53031)
- 管理学院(52741)
- 中国(51420)
- 农业(41737)
- 科学(40033)
- 京(35418)
- 所(34419)
- 业大(34038)
- 财(32488)
- 研究所(30998)
- 中心(30570)
- 江(29194)
- 农业大学(25246)
- 财经(24101)
- 省(23836)
- 院(22550)
- 范(22138)
- 州(21997)
- 经(21909)
- 师范(21861)
- 北京(21823)
- 基金
- 项目(111360)
- 科学(86918)
- 研究(82848)
- 基金(79372)
- 家(70252)
- 国家(69519)
- 科学基金(58069)
- 社会(51632)
- 社会科(48412)
- 社会科学(48397)
- 省(45212)
- 基金项目(41110)
- 划(37384)
- 自然(37222)
- 自然科(36296)
- 自然科学(36283)
- 教育(36166)
- 自然科学基金(35661)
- 编号(35287)
- 资助(32624)
- 农(30881)
- 成果(28928)
- 发(26287)
- 重点(25195)
- 部(24981)
- 课题(24391)
- 创(22928)
- 业(22031)
- 性(21809)
- 创新(21416)
共检索到276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晓春
按照省委要求,1991年12月4日湖北省统计局派出10名干部分别赴汉川县刘家隔镇西寺和晨光两村开展历时半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通过社教,农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得到了解决,群众的社会觉悟、国家集体主义观念、政策、法规观念明显提高,村风村貌有显著改观,有力地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作为统计部门的这10位干部,利用自己的专长对农村基本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全面准确地把握农村改革的重点,对一系列有用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有关政策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建议,并强调:只有依靠合理的政策,才能赢得全省农业的稳步增长。以下这篇是来自晨光村社教工作队员在此活动中对“三挂钩”政策的统计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云山
自1985年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以后,国家与农民签定粮棉定购合同采取了挂钩供应一定数量的平价化肥、柴油,按标准挂钩发放粮棉定金,即粮棉定购“三挂钩”政策。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和向国家交售粮棉的积极性,体现互利互惠。几年来的实践表明,粮棉定购“三挂钩”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上官彩霞 冯淑怡 陆华良 曲福田
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下构建农民福利指标体系,本文基于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项目区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对农民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中,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谈判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存在农民被迫搬迁的现象;虽然增减挂钩政策实施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了农民的非农收入,但由于农民自愿搬迁比例低,大部分农民需要支付额外资金新建或购买安置房,绝大多数农民未能将多余房屋出租或出售等,导致农民家庭收入降低,同时农民家庭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和总支出却大大增加,加剧了农民家庭经济状况的恶化;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导致农民居住面积变小和环境变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永宇
2011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允许河南省探索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瑶 李松 綦群高
土地与人口发展、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密不可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也逐渐凸显。为了化解日益尖锐的城乡土地供需矛盾,促进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国办发〔2008〕103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定居规模相挂钩的试点工作"。自此,很多学者对人地挂钩政策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姚树荣 袁梨
研究目的:测度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增进了农民福利,揭示农民福利的变动机理与原因,期望对当前的理论争论提供新的启示,并对增减挂钩政策的完善与拓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测得农户整体福利指数为78.3025,表明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增进了农户整体福利;(2)从5大子系统的福利效应来看,最明显改善的是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公平感知状况居中,就业发展与家庭经济状况最不明显,这与农户福利诉求存在一定偏差,表明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尚存优化空间。研究结论:增减挂钩政策应围绕变政府主导为农民自主、产业发展摆在优先位置、注重农民人力资本投资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与拓展。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增减挂钩 农民自主 微观福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姚树荣 袁梨
研究目的:测度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增进了农民福利,揭示农民福利的变动机理与原因,期望对当前的理论争论提供新的启示,并对增减挂钩政策的完善与拓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测得农户整体福利指数为78.3025,表明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增进了农户整体福利;(2)从5大子系统的福利效应来看,最明显改善的是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公平感知状况居中,就业发展与家庭经济状况最不明显,这与农户福利诉求存在一定偏差,表明农民自主型"增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增减挂钩 农民自主 微观福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饶艳萍
工效挂钩的问题与对策饶艳萍为了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各地对企业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行工效挂钩则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所谓工效挂钩是企业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是国家对企业的分配形式之一。是企业在上级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鲁尔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经济学动态》今年第四期载文认为,工资与物价具体如何挂钩,目前有五种意见:(一)沿用物价补贴的办法,如副食品价格提高后,给每个职工一定的补贴;(二)分阶段提高职工的货币工资,以抵销物价上涨,并辅以调整工资;(三)工资指数化,现行工资按职工生活费上涨率同时增加;(四)年年小幅度地调整本年工资水平,并由政府规
关键词:
上涨率 物价补贴 经济学动态 同步调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建云
人地挂钩政策是国务院在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的,人地挂钩政策在河南先行先试的原因有哪些、由政策实施带来的拆旧复垦的任务量有多大及实施难度如何,是理论界关心的问题。首先,利用总体规划中规划期城镇化率及人口数量和基期城镇化率及人口数量,来测算每个地市的城镇人口增加量,再按照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和规模测算城镇增加人口需要匹配的建设用地也即拆旧复垦任务量。衡量人地挂钩政策难度通过单位非耕地资源中需要整理出的耕地数量来测算。测算出河南省各地市在2010—2020年人口增加量与折旧复垦量两个指标大小,得出河南省人地挂钩政策实施有一定基础,总体任务重,难度大,但前景美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春光
山东省菏泽市通过增减挂钩政策助推精准脱贫,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以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和城镇化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为目标,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夯实农村脱贫致富的物质基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文龙
作为一种折衷性的土地制度变革,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在不触动耕地红线、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流动与增值,达成了农民、企业与国家的共赢。然而由于旧意识形态的阻挠,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横遭诘难,推进缓慢。只有尽快突破意识形态束缚,进一步扩大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使用范围和利用方式,才能进一步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比较优势,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绍静 安菁蔚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推出以来受到地方政府的盛情欢迎,在该政策的幌子下,许多地方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拆村运动,增减挂钩影响到农村的终结。针对增减挂钩政策异化的现象,文章对该政策的本体形态进行了反思。增减挂钩政策本身是发展主义范式下思维方式的体现,缺少对权利和自由的敬畏,忽视政策造成的社会影响。事实上,城乡建设用地需要慎重挂钩,是否施行该政策需要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尊重农民的意愿、合理分配土地收益、注重城乡统筹等。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公共政策分析 反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文文 张占录
多源流模型是模糊性条件下的一种重要的政策选择模型,对于理解政策制定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囿于人地挂钩可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供新思路,但鲜有研究对其政策过程进行探讨,故基于多源流模型对人地挂钩政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人地挂钩政策的多源流中,问题源流主要包括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协调、半城市化现象、农村土地闲置浪费;政策源流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学者研究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政治源流主要包括农民遭遇引发的社会群体事件和政党重视人民幸福的意识形态";两会"时机和中央政府、国家部委的推动成为政策之窗开启以及政策显化的关键力量。
关键词:
多源流 人地挂钩 政策过程 新型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秋 付志杰 牛海鹏
人地挂钩政策既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延伸和拓展,也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其理论基础是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土地管理理论和系统论。其核心是"人往城转、地随人走、钱从地出"。人地挂钩是遵循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及城市化规律的用地策略,也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破解用地矛盾、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
人地挂钩 理论基础 内涵 增减挂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