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6)
2023(6100)
2022(5260)
2021(4993)
2020(4280)
2019(9619)
2018(9693)
2017(18532)
2016(10368)
2015(11754)
2014(11795)
2013(11693)
2012(10704)
2011(9572)
2010(9994)
2009(9312)
2008(9109)
2007(8610)
2006(7941)
2005(7335)
作者
(28309)
(24337)
(23603)
(22505)
(14950)
(11709)
(10627)
(9267)
(9173)
(8533)
(8270)
(8176)
(7704)
(7602)
(7551)
(7136)
(7133)
(6968)
(6773)
(6764)
(6190)
(5903)
(5800)
(5761)
(5588)
(5569)
(5445)
(5243)
(4968)
(4949)
学科
(45827)
(45701)
经济(45637)
(35569)
农业(29714)
管理(21151)
(15224)
企业(15224)
业经(14249)
方法(14239)
中国(13885)
数学(12545)
数学方法(12388)
(12143)
收入(11461)
(11404)
(10677)
地方(10219)
农业经济(9970)
发展(9246)
(9234)
(9178)
农村(9169)
(7936)
贸易(7930)
土地(7917)
(7796)
(7790)
(7711)
(7706)
机构
学院(143335)
大学(138854)
(65130)
经济(63792)
管理(55686)
研究(49844)
理学(47578)
理学院(47159)
管理学(46393)
管理学院(46151)
(45719)
中国(41238)
农业(34429)
(28802)
(28747)
科学(28246)
业大(27550)
中心(25631)
(25136)
(24919)
研究所(22277)
财经(21741)
农业大学(20791)
(19844)
(19792)
(19047)
师范(18908)
经济管理(18886)
经济学(18781)
(18482)
基金
项目(91621)
科学(72417)
研究(71699)
基金(66264)
(57612)
国家(56601)
科学基金(47940)
社会(46793)
社会科(43890)
社会科学(43879)
(37183)
基金项目(34877)
教育(31226)
编号(31125)
(29325)
自然(28229)
(27664)
自然科(27538)
自然科学(27531)
自然科学基金(27036)
资助(26468)
成果(25096)
(21163)
(20952)
课题(20465)
重点(19791)
国家社会(19595)
(19080)
(18927)
(18762)
期刊
(81613)
经济(81613)
(52039)
研究(44710)
中国(35542)
农业(35011)
学报(20694)
科学(20256)
业经(19684)
(19433)
(18484)
金融(18484)
大学(17228)
学学(16241)
管理(15999)
(15964)
教育(15510)
农村(14061)
(14061)
农业经济(13852)
问题(12254)
技术(11558)
世界(10510)
财经(9918)
经济研究(9722)
统计(9558)
经济问题(9365)
农村经济(9323)
(9263)
理论(8569)
共检索到235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耿进强  张璐  霍清清  
农民家庭收入对城镇住宅价格支付能力强则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反之则不利于推进城镇化。通过构建农民家庭收入与城镇住宅价格支付能力评价指标,对全国以及各地区农民家庭收入对城镇住宅价格支付能力进行评估可知,从全国平均状态看,支付能力较弱。分地区看,东部除河北、山东、江苏地区外,其他地区支付能力不足,北京、上海与海南为严重不足;中部地区支付能力略强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与东北大部分地区支付能力强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川、陕西支付能力存在不足,内蒙古支付能力最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耿进强  张璐  霍清清  
农民家庭收入对城镇住宅价格支付能力强则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反之则不利于推进城镇化。通过构建农民家庭收入与城镇住宅价格支付能力评价指标,对全国以及各地区农民家庭收入对城镇住宅价格支付能力进行评估可知,从全国平均状态看,支付能力较弱。分地区看,东部除河北、山东、江苏地区外,其他地区支付能力不足,北京、上海与海南为严重不足;中部地区支付能力略强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与东北大部分地区支付能力强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川、陕西支付能力存在不足,内蒙古支付能力最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彦辉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呈现出趋同性的特点。基于此,本文在考虑到家庭收入特征的情况下,对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是否存在趋同现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在各个消费类型上普遍存在趋同现象,但各地间收入差距的拉大会阻碍交通与通信、家务服务消费的趋同,产业结构上的区别成为了后进省份追赶先进省份的阻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慧  李景国  
从房价收入比变动趋势及其所处区间范围的视角对全国1998年~2010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逐步上升且趋于合理,这一结论与社会现实中的普通购房者"望楼兴叹"现象似乎构成了一对难以解释的矛盾,原因在于城镇居民家庭间收入差距巨大,导致60%的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不足、部分热点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过高及保障性住房的历史供应不足。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心男   宋来昊   纪颖波  
为精准引导城镇住宅家庭节能,该文基于用户画像理论从多维度视角构建了城镇住宅家庭用能画像模型。以京津冀地区城镇住宅家庭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研究从家庭属性、建筑特征、家电设备、用能行为、能源消耗以及可再生能源使用6个维度构建了家庭用能画像标签体系,采用调查问卷及半结构化访谈方法获取351份家庭用能数据。基于标签平均轮廓系数,采用向后特征选择法确定画像标签最优子集,采用k-means算法对城镇住宅家庭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城镇住宅家庭用能画像标签最优子集包括家庭人口、建筑面积、房屋使用方式、家电设备数量、空调行为、年用电量、年用气量和太阳能设备8个标签;可将京津冀地区城镇住宅家庭划分为用能品质型、节能潜力型、用能规律型和节能环保型4类。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家庭节能精准引导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魏新  邱黎强  
为了在有限的财力下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机会,中国除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收取少量的杂费外,近年来,一个重要的教育财政政策变化就是开始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成本分担,收取一定的学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雷汉云  贺晴晴  
基于CHFS2019年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在是否有政府补助以及控制社会互动情况下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即金融能力水平越高,城镇家庭收入越高;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的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采用工具变量法、联立方程模型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仍然能够得出一致的结论。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在金融能力增加城镇家庭收入中起促进作用,在控制社会互动后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依然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  
聚焦于社会资本影响农民收入的微观和宏观机制,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家庭—村庄"两个层次的交互模型,考察了不同生产情景下社会资本效用的差异性以及村庄非农化过程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微观层面,家庭社会网络规模的扩张能够同时提高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而社会网络结构异质性的提高只有利于非农收入的增长;并且随着村庄非农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网络的效应对于农业收入逐步减弱,而对于非农收入的影响则逐步增强。在宏观层面,村庄社会融合程度的提高仅有利于农民农业收入的增长,但随着非农化进程的推进,村庄集体社会资本在农业生产中所凸显的优势将会逐渐削弱。这预示着,中国农村非农经济的迅猛发展正逐步改变乡村社会资本的经济意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恒彦  卫龙宝  郭延安  
本文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揭示社会资本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农户社会资本可细分为12个维度,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收入的过程中,社会资本有8个维度即认同感、资源网络、互惠、关系满意度、冲突处理、网络密度、关系延续性和网络邻近性等会直接影响农户收入。并且,资源网络和关系延续性会作为中介因子对其他维度影响农户收入的过程产生中介作用。资源网络对关系满意度影响农户收入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对认同感影响农户收入则只是部分中介;关系延续性则对认同感、互惠、网络邻近性、网络密度和冲突处理等影响农户收入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这两个变量的中介作用可同时起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卫华  钟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但由于社会分配不公等原因,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深,不利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个人所得税是政府调控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税种,本文利用广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数据,通过模型研究了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的绩效,得出应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调节高收入,才能缩小收入差距的结论;提出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林月  成盼盼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利用转换矩阵测量各类农民家庭收入流动的大小及质量,分析创业对其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收入流动性大小来看,短期来说,进入创业、退出创业的农民家庭收入流动性比保持创业、从不创业的农民家庭高;长期来说,进入创业、保持创业的农民家庭收入流动性比退出创业、从不创业的农民家庭高,表明创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从收入流动质量来看,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视角,进入创业和保持创业的农民家庭收入流动质量都优于退出创业和从不创业的农民家庭;无论其处于哪个收入阶层,选择创业都将有利于促进其向上流动或保持收入地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农民创业对改善农民内部收入结构及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  马巧丽  
本文从收入位次和收入份额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流动性,重点探讨收入流动性能否缓解长期收入不平等。本文提出了流动性影响长期收入不平等的测度方法,给出了家庭等值收入的估算方法,然后利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S)的四轮城镇住户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实证结果表明,在1993—1995年、1997—1999年、2000—2002年和2011—2013年四个阶段,收入位次流动性逐渐下降;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份额有所降低,收入流动没有起到缓解长期收入不平等的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尹志超  张逸兴  于玖田  
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京津冀地区第三方支付、创业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三方支付有助于促进家庭创业,进而提高家庭收入;有助于促进城乡家庭主动创业和农村地区生存型创业;因此,第三方支付会改善家庭创业意愿,进而提高家庭非工资性收入。第三方支付作为便捷的支付方式,可成为家庭创业的有效激励,促进家庭非工资性收入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焱  崔瑛  文淑惠  
文章基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2007~2011年的微观调研数据,首先概述了农民家庭收入及其来源情况,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农民家庭收入来源构成及其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与农民家庭总收入关联性较好,土地性收入虽然占总收入的比例较高,但与总收入的关联性较差,而财产性收入对农民的增收作用有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家庭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荷花  叶谊锋  
在经济恢复势头不够强劲、劳动力市场修复迟缓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下,如何增强家庭风险防范与管理能力,缓解家庭收入脆弱性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文章基于2015年、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在运用迭代主因子法测算数字金融能力的基础上,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能力对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力能够有效缓解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投资多样化和风险承担是其缓解效应发挥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能力对东部、城市地区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