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5)
2023(12065)
2022(10310)
2021(9357)
2020(8038)
2019(18135)
2018(17823)
2017(34291)
2016(19099)
2015(21144)
2014(21009)
2013(20896)
2012(19434)
2011(17694)
2010(17801)
2009(16645)
2008(16718)
2007(15397)
2006(13559)
2005(11833)
作者
(58896)
(49841)
(49580)
(46957)
(30920)
(24090)
(22470)
(19615)
(18530)
(17487)
(16857)
(16496)
(15765)
(15549)
(15459)
(15371)
(15233)
(14579)
(14355)
(14092)
(12744)
(12135)
(12060)
(11347)
(11236)
(11235)
(11046)
(10813)
(10160)
(10101)
学科
(79903)
经济(79824)
(57534)
管理(51329)
(46865)
(36217)
企业(36217)
方法(34664)
数学(31083)
数学方法(30824)
农业(30738)
业经(20719)
(20156)
中国(19428)
(17772)
(15963)
贸易(15962)
地方(15912)
(15839)
(15560)
环境(15308)
(12226)
技术(11772)
(11602)
(11480)
(11457)
财务(11441)
银行(11418)
财务管理(11408)
(10990)
机构
学院(280686)
大学(277528)
(114802)
经济(112494)
管理(105959)
研究(95365)
理学(92537)
理学院(91507)
管理学(89955)
管理学院(89454)
(75930)
中国(71498)
科学(62948)
农业(59503)
(57247)
业大(54229)
(50759)
(49356)
研究所(46601)
中心(45223)
(42504)
财经(39691)
农业大学(37647)
(36162)
(35302)
北京(34855)
师范(34814)
经济学(34701)
(33423)
(32609)
基金
项目(193156)
科学(149937)
基金(139591)
研究(135024)
(124808)
国家(123683)
科学基金(103765)
社会(86576)
社会科(81652)
社会科学(81620)
(77682)
基金项目(75269)
自然(68177)
自然科(66547)
自然科学(66521)
自然科学基金(65356)
(64881)
教育(60080)
资助(55236)
编号(54763)
重点(43546)
成果(43008)
(42645)
(42308)
(40697)
(40154)
科研(37958)
计划(37689)
创新(37613)
(36609)
期刊
(126165)
经济(126165)
(76644)
研究(72614)
学报(54625)
中国(52687)
农业(51611)
科学(46597)
大学(40074)
学学(38608)
(37346)
管理(30975)
业经(27103)
(25249)
(25200)
金融(25200)
教育(22157)
技术(21009)
财经(19115)
问题(18729)
经济研究(18599)
(17405)
(16345)
业大(15837)
农村(14406)
(14406)
农业经济(13987)
世界(13934)
农业大学(13927)
技术经济(13927)
共检索到401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涛  翟玉胜  
文章将利用浙江省近250名安置社区常住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居民参与环境管护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要提高农民安置社区公共环境治理的效果,就必须提升安置居民在"意愿"、"期望"、"社区制度"等方面主观感受的满意度,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强农民的城市适应能力;坚持环境自治,加强公共环境的硬件建设,加强社区人文气息建设等举措提升农民参与安置社区环境管护的积极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涛  翟玉胜  
文章将利用浙江省近250名安置社区常住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居民参与环境管护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要提高农民安置社区公共环境治理的效果,就必须提升安置居民在"意愿"、"期望"、"社区制度"等方面主观感受的满意度,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强农民的城市适应能力;坚持环境自治,加强公共环境的硬件建设,加强社区人文气息建设等举措提升农民参与安置社区环境管护的积极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现行征地补偿偏低,导致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有必要对失地农民进行有效安置。对广州失地农民安置意愿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民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和土地位置是影响广州失地农民安置意愿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针对具体情况,对失地农民实行差别化的安置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齐睿  李珍贵  王斯亮  谢锦  
研究目的:对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变迁进行分析评价。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演绎法。研究结果: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从1950年诞生起至今,制度原则经历了从公平优先到效率优先再到公平与效率均衡三个阶段,安置模式也经历了从计划导向到完全市场导向再到部分市场导向的三个阶段。研究结论:制定土地征收法,明晰补偿与安置的制度差异;明晰权责利关系,重新调整征地安置的实施主体;多元并举,提高征地安置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艳丽  
在现代化及城市化的进程中,农业用地的减少及用途的改变会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在中国,失地农民的安置政策从招工安置到社保安置的演变,体现了中国城市化及土地征用制度的演变过程。在发达国家,各国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不同,但总体上均采取了适合本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措施。对比中外,在失地农民产生原因、安置方式、补偿机制及利益保护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晓刚  
本文简要回顾了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安置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农业生产补偿安置、招工安置到现在以货币安置为主的多种安置方式并存。本文分析了几种主要安置方式的优缺点。认为在安置模式的选择上,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因地制宜、因人而宜;要权衡利弊,依据机会成本最小原则取舍。结合多种安置方式以取代单一货币补偿安置,解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齐睿  李珍贵  李梦洁  
研究目的:重构被征地农民安置的基本理论和制度要素,以期能促进征地安置的进一步改革,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久生计。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研究结果:重新界定了被征地农民安置的目的、本质、功能、主体、范围、原则、方式、标准和纠纷调处。研究结论:加快制定土地征收法,对补偿和安置制度进行更为详尽的规范;由民政部门牵头,建立征地安置联动机制;构建以"社保+就业"为主体的、充分考虑农民选择权和参与权的多元化组合安置体系;对征地补偿纠纷和征地安置纠纷进行区别化调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远新  张华忠  周维  李军朝  
利用2007年三峡库区就地后靠农村移民的抽样调查数据,根据农村移民收入来源理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移民户和非移民户,以及不同安置方式移民户的收入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以说明移民搬迁和不同安置方式对移民收入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移民搬迁对移民收入存在结构性的影响,即移民搬迁主要影响移民户的家庭经营收入,同时,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抵消了移民搬迁对移民收入的影响;不同的安置方式对移民户收入也存在显著的影响,纯农业安置和兼业安置对移民收入的不利影响较小,而非农业安置对移民户收入的影响较大;非移民安置户享受到的惠农政策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好处也相对要少;从收入来源的角度来讲,纯农业安置和兼业安置的收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本文在厘清货币安置、留地安置、就业安置和社保安置等四种安置方式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了目前广州市安置失地农民的四种典型模式及其实施效果,提出了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济益  马晨  
从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的演进轨迹出发,基于2740份微观调研数据,对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进行结构性解析。研究表明:不同安置制度存在不同的利益分配差序格局;"原子化"特征致使安置制度出现运行失衡;差异化供给不足、个体禀赋条件约束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诱使被征地农民无法或无力选择,甚至出现逆选择的境况。需立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架构考量新时代安置制度,构建"套餐式"安置模式,健全公众参与和政府回应机制,落实安置后期评估及拓宽安置帮扶服务平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海云  刘吉云  
失地农民安置方式对失地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安置模式的失效,引起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土地换保障型、土地入股型、留地安置、综合开发及土地集中开发等创新安置模式,虽然顺利解决了城市化和失地农民发展的矛盾,实现了城市发展和失地农民的双赢。但是,从农民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看,各有其优缺点,对安置模式的选择,应考虑长久可持续的就业安置和发展的模式,解决失地农民贫困化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蒲实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已成为当前乃至较长一个时期内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涉及范围广、目标多重、利益关系复杂、耗费时间长,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将其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就农民安置与农业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朔  叶盛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大量农民已经或即将成为失地农民。而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现行的征地安置方法,可能会导致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而建立失地农民安置的法律体系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广华  施国庆  
通过对失地农民安置替代性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单一货币补偿存在失效性,提出失地农民安置新模式———入股安置,即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与用地单位协商,可以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入股,或以经批准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通过合同约定以优先股的方式获取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