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03)
2023(4908)
2022(4189)
2021(4120)
2020(3474)
2019(7877)
2018(7971)
2017(16066)
2016(8896)
2015(9975)
2014(9910)
2013(10141)
2012(9502)
2011(8418)
2010(8762)
2009(8276)
2008(8487)
2007(7996)
2006(7369)
2005(6693)
作者
(24131)
(20981)
(20194)
(19571)
(12748)
(10157)
(9177)
(8086)
(7800)
(7420)
(7070)
(6843)
(6459)
(6419)
(6349)
(6100)
(6042)
(5936)
(5842)
(5652)
(5301)
(5187)
(5061)
(4960)
(4813)
(4722)
(4578)
(4418)
(4230)
(4160)
学科
(44499)
(40311)
经济(40253)
(35545)
农业(29378)
管理(21399)
(15249)
企业(15249)
(13709)
贸易(13706)
(13556)
业经(13521)
方法(12892)
(11929)
数学(11623)
数学方法(11472)
(11246)
中国(10495)
(10175)
农业经济(9762)
(9009)
农村(9005)
(8281)
地方(8251)
(8180)
出口(8179)
出口贸易(8179)
土地(7586)
(7273)
(7205)
机构
学院(127388)
大学(121556)
(59869)
经济(58719)
管理(49375)
(42338)
研究(42256)
理学(41857)
理学院(41541)
管理学(40968)
管理学院(40777)
中国(36889)
农业(31620)
(26950)
(25029)
业大(24855)
科学(23372)
(21867)
(21458)
中心(21379)
财经(20195)
农业大学(19132)
研究所(18952)
(18217)
经济管理(17531)
经济学(17410)
(16833)
(16397)
经济学院(15895)
北京(15561)
基金
项目(77322)
研究(61366)
科学(60884)
基金(56046)
(47265)
国家(46728)
社会(40144)
科学基金(39968)
社会科(37631)
社会科学(37619)
(31434)
基金项目(29544)
编号(27105)
教育(26080)
(25869)
(24296)
自然(23308)
资助(22788)
自然科(22715)
自然科学(22712)
自然科学基金(22301)
成果(21638)
(18347)
(17991)
课题(17184)
(16841)
(16638)
国家社会(16555)
重点(16540)
(16314)
期刊
(76941)
经济(76941)
(49283)
研究(39105)
农业(33191)
中国(29241)
(21233)
业经(19079)
(17752)
金融(17752)
学报(17647)
科学(16746)
大学(14886)
(14884)
学学(14219)
农业经济(13649)
农村(13573)
(13573)
管理(13209)
问题(12456)
技术(10455)
教育(10219)
世界(9932)
财经(9791)
经济研究(9075)
农村经济(8974)
经济问题(8910)
(8687)
(8427)
(8354)
共检索到208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加。从“离土不离乡”,到跨区域流动;从独闯天下,到举家外出;从分散盲目流动,到有组织转移,都是农民在对外出务工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过程中逐步完成的。那么,农民外出务工成本和收益到底如何?农民在外出务工中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秋香  
河南是全国第一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达1500多万人,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30%。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但农民外出务工仍存在许多困难。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对平顶山市、宁陵县、永城市、扶沟县、尉氏县、开封县、西平县、新蔡县、中牟县、安阳县、孟津县等地735位2006 年春节返乡的外出打工农民调查显示, 农民工进城就业仍存在工作难找;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静文  
文章基于成本一收益微观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框架,采用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进行二元Logit回归计量分析,探究返乡农民工再次外出务工的决定因素,最终得到以下结论:成本和收益从经济、心理、社会和个人资本4个方面,通过博弈来显著影响农民工再次外出务工意愿。丈中的4个假设基本成立,印证了成本一收益理论在中国返乡农民工再次外出务工问题的应用,即外出的收益与再次外出务工意愿成正比,成本与之成反比关系。另外,研究发现: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会降低再次外出务工的概率;农村土地资源禀赋、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再次外出务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静文  
文章基于成本一收益微观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框架,采用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进行二元Logit回归计量分析,探究返乡农民工再次外出务工的决定因素,最终得到以下结论:成本和收益从经济、心理、社会和个人资本4个方面,通过博弈来显著影响农民工再次外出务工意愿。丈中的4个假设基本成立,印证了成本一收益理论在中国返乡农民工再次外出务工问题的应用,即外出的收益与再次外出务工意愿成正比,成本与之成反比关系。另外,研究发现: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会降低再次外出务工的概率;农村土地资源禀赋、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再次外出务工的意愿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克领  
苏北B县农民在内在经济冲动力的驱动下外出务工,在务工过程中不断获得现代性,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现代性的获得又使他们更加理性的流动,越来越以经济收益为流动指向,利用他们获得的技术、资金和各种社会资本积极探寻新的流动途径。在江苏省大力发展苏北经济的热潮下外出务工农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乡土回流,反映了他们现代性的进一步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岳启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增加了活力,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加速了我国小城镇建设。但是大量年青农民外出务工,必然影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来吸引农民回乡就业。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贺雪峰  董磊明  
农民外出务工有两种不同的逻辑:一种是外出务工赚取收入,以维持农村家庭的体面生活,村庄由此显得繁荣;另一种是外出务工以赚取进城生活的积蓄或获得逃离村庄的资本,村庄由此变得萧条。第一种逻辑向第二种逻辑转变具有必然性。但是,如果国家不考虑城市吸纳能力,片面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甚至允许农民通过土地交易获得进城买房资金,则中国可能会因为出现远远超过城市新增就业机会的农村人口进城而降低进城农民的生活质量,使中国城市就业丧失弹性,从而危及中国的现代化事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温智良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江西省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分析,表明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农民外出务工受自身素质、权益保障和相关帮扶机制不健全的约束,这就需要政策与操作层面的支特,尤其需要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创造优良的农民工转移环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芬妮   张俊飚   张童朝  
基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出务工背景,促使农民以多元化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对于优化村庄人居环境治理效果、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至关重要。借助湖北省655份微观数据,利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探讨外出务工、村庄认同对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监督是农民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最常选择的方式,其次是建言、投资、投劳。(2)外出务工能推动农民以投资、建言的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认同能促使农民选择以投资、投劳、建言、监督的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且随着村庄认同程度的增强,外出务工对农民以投资、建言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推动力亦会随之增强。(3)对于新、老两代农民而言,外出务工和村庄认同对其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方式选择的影响存在差异:外出务工能促使新、老两代农民选择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且这一作用对新生代农民更强;村庄认同能推动新、老两代农民以投资、建言、监督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且在新生代农民上的作用力更大。因此,应推动农民外出务工的良性发展、培育与增强农民的村庄认同,并针对新、老两代农民的特点,制定差异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广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芬妮   张俊飚   张童朝  
基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出务工背景,促使农民以多元化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对于优化村庄人居环境治理效果、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至关重要。借助湖北省655份微观数据,利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探讨外出务工、村庄认同对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监督是农民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最常选择的方式,其次是建言、投资、投劳。(2)外出务工能推动农民以投资、建言的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认同能促使农民选择以投资、投劳、建言、监督的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且随着村庄认同程度的增强,外出务工对农民以投资、建言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推动力亦会随之增强。(3)对于新、老两代农民而言,外出务工和村庄认同对其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方式选择的影响存在差异:外出务工能促使新、老两代农民选择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且这一作用对新生代农民更强;村庄认同能推动新、老两代农民以投资、建言、监督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且在新生代农民上的作用力更大。因此,应推动农民外出务工的良性发展、培育与增强农民的村庄认同,并针对新、老两代农民的特点,制定差异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广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云彦  石智雷  
文章基于2007年8~9月对湖北省丹江口市、郧县和河南省淅川县58村3145户农村居民的抽样调查,以新迁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利用OLS回归模型,分析构成农户家庭禀赋的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成员外出务工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家庭禀赋对农民外出务工决策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越丰富,成员外出的可能性越大。家庭财富积累状况和耕地数量与成员外出务工人数和可能性成"U"字形相关关系,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和较好的农民更倾向于外出务工。农民外出务工存在着家庭内在延续效应,有外出务工经验的家庭,家庭成员更容易外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洁  申斯  
发展劳务经济,有组织地组织农民外出务工是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由于长期以来二元结构的制约,加上农民工自身素质的低下,用工的不规范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一切制约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加快劳务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其次要将培训和输出相结合,建立劳务输出网络,实现劳务输出的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使农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城里就业,实现农民"非农化"是我国劳务经济的发展方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海鹏  沈倩岭  李后建  
农民外出务工行为是中国"三农"问题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关系农村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依据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对儒家文化和农民外出务工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儒家文化对农民外出务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受儒家文化影响越大的农民,外出务工的意愿越低,但这种抑制作用在自身和父母不同的年龄阶段有显著的差异。因此,要从文化和思维方式转变的角度根本性解决农民外出务工的问题,促进农民工的良性流动,用现代管理手段和合理、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构建农村社会经济管理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