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5)
2023(13453)
2022(11629)
2021(10801)
2020(9253)
2019(21357)
2018(20935)
2017(40370)
2016(22253)
2015(25117)
2014(25266)
2013(25061)
2012(23572)
2011(21252)
2010(21627)
2009(20134)
2008(20302)
2007(18877)
2006(16770)
2005(15015)
作者
(65372)
(55446)
(54731)
(52538)
(34978)
(26531)
(25027)
(21297)
(20728)
(19917)
(18861)
(18702)
(17748)
(17361)
(17279)
(17022)
(16903)
(16054)
(15849)
(15773)
(13813)
(13685)
(13372)
(12811)
(12456)
(12442)
(12363)
(12180)
(11310)
(11071)
学科
(96759)
经济(96645)
(63123)
管理(56597)
(48644)
(41052)
企业(41052)
方法(39042)
数学(34515)
数学方法(34182)
农业(32129)
中国(25357)
(24016)
地方(23955)
业经(22965)
(19661)
(18824)
(17480)
贸易(17467)
(16911)
(14307)
(14215)
银行(14185)
环境(13958)
(13907)
(13798)
(13588)
金融(13585)
(13502)
(13309)
机构
学院(318625)
大学(315183)
(131109)
经济(128204)
管理(118168)
研究(110728)
理学(100531)
理学院(99317)
管理学(97489)
管理学院(96898)
中国(86541)
(71592)
科学(69440)
(68053)
(61587)
(57717)
农业(55121)
中心(53413)
业大(52277)
(52038)
研究所(51895)
财经(47842)
(43355)
(43263)
师范(42870)
北京(42800)
(41013)
经济学(40095)
(38752)
(38370)
基金
项目(207833)
科学(161510)
研究(152451)
基金(148946)
(131323)
国家(129901)
科学基金(109332)
社会(95664)
社会科(90301)
社会科学(90268)
(81670)
基金项目(79320)
自然(69774)
教育(68332)
(68304)
自然科(67935)
自然科学(67914)
自然科学基金(66659)
编号(64130)
资助(60689)
成果(52204)
重点(46900)
(46485)
(45819)
课题(43288)
(42287)
国家社会(39930)
创新(39574)
科研(39548)
大学(38544)
期刊
(154651)
经济(154651)
研究(94804)
(71407)
中国(68723)
学报(52981)
(48123)
农业(48109)
科学(47159)
大学(39221)
管理(38461)
学学(36773)
教育(31964)
(31870)
金融(31870)
业经(29601)
技术(27095)
(24928)
财经(23091)
经济研究(22371)
问题(22042)
(19910)
图书(18112)
资源(18100)
(17604)
世界(16386)
技术经济(16068)
农村(15434)
(15434)
经济问题(14833)
共检索到493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愈  陈晓春  
农民增收是中国"三农"工作的核心。关注湘南国家示范区农民增收问题,对它成为中国(尤其中部地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富有意义。本文采集湘南三市相关统计数据,从土地、劳动力、财政、资金诸方面,深入分析湘南示范区农民增收的资源条件与收益空间。分析表明:盘活土地资源,增加农业经营收益的空间;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增加劳务性收入的空间;用足财政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的空间;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加农村第三产业收益空间。本文最后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证,为在区域范围内寻求农民增收切实可行的途径和举措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愈  陈晓春  许红莲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集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湘南国家示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农民收入结构。分析表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湘南示范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湘南示范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立足于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及其增长速度的提高,应使农民就地转移务工与家庭经营并重,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其他服务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文军  王忠贤  
本业增收和转移增收是农民增收的两条必经之路。本业增收的关键是成立农民协会 ,将分散的农业生产销售有机组织起来 ;转移增收的关键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 ,转移增收是农民整体增收的根本出路。加入 WTO对农民本业增收利弊各半 ,但有利于转移增收 ,杨凌示范区农民增收应采取的对策有 :成立农民协会 ,指导区内农业有序生产 ;成立“三农”发展学院 ,加强对区内农民的教育培训 ;取消户籍限制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汪君莲  王峥嵘  
以浙江省建德市为案例,在分析林业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农户林业与收入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从农户收入类型、农户林业经营项目收益类型、农户所在区域差异等3个层面对聚类结果进行了深入剖析,将当地农户林业收入类型分为收入高型、收入中高型、收入中等型、收入偏低型以及收入低下型等5种类型。指出当地林业发展存在着林地经营面积分散、融资渠道窄、种植技术缺乏、劳动力外流和销售渠道不完善等主要问题。对促进当地林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进行了探讨,认为以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林业资金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完善销售网络为基础,鼓励个人承包山林,经营林业项目,发展经济高效林为主要手段是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瑾  刘波  王力立  盖小静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将分散的农户有效组织起来,在小生产化的家庭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切实保障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它还有效解决了土地流转之后土地包给谁、土地保增值和农民增收等问题。与其他地方相比,杨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以土地流转为先导、以产业规划为依托、以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政府资金为支撑、以帮农富农为宗旨、以涉农帮扶为创新的新型合作社模式。近年来杨凌的合作社发展迅速.形成了众多模式,并在不同阶段拥有不同职能,但也存在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发展乏力、发展保障体系亟待健全等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钟真  黄斌  
在"要素禀赋—入社门槛—社员增收"的分析框架下,对三家农民合作社的门槛设置与其社员收益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结果显示:通过设置入社门槛,合作社能高效聚集土地、劳动、资金、资本等要素禀赋并促进禀赋价值显现,最终对社员增收产生积极影响。其中,设置要素入股门槛,有助于合作社优化盈余分配方式、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设置种植规模门槛,有助于合作社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设置交易规模门槛,有助于合作社实现销售规模化。这为理解和推动成员异质性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云  詹慧龙  赵跃龙  李树君  矫健  
为了更好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部认定了15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为各区域现代农业树立样板。文章根据2009~2012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与非示范区的数据对比看出示范区的发展基础明显好于非示范区,通过将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分组,运用DID模型分析示范区显著性作用,最终得出示范区竞争力提升并非由示范区本身发展趋势所致,而是由政府认定示范区政策所致,更加肯定农业部认定示范区对示范区农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农业部认定为示范区之后,区域经济发展更为迅速,提升作用显著。而东、中、西、东北地区的显著性效果均不同。东、中、东北地区提升作用较西部地区明显,每个区域不同年份之间的提升作用也是不同的。但是,并非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晓军  陈国生  张瀚文  彭文武  蔡琴  罗歆  肖璨  
珠三角与大湘南示范区在工业规模差异、工业结构差异、生产效益差异和高新产业差异等方面所存在较大梯度差异,使得珠三角与大湘南示范区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势能差,这种势能差有利于两地产业转移与承接,按照克拉森区域分类法分析,重点对大湘南示范区从珠三角可承接的产业进行甄别,力图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对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湘潭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近年来湘潭农民持续增收,但影响“三农”的问题依然突出,在农业税免征后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继松  
从1997年至2000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率连续四年下滑,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虽然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1年实际增长4.2%,摆脱了连续四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低迷状态,但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增收仍然困难。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云华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办法是创造农民增收条件,提高农民增收能力。而探寻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前提和依据。社会政策环境、农民获取信息的环境、农民的交往环境是农民增收的三大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劲松,杜倩  
在农民增收问题上,存在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农民、城市与农村、国外竞争者与国内竞争者之间,在资金、劳动力以及产品等分配方面的博弈。从这种博弈关系中,体现出了我国农民的地位与困境,以及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这是彻底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的认识的前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戴蓬军   陈利昌   陈艳  
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根据效益原则,分析产业问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势,重新配置资源,以获得结构性效益,使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辽宁省北宁市在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合理有效地重新配置资源,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凋整,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丁敏  林源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条件,然而一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条件之间往往存在空间错位现象,通过构建二维组合矩阵、计算错位指数等方法,可以就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空间错位现象进行具体研究。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包括黄山、宣城等7地市,其旅游经济和旅游资源的空间错位关系可以分为4种类型:黄山和安庆为同步双高型,铜陵和马鞍山为同步双低型,4地市错位幅度均不大,芜湖和池州为大幅正向错位,宣城为大幅负向错位。皖南各市之间,除了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外,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交通区位条件也都有较大差异,在各因素共同影响下,皖南7地市表现出不同的错位关系。皖南7地市共同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能够提升区域的整体形象和旅游竞争力,同时各区域也应根据自身特色,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