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8)
2023(6417)
2022(5279)
2021(5023)
2020(3936)
2019(8943)
2018(8778)
2017(17878)
2016(9525)
2015(10371)
2014(10063)
2013(10114)
2012(9304)
2011(8399)
2010(8616)
2009(8047)
2008(7776)
2007(7219)
2006(6749)
2005(5836)
作者
(25399)
(22282)
(21717)
(20697)
(13266)
(10531)
(9621)
(8675)
(8293)
(7667)
(7632)
(7093)
(6872)
(6782)
(6655)
(6471)
(6416)
(6257)
(6232)
(5994)
(5499)
(5466)
(5449)
(5064)
(5054)
(4958)
(4936)
(4650)
(4457)
(4318)
学科
(45004)
(44662)
经济(44627)
(32375)
农业(29986)
管理(17396)
业经(13948)
方法(13548)
数学(12586)
数学方法(12482)
地方(12327)
中国(11561)
(11302)
企业(11302)
(10367)
农业经济(10235)
税收(9862)
(9813)
(9095)
(8980)
农村(8974)
(8838)
(8229)
收入(7872)
发展(7755)
(7746)
土地(7459)
(7133)
(7063)
贸易(7058)
机构
学院(132913)
大学(125841)
(60635)
经济(59673)
管理(49701)
研究(46127)
(44098)
理学(43119)
理学院(42717)
管理学(42101)
管理学院(41888)
中国(36869)
农业(33231)
(28633)
业大(27364)
科学(27196)
(26124)
(23259)
中心(22205)
研究所(20817)
(20565)
农业大学(20360)
财经(20053)
(18340)
北京(18009)
经济学(17699)
经济管理(17661)
(16661)
(16187)
经济学院(16180)
基金
项目(88269)
科学(69304)
研究(68871)
基金(62968)
(54197)
国家(53597)
科学基金(45589)
社会(45126)
社会科(42272)
社会科学(42263)
(35666)
基金项目(33452)
编号(30053)
教育(29352)
(28673)
(27200)
自然(26404)
自然科(25738)
自然科学(25736)
自然科学基金(25255)
资助(24435)
成果(23662)
(21964)
(19750)
课题(19683)
重点(19523)
国家社会(18704)
(18563)
(18473)
发展(18392)
期刊
(74620)
经济(74620)
(51249)
研究(40282)
农业(34612)
中国(28598)
学报(21129)
科学(19705)
业经(19158)
大学(17365)
(17184)
学学(16763)
(15269)
(14786)
金融(14786)
农业经济(13634)
农村(13293)
(13293)
管理(13182)
教育(11682)
问题(11598)
技术(10830)
经济研究(9718)
世界(9254)
财经(8892)
农村经济(8886)
(8817)
经济问题(8754)
(7673)
社会(7597)
共检索到204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桂堂  
以北京昌平农村地区的农民增收问题为例,通过实例数据分析得出:从农民内部收入来源构成上看,昌平农村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最大,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点;财产性收入呈增长趋势,转移性收入快速提高,但经营性收入发展缓慢。下一步,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可行性路径,如加大转移就业、推进产业发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红丰  杨建良  
近几年农民增收难,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制度不完善,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增加。 一、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制度约束 我国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许多制度进行了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农业制度环境的变化,市场体制的逐步深化和完善,一些制度存在不少缺陷,如果不进行创新,就会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其主要表现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红丰  贺一耕  梁泊涛  
新制度经济认为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制度创新是经济不断增长的保证。在现阶段农业发展中 ,由于受到一系列制度性因素的约束 ,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缓慢。在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时 ,必须通过对农业制度的创新 ,消除妨碍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速度提高的制度约束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峰  王玲俐  
西部地区的贫穷主要表现在农村,农村的贫穷在于非农收入低。从四川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来看,非农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的增加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农民减收的主要因素来看,种植业收入增长明显下降。工资性收入和种植业收入是四川农民收入主要来源。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基本路径不应寄托在种植业上,而应寄托在非农收入上。非农化的形式选择有两种:“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万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三农"问题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新常态"下如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与日本高速增长时期有相似之处,日本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有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吸取教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黎见春  李敏昌  
近年来 ,我国农民收入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认为 ,增加农民收入 ,既要从扩大国内外市场需求方面有效拉动农业增长 ,更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既要稳步推进税费改革 ,减轻农民负担 ,又要建立起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既要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 ,又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加快城镇化进程 ;既要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又要从总体上树立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档次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既要依法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 ,又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开宇  谢正勤  竺云  
在分析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结构基础上 ,借鉴相关理论观点 ,构建了农民增收的政策分析框架。对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非农产业、城镇化和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的作用机理和政策效率进行了考察 ,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 ,但从长期看发展非农产业和城市化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文虎  李思清  李瑞  
当前,受国际形势变化、极端天气冲击、地质灾害多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在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的形势下,亟须找准普惠金融支持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切入点、关键点和着力点。金融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面临的难点
关键词: 农民增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学静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农民收入翻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3万元,如何在高起点上完成2.6万元翻番任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法、研讨法、文献法,梳理北京市"八五"以来的农民增收政策,得出在增收政策力度增大的情况下,农民收入的四个明显特征。一是收入水平增加明显,1995~2014年收入增长6.3倍。二是结构变化明显,工资性收入的增收贡献率与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转移性收入在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三是区域差异明显,地区之间不平衡;城市发展新区增速略高于其它两个功能区;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雪芹  
自2004年中央实施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以来,河北农民收入再次步入快速增长时期,但现阶段全省农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在描述改革开放后河北农民收入变动的总体状况的基础上,基于收入来源视角,分析了现阶段河北农民收入的来源构成及其增长源泉的变化特征,提出了新时期促进河北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雅鹏  
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都与农民这一社会群体有关,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本文通过对二者关系和实现粮食安全的不同路径的分析,提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粮情,发挥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粮食安全路径,旨在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双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武少俊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年下降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目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已超过 1 978年的水平 ,消费差距则更大。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 ,购买力不足 ,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农民增收应当成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 ,其主要政策应当是 :加速城市化 ,减少农村人口 ;推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 ,“二次”创业 ;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 ;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 ;减轻农民负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柳杨   赖煜   赵敏娟  
农业碳交易是推动传统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型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农业碳交易试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但如何实现农民广泛参与和有效增收仍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协同推动“双碳”目标与共同富裕的实现,在对农业碳交易典型试点状况和农业碳交易流程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揭示农业碳交易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并从农民参与需求和收益潜力2个维度划分农业碳交易项目类型,深入探究不同类型农业碳交易项目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农民增收的效益来源包含管理机构的转移支付、农民的要素供给、中介机构的组织与指导以及消费者的产品购买。因此,需完善农业碳交易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农业碳交易支撑能力建设、激发农业碳交易社会服务活力、发挥农民增收利益共享机制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黎红梅   易强  
水权交易是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的新路径,也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本文系统梳理了水权交易的历史演变历程,基于成本收益的视角,分析了水权交易赋能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结合水权交易的现状特点剖析了赋能过程中的现实困境,探讨了相应的推进路径。研究表明,水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演变历程经历了萌芽期、停滞期和探索期三个阶段。农民作为水权交易的重要参与者,在参与水权交易的过程中能通过影响其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农业用水成本三个方面实现利润的增长。但是,水权交易赋能农民增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政府与市场“两只手”未协同发力、奖补政策尚未得到全面落实、水费计量模式整体粗放、水权交易应用推广不到位等。因此,水权交易赋能农民增收应进一步推进水权改革,激发水权市场活力,明确水权交易奖补标准与资金来源,完善农业水资源计量监测设施,因地制宜推广并创新水权交易形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黎红梅   易强  
水权交易是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的新路径,也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本文系统梳理了水权交易的历史演变历程,基于成本收益的视角,分析了水权交易赋能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结合水权交易的现状特点剖析了赋能过程中的现实困境,探讨了相应的推进路径。研究表明,水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演变历程经历了萌芽期、停滞期和探索期三个阶段。农民作为水权交易的重要参与者,在参与水权交易的过程中能通过影响其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农业用水成本三个方面实现利润的增长。但是,水权交易赋能农民增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政府与市场“两只手”未协同发力、奖补政策尚未得到全面落实、水费计量模式整体粗放、水权交易应用推广不到位等。因此,水权交易赋能农民增收应进一步推进水权改革,激发水权市场活力,明确水权交易奖补标准与资金来源,完善农业水资源计量监测设施,因地制宜推广并创新水权交易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