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4)
- 2023(8755)
- 2022(7467)
- 2021(6892)
- 2020(5877)
- 2019(13151)
- 2018(13101)
- 2017(25775)
- 2016(14271)
- 2015(15846)
- 2014(15665)
- 2013(15640)
- 2012(14599)
- 2011(13260)
- 2010(13566)
- 2009(13019)
- 2008(12896)
- 2007(11914)
- 2006(10939)
- 2005(9870)
- 学科
- 济(61966)
- 经济(61872)
- 业(49742)
- 农(45716)
- 管理(40028)
- 农业(30277)
- 企(28842)
- 企业(28842)
- 方法(22059)
- 数学(19611)
- 数学方法(19389)
- 业经(18328)
- 财(17946)
- 制(17319)
- 中国(15531)
- 税(13168)
- 体(12717)
- 地方(12675)
- 税收(12480)
- 收(12419)
- 学(11654)
- 银(10400)
- 银行(10377)
- 发(10375)
- 贸(10296)
- 贸易(10291)
- 农业经济(10167)
- 易(10067)
- 行(9954)
- 融(9746)
- 机构
- 学院(207194)
- 大学(204140)
- 济(91564)
- 经济(89905)
- 管理(77496)
- 研究(72667)
- 理学(66949)
- 理学院(66247)
- 管理学(65164)
- 管理学院(64809)
- 中国(56926)
- 农(55171)
- 财(44619)
- 科学(43020)
- 农业(42133)
- 京(41986)
- 所(37449)
- 业大(36701)
- 财经(34012)
- 中心(33534)
- 研究所(33511)
- 江(33197)
- 经(30852)
- 经济学(28073)
- 农业大学(26031)
- 北京(25553)
- 范(25487)
- 经济学院(25421)
- 省(25322)
- 师范(25239)
- 基金
- 项目(135950)
- 科学(107877)
- 研究(101088)
- 基金(100343)
- 家(87636)
- 国家(86846)
- 科学基金(73939)
- 社会(66779)
- 社会科(62959)
- 社会科学(62943)
- 省(53432)
- 基金项目(53257)
- 自然(45800)
- 自然科(44706)
- 自然科学(44693)
- 教育(44675)
- 划(43942)
- 自然科学基金(43929)
- 编号(41108)
- 资助(39912)
- 成果(33904)
- 制(31592)
- 农(31490)
- 部(31470)
- 重点(30742)
- 发(30323)
- 国家社会(28395)
- 创(28244)
- 课题(27826)
- 性(27079)
- 期刊
- 济(109133)
- 经济(109133)
- 研究(63575)
- 农(59824)
- 中国(44723)
- 农业(40152)
- 财(34005)
- 学报(33892)
- 科学(31709)
- 大学(26725)
- 学学(25750)
- 管理(25468)
- 融(23110)
- 金融(23110)
- 业经(22613)
- 业(18557)
- 教育(17334)
- 财经(16974)
- 技术(16067)
- 问题(15749)
- 经济研究(14936)
- 经(14510)
- 农村(14310)
- 村(14310)
- 农业经济(13876)
- 世界(12771)
- 版(12667)
- 经济问题(11026)
- 技术经济(10234)
- 业大(10111)
共检索到320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祝爱武 李似鸿 曾斌
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农民组织的缺失、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由此建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联产承包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现有的不足等方面。要对现有制度进行"矫正":一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二是以户籍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来推进一系列的改革;三是推进农村地权改革提高土地经营的规模;四是实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制度约束 矫正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程小兵 王宏哲 王鹏
当前我国人力资本流动中存在较多的制度约束,而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短缺是制度约束的基础。矫正人力资本制度体系必须建立以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社会制度体系。
关键词:
人力资本产权 制度约束 制度矫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伦慧 申恩威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制度性因素分析入手,剖析目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
制度建设 农民增收 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辉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其制度困境主要为农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不清,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残缺,推动地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主要有实行农地产权制度多元化,促进农地产权主体明晰化。同时,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明确农地使用权的内容等。
关键词:
产权 制度变迁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红丰 杨建良
近几年农民增收难,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制度不完善,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增加。 一、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制度约束 我国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许多制度进行了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农业制度环境的变化,市场体制的逐步深化和完善,一些制度存在不少缺陷,如果不进行创新,就会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其主要表现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鸿
1997— 2 0 0 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下降 ,对此问题 ,我国政府部门和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但近一年多来 ,农民收入增长仍不乐观 ,且纯农户的收入仍不见增长。本文从农户拥有的资源数量、农民所面临的制度环境两方面探讨了农民收入低的原因 ,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些政策建议 ,这些政策建议重点放在增加纯农户的收入上。
关键词:
资源数量 制度环境 农民增收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灿明 郭慧芳
本文试图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障碍,寻求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有效增加,以及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解决途径及制度选择。
关键词:
制度障碍 制度创新 增加农民收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蔚平
现阶段农民增收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的集中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突出表现。农民增收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诸多的制度性障碍。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既不能依靠以增产和提价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机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农村经济本身,必须消除阻碍农民增收的制度性因素。制度是一把“双刃剑”,激励和约束不到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笔者从全新角度即产权制约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角度来分析阻碍农民增收的深层原因。本人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在城市摒弃国有产权实现形式;在农村明晰土地私有产权性质,明确界定土地的私有产权制度和乡镇企业的私有产权属性,从而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进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产权制度 农民增收 制度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鲁德银 蔡根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青
2 1世纪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中 ,“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 )大概是最严峻的一个挑战。农业收益下降 ,农民收入停滞不前 ,更为严重地是 ,在乡村两级的腐败及对农民的乱收费之下 ,农民的不合理负担之重前所未有。如何有效减轻农民负担 ,提高农民收入 ,理论界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追根朔源 ,农民增收减负的关键是制度的变革。即二元社会结构、税费体制和农村政治体制的变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红丰 贺一耕 梁泊涛
新制度经济认为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制度创新是经济不断增长的保证。在现阶段农业发展中 ,由于受到一系列制度性因素的约束 ,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缓慢。在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时 ,必须通过对农业制度的创新 ,消除妨碍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速度提高的制度约束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农民增收 路径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秋
城乡协调一体化的发展源于我们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农村土地制度与财税制度的创新与安排。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实质是统筹配置城乡资源,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合理流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现实中的一些制度逆向安排,成为阻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打破这一逆向制度安排,实现城乡一体化制度的再选择。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二元结构 制度安排 逆向安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华兵 秦鹏
城市规划是以空间规划为形式,以城市公共生活的全面塑造为内容的社会性规划。它的本质诉求在于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建构公共领域,实现城市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利益冲突最小化。由于受到资本和权力两种主导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城市规划的形成和运行遭遇了诸多与公共利益不相适应的困境。城市规划的领导意志化、目标的经济化和效率化、主体的单极化、利益错置和问责机制的缺位,导致了许多社会公正问题。通过完善城市规划的决策体制、规划内容、绩效考核、问责制度等方式,可以彰显城市规划的"公共利益"诉求,矫正城市规划的各种困境。同时,城市空间的公共治理还应在组织载体、形式和方法等层面上对公众参与提供充分的制度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