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1)
- 2023(12588)
- 2022(10730)
- 2021(9927)
- 2020(8616)
- 2019(19827)
- 2018(19299)
- 2017(39143)
- 2016(21349)
- 2015(23781)
- 2014(23589)
- 2013(23870)
- 2012(22587)
- 2011(20192)
- 2010(20302)
- 2009(19155)
- 2008(19114)
- 2007(17362)
- 2006(15168)
- 2005(13527)
- 学科
- 济(96734)
- 经济(96639)
- 业(65300)
- 管理(55047)
- 农(48794)
- 方法(45353)
- 企(42390)
- 企业(42390)
- 数学(41494)
- 数学方法(41206)
- 农业(32046)
- 财(25405)
- 中国(22646)
- 业经(21912)
- 地方(20165)
- 制(18509)
- 贸(17859)
- 贸易(17853)
- 学(17685)
- 易(17380)
- 银(14882)
- 银行(14854)
- 融(14690)
- 金融(14687)
- 务(14649)
- 财务(14630)
- 财务管理(14588)
- 行(14071)
- 企业财务(13959)
- 技术(13174)
- 机构
- 学院(307989)
- 大学(305341)
- 济(135530)
- 经济(132993)
- 管理(118654)
- 研究(103714)
- 理学(103306)
- 理学院(102264)
- 管理学(100709)
- 管理学院(100143)
- 中国(81901)
- 农(73690)
- 科学(62982)
- 财(62562)
- 京(61989)
- 农业(57120)
- 所(53526)
- 业大(52368)
- 中心(50413)
- 财经(49984)
- 研究所(48380)
- 江(47420)
- 经(45732)
- 经济学(42862)
- 经济学院(39353)
- 北京(37813)
- 范(37649)
- 师范(37268)
- 财经大学(37062)
- 州(36820)
- 基金
- 项目(207025)
- 科学(163575)
- 基金(152989)
- 研究(149628)
- 家(133586)
- 国家(132452)
- 科学基金(113327)
- 社会(98022)
- 社会科(92817)
- 社会科学(92789)
- 省(82038)
- 基金项目(81351)
- 自然(72327)
- 自然科(70678)
- 自然科学(70656)
- 自然科学基金(69469)
- 教育(67265)
- 划(67175)
- 资助(62782)
- 编号(59771)
- 成果(47896)
- 部(47595)
- 重点(46216)
- 发(45304)
- 创(42763)
- 国家社会(41427)
- 教育部(40509)
- 科研(40130)
- 创新(40116)
- 课题(40086)
- 期刊
- 济(147246)
- 经济(147246)
- 研究(89531)
- 农(74612)
- 中国(56823)
- 学报(51463)
- 农业(50169)
- 财(47074)
- 科学(45914)
- 大学(39063)
- 学学(37495)
- 融(36755)
- 金融(36755)
- 管理(36564)
- 业经(29157)
- 财经(24710)
- 业(24680)
- 技术(23601)
- 教育(23176)
- 经济研究(22758)
- 问题(21355)
- 经(21113)
- 版(16753)
- 世界(16585)
- 农村(16021)
- 村(16021)
- 技术经济(15821)
- 统计(15311)
- 农业经济(14842)
- 经济问题(14602)
共检索到453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克强 邱雁
基于四川省粮食主产区域农户调查数据,运用非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技术分别估计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考察粮食主产区域农民增收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增收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具有双向影响。建议:着眼高收入农户信贷需求,全面加强农村信贷体制机制产品创新;以中青年户主为重点对象,搞好传统农区农民知识技能培训工作;以缓解信息不对称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适应农村信贷市场新常态,构建农户创业信贷供求关系稳定机制。
关键词:
农户 人均收入 正规信贷可得性 农民创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克强 邱雁
基于四川省粮食主产区域农户调查数据,运用非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技术分别估计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考察粮食主产区域农民增收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增收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具有双向影响。建议:着眼高收入农户信贷需求,全面加强农村信贷体制机制产品创新;以中青年户主为重点对象,搞好传统农区农民知识技能培训工作;以缓解信息不对称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适应农村信贷市场新常态,构建农户创业信贷供求关系稳定机制。
关键词:
农户 人均收入 正规信贷可得性 农民创业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彭克强 古世奎 邱雁
本文基于四川省粮食主产区域农户调查数据,运用非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技术分别估计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考察粮食主产区域农民增收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增收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具有双向影响,即农户人均收入增长在显著增加其正规信贷获得额的同时,也明显提高了自身面临的正规信贷约束程度。这表明现阶段中国广大农户在经济属性上已具备浓厚的理性小农色彩。该实证结论对于深刻理解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农民就近创业扶持政策,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克强 张琳 邱雁
本文基于四川省16农业大市32农业大县农户系统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四川粮食主产区域农户收入增长对其正规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当前四川传统农区农户的经济属性。全样本研究表明:农民增收有助于增加农户正规信贷获得额,但未能有效缓解农户面临的正规信贷约束,还明显加重了这一约束;而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只有高收入农户增收才显著增加其正规信贷获得额,也只有中等收入农户增收才会加剧自身的正规信贷抑制。显然,低收入农户比较接近于生存小农,而中、高收入农户更贴近理性小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克强 张琳 邱雁
本文基于四川省16农业大市32农业大县农户系统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四川粮食主产区域农户收入增长对其正规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当前四川传统农区农户的经济属性。全样本研究表明:农民增收有助于增加农户正规信贷获得额,但未能有效缓解农户面临的正规信贷约束,还明显加重了这一约束;而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只有高收入农户增收才显著增加其正规信贷获得额,也只有中等收入农户增收才会加剧自身的正规信贷抑制。显然,低收入农户比较接近于生存小农,而中、高收入农户更贴近理性小农。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中,应高度重视并切实搞好面向中等收入农户的信贷服务工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克强 刘锡良
本文基于四川省16市32县7158农户经济金融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四川粮食主产区农户增收对其正规信贷可得性和非农创业意愿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农户正规信贷获得额显著增加,但同时其主观感受到的正规信贷约束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明显加重;而农民增收对农户非农创业意愿的显著正向效应可以合理地解释该矛盾性现象。就是说,随着农村劳务经济的自发兴起,农户人均收入出现较快增长,农民非农创业意愿逐步增强,从而造成广大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出现上述悖逆现象。该实证结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更好贯彻国务院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举措,客观反思现行农村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明贤 樊英
本文以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山东6个粮食主产省457户参与种粮意愿调查的农户家庭成员为样本,在分析当前务农者结构、素质及种粮原因的基础上,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种粮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务农务工经验对其种粮意愿有影响,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青壮年劳动力的种粮意愿低于1980年前出生的劳动力。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务农劳动力老龄化、低素质化、女性化、兼业化的趋势明显,务农群体的整体素质面临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民素质 种粮意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晓河 周婉冰
技术进步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实现的有效性。论文基于2002—2022年全国31省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及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能明显提高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一致性水平,其中,技术变化对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一致性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以及地形更为崎岖的丘陵地区,技术进步对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一致性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技术进步可以通过促进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水平提升进而间接作用于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的实现。以此为基础,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实现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盛来运 唐平 阎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凤 张桂文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多种实证方法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助于农民增收。对传导机制的分析发现,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加速农地流转、降低城乡分割是数字经济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对于拥有不同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农民,数字经济对其增收的影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数字经济具有较好的普惠性。进一步的空间计量分析显示,数字经济既有助于本地区农民增收,又会对邻近地区农民的增收产生积极影响,即数字经济具有较强的空间外溢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晶 毕盛 李芸 吕开宇
金融支持对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利用2015年四省粮食种植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地区粮食种植户受正规信贷约束的状况以及正规信贷约束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农村地区受正规信贷约束的农户比例约为30%,且以需求型信贷约束为主;尽管供给型信贷约束并非是制约农户贷款的主要类型,但两种信贷约束类型均会对农户粮食产出产生抑制效应;与需求型信贷约束相比,农户因受供给型信贷约束产生的生产损失更为严重;进一步地,如果农户的信贷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粮食产出预计将提升14.6%。
关键词:
正规信贷 信贷约束 粮食生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婵娟 龙怡 周磊 徐学荣
本文基于适应性价格预期理论,选取我国十个双季稻主产省面板数据,运用Nerlove供给反应模型分析了粮食价格对农户粮食供给反应行为的影响,并测算了粮食的短期供给弹性、长期供给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农户粮食种植行为较为稳定,粮食价格的变化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程度较小,短期缺乏价格弹性,但替代物价格的变化对粮食供给反应刺激程度较大;长期内农户对价格的变化能做出明显反应,改变粮食播种面积,调整生产行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也对粮食供给反应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卫 肖琳子
本文遵循"农业部门输出劳动力→产生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现代产业部门供给技术→两部门要素均衡配置"的思路,论证了二元经济中农业技术进步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利用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所做的经验研究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均农业资本增加、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产量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业劳动力流向现代产业部门对粮食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要优化二元经济中城乡要素配置,在促进农业劳动力向现代产业有序流动的同时,应加强现代产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技术支持,加大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地区发展的投入,以此来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农业技术进步 粮食 农民收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刚 黄圣男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农业合作组织也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2007年颁布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更是标志着我国合作社的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论文基于吉林省的农户实地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备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对合作社法的认知对其参与行为和农业纯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户对合作社法的认知程度较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行为和农业纯收入的影响较小;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行为和农业纯收入的主要因素为户主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缺乏资金和相关技术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放 丁文斌 王雅鹏
粮食主产区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正确地认识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探寻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之间的耦合,本文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18市农业要素生产效率为例,分析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耦合性,通过要素配置与利用效力角度,寻找二者之间合理的结合点。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民增收 DEA 效率 河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