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2)
2023(10393)
2022(8709)
2021(8167)
2020(6621)
2019(14835)
2018(14473)
2017(28601)
2016(15585)
2015(16804)
2014(16397)
2013(16241)
2012(15109)
2011(13668)
2010(13817)
2009(12698)
2008(12474)
2007(11384)
2006(10389)
2005(8857)
作者
(44800)
(38138)
(37596)
(35756)
(23660)
(18344)
(16759)
(14754)
(14416)
(13340)
(13053)
(12198)
(12107)
(11924)
(11859)
(11584)
(11472)
(11067)
(10887)
(10638)
(9702)
(9319)
(9317)
(8812)
(8791)
(8499)
(8408)
(8133)
(7699)
(7599)
学科
(65699)
经济(65630)
(50475)
(46193)
管理(39879)
农业(30458)
(28393)
企业(28393)
方法(24383)
数学(22574)
数学方法(22368)
业经(17891)
中国(17254)
(16803)
地方(14370)
(14126)
贸易(14121)
(13849)
(13421)
(12944)
(12538)
税收(11905)
(11836)
(11310)
及其(10918)
(10528)
农业经济(10241)
(10164)
银行(10127)
技术(9891)
机构
学院(220422)
大学(213312)
(98082)
经济(96373)
管理(84761)
研究(76202)
理学(73982)
理学院(73278)
管理学(72170)
管理学院(71804)
(61540)
中国(59441)
农业(47545)
科学(46574)
(43919)
(42729)
业大(41764)
(39103)
中心(35901)
研究所(35459)
财经(34111)
(33676)
(31208)
农业大学(29836)
经济学(29336)
经济学院(26822)
(26790)
经济管理(26300)
(26120)
(25977)
基金
项目(149340)
科学(117363)
基金(109202)
研究(107698)
(96687)
国家(95768)
科学基金(81070)
社会(70888)
社会科(66997)
社会科学(66981)
(59411)
基金项目(57901)
自然(51757)
自然科(50550)
自然科学(50535)
自然科学基金(49675)
(49059)
教育(46986)
编号(43704)
资助(43433)
(34609)
(34053)
成果(34019)
(33299)
重点(33229)
(31379)
国家社会(29763)
创新(29327)
(29179)
课题(29165)
期刊
(111923)
经济(111923)
(65068)
研究(63493)
农业(43794)
中国(42174)
学报(38126)
科学(34208)
(30319)
大学(29003)
学学(28262)
管理(26059)
(25138)
金融(25138)
业经(24827)
(20474)
经济研究(17078)
问题(16254)
技术(16237)
教育(15992)
财经(15895)
农村(14171)
(14171)
农业经济(14048)
(13636)
世界(12799)
(12779)
业大(11534)
经济问题(11264)
技术经济(10992)
共检索到327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晓矛  
我国农副产品在1989年和1990年两年连续获得好收成,其中粮食总产量在1989年突破历史记录后,又于1990年再创新记录。然而也正是在丰收的1989年,农民的实际纯收入水平一改持续多年的上升势头变为下降,1990年也仅有微弱增长,与农副产品的丰收形成了极不协调的对比。在农副产品供求关系一直比较紧张且较长时期内很难缓和的大背景之下,农副产品的增产不能给其生产者带来相应的收入增长是极为不合理的。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何在?它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有何影响?如何才能保证农民增产增收?本文将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如何确保农民增产又增收张红宇从1998年年初的情况看,各种农产品普遍存在“卖难”,价格并无回升迹象,农民增收的希望渺茫;再叠加上目前国有企业经营普遍困难,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已使各级政府倍感力不从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日趋狭小。外部环境于农业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农业“增产不增收”现象剖析一、现状“增产不增收”现象是在深化农村改革、农村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农业生产逐年稳定发展而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或增加很少,即相对下降)的现象。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1992年底有农业人口470.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雪飞  
一、问题与后果 1979-1988年,我国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年均增长6.2%,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下同)年均增长11.8%,其中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年均增长8.6%.可见农业增产,农民能相应增收.但近年来,在我国农业连年获得全面增产的同时,农民收入却没有相应地增长,即出现了农业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问题.1989年农业总产值增长了3.1%,但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反而下降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魏玉海  
山东省茌平县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全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别是在农业科技创新上,财政部门全力跟进,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经费保障、政策宣传、培训示范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支持,走出了一条基层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子。到2011年,茌平县粮食生产连续9年增产增收,总产达到18.4亿斤,多种经营总收入达到13.1亿元,农业收入中科技贡献率达56%以上,农业增加值达37.45亿元,可比价增幅4.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75元,同比增长21.3%。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聂青平  
农业市场化就是改变农村几千年来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式的经营方式,建立起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市场体系,使农业生产的各要素和农产品全部进入市场。按照农业市场化的要求,要使樟树市农业早日适应市场需求,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成玉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增产与农业增收有统一性,但也有矛盾性。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由国家制定,长期稳定不变,产品统购统销,生产多少,收购多少,基本上不存在销路问题,因而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基本上是同步的,是统一的。三中全会之后,农产品供求环境发生了变化,政府减少了对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干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销售等,主要决定于农民自己;农产品价格主要决定于市场,国家对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控制更加困难。因而出现了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的矛盾。其统一性和矛盾性的具体表现是:1978—1984年,农产品相对紧缺,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又越来越大,因而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建中  
近年来,由于受农资成本居高不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增收难已成为海南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本文建议采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等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专  曲政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农村经济问题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民持续增收困难。自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已经连续4年下滑,特别是1998年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出现2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到2001年和2002年,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增速回升势头,分别增长4.2%和4.8%,主要得益于农业收入保持稳定,非农业收入增长幅度较大,2002年农民非农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1%,农民税费负担大幅度减轻,直接拉动农民收入增长0.5个百分点,但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促进其发生根本性改变的难度还在继续上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志成  
我国在长期对农业实行财税优惠政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业投入”的财税优惠政策体系。在当前,既有的财税优惠政策体系只具有短期效果,而缺乏长期效应。为使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具有可持续性,我国应当尽快建立起“公平制度安排,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增长”的长期财税优惠政策体系,并要体现在财税制度安排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志成  
我国在长期对农业实行财税优惠政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业投入”的财税优惠政策体系。在当前,既有的财税优惠政策体系只具有短期效果,而缺乏长期效应。为使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具有可持续性,我国应当尽快建立起“公平制度安排,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增长”的长期财税优惠政策体系,并要体现在财税制度安排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湖北省物价局课题组  乔余堂  罗群林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树建  杜忠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