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8)
- 2023(16905)
- 2022(13802)
- 2021(12906)
- 2020(10803)
- 2019(24459)
- 2018(24374)
- 2017(46994)
- 2016(25764)
- 2015(28859)
- 2014(29218)
- 2013(28708)
- 2012(26103)
- 2011(23354)
- 2010(23356)
- 2009(21420)
- 2008(21368)
- 2007(19486)
- 2006(16892)
- 2005(15069)
- 学科
- 济(105543)
- 经济(105431)
- 业(75191)
- 管理(68617)
- 企(53449)
- 企业(53449)
- 农(49684)
- 方法(46340)
- 数学(40832)
- 数学方法(40289)
- 农业(32734)
- 中国(28330)
- 财(27128)
- 业经(26983)
- 学(21682)
- 地方(21561)
- 制(20947)
- 贸(18580)
- 贸易(18572)
- 易(18076)
- 务(16919)
- 财务(16860)
- 财务管理(16810)
- 银(16403)
- 银行(16357)
- 理论(16328)
- 发(16006)
- 企业财务(15970)
- 技术(15722)
- 行(15513)
- 机构
- 学院(367476)
- 大学(361088)
- 济(146035)
- 经济(142800)
- 管理(137536)
- 研究(121346)
- 理学(118656)
- 理学院(117368)
- 管理学(115048)
- 管理学院(114385)
- 中国(92185)
- 农(80841)
- 科学(77492)
- 京(75493)
- 财(66401)
- 农业(62667)
- 所(62359)
- 业大(62135)
- 中心(58257)
- 江(57301)
- 研究所(56660)
- 财经(52878)
- 经(48054)
- 范(47615)
- 师范(47065)
- 北京(46449)
- 州(45348)
- 经济学(44307)
- 院(43182)
- 省(40698)
- 基金
- 项目(248014)
- 科学(193471)
- 研究(179406)
- 基金(177669)
- 家(156499)
- 国家(155131)
- 科学基金(131820)
- 社会(112171)
- 社会科(105944)
- 社会科学(105909)
- 省(99902)
- 基金项目(94071)
- 自然(85980)
- 自然科(83946)
- 自然科学(83920)
- 教育(82912)
- 划(82850)
- 自然科学基金(82396)
- 编号(74399)
- 资助(72278)
- 成果(59486)
- 重点(56258)
- 发(54525)
- 部(54087)
- 创(51574)
- 课题(51275)
- 创新(48233)
- 科研(47894)
- 国家社会(46249)
- 大学(45919)
- 期刊
- 济(163250)
- 经济(163250)
- 研究(100183)
- 农(80356)
- 中国(72765)
- 学报(63033)
- 科学(55669)
- 农业(53931)
- 财(52763)
- 大学(47658)
- 管理(46585)
- 学学(45331)
- 教育(38730)
- 融(34748)
- 金融(34748)
- 技术(33465)
- 业经(32635)
- 业(27260)
- 财经(25522)
- 经济研究(24248)
- 问题(23203)
- 经(21931)
- 版(20811)
- 技术经济(17911)
- 统计(17118)
- 资源(16892)
- 科技(16848)
- 业大(16727)
- 图书(16509)
- 世界(16381)
共检索到537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以不同类型农民所拥有的资本类型为切入点,分析不同路径城镇化的人群特征及其可持续性水平,找寻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具体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分为以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群体为主的主动城镇化和以被征地农民群体为主的被动城镇化,不同群体的城镇化可持续性存在差异。"产业—城镇"协调发展是同时解决两种途径农民城镇化的关键。除了安居和乐业并重外,可持续性城镇化提升的制度供给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考虑代际差异、提升综合资本等方面考虑。
关键词:
城镇化 路径 可持续性 不同类型农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齐燕
结合针对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农民城镇化的调研经验,以农民父子两代家庭为分析单位,从农民家庭与市场关系的角度构建农民家庭城镇化的分析框架,发现农民距离全国劳动力市场的远近和本地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就业机会差异,以及农民就近城市化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差异,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城镇化路径——东部地区建立在区域工业化基础上的同步城镇化和中西部地区建立在外地工业化基础上的渐进城镇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钟涨宝 聂建亮
本文基于对江西省赣州市、四川省宜宾市、湖北省随州市和山东省德州市样本农民的问卷调查,从农民参保行为选择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中国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性,并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民参保行为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参保行为发生的概率呈上升的趋势。具体来看,在新农保启动阶段,农民选择参保时不仅会考虑新农保的养老保障能力及净收益状况,而且受到外部宣传动员的重要影响,宣传动员力度的增强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民参保行为的发生比。当新农保转入常规发展阶段后,农民对新农保的了解逐渐增加,经验积累逐渐丰富,外部宣传动员对农民参保的影响减弱,农民在更大程度上会根据他们对新农保净...
关键词:
新农保 农民 参保行为 可持续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丽芹
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尽管取消农业税后农民的收入相应有所增长,但并没有表现出增长的可持续性,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没有消除。其中资源、制度与政策、产业、科技、市场等因素对农民的增收有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可持续性 相关因素 分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夏季 杨雪峰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改造为城市用地,与此同时,我国涌现大规模的失地农民群体。该群体,一方面,由于丧失了土地而失去了可持续的生计资本;另一方面,由于不适应城市的用工需求和文化环境,而难以找到新的工作,失去了可持续的生计活动。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简要描述了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群体的就业现状和生计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的几个关键因素。根据可持续生计框架的理论核心并加以应用,结合当下我国失地农民群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和保障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性的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纪江 孔祥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农民失地问题越来越突出。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失地的必然性,估计全国农民每年会因城镇化而失去400万亩土地。农民失地问题的产生来自土地向外部转移过程中对农民利益的侵害,主要表现为粮食安全和“三无农民”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民失地问题应该遵循的原则,如粮食安全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和法治公开原则等。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土地征用 农民失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延雷 王志刚 郭晨旭
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问题缺乏不同城镇化方式下的对比讨论。基于2000年~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应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法探讨了不同城镇化方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传统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均对农民总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弹性分别为0.116和0.032;二是传统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均拉大了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其中传统城镇化表现为提高非农收入且降低农业收入的"叠加效应",而就地城镇化则表现为既提高非农收入又提高农业收入的"冲抵效应";三是随着农民收入分位数水平的提高,两种方式的城镇化对农民总收入的影响逐渐减小;四是传统城镇化显著拉大了东、中部地区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但在西部这一作用并不显著,而就地城镇化拉大了东部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但又分别缩小了中部和西部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丽红 刘桂峰
农民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参与主体,其参与意愿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全市城镇化的进程和质量。为深入了解京郊农民对城镇化的意愿,作者借助北京市农村改革与发展观察点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针对京郊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涉及的土地流转、转移就业、农转非和上楼居住等关键问题开展农民城镇化意愿调研。本文重点针对京郊城镇化进程中农转非和上楼居住两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推进京郊农村城镇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转非 上楼居住 农民意愿 城镇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学奎
现行农民减负政策并不是相关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在当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三者特定的行动结构关系中,其实施效率是低下的,减负政策不具有可持续性。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就必须建立新的政府构架。
关键词:
农民负担 实施效率 可持续性 政府构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清娥
退耕还林使农民受国家政策补助,眼前利益比较明显。但这种建立在国家补助政策基础上的农民收入的增加缺乏支撑力,其可持续性令人忧虑。那么,四川退耕还林对农民收入产生了什么影响?退耕农民会复耕吗?退耕农民可持续增收的制约因素有哪些?如何保证退耕农民的可持续增收?本文根据实地调查所得资料,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民增收 可持续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鹏飞 彭虎锋
本文在分析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我国1999—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变截距模型分析了城镇化的进程对于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所存在的区域性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提高可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但是这种带动作用具有较大区域性差异。具体而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带动作用最大,东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最后。因此,城镇化的推动政策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采取差异化的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收入 面板数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昊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的扩大使得大量的农村耕地被占用,大量的农民不得不离开土地,从而变成失地农民。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整体上仍然面临着权益被侵害的现象,社会提供的就业保障服务远远达不到失地农民的需求。提升城镇化路径下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水平,需要组建全国性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公益性组织,并推动劳动力资源市场的现代化、信息化与正规化建设。
关键词:
城镇化 失地农民 就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昊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的扩大使得大量的农村耕地被占用,大量的农民不得不离开土地,从而变成失地农民。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整体上仍然面临着权益被侵害的现象,社会提供的就业保障服务远远达不到失地农民的需求。提升城镇化路径下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水平,需要组建全国性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公益性组织,并推动劳动力资源市场的现代化、信息化与正规化建设。
关键词:
城镇化 失地农民 就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淑梅 危兆麟
对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学术界对此做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很多的建设性建议与措施。其中,主要的观点是:农民利益保护论,城乡统筹发展论,结构调整论,就业优先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论和城镇化推进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分析认为城镇化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在我国框架下,还可以大力促进我国GDP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